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职院校学生技能培训工作规范管理的重要性

2022-11-04 05:34杨运中
南北桥 2022年14期
关键词:策略分析高职院校

高职院校承擔着为国家、社会、企业培养高技术人才的责任,因此,高职院校应重视教学的创新和改革,无论是在教学方式还是管理上,都要结合学生的特点和教学要求进行管理,从而使教学管理能够更加高效地开展。技能培训工作的规范管理,能够使职业技能教育取得更加突出的效果,培养高职院校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这对于他们未来的就业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当前高职院校学生技能培训工作规范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过度依靠管理制度,没有加强对学生的观察

当前高职院校学生技能培训工作规范管理中存在较多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高职院校学生技能培训工作规范管理的效率。比如在管理过程中过度依赖管理制度,没有加强对学生的观察,并且采用的管理制度多年没有得到创新和完善。在这样的管理模式中很容易出现管理方式不符合学生个性化差异的现象,甚至还会导致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受到影响。高质量的管理工作需要教师结合学生的表现开展灵活的管理,也需要结合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状况制定科学的管理方案,但是在当前的职业院校学生技能培训工作规范管理中却出现了“不规范”的现象,也就是过于死板、苛刻地按照管理制度进行,缺乏对学生的观察和了解,导致管理缺乏针对性,无法全面提高管理的效率,突出管理的优势。

1.2  管理中采用的管理方式和管理观念落后,管理效率低

管理方式落后也是当前高职院校学生技能培训工作规范管理中较为常见的问题之一,有些高职院校在管理中过度重视学生的专业技能,目的是让学生熟练掌握专业技能后可以促进就业,却忽视了对学生道德教育和个人素养的培养,但是当前社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变化,很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不仅仅需要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同时还应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意识等等,因此传统的管理方式与观念不符合当今企业、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最终影响了学生的就业和发展,也影响了高职院校学生技能培训工作规范管理的有序开展。

1.3  没有结合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开展管理

由于不同的学生在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还需要教师结合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开展技能培训工作规范管理。但是在当前的高职院校学生技能培训工作管理中,很多教师并没有结合学生的个性化差异进行管理,而是采用单一的管理方式进行技能培训工作管理,这样简单的管理方式容易使一些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受到打击,还有一些学生的学习需求无法得到满足。这种管理方式无法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和道德品质,无法实现高职院校学生技能培训工作规范管理的目标,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和发展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2   高职院校学生技能培训工作规范管理的重要性

2.1  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学生就业

高职院校学生技能培训工作规范管理对于促进学生的就业和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规范管理可以使技能培训更加符合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符合教学的目标和宗旨,使教学管理开展能够围绕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实际进行。这样的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使学生在就业时可以快速投入到工作中。规范化的高职院校学生技能培训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学生的就业提供向导,教师结合岗位要求、企业需求和教学目标进行管理,使学生可以对所学的专业技能产生更加深层的了解。其中包括专业技能知识、岗位责任、人生价值等内容,为学生就业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高职院校学生技能培训工作规范管理对于学生的就业和良好习惯的培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2  推动高职院校技能培训工作的创新和改革

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教学方式和教学观念都发生了变化,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今学生的学习需求。要想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就业,高职院校就需要进行教学管理的改革和创新,以新的思想、新的观念和新的手段开展技能培训管理。规范化的管理模式可以使技能培训工作取得更加突出的效果,改变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提升高职院校的教学效率,推动高职院校技能培训工作的创新,这体现出高职院校学生技能培训工作规范管理的重要性。

2.3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符合新课改提出的教学要求

高职院校学生技能培训工作规范管理也改变了传统管理模式中没有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现象,使不同学习兴趣的学生和不同学习习惯的学生在规范化的技能培训工作管理模式中可以更加高效地学习。在高职院校学生技能培训工作规范管理中,教师会结合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和学生的学习习惯进行管理,在管理中遇到问题会及时调整管理方式,从而提升管理效率,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凸显,推动教学改革的贯彻落实,在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同时可是让学生高效地学习专业技能。

3    高职院校学生技能培训工作规范管理的策略分析

3.1  创新管理观念,开展现代化工作管理

高职院校学生技能培训工作规范管理的开展需要教师更新管理观念,使管理工作的开展符合当前高职院校教学的要求,符合现今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特点,还要符合企业、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这样才能使技能培训工作更加规范,从而提高管理效率,推动管理模式的创新。在高职院校学生技能培训工作规范管理中,教师还应重视创新管理方式,比如对传统的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和更新,主动和企业进行合作,或者组织学生到企业内部进行学习,多和其他教师分享管理的方式以及讨论管理中遇到的问题等等,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师的管理能力。更新传统的管理制度和管理观念,使管理更加符合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这也是促进学生就业的基础和前提。更重要的是在这样的管理模式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体现,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管理,教师的管理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提升,为技能培训工作规范管理的开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实现了现代化、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工作管理。

