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园艺产品商品学创新改革与实践

2022-11-19 10:18贾承国郭庆勋边少敏
现代园艺 2022年7期
关键词:园艺课程学生

李 斌,贾承国,郭庆勋,边少敏

(吉林大学植物科学学院,吉林长春 130062)

“园艺产品商品学”以园艺商品为主要研究对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从研究园艺产品的成分、性质、用途等自然属性入手,以保护园艺产品、减少损耗、提高园艺商品市场竞争力及经济效益为目标,重点介绍园艺商品学的基本理论、园艺产品采后商品化处理与市场营销等实用知识[1]。因此,其既是一门综合性边缘学科,也是多门学科交叉的学科[2]。

随着园艺产业的不断发展,以及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并且在互联网+时代伴随着大健康推进,乡村振兴的全民动员,特别是在园艺产品由原来的产量数量要求向当今质量要求转变的过程当中,园艺产品商品学课程设计要与时俱进,随时调整传统知识结构与新兴生鲜电商、智慧园艺、田园综合体等新知识、新概念、新发展比重,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其新时期园艺知识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实践性,培养新时期既具有园艺产品商品学的理论知识体系,又能够与时代和社会接轨的园艺产品营销人才[3]。

1 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

1.1 考核方式缺乏科学性

考核方式与学生能力脱节现象,一些大学的园艺产品商品学还采用知识点考试的形式进行考核,而园艺产品商品学是一门综合性多学科交叉的边缘学科,其对整体专业知识的系统化,以及对新兴知识点的融合非常重要。解决办法就是建立知识考核和能力考核、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的考核评价体系。

1.2 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综合性大学中,不仅限于园艺专业,其他涉农专业也一样,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特别对于本课程来说,在案例分析环节中,案例选择的科学性和代表性直接影响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解决办法是选取贴近生活的案例,这样可调动学生独立思考的积极性。

1.3 与其它课程知识点重复

园艺产品商品学与园艺产品贮藏运销学等课程有些知识点重复,易出现由不同教师授课知识重复讲授或无人讲授的情况。解决办法是删除与前期课程重复知识点,并把一些知识点移至前期必修课中。

1.4 实习实训效果不够理想

园艺产品商品学是一门与实践接触紧密的课程,要求与行业发展有机融合,但现实中任课老师与园艺相关企业合作不多,因此,要加强教师与企业合作,在实践中积累和丰富实战经验。

2 改革的目的与意义

教学改革旨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撰写能力,逐步形成自主学习的基本能力。通过前期专业知识的学习,引导学生实现多门专业课的横向联合,形成系统知识体系,并能够在实际生活学习当中总结园艺商品学相关案例,以及可借鉴的相关产业的新的发展模式,通过多样自由的方式展示出来,并提出相关解决或设计方案。具体如下:紧跟时代脉搏,立足园艺产业,为解决现阶段农业主要矛盾做贡献;整合知识体系,引导系统升级,协助学生形成系统知识体系;理论结合实际,培养实用人才,以培养新时代园艺营销人才为最终目标;即时补充知识,提升知识储备,随时补充新的知识点,做到与时俱进。

3 改革的措施及建议

3.1 精简理论课时

精简原大纲和教材中理论知识课时,精简与园艺产品贮藏运销学等相重复的内容,将园艺产品的采后商品化处理、园艺商品的质量控制、园艺商品市场分析、园艺商品物流管理等章节与“园艺产品贮藏运销学”的章节进行对接、精简。而加强在园艺商品新产品开发、园艺商品学案例方面的理论课时,并将近几年新兴的园艺生鲜典型案例,如“盒马鲜生”“地球港”等,即时补充到课堂教学当中。

