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服务应用于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探究

2022-11-08 04:17
文教资料 2022年13期
关键词:心理咨询心理健康心理

务 凯

(河南大学 教育学部,河南 开封 475004)

心理健康服务与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息息相关,已经成为当下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策略。目前,专门针对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心理健康服务的相关研究较少,鉴于此,本研究对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心理健康服务现状和需求进行问卷调研,探究心理健康服务所起的作用,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的策略。

一、心理健康服务在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中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和基础教育的改革,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现,成为制约其专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一些中小学教师对基础教育新职责、新任务的应对措施不够合理,出现工作压力大、失眠、犯困、焦虑、情绪暴躁,免疫力下降等症状。一些教师不能适应外部客观环境变化,自我定位不准确,遇事爱走极端,自我心理调适能力较弱,心理健康隐患越积越重;还有一些教师对基础教育新情况新常态准备不足,因长时间、超负荷运转,导致心力交瘁,严重者甚至出现“透支生命”的情况。这些不良的心理状态、亚健康心理状态严重影响了教师的幸福感和工作效率,导致教师难以专注工作,对工作产生负面情绪,更难以创造性地完成教学任务。各中小学应关注这部分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提供科学高效及时的心理健康服务,促进其专业的良性发展。

心理健康服务运用心理学理论和方法,预防和减少各类心理行为问题,促进心理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开展教师心理健康服务,提升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具有多重现实价值,有助于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有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和人际关系的改善。维护心理健康是激发教师专业成长内驱力的必要条件,也是建设新时代高素质教师队伍的有效手段。在教师专业素质结构中,心理健康素质是整体素质健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有心理问题的教师进行组织关爱、心理教育、心理干预等手段,有利于教师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提升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确保教师保持自信、理性、平和、向上的积极心态。

二、心理健康服务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障碍

为了解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服务现状,笔者在参考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设计了“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服务问题问卷”,选取河南省开封、商丘、新乡和周口等地市的1400名中小学教师为研究对象,发放问卷1400份,回收1400份,有效问卷1360份,并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处理。参与调查者的性别分布为:男性教师占32.21%,女性教师占67.79%;任教学校分布为:小学教师占46.54%,初中教师占37.35%,高中教师占16.11%。通过问卷分析,可以看出当前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服务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对心理健康服务重视程度不够,受益面较窄

我国教师心理健康服务工作起步较晚,正在经历一个被认识—受重视—得到加强的过程,一些地方的学校对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的重视程度较低,教师享受心理健康服务的机会不多。在“学校重视教师心理健康服务的程度如何?”的调查中,选择“非常重视”的为19.85%,选择“比较重视”的为15.29%,选择“基本重视”的为28.97%,选择“不重视”的为21.18%,选择“很不重视”的为14.71%。在“学校经常开展教师心理健康服务的次数多不多?”的调查中,选择“非常多”的为15.74%,选择“较多”的为23.82%,选择“经常”的为29.78%,选择“较少”的为18.38%,选择“很少”的为12.28%。统计数据表明,中小学教师接受心理健康服务的情况存在差异,部分学校的心理健康服务存在重视程度低、覆盖面小等情况,未能就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开展及时高效的心理健康服务,改革创新教师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的意识不足。

(二)心理健康服务机构建设滞后,资源相对薄弱

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我国许多地方已经在三级甲等以上医院成立心理科,在中小学开设心理健康服务室,配备心理咨询师,然而,这种心理健康服务机构和资源的配备并不均衡,从比例上来看,专门服务师生的心理健康服务机构数量严重不足。在“学校心理健康服务机构的设施设备是否能够满足对教师的心理健康服务?”的调查中,选择“条件非常好”的为13.97%,选择“条件比较好”的为13.30%,选择“条件还可以”的为18.68%,选择“条件差”的为33.68%,选择“条件非常差”的为20.37%。在“学校心理健康服务的师资和资源能够满足对教师的心理健康服务?”的调查中,选择“师资和资源非常丰富”的为16.32%,选择“师资和资源比较丰富”的为18.09%,选择“师资和资源基本丰富”的为22.29%,选择“师资和资源比较欠缺”的为36.54%,选择“师资和资源基本没有”的为6.76%。统计数据表明,大部分学校的心理健康服务机构和资源较丰富,也有部分学校的心理健康服务机构和资源相当欠缺。进一步访谈发现,一些学校缺乏资金投入,服务条件较差,心理咨询师数量和素质较低,难以有效开展针对教师的心理健康服务活动。

(三)心理健康服务方法比较单一,形式不够多样

对于教师心理健康服务的内容、方式和途径等问题,各个地方、各个学校存在较大的差异,发展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学校开展的心理教育、咨询、预防和治疗活动极为有限。在“教师心理健康服务方法能够满足教师的心理健康发展需要?”的调查中,选择“非常丰富”的为12.57%,选择“比较丰富”的为16.65%,选择“基本丰富”的为29.19%,选择“比较欠缺”的为25.37%,选择“非常欠缺”的为27.22%。在“学校心理健康服务形式能够满足教师的心理健康发展需要?”的调查中,选择“非常丰富”的为11.18%,选择“比较丰富”的为14.71%,选择“基本丰富”的为26.25%,选择“比较欠缺”的为28.23%,选择“基本没有”的为19.63%。统计数据表明,一些学校心理健康服务方法多样,也有部分学校心理健康服务形式创新不足,存在心理健康状况测评不够深入、心理健康问题分析不够具体、心理危机干预针对性不强、心理保健措施连续性不足和心理健康档案建设不够完善等问题。

