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课程思政建设探析

2022-11-04 07:49王晖云魏少婷
南北桥 2022年14期
关键词:爱岗敬业课程思政

王晖云 魏少婷

课程思政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法、新举措、新途径,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力拓展,是实现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力保障。如何将思政教育元素有机融入到专业课教学中去,实现知识传授、技能提升与价值引领的统一,做好协同育人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将结合笔者的教育教学体会对高职汽车类专业核心课程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课程的思政建设进行分析探讨。

1    课程思政建设的意义

汽车类专业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汽车检测、维修、装配等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服务于整车制造装配及汽车电子设备生产、维修服务等一线工作岗位的,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目前,高职院校由于招生形式多样化导致生源个体差异较大。从学生学习主动性来看,高职学生较之本科学生在学习上主动性不够强、对于知识难点容易出现“畏难”情绪。从职业认同度来看,笔者在对学院204名同学进行就业岗位意向性问卷调查后得知,受社会、家庭、网络等影响,69%的同学愿意从事管理型岗位,只有31%的同学选择了一线岗位,总体对一线岗位认可度低。从职业价值观来看,高职学生在求职过程中也表现出多元化的就业观念,有的追求利益至上,有的追求所谓自由主义,学生的求职就业观影响着其就业行为。工作半年的高职毕业生大部分拥有跳槽经历,且在调查中发现,有过跳槽经历的其“跳槽”还未停止,在毕业生群体中出现跳槽频繁的现象。

学习动力不足、技能型岗位认同感低、对就业组织忠诚度缺乏等现状不利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也无法满足社会对高技能型人才立足岗位、孜孜以求、精益求精开展工作的迫切需求。这些对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学生长远发展的良好职业精神、职业素养等都有着深远的影响,仅仅依靠思政课教师的理论传授很难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专业课程中挖掘、遴选思政元素,进行精巧的设计,在专业知识技能传授的过程自然渗透、不断强化,对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了解和认识行业企业要求,增强职业认同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追求,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甚至树立技术报国的远大理想等方面都至关重要。

2    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课程思政建设思路

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课程的授课对象是高职汽车专业的学生,其课程教学目标是学生能正确识读液气压系统图,根据工作要求正确选用液气压元件,且能根据动作要求设计简单的液气壓回路,让学生最终能够服务于液气压设备维护、液气压系统的设计等一线工作岗位。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既是开展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的重要手段,也是专业课教学实现内涵式提升与发展的路径选择。因此要积极推进该课程政建设,其建设思路由以下三个环节构成。

2.1  优化专业课程,搭建好课程思政的承载平台

“专业课程”这一平台能否很好地承载思政元素,平台的建设、扩展至关重要。该课程教材选用的“十四五”规划教材,遴选了不少工程实例作为知识的承载体,教学内容比较丰富,且难点部分采用了“互联网+”技术,内容更加富有吸引力。但课本内容与生产实际联系还不够紧密,有的工程案例于学生而言晦涩难懂,且部分内容与前沿知识相比存在一定滞后,因此教学内容不能紧扣“一本教材”完成。教学团队应该充分结合高职学生学情,将一些难易程度适中、生活中熟悉的工程案例补充到教学内容中,将液压、气压的前沿技术补充到教学内容中。合适的案例、前沿的知识等内容的补充让专业课程这一平台得以不断优化,优化后专业课程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自然能够更好地承载思政元素。

2.2  组建课程思政建设团队,梳理课程思政元素

课程思政的建设要充分发挥校企协同育人功能,组建课程思政建设团队,团队成员主要有课程专业教师、企业工程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加入可以让课程思政教育能更好地遵循思政教育规律,精准把握课程思政教育的脉搏;企业工程师的加入可以提供最新的行业动态、行业规范以及企业所需的职业精神。