3.2  加强实训教学,在实训中完成管理

职业教育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在职业教育中教师应重视实践教学的开展,不能只注重教授理论知识,而应在实践中开展教学,学生也应在实践中学习,这样才能使教学取得更加突出的效果,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就业。因此,在高职院校学生技能培训工作规范管理中,教师应重视实训教学,使学生在实训的教学模式中从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同时对工作岗位的工作内容产生更加深入的了解和感触,为学生快速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基础。教师可以通过实训教学的开展改变技能培训工作管理的方式,使技能培训工作规范管理在实训中得到贯彻和落实。在实训的过程中,教师应对学生实训的过程进行监督,及时解决学生在实训中遇到的问题,记录学生实训的过程,实训结束后对学生的实训过程进行总结与评价,这些都是技能培训工作规范管理的体现。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教师也可以结合学生的表現调整教学方案,使高职院校学生技能培训工作管理更加科学规范,从而有效提高技能培训的效率,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就业和发展。

3.3   注重分层管理,提高管理的针对性

分层管理指的是结合不同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开展的管理,在分层管理中可以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从而提升教学管理的效率。分层管理也是规范管理的体现,因为在分层管理中教师会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制定不同的学习方案,使技能培训工作的开展贴合学生的实际,从而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构建高效的高职院校学生技能培训工作。在实际的分层管理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学习能力较强和基础知识掌握牢固的学生、学习能力一般和基础知识掌握一般的学生,还有基础知识掌握较差、学习能力也较差的学生。在之后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针对这三个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管理方案,使技能培训工作管理更加规范,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差异、学习习惯,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为学生未来的就业与发展打好基础。

3.4  做好管理工作的总结和评价,完善管理方案

做好管理工作的总结和评价可以及时发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完善管理方案,使管理效率得到提升,管理者的管理能力也可以得到提升,为开展高效的管理打好基础。经过一段时间的管理之后,教师需要对近期的管理进行总结和评价,比如在近期管理中遇到的问题、学生的表现、教学效果等等,通过进行总结与评价及时发现管理中存在的不足。还可以和其他教师探讨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案,通过学习更多的管理技能来解决这些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管理能力可以得到提升,同时管理制度也得到了完善和创新。教师也可以对学生近期的表现进行评价,让学生了解自己近期的状况,引导学生调整学习的方案,从而使教学管理取得更加突出的效果,使技能培训工作的开展更加符合学生的个性化差异,进而开展更加科学规范的技能培训管理,发挥管理的优势和作用,促进学生的就业和职业发展。

3.5  充分发挥班级成员的优势和作用

想要在高职院校学生技能培训工作中取得更加突出的效果,开展更加规范的管理,需要发挥班级内成员的优势和作用,可以让班干部进行管理,也可以让学生和学生之间进行相互敦促和引导,为整个班级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这样技能培训工作的开展就可以取得更加突出的效果,技能培训工作的管理也可以更加规范。在这样的管理模式中,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学习状况和遇到的问题进行更加深入的了解,从而制定有针对性的管理方案,使高职院校学生技能培训工作管理更加规范。

4     结束语

总之,高职院校学生技能培训工作规范管理既可以提高管理的效率,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推动管理高职院校教学的改革和创新,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促进学生的就业具有重要意义。高职院校教师应重视技能培训工作的规范化管理,通过创新管理方式、更新管理观念、提高自身管理能力等多种方法实现管理的规范化,为构建高效的高职院校技能培训工作提供有利条件,为社会、企业培养更多优秀的现代化人才。

参考文献

[1]林晓锋.“过程管理”机制在高职院校教育管理中的实现路径[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7):69-71.

[2]郭明性.浅析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与教育管理方法[J].赤子,2019(34):56-57.

[3]胡雪莲.掌上智能在教学信息化管理中的应用[J].求知导刊,2019(4):33-34.

[4]林佳.浅谈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的改革和创新[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14):12-14.

[ 作者简介 ]杨运中,男,江苏南京人,南京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助教,本科,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 摘要 ]高职院校学生技能培训工作规范管理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学生就业的基础和前提,所以在高职院校教学中开展技能培训,应落实规范管理制度,通过规范管理引导学生更加深入地学习,使学生全面掌握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从而促进高职学生未来的就业与发展。当前,想要做好高职院校学生技能培训工作规范管理,需要创新管理方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定期做好管理总结,这样才能落实技能培训工作规范管理。本文对当前高职院校在学生技能培训工作规范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管理创新的方式进行探究。

[ 关键词 ]高职院校;学生技能培训;工作规范管理;策略分析

猜你喜欢
策略分析高职院校
完善计算机通信网络安全的策略分析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