3.2 开启混合教学

增加翻转课程学时,将启发式、研讨式等教学方式融入课程。

3.2.1 传统理论课程采用多媒体课件、电子备课和传统教学相结合进行教学。在理论课程上,立足传统理论知识,将新兴科技AI、大数据、云计算等融合在一起,科学预测其在传统园艺商品上的应用,研判即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如以大数据背景下的棚室园艺商品经济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为主题,设定故事主线,融合传统专家知识和新兴技术,讲述未来园艺产业的发展前景,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3.2.2 在线共享课程通过智慧树平台进行在线教学,并设计研讨主题。以学生课前自学、课上研讨为主线开展了以智慧树为平台的在线教学。建立了课程资源库,有机划分成思政教学资源、相关网络参考链接、园艺商品学相关专家报告、园艺田园综合体、植物工厂、自然农法、园艺疗法、中国农民丰收节、智慧园艺、地理标志性农产品等系列资源库。并适当教育学生在课前和课后养成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在大量的学习资源中找到研讨主题。其中,“海鲜是否可以与水果同时食用”“褚橙成功的经验是否可以复制”“园艺生鲜电商2.0 时代”“园艺疗法的前世与今生”“园艺产业与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等系列研讨主题都超出预期效果。

3.2.3 线下互动课程通过翻转课堂开展研讨教学。在线下互动课程当中,有机融合理论知识与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特别是利用当前社会热点问题、火爆电影主题,以翻转课堂的形式开展研讨教学。如以“我和我的家乡”为主题,引导学生以自己家乡园艺特产为主线,挖掘其区域特色优势的园艺产品资源,分析目前市场发展现状,查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制约的瓶颈,在国家“三品一标”“中国粮食中国饭碗”“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等背景上,探索面临的机遇,以及如何借力加快发展步伐等。

3.3 丰富实训课程

充分利用现有校内外合作基地(企业),开发新的教学实习实践基地(企业)。结合其它专业课程的实习实践,组织学生定期、不定期到基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参与园艺商品的营销策划等。建立了以吉林省通天酒业集团为代表的园艺产业深加工基地,使学生能够切身体会园艺产品的产业链延伸能够大幅度提高经济效益;建立了通化禾韵现代农业公司为代表的企业+合作社+种植户的基地,使得学生深刻领会到园艺产品如何在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并做大做强;建立了以通化转水湖公司为代表的中小型科技型园艺公司,针对消费者对反季节果品的强烈需求,如何通过科学的栽培管理,调整车厘子的生育期,进行反季节栽培,达到春节前后上市,以抢占市场先机;建立了以国信现代农业为代表的智慧园艺生产、管理与销售的现代园艺模式,将现代科学技术与园艺产业有机融合在一起。

3.4 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团队协作的能力是培养当今社会合格人才的标志之一,在线下互动课程中,将学生分组,并给予一定任务题目,开展团队协作的教学工作。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学生都领到自己的任务,避免在传统小组教学中,一些学生的依赖心理,只有成员的亲身参与、通力协作,才能有效地完成目标任务。如针对延边苹果梨的营销方案策划,可将市场调研、市场分析、市场决策和营销合同签订等任务分解到人,如有的学生负责苹果梨区域特色的调查研究、有的学生负责全国消费者对苹果梨商品的喜好程度、有的学生负责其营销方案的策划等,最终通过小组分工协作,最终以园艺商品学的营销为主线,借助情境教学方式演绎出来。

3.5 挖掘学生特长

在翻转课堂中,学生可以小品、情景剧、新闻纪实、专家访谈等多种多样灵活的方式开展。如在新兴园艺发展方向园艺疗法的案例当中,通过情境剧,扮演巴比伦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王妃安美依迪丝,以及相关角色,重现园艺疗法的世界古代起源案例“巴比伦空中花园”是如何通过园艺疗法治疗其思乡病;并以朗读者的形式,再现中国古代园艺疗法的案例——晚唐杜牧的《过华清宫三首·其一》“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演绎了古代唐玄宗如何“千里运荔枝博杨贵妃一笑”的园艺疗法的雏形。最终通过上述的演绎,将其引到目前国际新兴“园艺疗法”当中。通过这种方式,将学生的一些特长与园艺商品学课程有机融合在一起,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6 改革考核方式

