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表现性评价的高校课堂教学质量提升研究

2022-11-11 05:54
山西青年 2022年20期
关键词:表现性情境评价

卢 爽

沈阳师范大学,辽宁 沈阳 110000

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不仅是衡量学生知识、能力的一个重要工具,也是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水平的一种衡量。然而传统的纸笔测验的方式无法全面反映学生的综合素养,一次期末考试决定学生整个学期的学习结果,过于绝对化,不能客观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在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强调了过程性评价的重要性,指出评价以德为先,能力为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通过对文献整理分析发现,许多学者广泛研究的“表现性评价”更加强调学生的过程性结果,相对于传统的只注重结果的评价方式,它融合于高校课堂教学中,不仅能激励学生发现自己的问题,还能更好地让教师认识到自身的不足,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一、高校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目前高校课堂教学质量难以保证,教学评价遭到了阻碍,主要存在下面几种典型的问题:一是评价方法过于单一,且流于形式。许多教师为了便于批改,仅仅是布置一篇小论文作为评价方案,或是仅依靠最终的期末考试来衡量学生对这门课的把握程度。在高校课堂中,很少有人主动发言,一片死气沉沉,尤其选修课,一些教师视作其为常态,置之不理,导致学生对课程的忽视,那么课程的设置也就失去了意义。二是从评价过程上来看,教师们只关注评价结果,而忽视了评价过程,许多教师都采用在课程结束之后采取纸笔测验的方式,于是出现了划重点、一周突击等“临时抱佛脚”的方式,每到期末考试周,学生们疯狂背书,死记硬背的方式无法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更不用说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了。最后评价主体单一,为了节省时间,大多数评价者都是教师本身,忽略了学生自评、生生互评等方式,评价过于主观,也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自身的能力发展,提高生生之间团结协作的能力。

面对这样一个现状,将表现性评价引入到高校课堂教学中来是非常有必要的。首先我们要转化评价的观念,评价促动教育的发展,决定着高校培养人才教育的质量。表现性评价的加入能够将这种单一的、表层的、浅化的学习方式转变为积极主动地进入深度学习,推动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

二、表现性评价相关概述

表现性评价(performance assessment)在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兴起于美国,广泛应用在国外各个领域,后来在我国新课改背景下,一些学者将表现性评价引入我国教育领域,针对表现性评价的内涵、意义以及实施等方面进行研究,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赵德成将表现性评价描述为学生是在某种特定的真实或者模拟情境中,他强调了情境的模拟创造性,要求学生运用课堂上获得的知识和技能来解决特定的任务或问题,进而判断学生的知识运用程度,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许多学者也从不同的角度对表现性评价进行阐述,结合文献,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表现性评价。

(一)表现性评价的特点

首先,表现性评价不仅能呈现学生的学习结果,也能展现出学生的学习过程,可以弥补纸笔测验的片面化结果,提升教学效果。教师需要设计不同的任务情境,要求学生运用已学的知识去解决,例如在学习大学英语课程时,教师设计英语对话情境,模拟课文场景等,教师通过学生的过程性表现依据评分准则做出判断,不仅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整体把握,还关注学生是如何完成的、完成的过程是怎样的,因此,表现性评价是衡量学生这门课程整个过程性结果的有效手段。

其次,表现性评价强调任务情境的真实性以及复杂性。作为一名大学生,书面知识已经满足不了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发展,它更关注的是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以及参与各种实践活动获取的能力,必须参与到实际生活中去。而表现性评价要求教师为学生提供真实或接近真实的教学环境,并且任务情境具有复杂性,学生们需要探究、思考、与团队协作,花费一定的时间去解决这个问题,并不是通过简单的背诵就能完成的,因此考察了学生能力的迁移,也促进了学生主动探究,使学生参与到这个学习过程中,促进学生学习。

最后,表现性评价强调评价主体多元化,传统的评价方式教师“一家独大”,教师是整个评价过程中的决定者,淡化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我们要将以教师为主体的评价观念转化为以学生为中心多元化评价方法,构建一种教师评价、学生自评、生生互评三种方式相结合的方式。表现性评价要求制定科学、合理的评分准则,学生自评时依据评价准则对自己进行评价,诊断自己的学习情况,促进学生的自我调控能力。

(二)表现性评价在高校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1.表现性评价能促进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是每位大学生必备的一种能力,大学生刚刚脱离紧张的高中生活,进入到宽松自由的大学校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释放,如果缺乏自我管控能力,大学生很有可能会丧失学习的兴趣,甚至无法抵御大学中的不良诱惑,走向堕落。因此在高校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项任务。当我们将表现性评价引入到高校课堂中,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可以促进学生学习。教师通过设置表现性评价目标,让学生清楚地知道本节课要掌握的知识、掌握到什么程度等,然后朝着这一方向努力。在教师创设的任务情境中,学生们积极主动参与,从以前教师满堂灌的课堂变成学生积极交流讨论的课堂,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发言、思考、讨论、探究的机会,教师作为学生的观察者、指导者,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学生解答疑惑,让学生独立去面对问题,解决问题。

2.表现性评价能促进大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

在这样一个信息时代,社会要求高校培养人才质量愈来愈高,社会要求人们学会对信息进行获取、筛选、探究和加工等,进而应用在各个领域。目前,大学生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创新能力缺乏、不善于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许多学者针对此现状,探究培养什么样的人能够满足这一需求,具备高阶思维能力的人恰好符合这一要求,因此,培养高阶思维能力的人是高校课堂教学的另一大教学任务。高阶思维,顾名思义,是一种较高层次的思维能力,是指在面对复杂情境时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心智活动,具体包括四种能力:一是问题解决能力,在面对复杂情境时,运用已学知识分析任务情境,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判断能力,在面对不同的任务情境,迅速回忆起相关知识,判断该情境的优缺点,做出最恰当的决定;三是批判性思维能力,在面对情境时,有能够用逻辑论证事物的能力;四是创新型思维能力,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出合乎逻辑的解决办法。根据表现性评价的特点,教师在设计任务情境时有针对性地考察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进而达到教育目的。

