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视域下高校艺术社团的建设管理研究
——以中山大学高水平艺术团为例

2022-11-09 00:06李燕徐红
大学 2022年7期
关键词:立德社团美育

李燕,徐红

(中山大学a.校团委;b.艺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275)

随着国家进一步推进全民素质教育,美育受到更多关注,其在提升国民素质方面发挥的作用也变得愈发重要。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明确新时代美育要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美育精神,“注重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价值观,全面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实现以美育人、以美化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19年3月,教育部又发布了《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进一步指出高等学校美育要始终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大力加强和改进美育工作”。高校艺术社团作为美育的另一重要阵地,在建设校园文化、提升艺术素养、服务社会文化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如何建设一支素质过硬的艺术社团成为当今高校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

中山大学高水平艺术团自成立以来,始终秉承立德树人的工作理念,致力于打造美育前沿阵地,普及高雅艺术,建设校园文化,实现社团艺术育人功能。艺术团由合唱团、交响乐团、民族乐团、舞蹈团、话剧社、原创音乐社、主持礼仪队和书画协会组成,通过不断加强社团建设,深化自身管理,形成艺术教育、思政引领、文化涵养一体的美育工作机制,在校园文化建设以及美育思政领域发挥着愈发重要的作用,深受学校师生好评。目前,艺术团以中山大学艺术学院为依托,初步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运行管理制度,带动校园艺术文化进一步蓬勃发展。本文以社团建设管理、教师队伍建设和支持保障体系为着力点对高水平艺术团的发展进行深入研究,力图为高校艺术社团的建设管理提供新颖的思路。

一、立德树人贯穿艺术社团的建设管理全过程

“立德树人”是新时代教育的根本任务。新时代教育始终坚持把人才放在首位,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致力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一文,更是明确指出“立德树人”是美育的一项重要战略。作为美育的历史使命和根本任务,“立德树人”的理念需要贯穿艺术社团建设管理的全过程。

在高校美育工作中,艺术社团在其中起着重要的载体作用,其建设发展应当紧紧围绕十二字人才培养目标,坚持“五个融合”,深入推进“三全育人”,将立德树人全面深度融入艺术社团的建设管理全过程,只有这样才能把握新时代的脉搏,树立艺术社团的正确价值标准,充分发挥艺术社团育人功能。

(一)发挥艺术社团立德树人功能

文明创建活动不仅能够加强“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而且有助于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高校师生精神文明建设。本着发挥美育“浸润心灵,涵养人生”的功用,高校艺术社团在创作主题的选择上要注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为抓手,以校园文化建设为重点,立足本土文化,结合自身特点,不断汲取传统文化精粹;将校园文化、思想政治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主题加以深度融合,最大限度地发挥艺术社团的立德树人功能,推动校园文化不断发展。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1.创作特色主题活动

为增强大学生的爱国意识,培养当代青年学子的爱国主义情怀,助力广大青年学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构筑校园文化,丰富艺术内容与艺术形式,中山大学高水平艺术团联合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系列主题教育活动——“我和我的祖国”公益演出,以音乐和舞蹈表演为主要形式,讴歌祖国的繁荣富强,用艺术演绎祖国的发展变化,呈现祖国风华正茂、欣欣向荣的景象,向聆听者传播家国情怀,让广大观众感受音乐的高远意境,滋养艺术心灵。

