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选择外出就餐更健康

2022-11-10 02:18范志红
健康之家 2022年13期
关键词:劣质菜肴室温

范志红

在外就餐、买外卖,能让人省去做饭的麻烦。但是,吃完之后,总有人不放心。经常有人会问,在外就餐,买外面的东西,有什么方法能快速准确地鉴别地沟油?怎么知道所用食材是否新鲜?怎么才能远离这些麻烦呢?

长时间煎炸的油对疾病有促进作用

“快速准确地鉴别出地沟油这事目前还做不到”。为什么是这样呢?你肯定会觉得,专家真没用。其实,地沟里捞出来的废弃油,泔水桶里分离的油,或者是长时间煎炸产生的老油,是很容易鉴别出它们的不合格。看外观、闻味道都知道不是新鲜油脂了,水分、酸价等常见指标也不可能合格。即便对它们进行脱酸、脱色、脱臭、脱水干燥,去掉杂质,仍然能够用一些简单的指标发现它们不合格,如折光率、黏度、极性值等。比如说,新鲜纯净油脂本来导电性较差,极性值很低。即便在家里反复加热几次,油脂的“极性值”和“电导率”也会上升。国外研究发现,这种极性值高的油可能对胃肠疾病、高血压等多种疾病都有促进作用。吃餐馆里那些过油的菜肴,理论上也是一样的效果。当然,用这个方法只能鉴别出来油脂是否新鲜,是否经过反复加热,但不能鉴别出是哪里捞出来的。

不过,纠结坏油是哪里来的,有没有去过地沟,一点意义都没有。只要油脂已经受热发生化学变化,到一定程度之后,都是严重有害健康的!即便把水分、杂质、颜色、味道去掉,也去不掉其中的热解产物、水解产物、环化产物、氧化聚合产物,包括苯并芘之类的致癌物。

劣质油脂鉴别有方法

面前的这盘菜,它所用的油到底是不是坏油呢?到底是否适合人类食用?是否会威胁到我们的健康呢?

尝尝菜的口感

新鲜合格的液体植物油是滑爽而容易流动的,即便放的油多,也绝无油腻之感。在水里涮一下,比较容易把油涮掉。反复加热使用的劣质油,因为已经发生氧化聚合,分子量增大,黏度上升,口感黏而腻,吃起来没有清爽感,甚至在热水中都很难涮掉。

如果是动物脂肪(猪油之类),虽然室温下是半固体,吃起来有点黏,但它们在30℃~50℃就会融化,在热水里就能涮掉。黏腻的坏油却是热水都涮不掉的。用这一点,可以鉴别是猪油、牛油带来的黏腻,还是坏油带来的黏腻。

看看菜的颜色

如果油脂经过长时间加热,已经氧化聚合,不仅会变黏,还会发生折光性的变化。看起来菜的表面比正常情况更明亮,明晃晃的,就要警惕了。

闻闻菜的味道

新鲜的精炼油没有明显的味道,没有精炼的油则有它本身特征的味道。如果一道蔬菜中没有鱼肉类配料,却带有荤菜的味道,那就说明油脂是多次加热过的,不是新油了。如果菜里有不新鲜油脂的味道,比如“哈喇味”“老油味”,那就更说明油的质量不佳。

冷却后的变化

人们都知道,多数植物油在室温下是液体状态的。如果是用豆油、花生油、稻米油、菜籽油、玉米油、葵花籽油等新鲜植物油烹调的菜肴,那么油在室温下冷却后,还是液体的。只有可可脂、椰子油等有可能在20℃的室温下还呈现固体状态。夏天的温度超过25℃,连椰子油和棕榈油也是呈现液态的。

把菜肴打包回家,再在室温下打开,如果油脂已经凝固或半凝固,说明油脂的饱和度比较高,或者反式脂肪酸含量高,或者是油脂热聚合产物多,很可能是反复使用的油。一方面,这些油在炸肉、炸鱼之后掺入了动物脂肪,使饱和脂肪增加;另一方面,是因为加热造成氧化聚合和反式异构化,也会导致凝固点上升,油就容易凝固了。

半成品易繁殖过多细菌

常见的情况是蔬菜新鲜度降低,豆腐发酸变味,鱼类存放太久肉质过烂过硬或有腥味,肉类久存有不新鲜的氧化味道等。

为了尽量缩短客人等待的时间,餐馆的多数食材都要提前处理,做成半成品,大部分不会在客人点菜当时才开始处理,非常容易繁殖过多细菌。特别是夏天,要仔细品尝一下,警惕豆腐变酸,以及凉拌菜变味的情况。凉拌菜尤其要小心,因为它们没有经过加热杀菌,细菌繁殖之后危险很大。

