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涯教练技术的谈心谈话案例分析

2022-11-04 21:08廖金秋
南北桥 2022年14期
关键词:谈心谈话案例分析

1    生涯教练技术的概念界定

“教练技术”是在教练者与被教练者双方成功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基础之上,通过聚焦目标(或者称为澄清目标)、厘清现有问题、发掘潜在资源、建构解决方案以及后期跟踪支持等步骤,支持被教练者走出迷局,获得更大成就,且有助于使被教练者进行自我启发、自我觉醒、自我成长的方法、策略或工具。

当前,部分学生自我主观意识较弱、自我管理能力较差、自我规划能力欠缺,且外部就业形势日趋严峻。该技术有助于引导学生做好在校期间的学业生涯及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建构一个平等、和睦、互信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塑造学生的自我主观意识,提升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生涯教练技术”的介入,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而使学生由以往的“等、靠、要”思想逐渐向自我启发、自我觉醒、自我成长的主体意识转变。

2    案例背景介绍

H同学,女,大学本科二年级在读学生,时年19岁。她的家庭经济状况不佳,家里的生活开支以及她完成学业所需的主要费用均来源于母亲一人的工资收入。为了减轻母亲的负担,她从大一开始就主动到校外找兼职,贴补自己在校期间的日常开支,非常自立自强。同时,她也培养了一些兴趣爱好,例如学习乐器等;也初步制定了一份人生的规划,例如今后主要想往心理学方向发展、深造等。原本H同学在大一学年已经找到一份不错的兼职,而且这份兼职也允许她能够在线上处理工作,如此一来便可以同时兼顾学业,她只需要每个月前往公司2~3次,向领导汇报近期工作。她对这位曾给予她很多指导、帮助和关爱的领导很是亲近和尊敬,两人的关系自然也很融洽。然而,逐渐地,她的这位异性领导对她产生了别样的情愫,这对她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H同学因此通过QQ向我反映,有些“问题想不明白”,想找我“聊聊天”,于是我也欣然地同意了。通过简单的交谈,我发现H同学的情况很典型,因而我向她简要地介绍了我最近正在学习和研究的一套全新的生涯规划方法,即教练技术,并表示这会帮助她通过自己的力量来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案(我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想对我的学生展现出充分的信任,我相信她通过这一过程,能够有所顿悟,能够有能力来使自己发生改变,并依靠自己的力量来解决目前所遇到的问题)。她也感到很有趣,很想尝试一下。如此一来,我们之间达成了共识。我和她约定好了时间,邀请她来我的办公室面对面地参与教练过程。

虽然平时我们的私交不错,对我也非常信任,但为了能更好地起建立教练关系,在教练开始前,我们还是做出了如下约定:第一,我向她承诺,接下来在我们所有教练内容中涉及到的一切个人信息,均会被严格保密(采用匿名化的处理原则);第二,希望她能提供最真实的信息以及个人想法。

在约定好了这一切后,我们达成协议,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开始教练。

3    教练过程

3.1  确定目标

整个教练的过程是在问候和寒暄中展开的。

我:好久不见了,过了一个暑假都还好吗?很高兴今天你能来找我哈!现在这里就只有我们两个人了,千万不要有任何顾虑哦,最近都遇到些什么困惑呢?

H同学:好的老师,怎么说呢,感觉像是有好多问题,却不知从何说起……能让我考虑一下,组织一下语言吗?

我:当然。

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思考过后……

H同学:主要是这样的,最近工作上遭遇到一些不顺心的事,让我感觉挺崩溃的……我的家庭情况您也是知道的,家里经济条件比较一般,我妈一个人抚养我很不容易。我又对乐器感兴趣,已经学了一段时间了,但上这个乐器培训班的花销挺大的,虽然我知道如果向家里张口,我妈一定会想尽办法支持我的,但是我不想让她有负担……我不知道该怎么办,但我也不想就此放弃我的兴趣爱好……另外,我以后也想往心理学方向發展,也想在这些方面去上一些培训类的课程,但是花费都太大了……我现在的这份兼职,所得的收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贴补我的这些开销,原本都挺好的……(沉默了很长一段时间)

我:沉默并耐心等待后续回应。(期间展现鼓励性的面部表情)

H同学:原本这个工作挺好的,同事也很照顾我,也不会太耽误我的学业,尤其是那位领导,我觉得他教会了我很多东西,对我也很关照,都是手把手地教我,我有什么不懂的,也习惯于去向他求教,感觉就好像把他当成一位很亲切的长辈,因为我从小很缺父爱嘛……(又沉默了一段时间)

我:还有吗?

