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iteSpace的H型高血压治疗相关文献可视化分析*

2022-11-07 02:24王金星王紫艳康焱红陈偶英
中医药导报 2022年6期
关键词:发文聚类西医

王金星,王紫艳,康焱红,方 芳,陈偶英,曾 勇

(1.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 长沙 410208;2.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湖南 长沙 410007)

心脑血管疾病死亡人数每年约为2000万,而H型高血压与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呈正相关[1-2]。参考《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3]中原发性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同时血同型半胱氨酸(Hcy)升高(≥10 μmol/L)即诊断为H型高血压。在中国,约75%的高血压患者同时有高同型半胱氨酸(HHcy)[4-5]。中医学认为H型高血压病机多为肝肾阴阳气血失调[6]。西医学认为H型高血压不仅与高血浆Hcy水平、原发性高血压、免疫性疾病、2型糖尿病等多种疾病密切相关[7],还与MTHFR677C/T基因多态性、性别、体脂率等因素有关[8-9]。H型高血压病因机制复杂,受多种因素影响,常出现心脏病变、脑部病变、肾脏功能异常、视网膜血管病变等[10]多种临床表现,具有较高的病死率[11]。

CiteSpace是一款用于可视化文献分析的软件,能通过可视化知识图谱的绘制梳理相关学科研究的热点与发展前沿[12-13]。H型高血压治疗相关文献发文量逐年上升,但相关文献计量学研究尚未见报道。因此本研究应用CiteSpace5.8R3软件对该领域文献进行可视化,以期宏观把握该领域研究现状及趋势,为今后开展更深层次研究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来源 以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为检索来源。

1.2 检索策略 计算机检索2000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有关H型高血压治疗的文献,进入各数据库高级检索窗口设定检索条件。文献类型:期刊;语种:中文;主题:“治疗”and“H型高血压”。

1.3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与H型高血压治疗相关的公开发表的期刊论文;排除重复发表的文献、内容不完整的文献、报纸文献、会议论文、科技成果。

1.4 资料提取 双人进行题目、摘要阅读,根据文献纳入和排除标准进行筛选,并将文献按照中医治疗(包括中西医结合治疗)、西医治疗分成中医类、西医类,若无法判断,可阅读全文。有异议的文献与第三位研究者共同商讨是否选入该门类。

1.5 数据处理 运用NoteExpress软件将文献合并去重后导出Refworks格式文献,利用CiteSpace5.8R3软件中自带的格式转换器,将Refworks格式和txt格式文件转化为CiteSpace可用的download_XXX格式,进行图谱绘制。

1.6 参数设置 软件参数设置:时间分区为2000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时间切片(year perslice)为“1”,术语来源选择“title”“abstract”“author”“keywords”;节点类型(node types):作者(author)、机构(institution)、关键词(keyword)。TopN值设为50,其余参数设置为软件默认设置。

2 结果

2.1年发文趋势分析 初步检索到中医类文献628篇、西医类文献2125篇,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后,最终纳入中医类(包括中西医结合)文献295篇、西医类文献836篇。

2000—2002 年无H型高血压治疗的相关文献。中医类文献首次出现在2003年,发文量仅1篇。2004—2010年无相关文献发表,此后呈递增趋势。2017年发文量最多,为57篇,后逐年下降,整体发文较少。西医类文献出现时间较晚(2009年),仅2篇。2011年后逐年递增,2018—2019年发文量均超过120篇,其中2019年发文量最高,为130篇,涨幅明显,但2019年后发文量呈下降趋势。(见图1)

