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城市理念下城市绿地系统溯源与发展探析

2022-11-06 11:54刘艺琳
艺术科技 2022年20期
关键词:公园城市上海生态

摘要:文章梳理公园城市的内涵及其中外发展史,探讨新时期城市绿地系统内涵的拓展与延伸,明确其作为公园城市营建介质的新功能转换的新要求、新思路,并基于上海城市绿地系统的发展演变之路进一步阐明公园城市理念,公园城市在解读城市和自然协调共生关系时遵循的是有机统一的时空观,本质上是其自然系统价值的转化,并成为公园城市发展背景下绿地系统搭建理念改变的核心动力,指引着新时期城市绿地的转型升级。

关键词:公园城市;城市绿地系统;生态;上海

中图分类号:TU98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2)20-0-03

自古以来,哲学家们就从自然山水中感悟人生智慧,也为华夏大地上城市营造的审美启迪智慧。“天人合一”的自然审美观明确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必要性,关于城市的选址与布局应据周围环境的特点来确定。“山水比德”以道德的眼光看待自然风光,连接着人的精神世界与自然山水。然而,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21世纪的人类社会面临着温室效应、气候变化、森林减少、生态环境恶化等全球性环境问题[1],改善生态环境在近几十年来已是全球议事日程上迫在眉睫的大事[2]。

“公园城市”是2018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成都天府新区调研时第一次提出的概念,“一定要规划好建设好,特别是要突出公园城市特点,把生态价值考虑进去,努力打造新的增长极,建设内陆开放经济高地”。“公园城市”是由“公”“园”“城”“市”四大系统联合构成的,核心是“以人民为中心”,同时强调了城市绿地共有的生态价值。响应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成为有效缓解中国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关键措施[3]。

1 公园城市理念的前世今生

1.1 西方缘起霍华德“田园城市”

1898年,英国学者霍华德(Howard)首次提出了田園城市的概念,认为城乡二元对立是城市畸形发展、乡村衰落的根本原因,希望通过城乡一体化的田园城市模式改善现状。田园城市理念不仅成为现代城市规划的基本理念,还对绿地系统的规划产生了直接的影响[1],它在当时前瞻性地集城市和乡镇于一体。在19至20世纪,现代城市设计理念逐渐发展完善,更加关注自然环境与城市的关系,同时不断开拓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城市绿地系统设计。可以说,公园城市规划的理念即源于此[4]。

1.2 我国城市理论发展之路

1.2.1 中国古代城市营建思想

中国古代许多城市的规划都有公园城市理念的影子[4]。中国传统的城市通常具有明显的整体性,区域内的自然景观与整个城市结构相关联。通过几千年的演化,中国古代城市建设观也不断变化,但因为社会制度未发生大的改变,城市整体空间规划格局具有延续性、独特性[5]。

(1)“左祖右社”礼制思想。中国古代城市最早形成于夏商时期。西周时严格规定城市建设,如《周礼·考工记》中记载“左祖右社,前朝后市”,这种建构思想反映了社会等级观念和宗教祭祀的制度意识、取向、数量等。唐代,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的长安,其建设是对《周礼·考工记》中城市建设理念的继承和再现,呈轴对称,包括外郭城、皇城、宫城,是中国古代城市的典范,成为东亚许多国家的城市原型[5]。

各朝都城的空间和布局体现了封建社会森严的社会等级制度,在城市营造的手法上通过中轴、对称、平衡、层次、向心等要素的组合来控制格局,城市建筑物、构筑物的数量体现了中国古代数字的象征意义。同时,我国古代城市融合了许多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如方形城市与圆形建筑的结合体现了古人对天圆地方的认识,反映了建设形态与宇宙现象之间的对应关系,而园林的建造又体现了天人感应、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随着城市园林体系的成熟,中国古人对山水美学的认识也更为深刻,尤其是唐宋时期出现了许多山水诗、山水画等艺术作品。一方面,人们吟诗作赋以赞美自然山水,另一方面,诗词中的意境也深深影响着城市、园林建造师的审美观。

(2)明清时期的城市营造思想。明清时期,城市营造继承了中国传统城市建设理念,北京在元大都的基础上扩建。由于建筑技术的日益成熟,北京成为当时城市规划建设的杰出代表。它采用中轴线对称的方形布局,包括皇城、宫城、外城、内城。中轴线全长达8千米,沿轴线布置有天坛、皇宫、拱门、华表、广场等,体现最高皇权及天人合一思想。“左祖右社”的思想在城市布局中也有明显体现。此外,城市营建融入了自然景观,挖护城河、堆假山,坚持“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意境追求[5]。

