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面膜治疗痤疮的研究进展

2022-11-19 02:10董转平吕明芳李香业柳文红杜华通信作者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2年55期
关键词:火针皮损痤疮

董转平,吕明芳,李香业,柳文红,杜华(通信作者)

(1.甘肃中医药大学,甘肃 兰州730000;2.甘肃省干细胞与基因药物重点实验室,甘肃 兰州 730050;3.甘肃省中心医院,甘肃 兰州730070)

0 引言

痤疮中医称为“粉刺”,主要发生于颜面和胸背部多脂区,皮损主要表现为丘疹、粉刺、脓疱等[1]。青少年发病率约80%,20~30岁成年人患病率高达64%[2]。其病程长、易反复[3]。由于中医药治疗痤疮研究的不断深入,使得中药面膜在痤疮的临床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中药面膜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治疗痤疮可辩证论治,药物可随证加减,对症施治,具有明显的针对性。近年来,中药面膜治疗痤疮的临床应用较为多见,疗效明显。现综述如下。

1 痤疮的病因病机

1.1 中医病因病机

关于痤疮的病因病机,大多数古代医家认为痤疮的发生多与热、瘀等因素有关,且肺、脾胃、大肠功能的失调亦会对本病的发生造成影响[4]。过食辛辣刺激,油腻之品也可导致痤疮。艾儒棣[5]经过长期临床经验总结发现伴有月经不调、腰膝酸软等症状的迟发型痤疮与肝经血热、气血亏虚、冲任不调有关。榻国维[6]认为痤疮反复发作的原因与虚、瘀、湿、痰等因素密切相关。

1.2 西医病因病机

痤疮的西医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目前多认为与雄激素诱导的皮脂分泌增加、角化改变、免疫炎症和细菌在面颈、胸背部毛囊的定殖有关[7],研究发现[8]患者的生活习惯、肤质、情绪等也与痤疮的发病有关。

2 中药面膜的概述

2.1 中药面膜的种类

中药面膜按其剂型可分为中药面膜糊剂、中药面膜膏剂、中药面膜霜剂。膏剂是将中药粉或提取的有效成分溶解于蜂蜜、凡士林等基质中制成的,霜剂是将药粉拌于香霜中制成的,具有保湿、杀菌、养肤等作用[9]。中药面膜按功效分类:有祛斑类、营养类、增白类等[10]。

2.2 中药面膜的特点

中药面膜是将多种中药研磨成粉,用温水混合调成糊状,或可添加蜂蜜、淀粉、石膏粉等制成面膜膏后,涂于患处的一种敷面涂剂[11]。中药面膜制作简单,操作简便,不同疾病不同患者根据辩证不同,可以用不同的中药组合,随证增加或者减少中药,具有较强的针对性[12]。郭伟华等提出[13]中药面膜还具有美白功效,能够多的调节皮肤,且不易致敏。

2.3 中药面膜的作用机制

现代研究表明,中药面膜治疗寻常痤疮的机制即药物通过皮肤表面的经皮给药系统被吸收入皮肤,进而发挥治疗作用。经皮给药系统避免了“首过效应”,使血药浓度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而持久的状态,作用持久,并降低不良反应[14-16]。

3 中药面膜治疗痤疮的临床应用

3.1 单用中药面膜疗法

彭勇等[17]采用随机对照法将8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颠倒散石膏倒膜治疗(大黄、黄芩、黄柏、升华硫,研粉,过100目筛,制成糊状,均匀涂抹于面部),2次/每周,对照组给予石膏倒膜治疗,2次/每周,两组疗程均为4周,结果显示治疗4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84.62%,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1.05%。表明中药面膜外治轻中度痤疮的疗效明显。

闫晓坤[18]随机将88例寻常痤疮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予中药面膜综合疗法,将20g面膜粉与30mL蒸馏水混合,搅匀,涂抹至患者皮损处,保持半小时左右,2次/周;对照组予5%过氧化苯甲酰凝胶治疗,每晚1次。疗程均为6周,治疗1、2、4、6周后,观察组有效率分别为18.18%、 50.00%、65.91%和79.55%,对照组18.18%、25.00%、45.45%和63.64%。表明中药面膜综合疗法治疗寻常痤疮疗效明显。

韩笑等[19]将80例痤疮后红斑及色素沉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用0.1%维甲酸乳膏治疗,将其涂于皮损处,20min后洗净;观察组采用中药面膜治疗,将中药研细粉,与水混合搅匀,敷于面部,30min,1次/天,两组均连续治疗28天。治疗28天后,观察组总有效率70.00%,对照组45.00%。表明中药面膜对治疗痤疮后红斑及色素沉着有较好的疗效。

3.2 中药面膜联合内治法

谭凌玲等[20]将142例痤疮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70例患者口服罗红霉素150mg/次,2次/天、口服阿维A胶囊20mg/次,2次/天,外用他扎罗汀倍他米松乳膏,2次/天。观察组72例患者给予口服四妙汤联合痤疮净粉面膜治疗。痤疮净粉面膜:薏苡仁、黄芩、金银花,按1:1:1比例用蒸馏水调成糊状,均匀涂于患者面部,每次20min,1次/周。两组疗程均为8周。结果显示治疗8周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8.61%、80.00%。表明四妙汤联合痤疮净粉面膜治疗寻常痤疮疗效显著。

金修桥[21]将100例痤疮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内服药物治疗;按照中医分型给予不同中药口服,3次/天,同时服用清热暗疮胶囊,2粒/次,3次/天。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中药面膜治疗,将中药研细粉,过100目筛,加水混匀涂抹于患处,每次30min,3~4次/周。两组疗程均为6周。结果显示中药面膜联合中药内服治疗痤疮疗效较好。