三、心理健康服务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实现策略

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服务是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的新命题,学校应“以教师为中心,需求为导向”,采取提升思想站位、构建组织体系、加强服务机构建设、丰富服务资源、创新服务方法、完善服务形式等策略促进教师的心理健康和专业发展,进行教师心理健康服务组织化、专业化、科学化和信息化建设。

(一)提升思想站位,构建组织体系

1.高度重视教师心理健康

应增强教师心理健康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使学校各级管理人员认识到:心理健康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要素之一,是教师必须具备的职业素质,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和出发点。大量研究表明,只有心理健康的教师,才会认同教师角色,热爱教师职业、甘于奉献,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并专注于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增强自我控制能力,很好地根据自身实际制定目标,适当调整自己的情绪,控制过激行为。心理健康的教师能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创造性,灵活机动地处理突发事件,在处理教学内容时具有创新精神,处理学生问题时保持尊重、宽容的态度,平等地对待学生,有利于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心理健康问题可防、可治,我们应当正视教师心理健康问题,认识到心理健康问题不等于精神疾病,不能粗暴地冠以“神经病”“心理变态”等带有明显歧视甚至是侮辱性的称谓。

2.构建完善的教师心理健康服务体系

各中小学应整合各部门、各类人员的服务力量,形成合力服务体系,构建服务立体网。应切实将教师心理健康服务纳入学校工作规划和计划,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落实和推进。学校应定期开展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组织开展教师心理健康服务需求评估,并将调查情况和评估报告向学校党组织进行通报,便于掌握情况、做好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应建立党政领导、心理健康服务中心人员、科室领导、教研室成员、年级组成员为一体的立体服务平台,为教师心理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应加强人文关怀,把严格管理教师和热情关心教师有机结合起来,统筹做好教师人文关怀工作,使教师感受到组织温暖;应落实谈心谈话制度,在教师因岗位变动、人际纠纷、奖励处罚出现情绪低落等情况时及时与其进行心理交流与沟通,帮助教师解决心理问题、提升教师的职业境界;应面向全体教师开展发展性心理健康服务,面向部分教师开展心理健康预防性服务,面向个别教师开展心理咨询和治疗服务,构建立体、多维的教师心理健康服务体系。

(二)加强服务机构建设,丰富服务资源

1.加强教师心理健康服务机构的建设

新时代教师对心理健康服务机构的场地配置(心理咨询或辅导室)、人员配置(心理健康工作专业人员)和心理咨询的福利或便捷通道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学校应加强心理健康服务机构的场地配置、人员配置和便捷通道建设,设立心理咨询室,配备高素质的心理咨询人员,建立心理健康定期检查和评估制度,健全心理顾问办法,为开展心理健康服务提供坚实的物质条件、人员条件和技术条件。心理咨询室应合理划分功能,办公接待室、个体辅导室和团体游戏室应面积适当,保证接待、咨询、督导、会议安排和档案保管等功能齐备。学校应建立系统而设备齐全的心理健康检测、心理素质训练、团体心理辅导等,能够专业地开展心理咨询、训练、治疗等活动。心理咨询师数量配备应符合要求,素质应专业化,能够胜任咨询方案制订、心理咨询、心理行为矫正、咨询效果评估等工作。

2.丰富教师心理健康服务资源

教师对于“调节情绪、教育孩子、婚姻与家庭关系、职业指导与工作问题、心理疾病的治疗及预防、提高自信、增强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认识自我”等方面的心理健康服务需求是多维度的,也是具有个性色彩的。为满足教师多元多维心理健康服务需求,学校应加强心理健康服务资源建设力度,打造线下线上融合、个体和团体兼顾的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和治疗资源,如心理健康宣传栏、心理测验与评估、心理咨询热线、定期信息推送、专家心理健康讲座、面对面心理咨询、网络心理咨询、网络自主训练、参加心理主题的团队活动等。

(三)创新服务方法,完善服务形式

1.创新心理健康服务方法,提升心理健康素养

学校应将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纳入教师教育培训的课程体系,开设心理健康课程,聘请心理学专家举办专场讲座、报告,开展专题讨论、情景观摩、心理沙龙等活动,并根据不同群体的特点,科学设计授课内容,推广研究式、案例式、体验式、模拟式等教学方式,促进心理健康知识入脑入心,使教师增强心理健康意识,掌握应对压力和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技巧。心理健康素养知识辅导、培训和教育应坚持全员化和差异化,既要面对全体教师,又要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教育。教师应对照心理健康标准判断自身的心理健康情况,完善自身的心理健康素养知识。

2.完善心理健康服务形式,及时化解心理问题

当前教师焦虑、抑郁、倦怠、臆想、紧张、亚健康、睡眠等心理问题轻重不一,及时、科学的心理咨询可以缓解其行为症状。咨询形式可以多样化,可以采用一对一心理咨询和团体心理咨询等形式。学校可结合教师身体健康定期检查一并进行心理健康综合测评,建立心理健康素质档案,及时发现心理健康问题。对存在心理异常人员特别是心理危机人员做到早发现、早援助、早干预;对有过心理危机和严重心理问题的教师,进行长期跟踪监控。学校可以为教师配备心理顾问,试点心理顾问制度,开展自信心、抗挫折、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心理训练和心理减压训练等,使教师了解掌握常用心理调适方法。普遍而言,教师具有理性思维、哲学思维优势,善于反思和自我修炼,在心理健康服务中要积极利用这一思维特征引导其主动反思、反省,及时有效地调整心理状态。

猜你喜欢
心理咨询心理健康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感受
法科大学生心理咨询案例研究
心理咨询:架一座心灵的彩虹
高校心理咨询课程教学改革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