中国大多数城市都基于风水的构想选地。自唐代出现杨筠松等一大批风水家以来,明清风水专著吸收了历代流行的风水理论,更加复杂神秘。在城市布局上,城镇、住宅等建筑物的朝向与选址应以“寻龙”为首,以山脉为龙,登高望远寻山脉之势,继而“察砂”,体察与龙脉相对应的诸山,确认空间的围合关系,而后须“观水”,理清地域内运输生气,再“点穴”,找出龙脉与水脉的出穴,最后“立向”,综合“龙穴砂水”四要素确定朝向。风水理论将城市营造理法一一说明,其智慧在现代城市园林的建造中仍具实用性,体现了中国古人的超前智慧。

大多数人认为,风水思想是建立在城市建设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占领国防和水利的优势而发展起来,并被纳入系统中。其本身的目的是通过选定良好的环境,努力实现富足、和平、健康和长寿的生活,并使子孙后代繁衍生息[6]。因此,人本思想也是由此孕育而生的。

1.2.2 新中国的城市发展理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生态思想造就了当今的生态文明思想,而新中国的绿地建设就在这样的环境中诞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在追求快速实现工业化的背景下,中国的绿地建设为生产而服务,强调绿化与生产相结合。当时的城市建设工作强调“普遍绿化”,而后到毛泽东主席提出“园林化”,体现出对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园林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从1971年提出“生态城市”的概念到改革开放以来迫在眉睫的环境改善问题,于是1990年钱学森提出更加系统化的基于中国古典园林技术的“山水城市”。之后到1992年住建部提出的创建“园林城市”,再到2004年住建部提出的建设“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等[7],这些理念的逐步提出体现了从城市到城乡一体化、从生产到生态绿地系统建设的思想转变,同时体现了中国人生态文明意识和人本理念的逐步觉醒。党的十八大以后,中国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探索更是达到了全新的境界,逐步产生了愈发科学完善的、更加富有哲理的理论体系,而“公园城市”理念的提出为我国的绿地系统规划开启了新的篇章。

2 公园城市理念下的城市绿地系统

2.1 城市绿地系统是公园城市营建的介质

公园城市理念需要在人们对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中体现。在公园城市体系中,城市绿地系统作为自然与城市之间的过渡空间,协调了土地建设开发和生态环保间的矛盾,作为高品质、多样化的空间,为人们提供了开展日常活动、感受自然的场所。城市绿地系统还保障了生态环境物质和能量的流动,它能使脆弱的城市生态系统更加稳定,修复已被破坏的生态平衡,为生活在其中的人类提供贴近自然的环境资源。只有构建结构合理、功能高效、关系协调的绿地系统,才能打造出生态系统健康、生态格局稳定、形态格局优美、文化格局丰富、心态格局安全的可持续的人居环境。所以,城市绿地系统成为建设集人类、生态系统于一体的公园城市生命共同体的重要载体[7]。

2.2 公園城市理念是对城市绿地系统建设的新诠释

公园城市理念本质上是对城市绿地系统与公园系统的体系优化、质量提升及内部升级,对城市绿地系统建设的要求是更“系统化”“网络化”“生态化”。

2.2.1 构建一个更系统化、网络化的生态基础系统

系统化是指公园城市绿地系统的建立,包括城市日常绿地系统和景观游憩生态系统。网络化是指城市绿地通过生态廊道实现内外连接,通过道路、滨水绿地等线性通道与公园等中心绿地形成整体,与城市周边绿地和自然景观连接,形成网络。在新的理念指导下,我国对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与建设能更好地满足国人对美好生活的环境需求。

2.2.2 注重生态化

生态化是指公园城市绿地系统具有综合生态的功能价值,以提升绿色基础设施的价值、平衡绿地生态产品的供需。一方面,要以游憩服务为基本功能,服务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居”活动;另一方面,要构建城市绿地“绿色+”的发展路径,引导产业功能、生活文化服务、品牌建设等发展,立足区域生态环境的改善,完善区域绿地系统的形态与功能,丰富绿地系统的文化内容,提高其艺术水平,最终实现适于人居、服务于人的目标,要使有限的土地面积尽可能发挥绿地系统的生态、社会和经济价值[8],进而营造人类、环境、产业相协调的生态均衡的公园城市。