图1 2000—2021年发文趋势图

2.2 期刊分布 根据发文量,分别对中医类、西医类文献发表的期刊进行排序,发文量前8的期刊见表1~2。

表1 中医类发文量前8的期刊

表2 西医类发文量前8的期刊

2.3 作者分析 中医类文献作者合作网络图谱共纳入719名作者,依据普赖斯理论[14],核心作者发文的下限依据公式:M=(M为核心作者发文篇数的下限,nmax为最高产作者发文数)。M=1.97,因此核心作者发文量≥2篇,共有67名核心作者,发文共计143篇,不足总发文量的50%,未形成显著的核心作者群。其中发文量≥4篇的作者见表3。将发文量≥3篇的作者进行合作网络分析,共有285个节点,235条连线,Density(网络密度)=0.0058,密度较低,说明作者之间的合作不密切。(见图2)大部分研究者在该领域研究成果偏少,发文最多的作者为何佳(7篇)、刘莉(7篇)。主要形成以何佳、刘莉、刘中勇、方显明为主的4个核心团队,各团队由于研究主题不同,合作稀疏。其中何佳团队主要关注H型高血压痰瘀互结证的临床相关研究[15-17];刘莉团队主要从事加味黄连温胆汤治疗H型高血压合并症的临床疗效研究[18-20]。

表3 中医类文献中发文量≥4篇的作者

图2 中医类文献作者合作图谱

西医类文献作者合作网络图谱中共纳入1741名作者,M=1.83,因此核心作者发文量最少为2篇,共有188名核心作者,发文共计409篇,不足总发文量的50%,未形成显著的核心作者群。其中发文量≥4篇的作者见表4。对发文量≥3篇的作者进行合作网络分析,共有341个节点,293条连线,Density(网络密度)=0.0051,密度较低,说明作者之间的合作关系较为分散。(见图3)形成了以黄焯明、霍勇、张培、徐希平为主的核心团队。其中黄焯明团队发文量最多,主要研究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H型高血压及其合并症的疗效,以及对Hcy、血糖、心功能的影响[21-23]。霍勇团队与徐希平团队通过合作共同提出了依那普利叶酸片的创新思路[24];张培团队致力于H型高血压合并急性脑梗死的研究[25-27]。

表4 西医类文献中发文量≥4篇的作者

图3 西医类文献中作者合作图谱

2.4 机构分析 机构合作网络图谱中色带的颜色代表年份,颜色由冷到暖,表示年份由早期到近期。

中医类文献中共有213家机构,连线76条,Density(网络密度)=0.0034,密度较低,说明机构之间合作不密切。(见图4)机构合作主要集中于高校及其附属医院,但发文量均较少。主要合作单位为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和新疆医科大学中医学院、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和江西中医药大学。发文最多的机构(11篇)占全部文献(295篇)的4%,可见中医领域对H型高血压的研究相对欠缺。发文量≥5篇的机构见表5。

图4 中医类文献研究机构合作图谱

表5 中医类文献中发文量≥5篇的机构

西医类文献中共有278家机构,连线81条,Density(网络密度)=0.0021,密度较低,说明机构之间合作不密切。其中发文量≥4篇的机构见表6。在机构合作网络图谱中,安徽医科大学与第四军医大学进行了跨机构、跨地区学术交流,而其他机构之间仅存在跨机构合作,未出现跨地区、跨领域交流。(见图5)

表6 西医类文献发文量≥4篇的机构

图5 西医类文献研究机构合作图谱

2.5 关键词分析

2.5.1 关键词共现 关键词相关分析对探索未来研究趋势具有重要作用。高频关键词代表学科研究热点及趋势[28]。中介中心性,即一个节点代表其他2个节点之间最短路径的桥梁的次数(一般用年轮外圈的紫色表示);年轮边沿厚度代表中介中心性的强度;边框越厚,中介中心性越强;中介中心性值≥0.1表示该节点在知识图谱的网络结构中占有重要作用[29-30]。中医类、西医类文献中频数≥15的关键词见表7~8。

表7 中医类文献中高频关键词排序表(频数≥15)

表8 西医类文献中高频关键词排序表(频数≥15)

中医类文献关键词共现图谱中共有124个节点,217条连线,Density(网络密度)=0.0285,各节点之间联系密切。其主要研究热点包括中医证型、同型半胱氨酸、天麻钩藤饮、颈动脉粥样硬化。(见图6)

