可穿戴设备在糖尿病患者“医联体-家庭”管理模式中的应用研究

2022-10-29 06:49田江宣朱向盈吴明东官常荣郑晓佳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2年55期
关键词:联体依从性血糖

田江宣,朱向盈,吴明东,官常荣,郑晓佳

(丽水市人民医院,浙江 丽水 323000)

0 引言

慢病管理一直是全球“互联网+医疗”的切入点[1]。未来十年的中国,社会老龄化问题将凸显,糖尿病作为严重危害城市居民身心健康的主要病种之一,其特点是病程长、并发症多,经济负担重[2-4]。由于大部分糖尿病患者需要长期持续的照护,高频率的复检和终身的用药,患者的依从性往往很差,很容易导致治疗延误发生各种并发症[5]。而互联网技术的引入将有效破解到各大医院检查的流程,运用互联网技术整合传统的慢病管理体系和诊疗服务方式,可以实现及时动态的随访,追踪和管理[6,7],以及针对性的及时有效的治疗。本研究基于“医联体-家庭”一体化模式,利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 system,CGMS )监测糖尿病患者血糖能达到较好的控制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于我院内分泌科出院的无运动禁忌的T2DM患者86例,其中,男52例,女34例,平均年龄(50.3±6.9)岁,体质指数(BMI)(25.1±2.9)kg/m2,病程(4.1±2.9)年。按计算机随机法,将86例患者分为试验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两组均在研究人员指导下保证合理饮食及既有药物治疗方案。

纳入标准:(1)明确诊断为T2DM患者;(2)一年内病情控制稳定,并且没有出现糖尿病急性代谢紊乱情况;(3)T2DM病程≥6个月,同时,在纳入研究对象时糖化血红蛋白(HbA1c)范围值为6.6%~9.9%;(4)在研究入组期间没有服用β受体阻滞剂;(5)愿意参加本次试验,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在入组之前两个月内体重改变超过5%者;(2)蛋白尿超过1g/d,血肌酐(Scr)≥200μmoL/L等肾功能严重异常者;(3)血压≥160/95mmHg等严重高血压者;(4)严重糖尿病增生性视网膜病变者;(5)在随访期间以及依从性测试阶段缺席2次及以上者。

1.2 方法

1.2.1 主要研究工具

本研究测试工具为便携式可穿戴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 system,CGMS),美国美敦力公司生产。两组患者出院当天均佩戴 CGMS 仪监测血糖,CGMS 仪佩戴方法以及操作方法参照说明书。本次研究中所使用的CGMS 仪每 5min可储存 1组血糖平均值,在1天时间内共记录288个血糖值,同时自动下载保存1 次血糖变化图谱。

1.2.2 干预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模式,患者出院之后由责任护士对其进行糖尿病健康教育宣传,同时,为患者制定在家庭中的进餐计划,详细说明下次复诊时间、服药方式、注意事项以及运动方法等,自出院后算起,每周进行1次电话随访,干预周期为3个月。

试验组采用“医联体+家庭”管理模式,包括:①以我院的糖尿病护理小组为中心,按照“医联体”组织框架,与下级的社区医院、县级医院以及乡镇卫生院构建成医联体护理团队,综合评估患者出院后居家期间的危险因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统一居家医疗期间安全管理的相关内容;②健康教育:患者在出院之后,内分泌科护理人员积极主动与患者建立有效的沟通途径,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讲解有关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相关知识,同时对患者的一些错误认知及时纠正,保证患者情绪稳定,并保持积极乐观和平常的心态接受治疗,以确保治疗措施的顺利进行;③社区医院、县医院以及乡镇卫生院在接收到患者的相关资料后,首先与患者取得联系,并在一周之内赴患者家中进行随访,对家庭安全以及糖尿病居家护理进行有效的指导;④护理人员每间隔一个月到患者家中进行一次随访,详细了解患者用药依从性、居家环境的安全性以及饮食的科学合理性。干预周期为3个月。

