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弓形虫病的综合防治体会

2022-11-04 03:36王康凌谢瑞海顾邦华
中国动物保健 2022年8期
关键词:弓形虫染病宿主

王康凌,谢瑞海,顾邦华

(1.临沭县行政审批服务局 山东临沂 276700;2.临沭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山东临沂 276700)

弓形虫病也被称为弓形体病或者弓浆虫病,其作为一种原虫病能够人兽共患,大量的实践研究表明,该病的终末宿主为猫类,而人和动物可以作为中间宿主传播病原体,弓形虫病对人类威胁极大,能够导致孕妇早产流产或者胎儿死亡,并会导致免疫力低下者染病死亡,并对脑部、心肺以及皮肤等造成损害,而生猪患病后容易引起大规模传染,且死亡率极高,在全国各个养殖区域中均已经出现相关患病死亡病例,因此若防控不当很容易对养殖经济产生严重损失。

1 猪弓形虫病流行病学

自弓形虫病发现以来,在各类哺乳类动物中均发现过弓形虫,弓形虫依据毒性以及发育时间等又可以分为强毒株和弱毒株两类,在弓形虫的整个生长周期内需要经过两代宿主,第一为以家猫以及野猫等为代表的猫科动物,这是终末宿主,第二为中间宿主,人类或者动物均能够成为中间宿主,弓形虫在中间宿主时期主要以无性繁殖为主,多寄生在宿主的肠外或者组织内,而在终末宿主中可以进行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在生猪养殖过程中,养殖人员会在养殖场内饲养猫类动物,这是生猪感染弓形虫的主要原因。

猪弓形虫病不区分性别、年龄以及品种,但是以仔猪和育肥猪的患病几率最高,尤其是10~15kg 左右的仔猪最容易染病,发病后伴随着极高的死亡率,最高能够达到60%左右,弓形虫病没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但是以7、8 月份患病风险最大,这一时期温度较高、气候湿润且闷热,能够为弓形虫的生殖繁衍创造条件,弓形虫的传播渠道主要包括以下几种:首先,母猪通过胎盘、产道或者子宫等生殖器官进行传播,其分泌物能够污染饲料以及饮用水等,当健康猪食用了带有弓形虫的饲料后会染病;其次,带病猪能够通过呼吸道感染健康猪,且当健康猪皮肤出现创伤时病原体会通过伤口进入体内,进而引发患病;再次,生猪捕食携带病原体的鼠类以及鸟类等也会染病;最后,蚊虫以及蟑螂等也能够携带病原体,因此虫类是弓形虫病原体的重要传播途径。

2 临床表现分析

猪弓形虫病的某些临床表现与非洲猪瘟极其相似,首先,患病猪的会表现出持续性的精神萎靡现象,具体表现为不愿活动且反应迟钝,严重患病猪即使在治疗过程中对于针扎也毫无反应,且还会出现厌食状况,日增重受到影响,严重制约商品猪的生长速度,患病猪的情绪会随着天气的变化而波动,如在低温季节但是晴朗的天气下精神状态可能会变好,但是在阴雨天气中精神状态极其不佳。其次,呈现出腹式或者犬坐状呼吸,且呼吸比较急促,某些患病猪会流出清鼻涕,眼角处出现浆性或者脓性的分泌物,此外还会出现便秘以及腹泻的情况,有些生猪患病期间会排出橘黄色的稀粪,少数猪出现呕吐现象,除此之外,患病猪还会出现发烧现象,最高能够升至42℃,且在下肢以及股内会出现紫红色的小斑点。最后,病猪死亡前会卧地不起,高烧退去,且某些患病猪死亡前嘴角处会出现泡沫样的液体,孕期母猪染病后会出现流产和死胎的现象,并伴随着高烧不退以及食欲废绝等现象。

3 治疗方式

针对染病猪,养殖人员要本着早发现、早诊断以及早治疗的原则,依据临床表现以及血清诊断及时确诊,通过患病猪耳静脉血涂片以及间接荧光抗体检测技术等均能够精准确定其是否染病,一旦病猪确诊,要在第一时间展开治疗,若治疗不及时,虽然能够消除病猪腹泻、发烧等临床表现,但是却无法阻止弓形虫在患病猪体内形成的包囊,常见的治疗手段包括中药和西药两种方式:

首先,在西药治疗过程中,普通的抗生素药物治疗作用不大,且容易导致病原体抗药性,针对患病猪可以使用磺胺类药物进行治疗,用药方式包括口服和注射两种方式:①口服磺胺嘧啶片治疗,按照74mg/kg·bw 的剂量使用,每天早晚各用药一次,连续使用5d 左右轻型患病猪病情会缓和,且首次用药时应当使用双倍剂量,此外,口服磺胺间甲氧嘧啶也能治疗弓形虫病,剂量为60~100mg/kg·bw,1 次/d,连续使用3d 左右,养殖人员应当视病情适当地加大或者缩减药量,但是最高不宜超过100mg。对于猪弓形虫病而言,磺胺类药物治疗效果最为明显,而其他抗生素类药物治疗效果一般,但是由于磺胺类药物溶解度较低,并容易在患病猪尿液中析出结晶,因此在口服磺胺药物期间可以配合使用等量的碳酸氢钠,并增加患病猪的饮水量;②注射磺胺嘧啶钠,每只患病猪按照0.3L/kg·bw 的剂量进行注射,首次用药时剂量应当翻倍,用药2 次/d,连续使用3d 左右发烧现象会出现缓和,且使用5d左右患病猪的病情会基本好转,且精神以及饮食等与健康猪无异同。对于严重患病猪,在治疗过程中使用VA、VB 或者其他矿物质类进行辅助治疗,通过提升患病猪的免疫能力保证治疗效果,同时配合口服药物进行治疗,可以将黄芪多糖或者磺胺间甲氧嘧啶拌入患病猪的饲料中,连续治疗5d 左右患病猪体温会逐渐恢复正常,且开始正常进食和饮水。