对各种零食和自制饮料也要提高警惕。比如,如果使用了陈年的黄豆,打出来的豆浆会有不新鲜的风味;又比如,很多餐馆在客人落座时就上一碟花生、瓜子之类,却往往是已经很不新鲜有哈喇味的,这样已经油脂氧化的食物,吃下去有害健康,还是不吃为妙。

此外,调味品也有很大风险是伪劣产品。比如点心、凉菜或蘸料里加入了已经氧化酸败的花生、花生碎或芝麻酱,就能吃出来“哈喇味”。

点菜时尽量选择清淡菜肴

为什么麻辣味、香辣味的食品最受欢迎?为什么各种超重口味的食品大行其道?一则迎合了人们追求刺激的本性,二则可以利用浓重的调味来掩盖低质量原料的真相,从而降低原料成本,用低价格来打开市场。所以,越是吃味道浓重的食品,越要非常认真地品味其中的本味,避免被劣质原料所危害。

一些餐馆善于用低价原料来替换高价原料,要小心鉴别。

通常,调味比较清淡、烹调比较低温的食物,很难用劣质产品来糊弄人。比如,清蒸鱼只能用刚杀的鱼来做,而干烧鱼、油炸鱼就可以不用活鱼来做,用冷冻多日的鱼也没问题。清炒蔬菜如果用不新鲜的油来做,很容易被顾客察觉;而加几片五花肉和大量辣椒的干锅蔬菜,用油炸多次的油来做,就不太容易吃出来。又比如,在吃辣子鸡丁、回锅肉等菜的时候,常常会发现肉片或肉丁经过油炸已经基本变干,甚至发脆。这样的肉,未必是新鲜的肉,有可能是因为缺乏香味、甚至有异味,特意深度油炸,让它产生焦香,失去异味。

不过,对经验不足、舌头不灵、不够耐心的人来说,只要烹调方式足够浓味,加的盐、辣椒和其他调料太多,就容易遮盖食物本身是否新鲜的信息。如果又追求菜肴价格便宜,又想要油脂、食材和调味品全都新鮮优质,难度也非常大。真想吃新鲜食物,又不想自己做,那就只能点那些味道比较清淡的菜肴,尽量不点煎炸、干烧、干锅、回锅、烧烤、熏烤类的食物。

餐馆就餐记住4建议

看看食品安全等级

去餐馆的时候,在悬挂营业执照的地方,会有一个“食品安全等级”的牌子。餐馆食品安全水平有A、B、C三级,达不到C级,就不能营业。食品安全等级都是按硬标准评的,看看后厨就知道不同等级的餐馆差别很大。您曾经注意过这个等级标志吗?

保留证据

去餐馆吃饭要保留发票,至少是收据,以便出了任何问题之后有证据可查。每年夏天都有很多消费者因为在外就餐而发生细菌性食物中毒,上吐下泻,腹痛发烧,少则一天,多则三天,让人痛苦不堪。不要小看这“拉肚子”的事,这就是食品安全事件。

表明抗议

如果发现餐馆的食物质量有问题,即便结账之后,也要当面和店家说明你的意见。回去之后,要在网上做评价,广而告之,让不注重食品安全的餐馆受到压力,吸取教训。如果大家都保持沉默,或者只是私下嘀咕,就是对劣质产品和无良店家的纵容。

及时举报

如果外餐之后有身体不适,一起就餐的人也有同样的不适反应,就说明很大可能是外餐引起的,建议直接打电话投诉。食品安全管理举报热线是12331,大家都要记住。

只有消费者的监督,才能让餐馆有自律的动力,我们的在外饮食才能更加安全。

猜你喜欢
劣质菜肴室温
超导追求
暑月乘凉宜早起 清补菜肴入馔来
Chinese cuisine finds fans in Ethiopia 中国菜肴在埃塞俄比亚成功“圈粉”
山地盛果期劣质枣树改接换优关键技术
昆钢2500m3高炉使用劣质焦炭生产实践
室温采集装置及供热二级管网智能化改造
低产劣质枣园高接改优增效技术
辣出火红年味
劣质眼镜对眼睛的伤害
一种在室温合成具有宽带隙CdS的简单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