1.2.3 观察指标

(1)基线资料收集:姓名、性别、年龄、病程、身高、体重、BMI。(2)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糖脂代谢指标,包括:HbA1c(%)、FPG(mmoL/L)、TC(mmoL/L)、TG(mmoL/L)、HDL-C(mmoL/L)、LDL-C(mmo/L)。(3)干预前后两组患者CGMS 参数指标,包括:24小时平均血糖值(mean blood glucose,MBG )、日内血糖平均绝对差(mean of daily differences ,MODD )、日内血糖平均漂移幅度(mean amplitude of glycemic excursions,MAGE )。(4)比较两组药物治疗依从性,主要从科学合理饮食、遵医嘱服药两个方面进行对比,根据依从性的好坏程度,依次设定为“完全依从”、“部分依从”和“不依从”三个层次,依从性越高说明干预效果越佳。(5)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主要比较两组患者在采用不同干预方式期间出现低血糖、晕厥、烫伤、胰岛素注射错误等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其发生率越低,表明对糖尿病患者的干预效果越佳。

1.2.4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 26.0统计学软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例数和百分数为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设定P>0.05表示结果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干预前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

试验组与对照组入组基线值在年龄、病程、BMI、HbA1c、FPG、TG、TC、HDL-C、LDL-C、MBG、MODD和MAGE观察指标,两组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干预前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s)

表1 干预前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s)

组别 年龄(岁) 病程(年) BMI(kg/m2)HbA1c(%) FPG(mmoL/L)TG(mmol/L)试验组(n=43) 51.1±5.4 4.1±2.5 25.0±2.7 8.7±1.3 8.3±2.4 2.4±0.9对照组(n=43) 49.9±4.7 4.0±1.8 25.1±3.2 8.8±1.2 8.5±2.7 2.3±0.7 t -0.316 -1.348 -2.064 -0.249 -1.614 -0.892 p 0.218 0.129 0.107 0.417 0.118 0.307续表1组别 TC(mmol/L) HDL-C(mmol/L)LDL-C(mmo/L)MBG(mmol/L)MODD(mmol/L)MAGE(mmol/L)试验组(n=43) 5.1±0.5 1.2±0.4 3.5±0.9 12.6±2.4 3.8±0.4 7.1±1.2对照组(n=43) 4.9±0.7 1.3±0.4 3.4±0.8 12.5±2.1 3.7±0.5 6.9±0.8 t -0.771 -0.972 -1.882 -0.286 -0.832 -2.199 p 0.246 0.217 0.135 0.540 0.257 0.097

2.2 干预后两组患者糖脂代谢指标比较

经过3个月的干预后,试验组FPG[(6.3±1.1)比(8.2±1.6)mmoL/L]、HbA 1c[(6.1±0.7)%比(7.4±0.9)%]糖代谢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上述指标两组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在TC、TG、HDL-C和LDL-C等脂代谢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干预后两组患者糖脂代谢指标比较( ±s)

表2 干预后两组患者糖脂代谢指标比较( ±s)

组别 TC(mmoL/L) TG(mmoL/L) HDL-C(mmoL/L)LDL-C(mmo/L)HbA1c(%)FPG(mmol/L)试验组(n=43) 5.1±0.4 1.9±0.8 3.6±1.1 1.2±0.4 6.1±0.7 6.3±1.1对照组(n=43) 4.9±0.6 2.0±0.9 3.5±0.9 1.3±0.5 7.4±0.9 8.2±1.6 t -0.863 -1.682 -2.072 -1.751 -9.237 -7.683 P 0.311 0.248 0194 0.283 <0.001 0.0

2.3 干预后两组患者CGMS参数比较

经过3个月的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的MBG、MODD和MAGE等CGMS参数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上述参数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干预后两组患者CGMS参数比较 ( ±s)

表3 干预后两组患者CGMS参数比较 ( ±s)

组别 MBG(mmol/L) MODD(mmol/L) MAGE(mmol/L)试验组(n=43) 7.1±0.8 0.8±0.1 3.2±0.9对照组(n=43) 8.0±0.9 1.5±0.2 5.1±1.0 t 3.982 8.751 6.952 P 0.003 <0.001 <0.001