在考核方式上,改变原有的以期末考试为主的形式。成绩总分为100 分,小论文占总成绩的70%,平时成绩占总成绩30%。重点考核学生综合运用园艺有关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中小论文以考查学生自主撰写、创新能力以及与实际结合能力为主;平时成绩以参与课程分组讨论、小组汇报、相关互动、结合本行业前沿方面以及出勤率为主。

4 改革的效果及成效

4.1 自主学习习惯养成

能够通过课前阅读相关教材,通过中国知网、NCBI 等查询有关资料和思考问题;独立完成本课程知识内容、撰写翻转教案。如通过自主完成农民丰收节设立的政治背景意义,进而理解了解决好“农村、农业、农民”的问题是实现中国伟大复兴基石之一,加强了学生的专业思想的牢固性。在自媒体网红时代,作为“农民丰收节推广大使”之一的李子柒是什么原因能够入选的?学生们认真梳理了李子柒的成功之路,发现其是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工作竞争日趋白热化的背景下,人们对“城市的喧嚣,寻找心灵的净土”的渴望;是在国家提出四个自信中文化自信的需求,其很好地诠释和传承了5000 年中华农耕文明;是对国家提出三品一标乡村振兴策略的一种迎合,为发展区域特色园艺产品提供了新的思路;是在乡村文旅进入瓶颈期的一种突破,为中国特色乡村文旅打开了新路径。

4.2 专业角度解读案例

能够融合所学专业知识、原理、设计方法及相关的理论知识,对现有案例进行分析、判断、归纳与综合以及提出改进意见等,达到具有初步分析与研究的园艺产业商品的能力。在历史上,园艺产业的快速发展都是以经济水平的大幅提高为前提,园艺商品以其新鲜营养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又以其鲜嫩易腐让消费者们又爱又恨。随着物流行业的迅猛发展,特别是冷链运输的兴起,园艺商品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学生能够立足园艺专业对“盒马鲜生”和“地球港”等生鲜案例进行解读,并对园艺商品等提出了新的课题和新的挑战。

4.3 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能在学习、生活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学习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逐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园艺专业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自媒体时代,微信等信息真伪难辨,涉及到园艺商品的也层出不穷,如“海鲜与水果是否可以同时食用”“多种颜色的番茄都是转基因的”“番茄红素因其强的抗氧化功能可以治疗疾病”等一些信息,给消费者带来了诸多的困惑。组织学生学习类似问题,从园艺产品的营养价值、番茄的育种方式方法、一些园艺商品天然产物的功效等方面科学进行解答。特别是在番茄红素的抗氧化功能方面,查询整理了园艺学、食品学、医学等多个交叉学科的相关专业知识,在课程上科学系统进行了解读。

4.4 独立设计策划方案

能够完成符合规范要求的设计性、综合性内容的翻转主题,进行初步的具有研究性或创意性内容的创意策划。激发学生的学习本专业和将来从事本专业的主动性,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2017 年电视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曾经全国热映,学生借助其热度,根据自己家乡万亩桃园,精心策划了“桃花案”。从涉及桃的古典诗词,如李白《赠汪伦》“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到白居易《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引出其意境,并介绍桃的起源等历史;接下来,阐述桃的生物学特性、品种分类、栽培技术体系、贮藏运输以及销售等;而且,点明了目前发展中所遇到的困难和瓶颈,提出了解决方案和办法;最终完成了“桃花案”方案的策划。

5 结语

剖析园艺产品商品学教学存在问题,并根据问题进行对标对本的改革探索,进而提高教师的教学激情,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并可显著提高本科教学质量,满足教育部“以本为本”的目标要求。特别是针对新时期国家与园艺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等的解读,以及园艺产业发展前景的展望等方面的教学工作,培养了综合性大学新型综合性园艺专业人才。园艺产品商品学教学改革的成果和成效,将有利于解决三农问题,促进三产融合,也将助推园艺产业在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最终促进国家的战略实施。

猜你喜欢
园艺课程学生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环保水培园艺》教案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园艺奇葩
园艺
赶不走的学生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学生写话
自行车的发明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