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清降浊八味汤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研究*

2022-11-07 05:49胡光华方忠伟洪秀芳洪广槐齐文倩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2年20期
关键词:主症盆腔炎体征

胡光华 方忠伟 洪秀芳 洪广槐 齐文倩

(江西省婺源县妇幼保健院中医科,江西 婺源 333200)

慢性盆腔炎是高发于性活跃的生育期妇女群体的生殖道感染性疾病,根据炎症累及部位不同,可进一步分为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盆腔腹膜炎、盆腔结缔组织炎等[1]。临床治疗慢性盆腔炎多选用抗生素抑菌消炎,但长期应用抗菌药可致病原菌耐药性提升,治疗效果受限[2]。基于此,临床越来越多学者从中医角度探寻慢性盆腔炎的有效治疗方法。中医理论认为,湿热内蕴于下焦入胞宫,冲任二脉损伤,湿热瘀结会导致患者出现慢性盆腔炎,治疗应以升清降浊、清利湿热、活血化瘀为主。本研究应用江西省国医名师洪广槐的经验方(升清降浊八味汤)治疗婺源县妇幼保健院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效果良好,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10月—2021年10月婺源县妇幼保健院收治的96例慢性盆腔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其中对照组48例,年龄23~46岁,平均年龄(31.90±4.66)岁;病程最短 7个月,最长4年,平均病程(2.16±0.72)年。治疗组48例,年龄21~44岁,平均年龄(33.26±3.82)岁;病程最短5个月,最长4年,平均病程(2.49±0.65)年,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1)临床症状、血常规检测、阴道分泌物检测、B超检查结果符合《临床妇产科学》[3]中慢性盆腔炎的诊断标准;(2)主症、次症、舌脉符合《中西医妇产科学》[4]中湿热瘀结证盆腔炎的辨证标准;(3)对研究方案知情且自愿接受中医治疗的患者。

排除标准:(1)对宫炎平胶囊或升清降浊八味汤药物成分过敏者;(2)妊娠、哺乳期者;(3)合并严重心、脑、肝或造血系统原发病者;(4)合并恶性肿瘤者;(5)合并精神障碍者;(6)入组前参加其他临床试验或被认为不宜参与试验者;(7)未按规定治疗或疗效、安全性无法判断者;(8)不配合治疗或因意外事件不能坚持治疗者。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宫炎平胶囊(江西民济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60038)治疗,药物主要成分为当归、穿破石、地稔、两面针、五指毛桃,口服,3粒/次,日3次。治疗组采用升清降浊八味汤治疗,药方组成:柴胡6 g,升麻6 g,桔梗6 g,茯苓10 g,泽泻10 g,车前子10 g,白花蛇舌草12 g,红藤10 g,上述药物加水200 mL煎煮,日1剂,分早晚服用。2组均连续治疗4周。

1.4 观察指标 (1)统计2组的中医证候积分、盆腔体征评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5],中医证候评分为主症、次症,主症包括:下腹胀痛或刺痛、腰骶胀痛、带下量多色黄质稠或气臭,每项总分为0~6分,分值越高则主症越严重。次症:经期腹痛加重、经期延长或经量多、小便黄、大便溏或干结、口腻或纳呆、舌象、脉象,各项总分为0~2分,分值越高则次症越严重。盆腔体征评分是对子宫、附件增厚(左、右侧)、附件压痛(左、右侧)、宫骶韧带增粗与触痛6项内容进行评价,各项总分0~3分,分值越高则体征越严重。(2)评价2组疗效,评价标准。痊愈:证候与局部体征消失,中医证候总积分、盆腔体征评分相较治疗前降低95%以上;显效:证候与局部体征明显减轻,中医证候总积分、盆腔体征评分相较治疗前降低70%~95%;有效:证候与局部体征有所好转,中医证候总积分、盆腔体征评分相较治疗前降低30%~<70%;无效:证候与局部体征无改善或有加重,中医证候总积分、盆腔体征评分相较治疗前降低30%以下。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3)统计2组不良反应分级。1级:无不良反应;2级:不良反应轻微,无需特别处理可继续给药;3级:不良反应中等,处理后可继续给药;4级:因不良反应需中止试验。

2 结果

2.1 2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盆腔体征评分对比 治疗前,2组主症积分、次症积分和盆腔体征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2组主症积分、次症积分和盆腔体征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且治疗组的主症积分、次症积分和盆腔体征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2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67%(44/48),高于对照组的72.92%(35/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2组慢性盆腔炎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盆腔体征评分对比 分)

表2 2组慢性盆腔炎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例(%)]

2.3 2组患者不良反应分级对比 2组的各级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慢性盆腔炎患者不良反应分级对比[例(%)]

3 讨论

急性盆腔炎可因产后感染、宫腔手术感染、经期不注意卫生、邻近器官炎症蔓延等因素引发,该病治疗不彻底则会迁延为慢性盆腔炎,病情顽固,对女性生殖健康影响极大[6]。在中医学理论中,慢性盆腔炎归属于“带下”范畴,病因为五脏、六淫、七情内伤所起,病机为带脉失养,风寒湿邪乘虚入于经络,损冲任经脉,伤太阳、少阴气血,湿邪内蕴下注而发病[7]。湿热瘀结证是慢性盆腔炎的常见证型,是湿热内蕴于下焦入胞宫,冲任二脉损伤所致,治疗应以升清降浊、清利湿热、活血化瘀为主。本研究应用江西省国医名师洪广槐的经验方(升清降浊八味汤)治疗慢性盆腔炎患者。

试验结果显示,治疗前2组主症积分、次症积分、盆腔体征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主症积分、次症积分、盆腔体征积分均较对照组低,且治疗总有效率更高,数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是因为升清降浊八味汤方用柴胡、升麻、桔梗、茯苓、泽泻、车前子、白花蛇舌草、红藤。其中柴胡、升麻、桔梗以升其清气;泽泻、茯苓、车前子以降其浊气,升降适宜,气化正常;白花蛇舌草清热利湿,红藤活血化瘀;全方合用共奏升清降浊、清利湿热、活血化瘀之效[8]。2组患者各级不良反应例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升清降浊八味汤不会诱发严重不良反应而致疗程中止,安全可靠。

综上所述,慢性盆腔炎采用升清降浊八味汤治疗可有效减轻症状,改善体征,且安全性良好,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主症盆腔炎体征
寻常型银屑病主症量表反应度测评研究
妇科千金片辅助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蒙医治疗慢性盆腔炎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不寐常见方证与药证辑要
中医分型辨治脂肪肝
盆腔炎非小事! 详解4个常见的盆腔炎症状
慢性盆腔炎患者该如何保养
治幽螺,中医分三型
基于BP神经网络的病人体征缓变监护方法
以高热为主诉无明显甲状腺肿大的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