2.4 干预后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比较

经过3个月的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的总依从率(97.67%)显著高于对照组(83.72%),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349,P<0.001)。详见表4。

表4 干预后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比较[n(%)]

2.5 干预期间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干预期间,试验组患者低血糖、晕厥、烫伤和胰岛素注射错误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4.66%)显著低于对照组(18.64%),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439,P<0.001)。详见表5。

表5 干预期间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论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等,导致糖尿病发病率和患病率呈快速上升趋势[8-10]。据2021年《中青报》相关文献报道[11]:我国有1.29亿人患糖尿病,并且糖尿病患病率迅速增加。糖尿病在损害患者健康的同时也给整个国家、社会及糖尿病患者家庭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和精神负担。除了经济负担,糖尿病患者也会给亲属带来痛苦、忧虑、生活负担甚至社会隔离等生活质量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可见,如何控制病情发展、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进而减轻患者和社会的经济、精神负担就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成熟,人口老龄化及医疗资源不均的国情,催生慢病管理的互联网医疗发展[12,13]。在我国优质医疗资源比较集中于三级甲等医院的情况下,单靠三级医院内分泌专科医师的技术远远不能满足广大患者的防治需求,在此背景下,移动医疗则为充分利用资源提供了可能。通过建立相应的技术平台,能够用最小的人力来控制尽可能多的医疗信息和做出相应的医疗决定,是最经济高效的疾病管理模式,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和推广。

本研究契合我国目前的三级医疗和分级医疗的大政策,将互联网技术运用到医联体-家庭共同管理糖尿病的新模式中,我们将下属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全科医生诊疗系统、居民健康档案、监测仪网络平台这3大软件在信息共享上无缝对接,运用互联网技术,通过无线传感设备,将患者身上收集到的信息(如:血压、血糖、体重等)通过通信网络传送到共享健康管理平台,实现分层分级管理。经过3个月的干预,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FPG、HbA 1c等糖代谢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试验组患者的MBG、MODD和MAGE等CGMS参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此外,试验组患者的总依从率(97.67%)显著高于对照组(83.72%)(P<0.001)。试验组患者低血糖、晕厥、烫伤和胰岛素注射错误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4.66%)显著低于对照组(18.64%)(P<0.001)。上述结果表明应用可穿戴设备联合“医联体-家庭”管理模式,可优化T2DM患者的健康管理,更好地控制血糖、提高治疗依从性、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本研究结论与前期相关学者研究结论基本相符[14-17],分析其原因,可能是由于“医联体-家庭”糖尿病管理模式是近年来提出的结合我国和地方实际情况的新模式。该模式将利用一家三级甲等医院可以与数家二级医院和多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形成“医联体”,建立医疗数据共享的大数据后台,分级管理,双向转诊,实现资源的最大和最优化配置。高素质的医生资源,借助物联网技术,集成高可用性的智能远程数字健康监测技术和智能化健康信息分析处理技术系统,形成一套创新实用的糖尿病(健康)管理体系[18];通过重点指标检测、重点生活行为干预、糖尿病相关健康教育、膳食和运动管理等功能实现对患者的实时监测和互动,最终实现个体化治疗。此外,借助现代移动医疗和智慧医疗的技术,对于糖尿病患者,通过采用可穿戴设备结合“医联体-家庭”模式可有效充分调动各级资源,实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对糖尿病患者全面细致的照顾,将大大缓解老百姓到大医院就诊难的问题,大大减轻我国慢病防治的沉重经济和社会负担。

猜你喜欢
联体依从性血糖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药学服务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自我管理教育提高门诊治疗过敏性鼻炎治疗依从性的分析
随访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依从性影响
减肥好难!餐后血糖大幅下降更易饿
医联体:“联体”更要“联心”
医联体,“联体"更要“联心"
糖友:记得做好血糖日记
中国全面启动医联体建设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