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进巷道煤壁片帮机理分析及控制技术研究

2022-11-12 09:31王靖超
山西冶金 2022年6期
关键词:煤壁煤体钢管

王靖超

(晋能控股煤业集团寺河煤矿,山西 晋城 048000)

在我国煤炭资源中厚煤层的总赋存量超过40%,根据厚煤层资源的开采要求,对回采系统进行开发时,煤层厚度要高于沿底掘进成巷的回风顺槽和工作面运输的高度,煤层通常在这种巷道的两帮和顶板上,在掘进工作中,因为围岩稳定性非常差,再加上煤层应力较为集中,强度不高等原因,巷道掘进头片帮现象由此产生,这种现象不仅对掘进工作中的衔接问题有很大影响,还会对掘矿的速度有严重影响,更甚者会给矿井的生产效率和安全问题带来极大隐患。对于以上隐患,利用理论力学原理,学者韩玉鉴[1]对掘进工作面的煤壁受力做了研究,后提出了将煤体的抗剪强度和内聚力不断提升,并且改变煤体的力学性能是掘进工作面煤壁片帮的最佳途径,经过多次力学实验证明,煤体的抗剪强度可以通过提升煤体含水率来有效地进行改变,该实验对控制煤壁片帮有很大遏制作用。在掘进工作中对于煤壁前方0~10 m处无差别、且大范围的注水,对煤壁注水从煤的力学性能上虽然得到了片面的改变,也带来了一定的效果,但从根本上讲,这种方法不光操作过程极为繁琐,相应的成本也将会非常高昂,很难在现实中推广开。另一位学者薛明[2]通过对FLAC3D数值模拟的利用,研究了在掘进工作中,对煤壁稳定性产生影响的相关因素,如巷道的支护强度、断面尺寸、围岩性质、巷道垂深和巷道位置等因素,并且对在掘进工作中出现迎面封护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措施。现有的研究大多处于数值模拟与理论推导方面,虽然从实验中得到了很多有效的结论,但是对于煤矿井下的实际操作仍存在局限性,只是给出一些解决问题的方向。

1 工程概况

晋能控股煤业集团某矿位于71号采区的7106运巷,3号煤层为该采区的核心采集目标,7106运巷的地理位置,东边是井田边界,南面是没有采集的区域,西面紧连71号采区的皮带巷,北面则是保护煤柱。在这个工作区域中,煤层的相对厚度起伏不大,煤层下部夹矸不高于0.05 m,煤层的倾斜角度不超过1°~7°,煤层厚度大约在7.25 m;其中,细粒砂岩平均厚度不超过3.21 m,老底为厚度可达2.7~3.9 m;粗沙岩平均厚度不超过2.81 m,老顶为厚度可达2.3~3.5 m;炭质泥岩的平均厚度不超过3.12 m,直接底为厚度可达2.4~3.8 m;沙质泥岩的平均厚度不超过5.15 m,直接顶为厚度可达3.5~6.8 m。通过对三维地震勘探以及附近巷道情况的相关地质数据的分析,在此施工范围内,不存在地质构造方面的隐患。从整体上看,这一面是一种单斜构造,依据山体由西向东倾斜。从总体上看它的条件都尤为简单。

7106运巷掘进路线是沿3号一煤层底板开始,初始的设计总长度为1 478 m,该巷道的断面为矩形,净断面积为16.00 m2,实际的断面积为17.16 m2,净高为3.2 m,实际的掘进高度为3.3 m,净宽为5.0 m,实际的掘进宽度为5.2 m,全煤巷道是顺槽,顺槽的主要任务是7106工作面工作人员通行任务和煤流运输的进出任务。

在掘进时,顺槽使用的支护方式是用3寸的钢管两根,每根长5 m,来作为前探梁,接着需要把巷道上的第二根和第五根锚杆,使用4个前探梁来加以固定,临时护顶需要使用一块优质松木板,它的长可以是4 000 m,宽是150 m,厚是50 m,而绞顶则需要一个大的木楔,规格是长500 m,宽200 m,高150 m。使用一根2.5寸的钢管,它的长是700 m,在这根钢管的一端焊接一块钢板,钢板的厚度为8 mm;使用一根1寸的钢管,长是1.5 m;在距离端头的两个位置用圆钢焊接直径为10mm的挂钩,分别是300mm和1400mm;在距离端头40 mm的地方打一个联接孔,它的直径是16 mm;焊制边框则需要用尺寸是1寸的钢管,边框中需要焊接菱形网片,它的规格为长35 mm,宽为1 000 mm,加固边框则需要使用两个钢管焊接在边框中部,两个钢管的间距为1.0 m。尽管如此,在工作面工作时片帮现象依旧多次出现。

