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本变迁”到“实证研究”

2022-11-10 20:51胡忠伟
文学自由谈 2022年3期
关键词:新文学明德现代文学

□胡忠伟

龚明德先生是著名的现代文学研究专家,他以现代文学的版本考索和证误著称学界,学养深厚,著作等身。“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大学毕业,我就开始弄中国现当代文学实证研究,四十多年过去,对该学科产生了割不断的学术情感,说是专业激情也可以。”(《〈旧时文事〉跋》)而真正让他名震学林的,应该要数“《围城》汇校本官司事件”了吧。

《〈围城〉汇校本》是龚明德编辑的一本对钱锺书小说《围城》进行汇校的书。1990年,四川文艺出版社向作者胥智芬约稿,对《围城》一书进行汇校。于是,胥智芬依据1946年2月至1947年1月连载于上海《文艺复兴》杂志上的《围城》版本、1947年5月上海晨光出版公司初版本和1980年10月人民文学出版社重印本进行了汇校。该书出版后,原著作者钱锺书和人民文学出版社向上海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控告四川文艺出版社和胥智芬未经原书作者同意,对《围城》进行汇校并予以出版,侵害了原作者和原授权出版社的权益。法院最后判决,由四川文艺出版社和胥智芬共同赔偿钱锺书和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经济损失。这起官司轰动一时,并在出版界和学术界引发了对中国现代文学作品的校勘、版本等问题的广泛论争,也给责编龚明德带来极大压力和伤害。

事隔多年,龚明德写了《〈围城〉汇校本十年祭》:“在十年后的今天,重新翻看一九九一年五月由四川文艺出版社印行的典雅端庄的初版本《〈围城〉汇校本》,真是欲哭无泪……”早先,龚明德著有《〈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修改笺评》,曾谈到自己希望出版一系列现代文学作品“汇校本”的设想,但在《〈围城〉汇校本》输了官司后,一切都“胎死腹中”。

一场官司,让这位执着于揭示现代“文幕”的学者,从书斋走向“前台”,人们也由此知道了他还是著名的藏书家,藏书达四万册之多。但他并不喜欢别人称他为藏书家,而别出心裁地提出了一个“书爱家”的新名词。他以教师出身,从小学、中学,一直教到大学。龚明德是一个严肃认真的学者,他读书认真细致,做学问严谨执着。号称零差错的《新华字典》,被他找出多处错误,写出了多篇纠错文章。

1996年11月,他的《新文学散札》由天地出版社出版,该书责编魏宗泽认为:“他(龚明德)是编辑中少有的学者,他凭学者的良心追求文学史的本真。”数年来,龚明德从出版社编辑到大学教授,一头钻进新文学的史料中,不断挖掘着、研究着、考证着“旧时文事”。在他眼里,中国现当代文学,从五四前后到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值得探索的经典话题实在是太多太多了。所以,无论外界如何说是道非、争议不断,龚明德都不去反驳,而是埋头干自己的事,出版了许多新文学实证方面的著作。

因缘际会,书缘深深,我有幸收藏了龚明德的几本著作,得到了他珍贵的题签。他的题签,虽只言片语,但却隐含着现代文学的几多信息,寄寓着对后辈晚学的几许期望,着实让我感动。我把它们一一抄录下来,算是对先生的致敬和致谢吧。

2020年8月,董宁文主编的“开卷书坊”第九辑出版,其中有龚明德的《旧时文事》。我托主编董宁文代购了一本,让龚明德签了名。这本书由文汇出版社出版,窄32开本,蓝色布面精装,图文并茂,文字精彩,版式舒朗,让人一看就喜欢。我迅速阅读了一遍,后来再想看时却一时找不见了,可能插进书架混到其它书籍中了。2021年3月,我又想要读读龚明德的书,就从网上重新买了一本。龚明德第二次给我题签:“胡忠伟先生,谈说旧时文事,让我们回到几十上百年前的史实现场。龚明德,二〇二一年三月十七日,成都。”看着先生的题签,读着他的一篇篇考索文章,我由衷地敬佩先生。先生数十年来,奉行傅天琳给他的题词:“创作自己是自己的事,编辑自己是别人的事。”不参与是非辩白,写出了大量的实证文章,提供了一个个生动细节,丰富了现代文学的研究。