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流体力学基础、液气压动力元件、执行类元件、控制类元件、辅助类元件、典型液气压系统分析六个项目。流体力学基础内容偏重理论;其他五个项目可以通过实物模型的拆装、工程机械中实际应用案例仿真、系统搭建实验等方式将知识点立体动态的进行呈现、传授,更侧重于实践。课程思政建设团队要结合课程知识点,挖掘与知识点高度契合的思政要素,如实践内容中严格按照拆装步骤、反复强调要按照实验步骤进行规范操作,专业内容中自然融入了“严谨”元素。

2.3  加强教学团队建设,不断完善课程思政建设

课程思政建设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专业教师是课程思政建设的主要实施者,对于同一门课程不同教师的理解不尽相同,在哪个具体内容处加入思政元素无法做到统一,“自然、有说服力”是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作为课程思政的主要实施者,需要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充分利用液压专业网站等资源不断加强专业知识学习,参加液压传动相关的省培、国培,加强与团队企业工程师的学术交流,不断更新知识内容,让“专业课程”平台更富有朝气。同时,要结合高职学生学情,灵活采用多种授课方式,如案例教学法、小组讨论法、体验式教学法等,根据教学效果不断调整教学方式,积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此外,教师还应该广泛阅读,对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积极关注,凝聚知识底蕴,提升人文素养,这样才能更好的找到该课程显性及隐性的思政要素,给学生输送精神营养,带来创新元素。课程思政的实施成效,可以通过一定的评价机制和反馈机制不断进行完善,如向学生发放在线问卷调查、定期组织座谈会等教研活动,对该课程思政的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反思和改进。多措并举,不断加强教学团队建设,持续推动课程思政建设,提高传递知识、技能和价值效果。

3    课程思政建设要点

教学团队应按照课程思政建设思路扎实推进“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课程改革,落实“三全育人”的理念。专业教师是课程思政的主要实施者,应该具有较高的政治站位,深刻领悟课程思政的真正内涵,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三个要点:第一,课程思政的建设绝不是生搬硬套,不是让专业课程“思政化”或者课程“去知识化”,必须与具体学科的教学内容、环节相融合,才能体现它的人生教化和价值引领意义。即要充分认识课程特点,认真研究教学内容,积极探索,不要为了思政而思政。第二,课程思政教育要掌握适度原则。即思政元素不能冲淡专业课程内容,避免出现专业知识传授时间仓促,反而会导致学生出现负面情绪,使得课程思政的实施起到相反作用。第三,教师言行举止隐含了思政元素,教学中应注重用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价值观。

4    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课程思政实践

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是专业性较强的一门课程,与生产关系紧密,需注重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经过对教学内容的认真研究,结合高职学生的培养目标和高职学生学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政元素的融合。

4.1  结合行业现状分析,激发学生爱国情怀

大部分高职学生缺乏对专业领域的行业动态、发展现状的了解,学习目标不明确,个人学业规划缺乏系统思考。授课前,教师通过发布“大国重器”“超级工程”等视频,让学生了解到中国装备制造业取得的创新成就,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课中,通过介绍“液压传动、气压传动作为机器设备传动的重要方式,被广泛应用各行各业,如在军事、航空航天、船舶、机器人等工业领域,中国在液压领域里取得了较好成绩,但目前中国液压元件与世界高端液压元件还存在巨大差距,很多高端元件严重依赖进口”等行业现状,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发展中的中国,既要自信又要理性,激发学生爱国情怀。鼓励学生要将爱国情怀进行升华,付诸于行动,随着产业升级、经济结构调整,高职院校要为各行各业提供技能型人才,要引导学生树立技能报国、技能强国的观念,担当起自己的责任。