2 掘进工作面煤壁片帮机理分析

在跟踪调查掘进工作面工作期间,煤壁片帮现象曾多次出现过,如图1所示素描图为煤壁片帮。在掘进推进方向上,工作面片帮高度不超过2.7 m,深度不超过0.7 m,而由此片帮产生的冒顶深度不超过1.2 m,这样会给掘进工作面的安全高效工作带来很大的影响。

图1 掘进工作面煤壁片帮素描图

在工作面掘进时,片帮现象依旧多次发生,究其主要原因,媒体的极限强度远远低于应力的集中程度,而工作面在掘进时,就会使得煤体前方应力失去原有的平衡,导致煤壁自由端应力聚集在一起,从而发生片帮。

将材料中的力学知识运用到实验中,一是集中煤壁前方的应力qh,通过开采扰动来完成;二是煤体本身和顶板之间通过摩擦作用产生的摩擦力Ff。以上两种情况是煤壁在不同受力中需要完成的两种模型。

1)如图2所示,如果qh>Ff,可知,将煤壁受力加以简化,成为悬臂梁结构式的“一边自山,一边固支”,此时弯矩用M表示,顶板压力则用p来表示。结合材料力学的知识,梁的最大挠度会出现在悬臂梁的自由端。也就是顶板和工作面煤层相接触的面,则最大扰度。其中:q为煤壁前方的最大载荷,kN/m;I为惯性矩,m4;E为弹性模量,kN/m2;h为工作面煤壁高度,m。

图2 煤壁受力模型

2)如图2所示,当qh<Ff时,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进行煤壁受力向梁模型的转化,以“一边固支一边简支”的形式,根据材料力学的理论知识可得,这种梁在顶板下端0.42h处的挠度达到最大,其值为Wmax=

3 掘进工作面煤壁防片帮措施

3.1 浅孔注水

根据相关研究可以发现,在煤壁自由端处于顶层的位置分布有大断面掘进工作面片帮,因此,应该要对在自由端浅层的煤层进行人为操作,提升煤层的抗剪强度和内聚力,能够彻底的避免煤层进行连续片帮。采用浅孔注水片帮的方式,能够有效地对煤壁片帮进行调控,此外,还能够使掘进工作面注水作业的复杂程度明显地减小,防止对掘进作业的大量阻碍,降低工作面逸尘,减轻员工的劳动强度。如图3所示为钻孔的布置图,在进行原临时支护前,应该将潜孔注水操作阶段进行增加,钻孔在巷道外表面线向内0.5 m,在间距为1.0 m处分布有8个钻孔的位置,孔的直径为42 mm,孔的深度为4.0 m,倾斜角为20°,向上倾斜,注水压力为3~5 MPa,实践超过30 min,一个孔的注水量要达到2 500 L以上,直到孔内有大量的水溢出为止。

图3 掘进工作面钻孔布置图(单位:mm)

3.2 效果检测

在对7106运巷进行掘进的操作中,没有找出煤壁片帮事故,此外,在对煤壁0~2 m之间通过钻孔进行观看,在煤壁0~2 m之间煤体的性质还是比较好,从而使用浅孔注水的措施能够有效地提高煤壁的稳定性。

4 结论

1)本文分析的运巷是大断面全煤巷道,软岩分布在巷道围岩。在进行巷道作业时,在应力二次分布的影响下,以及掘进过程的阻碍下,容易出现煤壁片帮的现象,煤壁片帮主要有上部、中上部、混合冒顶片帮三种。

2)通过“梁”相关理论的研究,能够发现掘进工作面主要片帮的位置分布在顶板下端和煤壁上面,在0.42倍的巷高处,该处的位置为避免煤壁片帮的主要点。

3)针对避免煤壁片帮的相关问题,采用“浅孔注水”措施解决,并列出主要的技术参数,通过结合实际运用,发现该方案可行度高,效果良好。

猜你喜欢
煤壁煤体钢管
微型钢管桩在基坑支护工程中的应用
浅探输变电钢管结构的连接方法
小保当矿大采高工作面煤壁片帮的压杆稳定性分析
煤体强度对煤壁稳定性的影响研究
注热井周围煤体蠕变过程的渗透率变化规律模拟研究
正交试验下煤体渗透性影响因素评价
ACS6000中压传动系统在钢管轧制中的应用
以“中央厨房”为突破口探索时政报道的融煤体之路——以浙江之声为例
站在煤壁跟前
基于PLC的钢管TIG焊机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