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技术背景下自贡彩灯文化展示和传播探究

2022-11-06 09:16张琪
艺术科技 2022年20期
关键词:展示数字技术传播

摘要:在文化和科技融合的大背景下,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自贡彩灯的传统展示形式和传播路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文章通过探究数字技术背景下展示形式的变化和传播路径的扩展对自贡彩灯这一“非遗”的促进性作用,阐释这一大环境下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对未来自贡彩灯数字化展示研究提出畅想,以供参考。

关键词:数字技术;自贡彩灯;传播;展示

中图分类号:J52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2)20-00-03

信息社会,视觉展示传播已经成为传统文化最主要的传播方式,而随着数字技术的高速发展,新媒体平台传播途径的大众化直接影响着文化的视觉传播形态和特征、传达意向的途径、创作的方式以及消费者的感受体验[1]。

在数字技术背景下,视觉文化的传播形态元素,如声音、图像、音乐、动画、影像、文字等,都有了新的发展面貌,这意味着视觉文化的传播已从传统单一的平面化、静态化逐渐向动态化、综合化特征转变。

在这种形势下,自贡彩灯的展示形式和传播路径也开始迎合新的形态作出转变,并借助数字技术的支持形成了更具现代性和新风貌的视觉表现力,以及更强的交互体验感。

自贡灯会始于唐宋,兴于明清,盛于当代,1964年以来,先后举办了7届本地迎春灯会和28届国际恐龙灯会,在全球70多个国家和全国500多个大中城市开展500余场灯会,累计观灯人数超50亿。自贡灯会于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在之后的发展中不断探索将数字技术应用于彩灯文化展示和传播。自贡彩灯可以借助数字技术的综合发展和传播环节的优势,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当地文化旅游发展的基石,构建起一个完整的自贡彩灯文化展示及传播形象,并依托新媒体平台宣传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结合实际的思考和探索,从宏观上把握未来自贡彩灯文化展示和传播的发展趋势,促进自贡彩灯文化旅游健康快速发展,实现自贡本土所有旅游资源产业链全面协调发展的最终目标。

像自贡彩灯这样的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借助数字技术展示和传播,都有相似的特征。一是呈现形式和展示传播的过程都十分依赖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现代科技与传统艺术的碰撞迸发出以往没有的精彩亮点[2]。二是具有较强的交互性,增强了观者实时紧密互动的体验感,观者通过对彩灯展示的交互控制使展示效果发生不同的变化,而这种结果的高度灵活性也丰富了自贡彩灯本身的视觉展示效果。三是在视觉展示中借助数字技术,有了更加丰富的成像样式,不仅在主题风格上有所突破,灵动的视听语言还增强了自贡彩灯的吸引力,使其具有极强的超现实主义表现力。先进的数字技术对自贡彩灯艺术文化的具体影响及其特征主要通过以下展示和传播路径体现。

1 数字技术辅助自贡彩灯文化创意展示

在数字技术的支持下,自贡彩灯的创意展示往更加多元化、数字化的方向發展,其中动态化的视觉展示使彩灯的创作过程能够被更好地呈现出来,并帮助参观者获得更佳的观赏体验。其中,VR、AR等技术让自贡彩灯艺术有了更加丰富绚丽的展现手段,也吸引了更多的参观者。与此同时,人们使用微博、抖音等新媒体,也能与数字化艺术产生密切联系,自贡彩灯可以利用这些新媒体渠道拓宽展示范围。这种极具大众化的艺术观赏形式,使大众更易接近艺术,让自贡彩灯艺术逐渐成为一项真正让大众都能够深度参与的艺术。借助数字技术进行创意展示,主要包含以下三个特征。

1.1 视觉影视动态呈现

在传统的自贡彩灯展示中,受场地或灯组本身体量大小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参观者往往只能受限于一个相对固定的点位观赏或拍摄彩灯灯组。但有了先进的数字技术和航拍技术的支持,可以通过后期的建模和渲染影视动画制作,在灯组的旁边通过设备帮助观者全方位地观赏灯组形态,且这种影视动态成像的方式还能为研究自贡彩灯制作流程工艺提供详细的影像资料和研究支撑[3]。

