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文化遗产“活起来”

2022-11-16 07:23贺云翱
大众考古 2022年2期
关键词:遗产文化遗产文物

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一直拥有两种资源。一是自然界的各种资源,从广义上说,这是人类和一切地球生物生存的依托和基础,如阳光、空气、河流、山林、矿藏等;二是人类自己创造的文化资源,包括语言、文字、工具、科学、思想、知识、教育、文学、艺术、宗教以及城市、乡村、人工驯化的动物与农作物、饮食、建筑、交通、服饰等。如果没有后一种资源,人类就不可能成为有能力开发各种自然资源的“万物之灵”,也不可能成为拥有文明的地球生物。为此,文化资源才是决定人类命运的根本力量,这就是文化的独特性和本质性。

在人类的文化资源中,最主要的表现形态是包括“文物”在内的“文化遗产”体系,包括物质、非物质等各种资源形态。从某种意义上说,离开文化遗产的支撑,人类也就变得一无所有而成为普通动物,这正是我们为什么要保护传承弘扬文化遗产的根本原因。文化遗产作为人类生存与发展的资源,它还有一个重要特点,即只要它安全存在,就取之不竭用之不尽,而且取用越多其生命力、发展力越强。同时,文化遗产中内蕴着特定民族和国家的文化基因、深层智慧、精神特质和文明个性,具有承载、展现、昭示过去、今天和未来命运之神的天理。

2013 年,习近平总书记即指示:“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及“让文物真正活起来”。让文化遗产活起来是文化自觉和时代呼唤的产物,近10 年来成就显著,举例如下:

一是让保护与利用有机统一,实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过去有一段时期认为文化遗产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有一定的冲突性。近年来,人们逐渐扭转了观念,认识到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本是共生与多赢的关系,保护是前提,利用是目的,保护与建设都是政绩,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成为共识,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精神支持和文化认同。

二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事业理念。文化遗产是先民的创造,本质上具有公共性,作为文化遗产事业主管部门要有强烈的公共意识,解放思想,打破人为设立的各种禁区,在实行依法管理、守土有责的同时,千方百计促进文化遗产资源的社会化利用。摆脱部门所有意识,全面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为社会有志者提供参与途径和指导,为人民实现共同富裕提供高品质的公共服务,让文化遗产资源与社会发展资源有机结合,开创文化遗产活化利用和文化遗产事业繁荣发展的新成就。

三是与“五位一体”现代化建设方略和新发展理念深度融合,寻求事业定位和活化路径。文化遗产事业是“文化建设”的基础性、核心性事业,同时,它还能够参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在文化经济、文旅融合、服务业发展、爱国主义教育和不忘初心教育、优秀传统文化与革命文化弘扬、高品质公共文博产品供给、生产文化与保护文化相平衡的公共政策制定、特色城市城镇乡村建设、本土知识体系建构、文化遗产保护空间生态价值提供、讲好中国故事的国际化传播与一带一路民心相通等方面,都不可能离开文化遗产资源和事业的支撑。

四是在时代进步中创新文化遗产活化方法与途径。迄今,我国通过建设国家文化公园、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名街、考古遗址公园、博物馆、文旅融合区、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红色旅游教育基地、文化生态保护区、大湾区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工程等实践,以及“互联网+中华文明”、金融扶持文物计划、“文物+”战略、支持民间博物馆发展、博物馆与元宇宙、中华文物走出去等方法与途径,推动文化遗产成为建设中华民族精神标识、打造国家和地区文化地标、促进文化经济持续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品质不断提高的核心资源和主要动力。

五是不断拓展文化遗产认知与活化利用领域。文化遗产除常规的文物和非遗之外,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也在不断揭示新领域、认识新资源、寻求新空间。目前已经获得国家不同部委重视的就有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农业遗产、工业遗产、老字号、水利遗产、交通遗产和文化线路、地名遗产、科技遗产等,它们在不同领域内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指向:共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共谋中华民族复兴伟业。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猜你喜欢
遗产文化遗产文物
我给文物当“医生”
文物的栖息之地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Task 3
遗产怎么分
Tough Nut to Crack
遗产的分配
千万遗产
文物失窃
文物掉包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