图6 中医类文献关键词共现图谱

西医类文献关键词共现图谱中共有96个节点,98条连线,Density(网络密度)=0.0215。主要研究热点包括同型半胱氨酸、脑卒中、阿托伐他汀、依那普利、叶酸、依那普利叶酸药物、疗效,以及治疗后心功能、血管内皮功能等指标变化。(见图7)

图7 西医类文献关键词共现图谱

2.5.2 关键词聚类 中医类文献关键词聚类共形成11个聚类,西医类文献关键词聚类形成10个聚类。(见图8~9)每个聚类中包含的关键词基本情况见表9~10,数字越小表示包含的关键词越多。中医类文献关键词聚类图谱包含网络节点(N)124个,连线(E)217条,Density(网络密度)为0.0285,Modularity Q(网络模块度)=0.8349,Mean Silhouette(平均轮廓值)S=0.9747;西医类文献关键词聚类图谱包含网络节点数量(N)93个,连线(E)91条,Density(网络密度)为0.0213,Modularity Q(网络模块度)=0.7989,Mean Silhouette(平均轮廓值)S=0.9502;每个聚类均具有足够的相似性,聚类合理、可信服。

图8 中医类文献关键词聚类图谱

图9 西医类文献关键词聚类图谱

表9 中医类文献关键词聚类基本情况

表10 西医类文献中关键词聚类基本情况

2.5.3 关键词时间线图 将聚类后的关键词绘制时间线图谱,每个聚类对应的横线长度表示该聚类的时间跨度。中医类文献关键词聚类时间线图谱显示,2003—2004年,主要研究内容为高血压、中医证型;2011—2016年,主要为中西医药物结合治疗H型高血压合并症,如颈动脉粥样硬化、左心室肥厚等心血管事件的相关研究;2017—2019年,主要研究内容为中药(益气活血方、加味黄连温胆汤、半夏白术天麻汤等)治疗H型高血压或合并动脉粥样硬化的效果观察;近两年中医治疗H型高血压领域研究热点为中医治疗气虚血瘀、肝阳上亢型H型高血压的疗效,以及中医治疗对血压变异性、胰岛素抵抗、内质网应激变化、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见图10)

图10 中医类文献关键词时间线图

西医类文献关键词聚类时间线图谱显示,2009—2012年,该领域相对关注同型半胱氨酸与H型高血压的关系,以及脑卒中、心血管事件的研究;2013—2017年,研究主题转移至药物治疗效果观察、H型高血压合并症治疗(如血管性痴呆、左心室肥厚等)及临床指标差异性变化规律(如血压变异性、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等)。2018—2021年,西医治疗比较关注药物的不良反应,如认知功能障碍、治疗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及H型高血压合并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见图11)

图11 西医类文献关键词时间线图

2.5.4 关键词突现 关键词突现分析能够探测出持续时间最久的关键词及近期研究热点,对总结研究领域主题并预测未来研究方向具有重要意义[31]。蓝色线代表起始时间,红色线代表该年出现突变。中医类文献关键词突现图谱显示,早期(2013—2016年)中医治疗H型高血压主要集中于阿托伐他汀、通心络治疗H型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事件的研究;2017—2018年,中西医药物治疗H型高血压(尤其针对痰瘀互结证)的疗效观察成为研究热点;2019—2021年,研究热点倾向于中医药治疗H型高血压的疗效及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见图12)

图12 中医类文献关键词突现图谱

西医类文献关键词突现图谱显示,2011—2014年,西医治疗H型高血压主要注重脑心清、甲钴胺治疗H型高血压的疗效及对颈动脉内膜厚度的影响;2015—2018年,研究热点为H型高血压合并血管性痴呆、左心室肥厚、血压变异性规律等;2019—2021年,研究热点主要倾向于对药物不良反应、血管内皮功能及合并症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研究。(见图13)