通过对灯组的方位、形态大小的变化和旋转进行动态展示,配合场景准确地将彩灯灯组透射出来,给予参观者不同视角的观赏体验和更加广阔的想象空间,帮助参观者更加充分地体会到彩灯灯组的主题和传达的情感。同时,能够使观者的动态影视效果比传统的展示效果更加有趣、更加明确清晰,从而增强彩灯灯组在不同环境下的纵深感,具备更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1.2 交互体验增强现实

数字技术的发展使自贡彩灯在展示中可以通过AR、VR设备等增强交互体验,这是传统彩灯展示中无法做到的。互动的表现方式十分多元,具有极强的视觉表现力[4]。这种自由的特性能让彩灯的展示空间不被传统的方式固定在二维或者三维的场地中,从而在虚拟空间凸显不同主题灯组的最佳视觉效果。同时,通过灯组本身的造型、色彩明暗变化、材质变化等设计手段,影响参观者对灯组周围的空间感知,进一步增强参观者的沉浸式体验。

除此之外,这种彩灯艺术与多维空间的结合可以更好地表达作品的主旨,亦可拉近参观者与彩灯灯组艺术之间的距离,声光影像融合的形态特征与多维空间交融,增强了其纵深感。而多维空间内亦真亦幻的环境营造了深刻多姿的沉浸感,让参观者对灯组主题充满兴趣,彩灯灯组本身的视觉表现力也能因此发挥到极致。在参观者与彩灯组积极互动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数字技术进行空间投射,增强彩灯艺术多维立体的效果,让参观者拥有更加真实、震撼的感官体验。

1.3 跨界融合扩展边界

借助数字技术和“互联网+”与文化深度融合的契机,可以跨界开辟自贡彩灯的产业链,将整个自贡彩灯文化打造成一个文化IP,并开发一系列的相关彩灯衍生品。这种跨界融合的思路有助于扩展传统的自贡彩灯观灯模式的边界,通过便于携带或居家装饰的彩灯衍生品,进一步扩大自贡彩灯文化的普及范围。

同时,也可将自贡彩灯文化和现代审美趣味、生活情趣结合,通过探索先进的数字技术和自贡彩灯展示领域的新应用方式,用高科技重新审视传统文化。数字技术与自贡彩灯艺术文化的结合可以最大化实现高科技性和高情感化的平衡,在观赏灯组的过程中,参观者的心理和精神世界的满足也会成为跨界融合的一部分。而在媒体融合环境下,参观者听觉、视觉、嗅觉的参与都会使其对彩灯灯组产生强烈的共鸣,从而扩展这种跨界融合的边界。

2 数字技术下自贡彩灯文化传播途径

互联网为自贡彩灯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撑,也是近几年“非遗”传承最有活力和吸引力的传播方式之一。数字化的自贡彩灯文化传播途径既具有其本身的传统性,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更加科学和高效的“非遗”传承宣传途径[5]。呈现方式的多元化并不会减弱自贡彩灯本身的传统文化价值属性,借助这些技术和多元化的表现方式,反而使其获得了融合、提升的契机,以符合现代审美的形式迸发出新的活力。

一方面,通过数字技术传播自贡彩灯文化,赋予其更加生动的形式,能帮助接收到信息的参观者获得情感交流和精神享受的双重体验;另一方面,基于数字技术的信息传播方式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将自贡彩灯文化通过丰富的影视画面引导参观者,有效地弥补传统的自贡彩灯实地展示时单向传达信息的局限性。

2.1 数字技术为自贡彩灯文化的传承提供助力

在自贡彩灯文化传承中,数字技术能将彩灯制作流程和工艺等重要信息转化为影像资料,为展示、记录、储存信息建立完善的数据库,拓宽“非遗”传承的范围,改变当前保护和展示“非遗”固有模式的困境,让更多人了解自贡彩灯文化,并为研究自贡彩灯文化的学者提供更全面的研究资料,增强大众对自贡彩灯文化的情感认同[6]。与此同時,未来的自贡彩灯艺术设计能够在满足情感共鸣的基础上升华设计,在综合媒介和材质以及图形本身变换的共同作用下,将听觉、视觉等元素融入自贡彩灯展示中,提升参观者对自贡彩灯的认可度,也推动自贡彩灯设计朝多元化方向发展。

