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界的“活化石”
——四合木

2022-11-01 11:24张永亮
国土绿化 2022年9期
关键词:乌海活化石冠幅

张永亮

内蒙古乌海市是我的第二故乡。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我与植物四合木结缘,并对其顽强的生命力始终心存敬畏。

20世纪80年代初,我刚到乌海工作时,那里的居民以煤炭和薪材作燃料。我在上山打柴的过程中,有生以来第一次见到了被当地老百姓称之为“油柴”的植物。之所以叫油柴,是因为它易燃,长满绿叶的油柴枝条一放到灶膛里,立即就会腾起熊熊的火苗。

“油柴”是落叶小灌木,植株呈圆形灌丛状态,冠幅以直径30 厘米左右者居多,冠幅较大者极少。当地有一株“油柴王”,冠幅半径就有3 米多。“油柴”的叶子非常特别,形状似稍大一点的芝麻,质厚而无柄,颜色灰中透绿。每年五六月份,在四合木集中分布区,丛状植株上开满米粒大的小花,淡黄、浅白的花朵在阳光下灿若繁星,形成千顷沙海中的一道亮丽风景。更为奇特的是,“油柴”的花朵和果实无一例外都是四瓣的。为此,“油柴”有另外的一个名字“四合木”。

在乌海待久了,我发现四合木几乎全都分布在类似戈壁的荒漠中。我惊异于它顽强的生命力。

乌海是一座处于沙海中的孤岛,其北面是浩瀚的库布齐沙漠,南边是纵横千里的毛乌素沙地,西边是被称为“红色公牛”的乌兰布和沙漠。严酷的荒漠性气候导致乌海的年降水量大多保持在100 毫米左右,干旱年份只有几十毫米。“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恶劣的自然环境使得乌海长期以来赤地千里,大部分地区寸草不生。然而,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四合木存活了下来且生生不息。尤其令人不解的是,于荒郊野外茁壮生长的“四合木”,在舒适的环境中竟然无法存活。当地许多老乡,包括富有植物栽培经验的园林部门技术人员,因为喜欢它的造型,将它采回在家中或者温室里培植,穷尽一切手段最终都以失败告终。

带着好奇,我试图通过文献了解在它身上潜藏着的生存机理。失望的是,我翻遍各种版本的词典、《辞海》和《词源》,都没有看到关于“油柴”和“四合木”的词条,更无法找到这方面的典籍资料。

2001年,我被调到林业部门工作,终于有了进一步探究四合木的机会。原来,这一属于蒺藜科的奇异植物竟然来自与恐龙同时代的白垩纪,而且有着远在距中国万里之遥的欧洲地中海的血缘。令人感到欣慰的是,20世纪90年代,我国植物学界正式开始对四合木的科学研究,研究成果引起了国际科学界的重视。经过考察,中外专家一致认为,四合木是中国特有的孑遗单种属植物,同时也是最具代表性的古老濒危残遗植物之一,是植物中的“大熊猫”“活化石”,具有极高的保护和科学研究价值。1995年,内蒙古自治区在四合木分布最为集中的乌海市和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成立了“西鄂尔多斯自然保护区”,1997年保护区又晋升为国家级保护区。2002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在石嘴山市成立了四合木珍稀植物保护所和四合木自然保护区。《中国生物多样性行动计划》在优先保护生态系统名录中,将位于西鄂尔多斯高原的四合木等珍稀濒危植物区确定为中国荒漠的草原生态系统中具有国际意义的第一类保护地点,将四合木列为优先保护植物名录中的一级保护植物。全世界仅有的1.8 万多公顷的四合木得到严格保护。与此同时,对四合木的科学研究也在国际国内全面展开。

中国科学院的研究报告显示,四合木富集钙、镁、钾、磷、铁等微量元素,其根、茎、叶、花含有生物碱、黄酮类、有机酸类等40 多种化合物和油脂等成分,在植物增强生命力、抗旱、医学临床方面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研究发现,四合木是极长寿植物,其遗传多样性接近130 种多年生长寿植物的平均水平。

尤其值得肯定的是,四合木防风固沙效能极好,有效阻止了三大沙漠对乌海的合围,对保护当地生态环境乃至整个华北地区免受风沙侵害发挥了重要作用。

科研无止境,人们对四合木的研究开发在向纵深发展。四合木本身就是一部非常珍贵的天然史书和极特殊的基因库。它的存在为植物学家提供了研究生物起源、发展演变的绝佳依据,开启了生态学家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探索改善荒漠生态系统、促进荒漠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新的途径。地理学家也从它身上找到了古地理环境、地壳变化和大陆漂移学说的有力佐证。

在我看来,四合木的价值绝不仅限于自然科学研究上,它身上体现出来的那种“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的”高贵品格,“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顽强斗志,以及“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的高风亮节,无不闪现着耀眼的人文光辉。

壮哉四合木!

猜你喜欢
乌海活化石冠幅
不同施肥种类对屏边县秃杉种子园林木生长的影响
豫南地区青钱柳生长节律研究
乌海湖库区河床裸露监测分析
峨眉含笑
去澳大利亚遇见“活化石”吧
古村落“活化石”里的东昌府
乌海湖(组诗)
蓝血的活化石
乌海:太阳神照耀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