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分析

2022-11-04 07:57潘丽丽
南北桥 2022年14期
关键词:绩效评价事业单位

事业单位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是指财政部门、预算部门和事业单位依据设定的绩效目标,对项目支出的经济性、效率性、效益性和公平性進行客观公正的测量、分析和评判。当前绩效评价包括单位自评、部门评价和财政评价三种方式。完整的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体系能够确保事业单位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顺利进行,使其财政项目支出资金去向更加清晰透明,从而有效提升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然而,目前事业单位的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工作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事业单位财政部门深入分析并找出问题产生的原因,有针对性地完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充分提升绩效评价工作的效率与质量。

1    事业单位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1.1  评价目标不清晰

在事业单位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首要阶段就是设置评价目标,目标设置的情况能够直接影响到单位整体绩效评价工作的效果。然而,目前在绩效评价工作运行过程中,部分事业单位仍然存在目标设计不清晰的情况,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目标设置过程中缺乏指向性。事业单位在目标设置过程中,经常出现将不正确的工作内容设置为目标,并对目标的解释不清晰,没有明确指出目标的要求。需要注意的是,工作内容与目标是不同的概念,单位切忌将二者混为一谈;目标范围较广,未能明确细节。第二,在设置目标后,未能针对事业单位各个阶段的工作情况进行细化和量化,没有综合考虑到各方面的维度,给后续的落实工作造成一定困难,缺乏可行性分析。第三,在设置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目标时,没有对项目的主要工作思路与设想、项目预算的合理性分析、项目预期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分析、保障措施、整体发展前景等方面进行深入的考察和论证,没有明确项目具体的要求和时间,并且设置目标主要是为了争取财政项目支出资金,并没有充分考虑到绩效评价目标设置的可行性。

1.2  目标表设计缺陷

通过对目前事业单位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工作方式进行分析,在内容设置方面可以发现,目标表设计不全面,只是单纯体现出资金的完成情况,并没有对资金流动的过程进行监督与管控,导致事业单位普遍存在忽视项目实际执行效果的问题。基于此,大部分项目负责人都只注重资金完成率,在项目运行过程中过分追求绩效成绩,造成事业单位财政资金使用率下降的现象,导致资金浪费[2]。

1.3  评价指标不科学

1.3.1  共性指标与个性指标

就目前事业单位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指标的设置情况来看,大部分都对指标缺乏合理的认知,无法科学选择共性或个性指标。或者在确定指标的过程中缺乏相关参考对象的对比,导致选择的指标与绩效目标缺乏联系。

1.3.2  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

事业单位仍然存在无法合理选择定性或定量指标的问题,并且无法合理分配二者的权重。同时,在选择过程中没有认识到二者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单纯依靠主观经验进行选择,导致绩效评价工作无法发挥应有的效果。

1.3.3  资金成本效益原则

在选择评价指标时,没有合理考虑资金成本效益原则,导致指标选择不科学,因此给后期的数据采集、统计分析等环节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导致事业单位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增加[1]。

1.4  评价方法不合理

在事业单位开展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工作时,一般需要对项目资金的流动情况进行调查,收集信息数据,选择绩效评价指标,从而对单位实际的财政支出情况进行综合考量与评估,此过程需要十分繁重的工作量和专业性要求。因此,若存在评价方法设置不合理的现象,则会给相关工作人员带来更大的工作压力,甚至影响到评价工作的效率和质量。通过对当前事业单位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存在评价方法不合理造成的舞弊行为。现阶段有些事业单位会选择将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委托给第三方单位开展,这虽然能在一定上减轻单位人员的工作压力和管理成本,提升效评价工作的水平,却存在一定的风险,容易造成事业单位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管理体系不完善的问题。