申洁婷等[22]将60例湿热蕴结型中重度痤疮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口服五味消毒饮合枇杷清肺饮加减,2次/天,同时外用夫西地酸乳膏,2次/天。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外用中药面膜,将其与面膜基质粉混匀,敷于患处,约20min,1次/天。两组疗程均为4周。治疗4周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62.07%,表明痤疮消炎中药面膜联合口服中药汤剂及外用夫西地酸乳膏治疗湿热蕴结型中重度痤疮疗效明显。

4 中药面膜联合外治法

4.1 中药面膜联合火针疗法

高歆昌等[23]将72例囊肿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6例,治疗组:火针+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中药面膜治疗,中药研细粉,加入温水搅拌均匀后敷于面部,每次20min,外用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2次/天,方法:患者洁面后仰卧,局部常规消毒,加热后,向囊肿处刺入(1~3)针,将囊肿内脓液,瘀血排尽,施术后治疗部位3d内不沾水。每周1次。对照组:火针+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红蓝光治疗,用红蓝光治疗仪照射,1次/周,火针及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用法同治疗组,治疗4周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69.44%、38.89%,表明联合治疗囊肿型痤疮具有较好的疗效。

李霞等[24]将76例寻常痤疮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五味消毒饮加味湿敷患处,组方:野菊花、金银花、紫背天葵、蒲公英、紫花地丁各50g,加海藻籽50g,打粉,过180目,患者洁肤后取药粉10g加珍珠层粉2g用蒸馏水调成糊状,均匀铺于面部,敷30min,3次/周。观察组采用火针联合五味消毒饮加味湿敷治疗。五味消毒饮加味湿敷后,在皮损局部常规消毒,选用直径0.5mm盘龙火针,在酒精灯外焰烧至针体前2/3处发红,垂直快速刺入痤疮脓疱、囊肿或者结节顶部。用2支消毒干棉签在距囊肿0.5cm处挤压皮损底部,清除从针孔处压出的脓性分泌物、脓血或皮脂粒并用棉签擦拭干净,局部涂万花油,1次/周,湿敷同观察组,两组共治疗4周。4周后评价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7.37%,76.32%,表明火针联合五味消毒饮加味湿敷治疗寻常型痤疮具有较好的疗效。

4.2 中药面膜联合背俞穴刺血拔罐

候全云等[25]对60例痤疮患者给予中药面膜配合背俞穴刺血拔罐治疗。方法:嘱患者洁面,平卧,先用紫外线离子蒸汽喷蒸面部约10min,然后用温水加蜂蜜将中药粉调匀成糊状,外敷于面部,敷30min,1次/2天,5~10次为1个疗程。结果:有效率为91.7%。表明中药面膜外治配合背俞穴刺血拔罐治疗痤疮疗效显著。

4.3 中药面膜联合强脉冲光

陈梦瑶等[26]将578例中重度痤疮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强脉冲光治疗,方法:治疗前局部拍照存档,让患者清洁面部及其他治疗部位后进行脉冲光治疗,每次20min,每2个光斑重复不超过30%,脉冲420mn,1次/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中药面膜治疗,嘱患者洁净面部,将面膜敷于皮损处,1次/月,每次15min,两组均治疗5个月,5月后评价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8.27%,88.24%,表明中药面膜联合强脉冲光治疗对中重度痤疮患者临床应用安全有效。

4.4 中药面膜联合红蓝光

黎宇等[27]将90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面膜组、红蓝光组,联合组予新型中药面膜联合红蓝光治疗,将面膜粉加水,调成糊状,敷于患者皮损处,每次30min,3次/周,洗净面膜后予红蓝光照射,时间均为30min;先用蓝光照射2周,3次/周,再用红光照射2周,3次/周,共照射4周。红蓝光组:予红蓝光治疗,面膜组予中药面膜治疗,方法同联合组。疗程均为4周。结果三组有效率分别为93.3%、56.7%、50.0%,表明红蓝光照射联合中药面膜治疗痤疮临床疗效显著。

5 小结

痤疮是皮肤科常见病及多发病[28],常反复发作,迁延难愈。痤疮病因复杂,皮损多发于面部且具有损容性,给患者形象及身心健康带来严重影响。近年来,患者长时间使用抗生素类药物使耐药性痤疮丙酸杆菌日益增多[29]。随着中医药治疗皮肤病研究的不断深入,中药面膜在痤疮等皮肤病的治疗中使用越来越广泛且疗效显著。正如《理瀹骈文》中“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30]”。中药面膜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从整体出发,四诊合参,辨证论治,药物可随证加减,不同患者可加减不同药物。且中药面膜外敷,直接作用于皮损处,避免了首过效应及药物代谢吸收过程中的损耗,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31]。同时可让害怕口服中药汤剂的患者接受中医治疗。中药面膜具有制作简单、操作简便、副作用小、安全有效等优点[12],有治疗和美容的双重作用[32]。但中药面膜制备过程、治疗机制、组方与不良反应研究不够深入,大多数临床研究存在样本量偏少,对比设计少,缺乏统一的疗效评判标准。因此,应该加强制定严谨、规范、统一的中药面膜治疗痤疮方案,使其得到更广泛的推广与应用。

猜你喜欢
火针皮损痤疮
火针治疗结节性痒疹进展
贴麻后火针剥除术治疗甲周疣*
清痘颗粒治疗痤疮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针灸结合刺络放血治疗寻常型痤疮的临床研究
银屑病的冬季护理
为什么有些人会得严重痤疮?
强脉冲光联合果酸治疗面部轻中度痤疮的临床分析
痤疮的形成
常常摸脸会长痤疮是真的吗
火针加艾灸治疗褥疮的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