2.打造精品活动

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历史的精粹、民族的宝藏,更是深化人文精神、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利器。艺术社团作为弘扬文化艺术的重要渠道,在日常活动设计中应该根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汲取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养分,以普及高雅艺术为抓手,加强社团活动的专业性和艺术性,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精品活动。通过创建主题积极向上、有教育意义的品牌活动,在潜移默化中用优秀的艺术作品感染和教育青年学生,从而提升社团的校园和社会品牌形象,不断扩大社团的艺术文化影响力。其次,拓展艺术活动的辐射面,丰富艺术活动的内容及表现形式,坚持以学生为主导,为学生提供参与艺术实践的机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类艺术活动,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高水平艺术团扎根学校红色文化,立志讲好中大故事,服务校园文化,通过承办校园文化活动“红色三部曲”——《中山情》《笃行》《奋斗的岁月》,讲好中大故事,深入挖掘和展现中山大学的红色基因,继承革命传统,弘扬师生的爱国热情和奋斗精神;协助承办央视《音乐公开课》节目,让师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大的文化历史与人文精神,增强师生的主人翁意识。

3.创新宣传模式

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充分利用新媒体、新技术,做好新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时代科技飞速发展的大趋势下,高等学校艺术教育应当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不断更新艺术社团活动宣传的新形式,为社团建设注入新鲜血液,促使社团发展更为专业化、规范化、社会化、品牌化,有效地提升社团活动影响力。高水平艺术团一直致力于打造美育前沿阵地,成立了“中山大学艺术学院青年传媒中心”工作室,开设了“中大艺术团在线”公众号,同时开设了“艺心向前”“想和你艺起毕业”两大主题板块,致力于校园文化宣传与高雅艺术的传播。据统计,“中大艺术团在线”公众号相关推文和视频点赞次数和转发次数高达万次,有效发挥了新媒体的宣传作用,拓宽了宣传的覆盖面和艺术活动的辐射面,便捷了人民群众了解高雅艺术的途径,增加了普通人群接受高雅艺术熏陶的机会。

第三,语言政策的特征。语言政策具有连续性、科学性、权威性、民族性、区域性等特征。这些特征决定了其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互动效应和关系模式。

(二)强化艺术社团日常管理

1.加强组织管理

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的根本目标是立德树人,而设立艺术社团党团支部能够充分发挥党团支部的育人功能和思想引领作用,加强组织管理,有利于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为此,高水平艺术团设立临时党团支部,充分发挥党团支部基层战斗堡垒作用,时刻坚持党的思想引领,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团队合作意识,深入挖掘和展现学校的红色基因和优良文化传统。

2.落实人员管理

育人管理制度是艺术社团发展的基本保障,因而建立一套行之有效且科学完善的育人管理制度尤为重要。社团管理者应结合社团管理的实际情况,深入挖掘研究育人管理的规律,积极探索育人工作管理的新方法、新途径。一是打造一支品学兼优的学生党员干部工作队伍,通过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领社团成员建设出风气良好、作风优良的艺术社团。二是抓好社团组织建设,通过搭建学生素质培养和训练平台,以社团管理思想和方法为内容,开展社团成员思想政治教育,着力提高社团学生文艺水准及社团管理能力水平。三是根据社团特点制定相应的监督考核机制,强化对社团人员的监督考核,奖励惩罚两手抓,增强社团参与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3.创新活动管理模式

艺术社团在建设过程中,应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生为本”的办团理念,尊重学生的特点,引导学生自主创造,注重小组之间的合作学习,为社会主义文化的多样性提供无限的可能。高校在建设艺术社团的过程中应高度重视艺术社团艺术活动开展,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丰富活动形式,深化活动内涵,实现美育、德育相结合,大力推进高水平、高标准、高质量的艺术精品活动和艺术品牌活动。要积极完善社团活动的项目申报制度和责任管理制度,鼓励学生开展形式新颖、灵活多样的艺术活动,推动社团活动走出校园、面向社会,扩大社团服务的影响力和覆盖面,不断丰富立德树人的互动性和思想性。

