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外墙真石漆饰面层起鼓开裂问题分析及其防治措施

2022-11-09 08:34史圣姣
广东建材 2022年10期
关键词:腻子保温板饰面

史圣姣

(山西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0 前言

真石漆,也称为合成树脂乳液砂壁状建筑建筑涂料,以合成树脂乳液为主要粘结剂,以砂粒、石材微粒、特种岩片或石粉为骨料,在建筑物和构筑物表面形成具有石材、砂岩等质感效果的饰面涂料[1]。但近两年调查研究发现,用于建筑外墙保温层外侧的真石漆饰面层出现大面积起鼓开裂问题,在极端气候条件下尤为严重。真石漆作为外墙保温层外的防护装饰层,从保温层到饰面层涉及材料较多,且施工过程较为复杂,使用过程中出现起鼓开裂问题应从各方面综合分析。

1 真石漆饰面层起鼓开裂原因

1.1 外墙外保温系统缺陷

真石漆诞生于90 年代,最初应用于混凝土或水泥内外墙及砖墙体[2]。在国家规定建筑墙体实行强制外保温之后,真石漆被应用于墙体保温系统外侧作为饰面层。外墙外保温层作为真石漆饰面的基层,其质量缺陷将直接导致饰面层质量问题。

目前新建建筑中,薄抹灰外墙保温技术仍是我国建筑领域一项重要且占主导地位的外墙节能技术,涉及到的保温材料及配套砂浆的性能见表1[3-5]。从表1 可知,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中,保温板与粘结砂浆、保温板与抹面砂浆之间的粘结部位是整个系统的薄弱区域。

表1 薄抹灰系统外墙外保温材料及配套砂浆性能要求

榆次市某办公楼完工不到一年出现了外墙大面积起鼓开裂的情况,如图1,其剥落细部情况如图2。保温板与基层墙体之间通过粘结砂浆粘贴,有效粘贴面积一般不小于保温板面积的50%,同时使用锚栓辅助固定,有机保温板在昼夜及季节变化发生热胀冷缩,湿胀干缩时也会在板缝处集中产生变形应力,粘结处强度降低。保温板与外部真石漆饰面层之间的粘结则是以抹面砂浆为主,保温板未做界面处理,且抹面砂浆涂抹厚度太薄,使得保温板与抹面砂浆的界面层成为外墙保温与饰面系统层的薄弱区域,在复杂环境条件下,饰面层的收缩膨胀极易造成抹面砂浆与保温板之间的整体剥离,如图1 中墙体饰面层的整体起鼓现象。

1.2 真石漆饰面层配套材料及适应性问题

墙体保温层施工完毕,充分养护、干燥且验收合格后便开始真石漆饰面层的施工。真石漆饰面层施工工艺流程为:基层处理→腻子施工→滚刷底漆1 道→贴打格纸→喷涂真石漆1~2 道→喷涂罩面清漆1 道[6]。

真石漆饰面层中,腻子具有弥补基层缺陷、提高平整度、增强柔韧性、增大粘结力等作用,外墙腻子的质量以及腻子与真石漆的适配性将影响真石漆饰面层的质量。一方面腻子成分掺假,会直接导致腻子与基层墙体、真石漆之间的粘结力差,造成饰面层的起鼓开裂;另一方面,由于腻子与真石漆均具有一定柔韧性,会随着环境温度变化发生收缩或膨胀,腻子与真石漆之间相容性差,两者之间的非一致性变化产生层间剪切应力,使得腻子与真石漆面层之间粘结力降低,造成饰面层的起鼓开裂。

真石漆乳液配方方面,有些厂家为了降低成本,乳液用量偏少,助剂用量偏多,成膜时因大量砂石的存在使得涂层不够紧密,粘结力下降;同时增稠剂、表面活性剂、防腐剂等助剂的加入,极大地降低了涂层的耐水性。由于真石漆涂层较厚,一旦有水分进入涂层内部,难以在短时间内释放出来,造成涂层内部疏松,导致饰面层的起鼓开裂。

1.3 施工工艺及施工过程中的问题

真石漆饰面层施工时,基层的含水率不得大于10%,基层含水率过高,极易造成饰面层起鼓开裂。若基层完成施工,但墙体未干燥就立即进行饰面层施工,基层墙体中的水分被封闭在饰面层内部,经历冬季的低温冷冻破坏与夏季的高温湿热破坏,基层墙体与饰面层界面间的拉伸粘结强度大大降低,在风荷载作用下,真石漆饰面层极易脱离基层墙体,出现起鼓开裂现象。

真石漆饰面层施工时,需贴打格纸进行分格,分割线处处理不当容易造成饰面层从缝隙处脱开并进一步破坏至饰面层大面积起鼓脱落,如图3 所示。分格线处为材料交界面,是饰面层的薄弱区域,当遭遇雨雪并伴有大风天气时,水分通过分格线进入饰面层内部并进行扩展,使真石漆拉伸粘结强度迅速下降,风荷载作用下饰面层被拉裂。

1.4 环境气候的影响

2022 年4 月起,山西省太原市及其周边地市多栋建筑外墙饰面出现起鼓开裂问题,这与近两年来的极端气候有很大关系。据山西省气象数据统计,2021 年10月上旬,太原地区日平均降水量在150mm 以上,较常年同期偏多20 倍以上,强降雨同时伴有雷电、强对流和降温[7]。