1.5  反馈机制不完善

事业单位在开展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工作时,能够有效反映出项目运行的情况以及评价结果,从而方便管理人员针对评价结果展开分析,判断该项目是否能够带来更高的效益,进而为下一步制定战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基于此,可以看出评价结果能够促进事业单位各部门预算管理工作的良性循环。然而,就目前实际评价工作情况来看,大部分单位只是单纯对绩效评价报告的表面进行反馈,并没有针对其结果进行深入的分析,也未能将绩效评价结果与各个项目负责人和参与人员的薪酬绩效相挂钩,导致项目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未能及时得到解决,无法有效提升财政资金的利用率,给事业单位带来不必要的资金浪费。

2    针对事业单位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问题的相关建议

2.1  清晰设定绩效评价目标

目标设定作为事业单位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首要阶段,同样也是预算绩效管理体系的基础阶段,事业单位必须要确保绩效评价目标设定的合理性、清晰性和规范性。首先,绩效评价目标必须进行统一设定和细化,确保同类型项目目标设定能够满足统一、规范、科学、可比的特点,并且目标要清晰明确,能够真正反映出绩效评价对象的发展目标。其次,事业单位应当加大对绩效目标申报业务的培训力度,确保各个项目的实施主体都能够真正理解绩效管理的重要性。最后,为了确保项目支出绩效目标设定的可行性,使后续的落实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必须要保证在项目的落实、具体操作、监督管理、数据分析等各个环节都具有可行性。

另外,为了满足新时代背景下事业单位部门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改革与发展需求,应当将项目库的建设作为基础,合理进行绩效目标的申报工作。在建设项目库的过程中,事业单位应当将绩效目标的申报作为整个项目申报的必要条件,并在项目入库的前期明确目标的具体内容,进一步将绩效目标进行细化和量化,尽可能地让项目目标申报成为事前控制,最大程度减少人为因素对目标设定和落实的影响。

2.2  全面优化目标申报设计

针对目前大部分事业单位在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工作中使用的《项目支出绩效目标申报表》进行分析,由于其在内容设计方面存在较大的缺陷,导致项目负责人和参与者过分注重项目的结果和“绩效成绩”,不利于对项目运行全过程的管理,导致绩效评价结果存在较大的偏差。为此,事业单位应当将财政项目支出绩效目标申报表进行合理的优化设计,充分突出项目运行过程中的重点内容。在目标申报表设计过程中,财政部门可以采用平衡计分卡、关键指标法等计算方法,尽可能地弱化资金完成率在整体目标中的占比,切实形成全面与重点、定性与定量、内部与外部、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目标申报表[4]。

2.3  科学选择绩效评价指标

事业单位在选择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指标时,应当首先结合单位自身的发展情况以及项目运行情况,深入探讨和分析各种类型指标的优点和缺陷,从而确保选择出最适合财政项目的评价指标,客观地反映出财政项目支出的真实情况及盈利情况。同时,事业单位应当优先考虑定量指标,并以此为基础考量定性指标,确保不同的指标都能够在应用于财政项目的过程中具有可行性。针对事业单位中不同类型的项目,應当选择不同类型的评价指标,确保每个财政项目都能够得到真实、准确的结果。

为了确保绩效评价指标的科学性,事业单位还应当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首先,区分主次,把握主次要素。其次,提高可操作性。通过提升评价指标的可操作性,使评价指标能够真正反映出财政项目支出的绩效考核内容,帮助管理人员更加方便地收集信息数据。第三,质量与数量相结合。在绩效考核评价过程中,不应该单纯考查数量,还应当将质量与之相结合,确保二者的共同发展。第四,互补性。在选择评价指标过程中,要保证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结合利用,以此保证指标之间具有一定的互补性。最后,成本经济效益。由于不同类型的财政项目在产出、时间、人力等方面存在差异,为了直接反映出项目的情况,应当有针对性地选择指标。