二、打造优秀指导教师队伍引领艺术社团发展

(一)选配高水平指导教师

(二)建立教师培训机制

作为学生的学习榜样,教师在指导社团活动过程中会对学生的表现产生重要影响,且立德树人要求指导教师拥有更宽广的视野和更具体的培养理念,从而更好地把握社团的发展方向,深度发挥社团的育人功能。解决这方面的问题,首先需要建立艺术社团指导教师培训机制,建设健全包括德育在内的教师综合能力和素质培养体系,切实为培养艺术人才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注重树立教师的服务意识,在指导社团过程中不断更新思维方式,创新工作方法,确保社团健康发展。中山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每年举办1~2 场学生社团指导教师培训活动,为社团指导教师解读《中山大学学生社团建设管理办法》,并进行学生社团建设管理经验分享。

(三)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指航灯,在实现立德树人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关键作用。引导青年学生健康成长,发挥社团育人功能,要充分利用教师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通过树立教师先进典型,加强培育社团指导教师的指导水平,发挥指导教师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不断吸纳优秀教师,壮大人才队伍,建设高素质指导教师队伍,以高水平教师培养高水平学生,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以德施教,指导和引领当代学生健康成长。

三、构建良好的艺术社团育人机制

(一)建立工作保障机制

发挥艺术社团育人成效,首先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全面强化学校党委对艺术社团工作的领导。新时代下的艺术社团既承担着服务师生、繁荣校园文化的作用,也是学生锻炼提升的良好平台,加强社团的思想政治教育对社团发展及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要意义。这要求艺术类社团要能够与社会核心价值观紧密结合,顺应时代要求,不断加强社团内涵建设,注重以美育人、以德树人、以文化人的服务策略,在传播艺术之美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完善政策保障机制

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有利于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实现艺术社团文化活动的创新性发展,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高校在立德树人过程中一直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进入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新的历史方位对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出了新的具体要求。高校要时刻对照新时代育人的新要求,不断调整育人工作方案,不断完善艺术社团工作机制,采取有力措施,大力推进艺术社团的建设发展。一是要加强对艺术社团建设的指导和引导,充分发挥社团育人功能。二是要为社团建设提供有力保障,切实加强社团制度建设、经费投入、阵地建设和战略把控,建立完善的社团政策保障机制,制定符合社团发展实际的目标和规划,为高校艺术社团的总体发展理清思路、指明方向。

(三)落实制度保障机制

落实社团管理制度,是构建社团管理体系,保障社团健康发展的重要方法。完善的社团管理制度不仅在于社团内部的和谐,更要建立良好的艺术社团管理机构和有效的社团管理体系。这方面的建设可以通过完善规范社团的发展章程,制定具体的组织构建、成员招募条件、管理方案及考核模式等,全方位、多层次地把握好艺术社团的发展模式。首先要明确指导教师的岗位设置、组织制度、绩效考核标准,制定合理的激励措施,将指导艺术社团纳入课时量进行考核,提高教师的参与积极性,促使指导教师更好地对艺术社团进行指导。二是针对社团成员建立完善的考评机制、科学合理的考核体系、有效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社团成员内部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中山大学艺术团以加强党委领导、落实硬件基本设施和相关制度的建设为保障,将立德树人工作理念融入社团建设发展的全过程中,将高校社团管理纳入学生工作管理渠道,不断完善社团活动建设的管理制度和管理体系,从而实现社团的良性发展,真正发挥艺术社团育人功能,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结语

高校文化艺术社团作为提升高校艺术教育的重要阵地,在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繁荣校园文化、提升美育教育水平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作为艺术教育的进一步延伸以及实践载体,极大丰富了美育教学手段,借助自身无可比拟的优势,在构建校园特色文化,提升校园美育文化氛围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新时代对高校育人有着新要求,艺术社团更要不断探索合适的发展道路,最大限度发挥社团的育人功能。

猜你喜欢
立德社团美育
“新美育”的内涵与实践路径探索
谈初中化学教育的立德树人
教育“内卷”如何破解?——教育工作者谈立德树人
广西高专学前教育专业美育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巧化课堂意外 践行立德树人
例谈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立德教育
“多彩”书法社团展示
缤纷社团,绽放精彩
美育教师
社团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