2.2 数字技术提升自贡彩灯文化价值

自贡彩灯文化具有独特的地域特征,数字技术与之结合可以构建科技化的艺术新形象,不仅能丰富其本身的文化价值,也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非遗”文化。运用三维动画、虚拟现实、全息投影等数字技术,让自贡彩灯文化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现文化价值传播与现代艺术的交融,打破传统艺术与参观者之间的隔阂,拉近其心理距离,由此增强体验感[7]。

数字技术能使参观者无限接近彩灯艺术创作,并且这种大众化、娱乐化的方式能让参观者从最初的接受者转变为传播者,再转变为创作者,是让大众深入了解自贡彩灯文化的最佳形式。参观者的深度参与能够提升自贡彩灯文化的价值,让彩灯艺术更加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从而消除艺术本身的边界感。如当下最为流行的短视频创作最能体现数字技术的大众化属性,在这一过程中,人们参与创作或者评论,都可以体现自我的艺术文化水平,从而达到提升自贡彩灯文化价值的目的。

2.3 拓展自贡彩灯文化传播路径

在数字技术的支持下,自贡彩灯文化的传播路径从传统的电视媒体平台扩展到互联网平台。2020—2021年的自贡国际灯会通过抖音、快手等平台直播,其中,带有“自贡彩灯”话题的短视频播放量远远超过传统的电视媒体收视率,扩大了其影响力[8]。数字时代的来临让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即从传统的传播媒介转变为数字化的传播媒介,这种传播路径更具时效性和广泛性。

除此之外,搭载数字技术的一系列沉浸式互动体验APP或交互游戏,也是拓展自贡彩灯文化传播路径的方式。如中央美术学院推出的呈现榫卯结构变化组合的APP和由故宫博物院出品的相关小程序,都是通过游戏交互的表现方式向大众展示“非遗”。利用数字技术的多平台互动性传播,有助于不断拓展自贡彩灯文化的传播路径,人人都可以成为自贡彩灯文化的传播者,从而实现自贡彩灯文化的长久性传播和传承发展。

3 结语

数字技术不断更迭演变,驱动着像自贡彩灯这样的传统文化不断创新展示和传播形式,实现更好的发展,特别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非遗”传播路径的拓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未来以云计算、物联网以及区块链为主要代表的新兴技术都将对自贡彩灯这一“非遗”的发展产生史无前例的影响。其将从客观上改变“非遗”与参观者之间的交互模式,而由此带来的这种转变需要引起所有人重视。数字技术赋予了自贡彩灯文化多元化的视觉展示形式和更丰富的传播途径,增添了更多的互动体验,也将吸引更多的参观者。与此同时,其也为自贡彩灯文化的传承提供了技术保障,未来将会出现更广泛的、可共享的彩灯数字化产品,为开展对自贡彩灯文化的进一步研究进行数据库建档保存、创新设计和高效传承提供了研究价值和借鉴意义,也为自贡彩灯文化本身的发展创造了无限可能。

参考文献:

[1] 吴桂华.新媒体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展示中的创新应用[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8(9):183.

[2] 陈宇丹.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的特征及对传统艺术设计的影响分析[J].中国航班,2019(17):1-2.

[3] 王文娜,郭晓,陈青.数字媒体艺术助力非遗传承[J].艺术教育,2018(18):6-13.

[4] 石静宜.数字艺术中抽象图形的视觉语言探究[D].沈阳:鲁迅美术学院,2021.

[5] 赵璐.与新媒介链接的视觉传达设计特点剖析[J].美苑,2007(4):24-25.

[6] 蔡念.试论数字技术对数字媒体艺术实践的影响[D].南京:南京艺术学院,2020.

[7] 马菲.数字化背景下平面艺术设计与社会生活发展关系探讨[J].轻纺工业与技术,2020(3):39-40.

[8] 杨嘎.加密艺术:数字艺术向元宇宙迁移的“摆渡人”[J].美术观察,2021(11):81-88.

作者简介:张琪(1989—),女,四川富顺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设计学。

猜你喜欢
展示数字技术传播
刍议商品展示与陈列的基本原则
硫粉与铁粉化合的实验改进
“导——展——练——评”课堂教学模式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