2.4  合理优化绩效评价方法

根据财政部《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在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开展过程中,财政和部门评价可以运用包括成本效益分析法、比较法、因素分析法、最低成本法、公众评判法、标杆管理法等评价方法,在评价工作中发现存在的问题,从而不断优化和调整绩效评价方法。在实际开展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工作时,财政部门可以结合事业单位发展情况、财政状况以及项目运行进程,深入分析和探究不同方法的优点和缺陷,并仔细权衡利弊,进而选择出最适合该项目的绩效评价方法。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事业单位的财政项目类型不同,因此必须有针对性地选择绩效评价方法,从而确保最终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3]。

为了最大限度避免在评价过程中出现舞弊行为,事业单位应当在确保实际财政项目支出自评全覆盖的基础上加大对重点项目的绩效评价工作力度,借助第三方绩效评价机构进行复核的方式,尽可能地避免因人为因素造成的影响,确保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客观性和规范性。

2.5  完善评价结果反馈机制

在完成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考核工作后,事业单位相关人员还需要对具体的评价考核结果进行反馈和分析。在反馈过程中,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及财政部门人员应当结合单位自身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构建评价结果反馈机制,确保考核评价结果能够及时反馈给项目负责人和参与人员,共同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充分提升财政项目的资金使用效率。

事业单位应当结合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结果,不断调整和优化单位现有的奖惩机制,适当调整各个项目周期的资金数,从而充分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此外,事业单位还可以通过构建评价结果共享信息平台的方式,将各个项目的绩效评价结果在平台中公开,让单位全体员工能够在第一时间了解具体的评价过程和结果,从而提升评价工作的公平性和透明性,提高社会舆论的关注度,并通过这种方法来制约单位内部舞弊行为的出现。针对单位员工对评价结果存在异议的现象,单位还应当构建结果申诉平台,让员工通过该平台提出自己的质疑,采取复评或查阅评估报告的方式进行解决,确保评价结果的合理性和公平性。

2.6  提升绩效评价工作效率

在事业单位开展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工作过程中,评价效果能够直接影响到后续工作的实施情况。因此,事业单位可以积极引入先进的技术手段,构建完善的财政项目支出网络系统和信息数据共享平台,积极做好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过程及结果数据的收集、整合、处理和存储。此外,事业单位还应当实现动态化的资金管理系统,对各个项目的财政资金进行实时跟踪和管控,确保所有的财政项目都能够在监督下有序进行,在最大程度上降低事业单位财政项目的运行风险。同时,各个部门之间还应当加强沟通和联系,实现评价信息数据的共享,避免出现信息丢失和损坏的问题。

综上所述,现阶段事业单位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仍然存在评价目标不清晰、目标表设计缺陷、指标不科学、方法不合理、结果应用不完全等问题,导致无法实现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效果的最大化。为了促进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的流动,提升其经济效益,财政部门应当不断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模式和流程,以此来提升绩效评价工作水平,从而推动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何红卫.行政事业单位如何强化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J].今日财富(中国知识产权),2022(02):49-51.

[2]吴国霞.行政事业单位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几点思考[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1,24(20):153-154.

[3]胡婧琦.事业单位财政支出管理中绩效评价的应用探讨[J].投资与创业,2021,32(16):149-151.

[4]张菊花.行政事业单位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相关问题的探讨[J].财经界,2021(24):55-56.

[ 作者简介 ]潘丽丽,女,江苏盐城人,盐城市固体废弃物处置管理处,中级会计师,本科,研究方向:会计与管理、内部控制、绩效评价。

[ 摘要 ]为了使事业单位更加充分地发挥自身职能、开展财务管理活动,应当加强对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体系的建设,提升资金利用率。基于此,本文从评价目标、评价指标、评价方法、结果反馈机制、目标表设计等方面入手,通过分析当前事业单位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优化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对策,旨在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参考,促进事业单位的发展。

[ 关键词 ]事业单位;财政项目;项目支出;绩效评价

猜你喜欢
绩效评价事业单位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几点思考
翻转课堂下学习绩效评价模型的构建
基于BSC的KPI绩效评价体系探析
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探讨
气象部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初探
公立医院绩效评价体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