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麻醉安全吗说说你关心的那些麻醉问题

2022-11-10 20:38秦剑
健康之家 2022年13期
关键词:麻醉师全身安全性

秦剑

全身麻醉是医学上常用的一种麻醉方式,在外科手术中应用较多,同时也应用于腔镜探查等诊疗活动中,是一种重要的医疗行为。麻醉是一种造福人类的医学手段,可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但是社会大众对于麻醉医学的了解有限,因而较多人对其安全性产生了疑问。全身麻醉作用于人体全身,人们对其安全性的质疑更甚,因而有必要说说全身麻醉的安全性问题,并谈谈大众关心的那些麻醉问题。

全身麻醉

全身麻醉,医学上被简称为“全麻”,是一种通过麻醉药物产生中枢神经系统暂时性抑制作用的过程。麻醉药物进入人体方式主要包括为静脉注射和呼吸道吸入两大类,此外,还可通过肌肉注射方式发挥麻醉药物的作用。麻醉药物可以通过人体的血脑屏障,暂时性的抑制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作用,麻醉起效后,人体意识会暂时丧失,同时疼痛感、触觉等感觉也同时丧失,保证手术过程中达到无痛的效果。其实,麻醉不仅要达到无痛的目的,而且要便于医师操作,麻醉药物具有松弛骨骼肌以及反射抑制作用,医师术中操作更为方便,可有效减轻牵拉等操作导致的不必要损伤。

麻醉药物的种类较多,但各类麻醉药物的中枢抑制作用,均与其浓度密切相关,当前,麻醉医学已经探明了不同种类药物的血药浓度与中枢神经抑制程度的关联性,因而可以通过麻醉药物剂量,控制血液中药物浓度,进而控制麻醉的深度。但是无需过于担心,麻醉药物对中枢神经的抑制属于可逆性抑制过程,但血药浓度较低后,患者感觉等功能会逐渐恢复,机体苏醒过来,剩下的麻醉药物在人体内会被代谢、分解,然后排出体外,不再产生麻醉作用。

术中患者没有感觉或出现放松、愉悦等感受,术后并无实际的记忆,可有效减轻患者的感官刺激,减少应激反应。但是,也存在极少数的人群,对麻醉药物不敏感,术中可能出现疼痛、肢体活动等情况。这种情况无需担忧,经验丰富的麻醉师会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灵活调节麻醉药物用量,确保达到较为可靠的麻醉效果,同时也可保证患者的麻醉安全。

常用的麻醉方法

全身麻醉并非一种麻醉方法,而是一类麻醉方法,主要分为静脉麻醉、吸入麻醉以及复合麻醉三大类。

静脉麻醉

静脉麻醉就是打一针吗?很多人对静脉麻醉存在误解,将其简单的理解为静脉注射,但是麻醉医师为了保证麻醉效果和安全,需要严格控制静脉输注,实际操作过程较为方便。静脉麻醉是最常用的全身麻醉方式,麻醉前,麻醉师会配伍一种或者多种麻醉药物经静脉注入患者体内,药物通过血液循环进入脑部,通过血脑屏障,作用于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发挥镇静、镇痛的作用。

静脉麻醉药可产生可靠的麻醉效果,其麻醉药物给药方法存在较多方式。单次给药法是一次性给药的方式,主要用于用时较少的小手术和腔镜检查者。分次给药法与持续给药法是静脉麻醉的常用方式,主要用于耗时较长、患者要求较高的手术,需要通过多种麻醉药物配合,适时调节麻醉作用,以达到手术需要的麻醉需求,同时也更好的保障患者安全性,避免出现麻醉不良反应情况。把控输注法也是静脉麻醉的常用方式,通过输注泵稳定输注速度,可以有效保障给药速度,精确控制给药量,可以更好的保障患者的麻醉安全,并可保障麻醉效果。

吸入麻醉

人们对吸入麻醉的认知有限,但是吸入麻醉广泛应用于全身麻醉中,可单独使用或联合其他麻醉方式使用,其安全性较高,是一种可靠的麻醉方式。吸入麻醉是采用麻醉机协助的一种麻醉方式,挥发性麻醉药物或麻醉气体经呼吸系统吸收入血,进而发挥抑制中枢神经系统作用,吸入性麻醉的方式方法较多,不同方式的麻醉方法,其药物与空气/呼吸气体接触方法、重复吸入程度的不同,分为开放法、半开方法、半紧闭法以及紧闭法等。

复合麻醉

复合麻醉是麻醉中的常用方式,外科手术中,较多患者需采取多种麻醉方式结合的方式,保证术中镇痛、镇靜和肌松效果,但是也要避免麻醉药物用量过多,引发麻醉不良反应。复合麻醉中,可先后实施2种及以上的全身麻醉药物或者麻醉技术,达到全身麻醉的效果。当前,麻醉医学发展加快,复合麻醉方式也不断完善,例如丙泊酚与瑞芬太尼复合麻醉、全身麻醉复合椎管麻醉等,可以减少单个麻醉药物的用药量,可降低呼吸抑制作用较强的麻醉药物用量,减轻麻醉药物对患者生命体征、血液流动学指标的影响,更好的保证麻醉安全。此外,较多手术对患者的麻醉需求较高,如镇静深度维持时间较长、肌松作用较强等,需考虑复合麻醉方式。