猪弓形虫病也可以使用中药治疗,对于患病猪若先前使用抗生素、磺胺类药物治疗疾病,则可以中药治疗为主,配合使用磺胺类药物治疗,中医认为该病的发生原因为瘟毒湿气渗透到患病生猪的血液当中,从而导致了热入血分,损伤血络,因此养殖人员可以准备青蒿和人参各30g,地丁15g,黄连、使君子、柴胡、常山各10g,菖蒲12g 以及贯众5g,加入2,000mL 左右的饮用水,经过煎煮后剩余药汁500mL 左右取出并滤掉残渣,每份药剂对等分为两份,分早晚向患病猪灌服,连续使用3d 左右患病猪病情会出现好转,上述药材多具有清热祛湿、泻火解毒、解烦躁以及驱虫止泻的作用,因此能够有效地用于治疗猪弓形虫病。

4 防控方式

4.1 规范引种

首先,猪弓形虫病潜伏期较长,最长能够达到一个月左右,因此当出现疑似病例时要立即对病猪进行隔离,且养殖人员应当尽量坚持自繁自养的原则,如确需从外地引种,应尽量避免在7、8 月份疫病高发期引种。其次,在引种前首先要明确引种地点是否属于疫区,为了防止引进潜伏期的带病猪,应当严禁从疫区引种,通过做好引种源头处的把控,能够有效地降低患病风险。最后,对于新引进的生猪至少要隔离一个月,确保引进猪无异常后才能够混养。

4.2 做好养殖环境管理工作

猪弓形虫病与日常养殖也存在密切关系,首先,猫科动物是弓形虫病原体的终末宿主,健康猪接触携带病原体的猫科动物粪便后即可染病,因此要严禁在养殖区域养殖猫类。此外鸟类体内同样可能携带病原体,所以养殖场要做好驱鸟措施,并做好饲料存储管理工作,防止由于猫类、鼠类以及鸟类对饲料造成污染,养殖场要在养殖区域周边安装铁丝网,防止啮齿类动物进入养殖场,啮齿类动物的肝脏以及粪便中可能携带弓形虫病原体,一旦养殖环境被污染,或者被猪误食,同样可能引发疫病。其次,做好环境管理工作,在养殖过程中需要为生猪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确保猪舍内温度和湿度的平衡,且要定期对猪舍进行通风,呼吸道传染也是猪弓形虫病的重要传播途径,因此通过通风能够促进猪舍内空气的流通,有效清除各类病原体。此外,为了防止病原体由生猪破损皮肤进入机体内,养殖人员应当清除猪舍内裸露的铁丝以及木刺等。最后,严格控制养殖密度,防止集中性暴发,科学搭配投喂的饲料,一方面确保饲料的适口性,另一方面还要确保饲料中营养物质的全面性,通过饲料能够提升生猪的自身免疫能力,且还要防止各类应激刺激对生猪造成的影响,通过这些措施也能够降低生猪发病几率。

4.3 做好消毒措施

通过严格的消毒工作能够有效地清除养殖场内的病原体,在众多疫病发生案例中,其普遍存在不重视消毒的现象,由此导致了病原体在养殖区域中迅速蔓延。首先,养殖人员应当严格按照全进全出的养殖方式;其次,弓形虫病原体对于外界的适应能力较强,对于空舍养殖人员可以通过甲醛熏蒸的方式清除病原体,且在养殖过程中也要重视带猪消毒工作,猪场大门是疫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可以使用1:800 的氯制剂消毒液对大门来往人员和车辆进行消杀,猪舍内可以使用高压水枪冲洗的方式清理病原体,常见消毒剂包括2%氢氧化钠溶液以及5%甲酚皂溶液等,在消杀工作中,由于弓形虫病多发生于仔猪当中,因此养殖人员要尤其重视仔猪养殖区域、配种怀孕母猪以及母猪分娩等地点的消毒工作,通过消毒能够有效杀死病原体,从而起到切断传播渠道的作用。

5 结语

综上所述,弓形虫病对于猪养殖产业的危害较大,为了确保养殖收入,养殖人员要提升对于该病的重视程度,掌握该病的发生原因,明确发病后临床的表现,并通过科学的手段展开防控和治疗,确保生猪养殖朝着可持续化方向发展。

猜你喜欢
弓形虫染病宿主
偶感
活着
孕妇和弓形虫那点事儿
穿山甲和新型冠状病毒到底啥关系
黄瓜中有大量弓形虫吗
怀孕后不能养猫狗?
鸟界“神偷”——大杜鹃公审案
怀孕了能养猫狗吗
抓住自然宿主
绦虫大战,争夺宿主控制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