2021年秋季,我又一口气从旧书网上买了他的几本书,我联系龚明德先生题签,他慷慨地答应了,而且还赠送了两本他的著作。

在赠送的毛边本《昨日书香》(徐雁、雷雨主编,“六朝松随笔文库”之一,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版)的书签上,龚明德这样写道:“崇奉昨日书香,就是建造今日书香。胡忠伟先生惠存,龚明德。”在扉页题签:“这是刚发现的此书唯一的毛边本,还有专用编号印!如右侧和上边不被切走,此书就是‘标毛’,即标准规范的毛边本。印刷厂多事!胡忠伟先生爱书,以此仅存本转让。龚明德,辛丑秋。”我知道先生也是“毛边党”,这回从题签中真正领教了。他对毛边书的见解是那么专业,言语之间流露出对印刷厂的一种无奈。在题签后钤有“明德读书堂”的阳文印章。

他赠给我的另一本书是天地出版社1996年11月初版的《新文学散札》,他题签道:“一部旧书,赠书爱家胡忠伟先生,龚明德,辛丑秋。”并钤有“龚明德赠书”的椭圆形阳文印章。

《书生清趣》(“开卷文丛”之一,2005年3月岳麓出版社初版)是一部以读书心得札记为主的随笔散文集,分为“我行我素”“吹毛求疵”“点击作家”“穷根究底”四辑。这些文字,展示了作者谨严的考据功力,对五四新文学研究有着较高的参考价值。其中第二辑“吹毛求疵”,是一组关于图书编校质量的随笔,所谈及的一些不合格的图书,问题或大或小,都值得出版行业有关人员高度重视,尤其是具体从事图书编校工作的人可以直接受益。第四辑“穷根究底”,是一组功力深厚、内容扎实的五四后三十年间中国新文学的研究文章。龚明德先生给该书的题签为:“只有读值得一读的书,才可能产生清雅的情趣。书,生清趣。胡忠伟先生存拙著《书生清趣》,题此纪念。龚明德,辛丑秋。”

在董宁文主编的“兰阇文丛。开卷书坊”中,列有龚明德的《新文学旧事》。这本书是青岛出版社2019年3月出版的。龚先生题签写道:“从老旧的五四新文学史实考索中,可感知文化前贤的风范。为胡忠伟先生存拙著《新文学旧事》题,龚明德,辛丑秋。”

龚先生还用纸笺为《旧时文事》重新题签:“这本《旧时文事》,主要是近七八年为天津《今晚报》所写专栏文字的原稿结集。连载稿每文只许千字,话刚开始讲就得考虑收尾。胡忠伟先生指正,龚明德,辛丑秋,成都。”分别钤有“龚明德”的阳文、阴文印章。其实,我最爱读的还是他的这些短文章。这些考索文章,大多“一文一题,一事一考,千把两千字就说清楚一个史实细节的具体学术话题”。在龚明德看来,“这类文章,不仅读者需要,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更需要。”龚先生深谙短文之道,深得短文精髓,他的这些“旧时文事”,短而有味,短而出彩,给人启发,引人入胜,把我们带回现代文学的生动现场,感知五四那一代学人前贤的精神风范。

在颇具争议的《〈围城〉汇校本》(四川文艺出版社1991年5月初版)上,龚先生写道:“这本《〈围城〉汇校本》为我寄食出版界时所干之‘伟业’之一。共印售十三万册,赚了大钱。虽惹了官司,但却普及了‘名著文本变迁’常识。胡忠伟先生一笑,龚明德,辛丑秋,成都。”若干年后,《〈围城〉汇校本》给他带来的伤害,龚先生显然已经释怀了。虽经风波,但“名著文本变迁”的常识得到了普及,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学术界应该为龚先生记上大大的一功。

猜你喜欢
新文学明德现代文学
高校现代文学课教学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谢明德
山东省龙口市明德学校
中国现代文学史料学发展历程与学科属性
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的第三只眼——评季进、余夏云《英语世界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综论》
小报文学与新文学的论战
迟到的文白交锋:胡适与中国现代文学概念之生成
语境顺应视角下的鲁迅《故乡》的翻译
孤独
论“言文互动”对中国新文学的建设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