H同学:我从小可能比较内向一点,也不知道该怎么样去交朋友,我不知道什么样的关系才算是朋友。在读高中前都是独来独往的,直到高二,才真正交了两个知心朋友。但是到了现在,上了大学过后,我发现我还是不怎么会交朋友,不知道怎么样才算是友情。所以,我对我的那位领导才会很重视、很珍惜,我把他当成是对我来说很重要的一个人,但是……有一次他竟然向我表白了,您知道当时我整个心态都崩塌了,我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我不知道我还该不该继续呆在那里了……

我:我听你刚才谈到了几个方面的问题,你认为哪个对你来说最重要?

H同学:我觉得都挺重要的,我也都挺困扰的。

我:那么你试想一下,有没有哪个问题解决了,会使其他问题也都迎刃而解呢?

H同学:那就应该是我不知道该怎么处理我和我领导之间的关系吧。因为我觉得我现在需要一份像这样的兼职工作,有了兼职,我就可以靠我自己的能力,继续我的梦想了。

我:好的,那也就是说,你认为一个更好、更理想的上下级关系的建立,就可以解决你目前面临的这些问题,对吗?(在这里,我试图通过积极、“正向”的引导语,来帮助我的学生进一步地厘清核心问题,从而逐渐“聚焦”我们试图达到的目标。)

H同学:是的。

我:好的。那如何建立一个更好、更理想的上下级关系,就是我们本次教练的目标,是吗?

H同学:是的。

接着,我准备用“逻辑层次”的基本理论来做进一步的推进。

我:那么,试想一下,你觉得你理想中的一个更好的上下级关系应该是怎么样的呢?

H同学:嗯……我觉得应该是一个相互尊重的、关系单纯的上下级关系,就好像是我前面谈到过的。我从小缺乏父爱,因此对于像他这样一位和蔼可亲而又对我关怀备至的异性“长辈”就会感到格外亲近,有什么想法也总想与他一同分享,我也希望他待我也能像一个特别要好的朋友那样,我们可以是无话不谈的……但是他竟然会向我表白,而且都不是一次了。您知道吗,他都四十多了,离异,孩子都上小学了……我真的觉得接受不了……我对他那么敬重,他怎么可以这样?

我:H同学,你认为他内心是怎么看待你的呢?

H同学:我觉得他曲解了我们之间的关系,误会了我对他的感情,把我们之间的关系想得复杂了。他说他喜欢我,还单独请我出去吃饭,还亲自开车送我回学校……我觉得我接受不了,但是又不想放弃这里的工作,因为我觉得除了这一点以外,其他的都很好。

我:那,你觉得一个什么样的上下级关系对于你来说才是最理想的呢?

H同学:我觉得是单纯一些的吧,最多就像一种很要好的、无话不谈那样的异性朋友关系。

我:那你觉得,为了达到这样一种单纯的、健康的上下级关系,你需要怎么做呢?

H同学:我觉得我不能让他继续误解我的想法,不能让他误认为我对他的“无话不谈”、“亲密无间”是因为我也喜欢他,我也知道我可能需要向他阐明我的立场,同时拒绝他……但,我这个人又比较不会拒绝别人,不知道该怎么办。

我:那么,在你周围的同学当中,有那种善于拒绝别人的人吗?他们一般会怎么做呢?

H同学:哦,那当然有了。(这里她说得很肯定,同时开始细数她所熟悉的同学是如何有主见,善于拒绝的,从这里开始,我感觉她已经在发掘出她的资源了。)

我:那,设想一下,如果你的同學是你,那么他/她会怎么处理呢?

H同学:要是他们的话,那我觉得首先最起码不会答应和我的领导单独出去吃饭,而且还是晚上去吃饭……他们都是“爱憎分明”的,不喜欢就是不喜欢,就会直接拒绝,可不会像我一样犹豫不决的。

我:还有吗?

