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强调健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 全面加强资源节约工作

2022-11-10 09:03
宁波通讯 2022年17期
关键词:节约院士宁波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主任习近平9月6日下午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的意见》、《关于深化院士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关于全面加强资源节约工作的意见》、《关于深化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健康发展的意见》。

习近平在主持会议时强调,要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强化党和国家对重大科技创新的领导,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围绕国家战略需求,优化配置创新资源,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大幅提升科技攻关体系化能力,在若干重要领域形成竞争优势、赢得战略主动。要以完善制度、解决突出问题为重点,提高院士遴选质量,更好发挥院士作用,让院士称号进一步回归荣誉性、学术性。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把节约资源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各领域,推进资源总量管理、科学配置、全面节约、循环利用,提高能源、水、粮食、土地、矿产、原材料等资源利用效率,加快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要深化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工作,严格条件、规范程序,探索解决改革中的深层次问题。要健全适应乡村特点、优质高效的乡村医疗卫生体系,让广大农民群众能够就近获得更加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医疗卫生服务。

会议指出,健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要把政府、市场、社会有机结合起来,科学统筹、集中力量、优化机制、协同攻关。要加强战略谋划和系统布局,坚持国家战略目标导向,瞄准事关我国产业、经济和国家安全的若干重点领域及重大任务,明确主攻方向和核心技术突破口,重点研发具有先发优势的关键技术和引领未来发展的基础前沿技术。要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建立权威的决策指挥体系。要构建协同攻关的组织运行机制,高效配置科技力量和创新资源,强化跨领域跨学科协同攻关,形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强大合力。要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加快转变政府科技管理职能,营造良好创新生态,激发创新主体活力。

会议强调,院士是我国科学技术方面和工程科技领域的最高荣誉称号,两院院士是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推动完善院士遴选评审机制、优化学科布局、实行退休退出制度、加强学风作风建设,院士制度不断完善。要注重在重大科学研究和国家重大工程中选拔院士,以重大贡献、学术水平、道德操守为准绳,防止增选中的不正之风。要加强引导规范,鼓励和支持院士专心致志开展科研工作,强化作风学风建设,排除非学术性因素干扰。要严格监督管理,强化院士科研伦理和学术规范责任,营造良好学术和科研环境。广大院士要提高政治站位,增强责任意识,在主动承担国家急难险重科研任务、解决重大原创科学问题、以身作则净化学术环境、培养青年科研人才等方面发挥好表率作用。

会议指出,节约资源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是维护国家资源安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大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部署实施全面节约战略,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利用强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在全社会倡导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推动资源节约集约高效利用,取得积极成效。要突出抓好能源、工业、建筑、交通等重点领域资源节约,发挥科技创新支撑作用,促进生产领域节能降碳。要增强全民节约意识,推行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过度消费,努力形成全民崇尚节约的浓厚氛围。要综合运用好市场化、法治化手段,加快建立体现资源稀缺程度、生态损害成本、环境污染代价的资源价格形成机制,不断完善和逐步提高重点产业、重点产品的能耗、水耗、物耗标准,促进资源科学配置和节约高效利用。要处理好利用和节约、开发和保护、整体和局部、短期和长期的关系,既要坚持底线思维,从严监督管理,防范化解重大资源风险,也要考虑经济社会发展现实需要。

会议强调,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事关农民切身利益,涉及各方面利益重大调整,必须审慎稳妥推进。试点县(市、区)数量要稳妥可控。要坚持同地同权同责,在符合规划、用途管制和依法取得前提下,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与国有建设用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在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中交易,适用相同规则,接受市场监管。要坚持节约集约用地,坚持先规划后建设,合理布局各用途土地。要严守土地公有制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等空间管控要求。

会议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和加强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从完善基础设施条件、人员队伍建设、机构运行机制等方面采取一系列举措,持续提升乡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基本实现了农民群众公平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要重点强化县域内医疗卫生资源统筹和布局优化,合理配置乡村医疗资源。要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统筹解决好乡村医生薪酬分配和待遇保障问题,打造一支专业化、规范化的乡村医生队伍。要提高农村地区医疗保障水平,强化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功能,加强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建设,加快构建起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为维护人民健康提供有力保障。

来源:新华社

宁波要事

8月20日 宁波“返甬码”即日起全面上线。来(返)甬人员可在抵达宁波前,通过“浙里办”、支付宝、微信等平台扫描“返甬码”进入登记界面,或通过甬派首页“返甬码”浮标一键直达登记界面,提前进行来(返)甬出发地、出发地详址、抵甬前七天旅居史、在甬落脚地等重要信息报备,完成来(返)甬登记。

8月21日 第三届“基层清廉建设(浙江)十大创新经验发布活动”中,宁波市纪委市监委选送的创新案例“闻令而动 既督又战 探索建立‘1+1+11’(1个综合组+1个信访组+11个监督检查小组)专项监督工作法”荣获“基层清廉建设(浙江)十大创新经验”创新奖。

8月26日 总投资5.7亿元的宁波首个人工智能超算中心(一期)项目启动建设。据介绍,该项目按照100P(FP16)半精度人工智能算力和5P(FP64)双精度高性能计算算力规模建设,将满足宁波产业、科研、社会治理等领域的算力需求。

8月29日 宁波资本市场年度盛会——“2022寻找宁波最具投资价值企业”活动落幕,30多家企业获奖。自5月启动以来,活动累计吸引2000多家企业和近百家国内知名私募基金参与,评选出各行业“最具投资价值企业TOP5”等。

8月30日 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和“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鄞州区人民法院邱隘人民法庭副庭长黄文娟,余姚市梁弄镇二级主任科员、横坎头村党委书记黄科威获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称号,宁波市生态环境局宁海分局获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称号。

8月31日 由宁波市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工业经济联合会举办的2022宁波市企业家活动日暨企业百强颁奖典礼举行。活动现场颁发了2022宁波市综合企业百强、制造业企业百强、服务业企业百强、竞争力企业百强奖和优秀企业家奖、企业家创业创新奖、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奖。

8月31日 MU7101航班降落在匈牙利布达佩斯李斯特·费伦茨国际机场,75名外贸人开启为期三周的“追展之旅”。这是宁波继7月10日开通全国首批次针对涉外商务人员的包机航班后,再次开通涉外商务包机航班。眼下恰逢欧洲展会季,有不少宁波企业通过包机赴欧参展。

9月1日 2022年“中华慈善日”宁波宣传月启动仪式暨宁波慈善信息发布会举行。宁波慈善事业蓬勃发展,整体发展水平位居全省乃至全国前列,连续五次荣登“中国城市公益慈善指数百强榜”,最新一次排名上升至全国第八位。

9月1日 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迎来首个开馆日。宁波15家代表企业赴京线下参展,共同开设宁波展区。线上线下共计187家甬企参展,全方位展示宁波服务。线下参展的15家服务贸易龙头企业涉及港航运输服务等多个领域,重点展示宁波在建设世界一流强港等方面的成果和特色。

9月2日 2022世界数字经济大会暨第十二届智博会开幕。大会以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据价值化、治理数字化、数字普惠化“五化”协同发展为目标,举办开幕大会和论坛会议、展览展示、产业对接、数智体验等“1+7”个主题活动。

猜你喜欢
节约院士宁波
院士寄语
院士寄语
院士寄语
院士寄语
一图看懂宁波金融“五强”提升工程
一图读懂宁波
节约
拖起明天的希望
这样的节约要不得
节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