外墙真石漆饰面层遭遇雨水冲刷,材料吸水后产生溶胀作用,经历冬季低温冷冻,涂料乳液薄膜受冻干缩产生温度应力,导致乳液膜破坏。而乳液是真石漆的粘结物质,它的破坏使真石漆的砂粒之间失去粘结,导致拉伸粘结强度大大降低。夏季温度升高,在紫外线、温度、强风的影响下,涂膜出现微孔、脱落,使真石漆拉伸粘结强度迅速下降,饰面层出现起鼓开裂现象。

2 建筑保温墙体真石漆饰面层开裂问题的预防

墙体保温层以及真石漆饰面层一旦完工,不可避免地会遭受自然环境中紫外线、雨雪、强风等破坏,因此外墙质量的保证要靠各层材料的性能指标及严格的施工控制来实现。

2.1 材料控制

新建建筑,推荐采用保温与结构、保温与装饰一体化技术,把传统的建筑外立面装饰和保温系统的十余个环节通过工厂化作业完成,将外墙保温与装饰材料中不同功能材料的界面层控制集中于工厂中,减少因现场施工造成的一些质量问题,有效保障外墙保温与饰面层的质量。

当采用传统外墙外保温与饰面层施工技术时,不仅需要对材料各项性能指标进行控制,而且要对保温系统与饰面系统整套材料的相容性进行控制。整套材料相容性控制通过耐候性试验来实现。耐候性试验是通过模拟夏季墙面经高温日晒后突降暴雨、以及冬季昼夜温度的反复作用,对外墙保温与饰面墙体进行加速气候老化试验。严寒和寒冷地区墙体耐候性试验要求涂料饰面需经历80 次热雨循环(高温70℃,淋水15℃)、5 次热冷循环试验(加热50℃,冷冻-20℃);而面砖饰面层需要需经历80 次热雨循环、5 次热冷循环、30 次冻融循环试验(淋水15℃,冷冻-20℃,加热20℃)[8]。保温层外涂真石漆饰面层的外保温墙体耐候性试验参照面砖饰面层耐候性试验进行。

2.2 施工过程控制

当外墙外保温与饰面体系在现场施工时,施工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外墙的质量,是影响面层开裂的重要因素,因此需要严格控制。

施工环境控制。夏季应采取防晒措施,避免阳光直晒作业面;冬季施工期间及完工后,环境温度不应低于5℃;雨天、5 级以上的大风天气不应施工。

基层控制。基层墙体必须洁净、坚实、平整,不应过湿或过干,不应有起砂、起壳、裂缝、疏松、抹痕等缺陷。

粘结层控制。粘结砂浆与墙体的粘结面积应达到规范要求,且砂浆应在初凝前使用,不得使用已凝结的粘结砂浆,使用过程中不得随意加水。

保温层控制。保温板使用时,表面应完整、洁净,不得使用破损、翘曲、污染的板材。

锚栓控制。锚栓的有效锚固深度和锚盘直径应符合要求。用于混凝土基层墙体的锚栓有效锚固深度不应小于25mm;用于其他基层墙体的锚栓有效锚固深度不应小于45mm;锚盘直径不应小于60mm。

抹面层控制。抹面层施工前应对保温板进行界面处理,以满足有效粘结。设置双层玻纤网,其中一层玻纤网压在锚盘内侧,另一层铺设在锚盘外侧,抹面层厚度控制在5~7mm。

腻子层控制。施工前,墙体应进行充分养护并干燥。找平腻子宜采用柔性腻子,并加入一道玻璃纤维网格布,以提高腻子层的动态抗裂性能。

饰面层控制。严格按照图纸对墙面进行分格,美纹纸要粘贴牢固、严密、平直。真石漆喷涂时应均匀、厚薄一致、色泽均匀、颗粒分布均匀。罩面漆喷涂前对真石漆进行适当打磨处理,保证防护膜完全覆盖。

3 结语

外墙饰面层对于建筑来说,不仅起到装饰效果,更是建筑的防护衣,它的破坏对于外墙可能会造成“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损伤。相对于破损后的修补,在前期进行控制更为关键和实际。由上述分析可以得出,引起真石漆饰面层起鼓开裂的原因很多,有外墙外保温系统缺陷、真石漆饰面层配套材料适配性差、施工工艺及施工过程控制不当、环境侵蚀等多方面原因,其中自然因素不可控,但材料的选择与施工过程的控制却能从根本上预防起鼓开裂的产生。

⑴推荐采用保温与结构、保温与装饰一体化技术,减少现场施工,保障外墙保温与饰面层的质量。

⑵采用传统外墙外保温与饰面层施工技术时,对保温系统与饰面系统整套材料进行80 次热雨循环,5 次热冷循环,30 次冻融循环的耐候性试验检测,确保材料间的相容性。

⑶严格控制施工过程,确保从保温层至饰面层各施工界面层的质量。

猜你喜欢
腻子保温板饰面
KJ01菌种增强膨胀珍珠岩保温板制备参数优化实验
墙面厚型大规格饰面瓷砖施工技术探究
木饰面在住宅空间室内设计中的运用
保洁员用废弃保温板雕花
保洁员用废弃保温板雕花
汽车车身涂装之中涂底漆前的质检
金属饰面樱桃灯具
多年冻土区XPS保温板路基的顶面弯沉控制方法
一种陶瓷质环保生态透水砖
浅谈建筑外墙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