3 公园城市理念指导下的绿地系统规划——以上海为例

3.1 上海绿地系统的发展演变过程

3.1.1 起步阶段

民国时期,上海的绿地建设零散、缺乏规划,且集中分布于租界内。到新中国成立之初,工业化是国家发展的重点,上海的园林绿化百废待兴。在普遍绿化、绿化与生产相结合、大地园林化的背景下,上海为植树增绿建造了一些公园绿地、滨江绿化带等。虽然人民群众对于绿化建设的热情高涨,但由于“文革”和经济萧条,几十年来的绿地建设举步维艰,人均公共绿地仅0.47平方米[9]。

3.1.2 稳步前进阶段

改革开放以后,上海不仅积极实践绿化增量的国家方针政策,为将来的生态建设打下基础,而且开始思考绿地的价值和功能。那时我国的“绿化”与“园林化”都还旨在实施单线条的植树造林,人们对绿地系统作用的理解还处于起步阶段。程绪珂等上海园林绿化专家提出城市“生态园林”理论,指导上海城市生态空间建设,为形成生态网络铸就良好的基石,努力实现从绿化的无序增量到逐渐质变的转型。上海绿地系统建设稳步推进,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绿地系统,人均绿地面积达1.15平方米[9]。

3.1.3 飞速发展阶段

1994年,邓小平指出,上海要做到“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在山水城市和园林城市理念的背景下,上海迅速发展,大力建设生态城市。1994年,编制了《上海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上海人民不再盲目进行普遍的绿化植树,而是更加重视科学规划和高质量发展,从更加宏观、长远的角度去思考城市绿地系统的建设,开始了上海特色绿地系统建设道路的探索。经过几十年的积极探索和实践,努力构建了系统的绿地网络,为祖国的国土空间绿地系统规划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03年荣获“国家园林城市”称号,2009年底上海人均绿地面积达到13平方米,2010年也举办了振奋人心的上海世博会[9]。

3.1.4 融合转型阶段

2009年,上海市编制《上海市基本生态网络规划》,形成“环、楔、廊、园”全面促进的生态格局。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的思想体系日益完善。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和“公园城市”的政策号召下,上海计划在长江三角洲构建生态网络,向“韧性生态之城”的更高目标迈进[9]。

3.2 从城市绿地系统走向城市生态系统

从“绿化”到“生态园林”再到“生态型城市”,并提出“韧性生态之城”的更高目标,上海市生态空间建设在公园城市理念的指引下,不断提升绿化服务品质,将更“人民”,不断构建区域生态网络;将更“生态”,不断进行科技创新,将更“上海”。

4 结语

公园城市在解读自然和城市的协调与共生关系时秉持的是有机统一的时空观,本质上是其自然系统价值的转化,它成为公园城市背景下绿地系统发展理念改变的核心动力。由单一的绿地建设转向综合绿地生态系统和人居环境建设,指引新时期城市绿地升级转型,进而加快建设美丽宜居的公园城市。

参考文献:

[1] 许浩,谷康,申世广,等.城市绿地系统规划[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20:1-10.

[2] 伊恩·伦诺克斯·麦克哈格.设计结合自然[M]. 2版.

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8:1.

[3] 傅凡,李红,赵彩君.从山水城市到公园城市:中国城市发展之路[J].中国园林,2020,36(4):12-15.

[4] 王浩.“自然山水园中城,人工山水城中园”:公园城市规划建设讨论[J].中国园林,2018(10):16-21.

[5] 许浩.城市景观规划设计理论与技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22-24.

[6] 王其亨.风水理论研究[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1:42-43.

[7] 徐海顺,陆晓.城园共融:基于公园城市理念的城市绿地建设研究[J].园林,2020(10):82-87.

[8] 田国行.绿地景观规划的理论与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4-5.

[9] 臧亭,李晓策,张浪.从城市绿地系统到城市生态系统的生态文明思想进化历程:以上海为例[J].园林,2021,38(2):25-30.

作者简介:刘艺琳(2002—),女,安徽芜湖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风景园林规划设计。

猜你喜欢
公园城市上海生态
上海电力大学
“生态养生”娱晚年
上海之巅
上海谛霖邹杰 Hi-Fi是“慢热”的生意,但会越来越好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上海──思い出の匂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