4.2  通过自然现象解析,树立尊重科学、崇尚科学理念

通过带领学生赏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诗句“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引导学生思考茅草屋顶被掀翻这一自然现象的原因,进而引出课程中第一部分流体动力学知识点。在知识传授中,教学团队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拓展了理论在工业或生活中应用等知识,引导学生树立起尊重科学,、崇尚科学的理念。如,选用“等候列车必须站在警戒线之外”“大海上同向并行的两只船不能靠得太近”等熟悉的案例。又如,对于流体力学中抽象的“气蚀现象”这一知识点讲授时,完全可以借助于奇妙的大自然來呈现它的破坏性,通过视频,学生清晰地看到生活在海底的枪蟹就是利用它快速吐出的高温气体,将猎物击晕。“气蚀现象”的破坏力显而易见,对于学生而言就不难理解在大海中行驶的轮船,其螺旋桨尾部为什么会出现比较严重的腐蚀,这些有趣的自然现象也会激发起学生主动思考如何避免或减少“气蚀现象”的发生。教学团队认真研究课程内容,挖掘出和课程知识点相契合的思政元素,借助自然现象激发出学生探索欲,实现了知识有效的传授,同时,自然而然让学生树立起尊重科学、崇尚科学的理念。

4.3  由行业标准引导学生树立严谨的作风和终生学习的观念

该课程会涉及到行业标准,如液压气动符号GB/T786.1-1993、液压气动系统用硬管外径和软管外径GB/T2351-1993等。在“典型液气压系统分析”知识点学习时,学生要能够正确分析液气压系统图,必须要掌握每一个液气压符号代表的含义,或者能够通过查阅的方式获知,要了解液气压系统图的绘制规范,叠加阀总成液压回路图和普通液压回路图的差异化表达等相关内容。通过选取实际案例,如注塑机液压系统原理图、万能外圆磨床液压系统原理图等为分析对象,反复分析、反复训练、反复纠正,强化学生具有规范意识,树立严谨的工作作风。随着液气压的发展,新型元器件不断被研发出来,行业标准会因时而动,鼓励学生要主动关注液、气压前沿技术。如关注泵阀与密封创新发展高峰论坛,通过深入了解国内外泵阀与密封最新科研成果、国家相关产业政策,感悟对专业知识需求的变化。同时,引导学生树立终生学习理念,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4.4  以典型人物故事熏陶学生爱岗敬业

在“流体力学基础、液气压元件(动力元件、控制类元件、执行元件、辅助类元件)”知识点讲解时要充分利用相关联的人物故事,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精神。如,在讲到流体力学的理论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时,该部分知识点与生活、生产息息相关,如喷雾器、真空发生器、液压千斤顶等,鼓励学生要不断迈进,学好知识的基础上要勤于思考,要尽量做到学以致用。

综上所述,将行业现状、自然现象、行业标准、人物故事等融入到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课程中,激发出学生浓厚的爱国情怀,引导学生将爱国情怀落到实处,坚定走技能报国之路,积极关注行业动态,认真学习专业理论知识,牢固树立尊重科学、崇尚科学的理念,培养学生形成严谨作风、爱岗敬业职业核心素养。巧妙融入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对于培养有理想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具有积极重要意义,能够有效缓解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紧缺。

参考文献

[1]田鸿芬,付鸿.课程思政:高校专业课教学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路径[J].未来与发展,2018(4):99-103.

[2]陆书.告知院校构建浸润式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有效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8(2):108-111.

[3]魏少婷.高职“报关实务”课程思政建设探析[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19(3):69-72.

[ 作者简介 ]

王晖云,女,江苏如皋人,扬州市职业大学,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机械设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魏少婷,女,陕西咸阳人,扬州市职业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学生思想教育。

[ 摘要 ]课程思政建设可以有效实现知识传授、技能提升与价值引领的高度融合,对培养高质量技能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课程为例,阐述教学团队如何重构课程内容,搭建好承载思政元素的平台,挖掘课程内容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引导学生牢固树立“尊重科学、崇尚科学”的理念,培养学生形成“严谨作风”“爱岗敬业”的职业核心素养,树立正确的价值追求。

[ 关键词 ]课程思政;严谨作风;爱岗敬业

猜你喜欢
爱岗敬业课程思政
爱岗敬业 恪尽职守——访漯河市住房公积金中心业务审核中心副主任王若宁
爱岗敬业与高校思政教育的融合策略探析
爱岗敬业成就辉煌
马路公仆赞
谈爱岗敬业的不同层次和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