H同学:而且可能从一开始就会明确地拒绝了,并且更不会一个人坐领导的车回学校……

我:那你觉得,你要如何迈出你的第一步呢?

H同学:和他说清楚,并且学会保护自己,减少单独和他相处的机会。

我:那你打算从什么时候开始呢?

H同学:既然想好了,当然就要尽快向他表明立场咯,毕竟这个事情已经困扰了我这么长的时间了……等我下次去公司汇报工作的时候就和他讲明白。

3.2  寻找资源

由于H同学从小缺乏父爱,由母亲一人抚养长大,心思很单纯,不谙世事,因此当她遭遇到这样的情况时会变得手足无措,难以启齿,更不知该从何处着手解决问题,走出困境。同时,她的家庭经济状况不佳,而她又不忍心因为自己的兴趣爱好给家庭增加额外的经济负担,却又割舍不下自己的爱好,因此她很需要这样一份兼职工作。这就需要她在日常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学会为人处世,更要学会保护自己。通过教练的过程,她发掘出身边的同学们,这样一个不错的资源,通过对同学们日常处事原则的观察与了解,她也逐渐地明白了自己应该怎么去处理类似的事情。

3.3  达成行动

我们前后进行过两次教练,每次都阶段性地落实了一些行动。例如,我在第二次教练开始之前,会先就我们早前所聚焦的目标问题的落实情况询问她一句:“你已经向你的领导表明立场了吗?”H同学回答我说:“是的”。紧接着我又问她:“那你的领导理解你吗?你们之间的工作关系变得更加单纯了吗?”她回答道:“是的,他也没说什么,自那之后也不会再说过头的话了,我们依旧还是以前的良好关系,我工作上有不懂的也会问他,他还是会耐心地帮我解答,我觉得这样就挺好的。”我说:“太棒了,真为你感到高兴!”

这也标志着我们的第一次教练圆满完成。

4    教练终结

4.1  评估结果

通过教练的全过程,H同学更好地学会了为人处世,学会了和异性之间保持一个相对安全的距离,同时也及时向领导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因而成功建立了一个健康的、良好的上下级关系。

4.2  回顾过程

刚开始的时候她觉得自己似乎遭遇了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使她变得忧心忡忡、郁郁寡欢,她弄不清楚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更不知该从何处入手。我通过教练的整个过程,逐步地帮助她厘清了思路,聚焦了目标,发掘出了潜在的资源,并通过逻辑层次的基本理论,帮助她一步一步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4.3  庆贺

我对她能够勇敢地走出第一步而感到由衷的高兴,并祝贺她能够借助于自身的能力来解决问题。

4.4  确定承诺

在第一次教练结束前,我们曾经约定,等到第二次教练开始的时候,我希望能听到她的好消息。果然,她做到了。

4.5  结束关系

我:“那我们本次的教练就到这里咯?”

H同学:“好的,您问我的这些问题,确实让我开始思考自己真正需要什么了。”

5    关于生涯教练技术的思考

通过本次教练实操,我更是切身地体会到学生自身是有想法的,面对问题,我们有理由充分地相信他们,相信他们有能力自己建构出独到的解决方案。同时,他们身边的同学、亲朋好友等也都会是他们潜在的资源,而我们作为教练时,需要做的是引导他们通过自我思索来聚焦目标[1],厘清问题,并建构个性化的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1]朱红,闫广芬.基于教练技术的大学生生涯辅导模式建构与应用[J].高校教育管理,2012,6(02):85-90.

[ 作者简介 ]廖金秋,男,重庆渝中人,四川外国语大学国际金融与贸易学院教师,助教,硕士,研究方向:教育理论与政策法学研究、教育管理研究。

[ 摘要 ]本文选取某高校本科二年级的一名在读学生作为被教练者,该生在从事校外兼职工作的过程中遭遇到了一些问题,在心理层面产生了一定的困扰,因而想寻求一些必要的帮助。笔者通过生涯教练技术的介入,引导该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而实现自我启发、自我觉醒、自我成长。

[ 关键词 ]生涯教练技术;谈心谈话;  案例分析

猜你喜欢
谈心谈话案例分析
“互联网+”下的商业模式创新案例分析
父亲缺失案例分析
冷库建筑火灾特点及调查方法研究
让语文课堂评价语绽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