图13 西医类文献关键词突现图谱

3 讨论

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中高血压的患病率为27.5%,患病总人数约为3亿[32],其中75%的高血压患者为H型高血压。该病病因复杂,极易引起脑卒中、心肌梗死等多种并发症,病死率极高[4-5]。目前H型高血压的相关研究不断增多,但大多数研究为药物治疗后疗效观察,对于治疗后身体机能改变及指标变异性等相关研究不足。本研究应用CiteSpace5.8.R3软件分析了中医、西医治疗H型高血压的研究热点与趋势,旨在为今后进一步开展深层次研究提供研究思路。

3.1 研究概况 中医类、西医类文献发文量整体均呈现上升趋势,但中医类文献数量少于西医,可能与中医学中并无H型高血压病名有关。H型高血压在中医学中属“眩晕”“胸痹”等范畴[33]。H型高血压治疗相关文献整体发文量较少,且发表文献在本领域的影响力有限,可能与基金资助较少有关,因此应加强对此领域的投入与研究。作者合作图谱显示作者间交流合作较少,可能与各团队研究侧重点不同有关。机构合作网络图谱显示大部分为高校及其附属医院之间的合作,而跨学科、跨领域、跨地区的合作相对缺乏,不利于科研成果产出、转换及进一步研究的开展。因此各团队、机构之间应搭建学术公共平台,进一步加强学术交流与合作,提升影响力。

3.2 研究热点 关键词可反映文章主题内容,聚类分析能够根据指标间的相似程度对相关指标进行类别划分[34]。关键词聚类时间线图与突现图谱显示,中医治疗H型高血压初期主要研究疾病与同型半胱氨酸的关系,随着时间进展,逐渐深入,转移至疾病及其并发症,尤其是颈动脉粥样硬化、左心室肥厚等心血管疾病的防治。近年来中医学关注中药对H型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西医治疗初期研究主要倾向于H型高血压并发症脑卒中、脑梗死的治疗,后逐渐关注治疗对心功能、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2019—2021年,治疗后血压变异性及药物不良反应为西医治疗领域研究热点。

3.3 研究不足与展望 中医治疗H型高血压主要通过辨证施治,疏通经络,调节体质,从本质上治疗疾病,多采取中药口服,却较少采用其他中医疗法,如中药外治、中医操作技术等。有研究表明,穴位贴敷、药枕、艾灸、针灸、耳穴压豆等辅助治疗可提高降压疗效,促进疾病康复[35-38]。近年来,中医领域提倡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但目前缺乏统一的疗效评价标准,无法评价治疗效果。因此,今后各团队间应加强学术交流,搭建平台,制定统一评价标准体系,突出治疗方案的权威性。西医治疗H型高血压多采取单一西药或两种西药结合治疗,往往忽视了药物的不良反应,如疲乏、眩晕、咳嗽、血管性水肿等[39]。目前H型高血压治疗领域多注重临床研究,而对基础研究关注度不足。因此应加强基础研究,探索更深层次的治疗方案。

本研究亦存在局限性,如文献来源为中国知网、万方、维普、CBM,未检索相关英文文献,因此未能完整展示H型高血压治疗领域的更多内容。此外,由于文献计量分析研究与CiteSpace软件的固有局限性,研究结果与真实情况或存在一定的偏差[40]。后期研究应补充外文数据库,利用多个分析软件对该领域的研究进行深度挖掘,为研究者提供更全面、更精准、更详实、更高质量的参考信息。

猜你喜欢
发文聚类西医
七部门联合发文 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
基于数据降维与聚类的车联网数据分析应用
两手
基于模糊聚类和支持向量回归的成绩预测
洪昭光:中西医将相和
校园拾趣
爷孙趣事
以牙还牙
基于密度的自适应搜索增量聚类法
蒙西医结合治疗对宫颈癌术后中性粒细胞及CD4+/CD8+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