3.表现性评价能促进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团队协作能力是当代大学生必备的一个综合品质,是我们在高校培养过程中不容忽视的一个品质。当前大学生多是独生子女,缺乏团队协作的意识,以独立思想为主,认为一个人能解决的事情不需要其他人,显然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在社会上是行不通的。我们要重视团队协作的能力,将学习效率发挥到最大值,教师在设计表现性任务时,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通过小组的形式,让小组间的学生交流与沟通,每一位学生都有相应的任务,有目标就有动力。相同的目标会让学生朝着同一个方向努力,加速同学们之间的感情,让每一位学生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认识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因此表现性评价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的有效方式之一。

三、表现性评价在高效课堂教学中的实施

根据对表现性评价的特点、价值等研究,可以看到表现性评价有利于提高高校课堂教学质量。实施表现性评价必不可少的三个步骤是明确评价目标,设计表现性任务,以及制定科学公正的评分准则。

(一)确定评价目标

确定评价目标是实施表现性评价的首要环节,首先要明确学生学习本门课程需要达到的一个总目标、总能力。在高校课堂中,恰当的教学目标的制定是人才培养定位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的首要任务,有利于教师和学生更好地了解本节课的学习意图以及要掌握知识的程度,然而目前高校课堂教学中教学目标的制定存在陈旧、简单、没有与时俱进、雷同等问题,其主要原因是教师和学生没有认识到教学目标的重要性,导致课堂教学缺乏创新,学生上课流于形式化,课堂效率低。首先,教学目标的制定要依据高校人才培养标准,需要面向每一名学生,促进学生发展,引导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其次,要依据学生的能力和个性分层进行设计教学目标。每一位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一位学生都是发展的,因此,如何设计与学生发展紧密相连的教学目标是每位教师要考虑的,一方面要深入了解学生的能力现状,包括问题解决能力、判断能力、社交能力、专业能力等;另一方面是要从学校的整体层面,结合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等设计具有特色的教学目标,将多元化的教学目标作为学生学习的导向,有利于大学生养成独立自主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能力发展。

(二)设计表现性任务

其次,表现性评价强调教师要创设真实或接近真实的任务情境,也就是将教学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强调“做中学”,考察学生面对实际生活中时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任务情境的设计要求具有实践性、创新性以及要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脱离了实际生活,那么学生会感到枯燥乏味,不利于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正如杜威所说的“教育即生活”,学生们要在真实的或接近于真实的任务中展开教学,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要求学生亲身参与到任务活动中,例如设计“敬老院爱心活动”“留守儿童的关心活动”或者“西部支教活动”等,让学生亲身投入到活动中去,在活动中设计问题,如师范生在支教中是如何进行教学设计、如何为学生解答问题、如何解决学生的困难等,都从某种程度上考察了学生的能力。表现性任务情境要具有创新性、趣味性、挑战性,例如师范生在上教学实践课时,教师可安排几个调皮的小学生给师范生增加难度,让学生身临教学环境,将自己所学知识教授给学生。在设计表现性任务时,应采取多元化的标准,依据多维度的教学目标进行设计,注意任务的区分度,太容易的任务会导致学生丧失学习兴趣,而太难的又会挫败学生的自信心,因此,要选择恰当难度的任务情境,符合学生的发展需求。

(三)制定评分准则

最后,表现性评价需要制定科学严谨的评分规则。严谨、科学的评价准则是衡量学生学习成果一个重要指标。一般的评分准则包含评价指标、评分等级以及具体的表现样例。学生在了解具体的评分准则时,可以清楚地知道评价的要求以及所处的等级,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进行教学反思。评分准则的制定需要让学生清楚,只有让学生清楚地知道和自己有关的学习任务时,学生才足够上心,才能够承担起学习的责任。评分规则的制定实际上就是学生完成任务具体达到某种程度,也就是评价目标的具体化,让学生和教师一起制定是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评分准则的一个方法。因此,评分准则的描述应尽量简化、明了且易于操作,例如在执行教学任务前,教师先让学生熟悉本门课的一个整体学习目标,然后告诉学生在这门课学习完以后学生所要完善的一种程度,然后和学生一起探讨最终的评分准则,然后在这门课结束时,教师设计表现性任务衡量学生这门课的学习成果。学生和教师一起制定评分准则可以让学生更了解学习任务,知道本门课的重点所在,激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提高高校课堂教学的质量。让学生完整的参与到评价中来,例如让学生去收集自己的评价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或是同学之间互相收集整理,分析出最能证明学生表现的证据,以评分准则为衡量依据进行自我评价,在记录分析表现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进步与不足,能够让学生更好地进行反思,朝着更好的方向努力。

综上所述,将表现性评价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其实践意义重大,是提高高校课堂教学的关键。表现性评价符合当下高校人才培养的要求,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表现性评价更是一种不可缺少的评价方式,它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高阶思维能力发展以及团队协作能力,使教、学、评三者合为一体,成为一个完整的教学系统,为高校教师提供参考与帮助。

猜你喜欢
表现性情境评价
高中说理性文言文表现性评价案例设计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表现性”语文课堂风景——建瓯市东峰中学课改观摩侧记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论体育教学中学生的表现性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