全身麻醉安全问题

全身麻醉技术安全性

全身麻醉技术成熟,安全性较高。从专业角度分析,我国临床医学中的麻醉技术已经达到较高的水平,全身麻醉技术成熟,麻醉药物众多,麻醉方式多样,可以根据患者个体情况,灵活确定麻醉方案,可有效保护患者安全性,同时也可保障较好的麻醉效果。

麻醉药物毒性

全身麻醉中,麻醉师会根据手术、检查时间长短,合理选择麻醉药物。同时,麻醉药物不断推陈出新,不良反应较轻的麻醉药物不断出现,替代了毒性较强、成瘾性较强的麻醉药物,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此外,麻醉师会通过复合麻醉方式,减少麻醉药物用量,也可有效降低麻醉药物毒性,因而全身麻醉中药物的毒性是相对较小的,对患者自身较为安全。

全身麻醉比局部麻醉危险吗

很多人认为全身麻醉需全身给药,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因而危险性较大,远高于局部麻醉,其实两者的安全系数均较高,在某些方面,全身麻醉的安全性优势更为显著。首先,局部麻醉时,需进行局部的神经阻滞,虽然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较小,但是其镇痛、肌肉效果可能存在不足,需要追加药物,反而增加了不良反应风险;其次,局部麻醉后,患者意识清醒,部分感觉功能仍然保留,可以感受到医生的操作,受到不良因素的刺激,产生恐惧、焦虑等情绪,而全身麻醉支持后患者意识丧失,全身痛觉遗忘和消失,肌松效果良好,可更好地配合手术操作,同时也减少了应激反应和心理恐惧、焦虑情绪,有助于手术顺利实施;最后,局部麻醉的位置多样,对患者的限制因素较多,操作要求较高,如穿刺手法、药物用量等,必要时需超声引导或其他器械帮助,避免出现穿刺失败情况,而全身麻醉药操作要求相对简单,成功率较高。

麻醉药物会残留在体内吗

全身麻醉中采用了短效麻醉药物或(和)长效麻醉药物,两者存在半衰期的差异,在体内停留和发挥作用的时间不同,但是无论何种麻醉药物,均可排出体外,不会残留,因而无需过于担忧。麻醉药物进入人体后,可与人体靶细胞结合,发挥其麻醉作用,随后药物会失去其作用,经肝脏等脏器分解,最后经泌尿系统排出体外,不会出现残留情况。此外,现代麻醉药物可达到自身机体快速清除的效果,留滞于机体的时间进一步缩短,麻醉药物不良反应得以显著降低,安全性较高。若麻醉过程中,因特殊需要使用了留存时间较长的药物,医生和麻醉师也会在术后采取必要的措施,帮助药物排除,保证患者的安全性。

麻醉药物会对大脑造成损伤吗

麻醉药物的确会通过血脑屏障,发挥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作用,但是其对神经细胞抑制作用是可逆的,药物代谢、排出后,神经细胞抑制作用逐渐消失,大脑功能将恢复至麻醉前状态,并不会造成脑损伤。同时,麻醉师会严格麻醉药物用量,保证刚好达到镇静、镇痛效果,而不会出现用量过多问题,因而也保证了麻醉的安全性。此外,全身麻醉后,麻醉师会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波动,并监测血液流动学指标,并给予吸氧等措施,可有效调整患者的指标异常,保证大脑血流供给和血氧水平,可有效避免大脑损伤,保证患者的安全性。

麻醉师如何降低全身麻醉风险

麻醉师是外科手术、腔镜探查等临床诊疗活动中最繁忙的人,他(她)陪伴你手术的全程,麻醉师一切的活动都是为了保证麻醉效果,降低麻醉风险。麻醉前,麻醉师会详细核对你的身高、体重、既往史等个体信息,根据手术需求,确定最佳的麻醉方案;麻醉后,麻醉师会灵活调整麻醉药物用量和输注速度,密切观察患者一举一动,随时作出调整,保证麻醉效果持续保持在较好的水平。此外,麻醉师还可采用辅助麻醉药物,进一步提升麻醉效果,并降低中枢抑制作用较强的麻醉药物用量,减少呼吸抑制、循环系统影响等不良反应风险。

小结

总之,麻醉药物种类繁多,全身麻醉方式也多种多样,现有的全身麻醉技术已经达到了较好的水平,麻醉师可有效保障患者的安全性,尽量降低麻醉风险。作为患者或接受全身麻醉后检查者无需心生胆怯,只需配合麻醉师及医护人员即可,放松身心,安心手术或接受检查,无需过于担忧全身麻醉的安全问题。

猜你喜欢
麻醉师全身安全性
我要把你带回来
新染料可提高电动汽车安全性
石榴全身都是宝
老鳖全身都是宝
A Survey of Surgical Patient’s Perception about Anesthesiologist in a Large Scale Comprehensive Hospital in China
想得美
小恐龙全身都是伤,发生了什么可怕的事
误听
ApplePay横空出世 安全性遭受质疑 拿什么保护你,我的苹果支付?
Imagination发布可实现下一代SoC安全性的OmniShield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