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行宽教授益肾疏肝法论治尿道综合征经验*

2022-11-19 19:02鲁贺花王小菊刘建和
光明中医 2022年21期
关键词:覆盆子尿频尿道

鲁贺花 王小菊 刘建和

王行宽(1939—),首届全国名中医,第二至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湖南省首届名中医,湖南中医附一院首届终身教授。对慢性病及疑难杂症治疗独具匠心,倡导“杂病治肝、微观辨证、多脏调燮、疏通督脉、省病论治、务求创新”,临床疗效显著。

尿道综合征主要是以尿急、尿频、尿痛等多种尿路刺激症状为临床表现,但多次尿液及细菌学检查均为阴性的一组症候群[1]。该病多见于已婚妇女,更年期妇女更易患此病。现代医学对其病因尚未完全明了。目前,研究表明其可能与激素水平、精神情绪、生理解剖等相关[2]。治疗上则有补充激素、抗焦虑抑郁、手术等方法。然而,改善下尿路症状效果多不理想[3]。尿道综合征虽是小恙,却也使患者痛苦万分,影响患者幸福指数,疗愈尿道综合征是每一位患者的夙愿。近年来,中医中药在治疗该病时显示出极大的优势。研究表明中医药能改善劳淋的临床症状,降低复发率[4]。笔者有幸侍诊全国名中医王行宽教授,临床上屡见老师对尿道综合征患者进行诊治,疗效显著,思路颇有新意,故浅述王行宽教授治疗经验如下,以飨同道。

1 病名论述

根据尿道综合征具体临床表现及其发病机理,王老师认为此类疾病应归属于中医“劳淋”范畴。 “淋”之名最早见于《黄帝内经》。淋,有淋沥不尽之意,指出淋证可出现小便淋沥不畅之象。《外台秘要》一书中将淋证分石、气、膏、劳、热淋五类,且书中谓:“劳淋者……劳倦即发也”。《普济方》也谓:“劳即发。故谓之劳淋”。对于劳淋,各代医家皆有论述,多谓劳淋之证,因劳而成。王老师临证五十余载,谙熟经典,旁猎诸家,认为关于尿道综合征之“劳淋”也多由过劳所致,劳心、劳力或房劳过度,皆能损及先天,致使元精虚衰。其热象不著,而尿频、尿急、尿不尽,甚或尿痛明显,令人甚感痛苦。老师多年临床治疗患者无数,特别是女性劳淋患者,老师认为此类疾病发作与肾、肝、膀胱等均有关系,且肾肝尤重。

2 病机阐释

2.1 肾精气虚 固脬缩泉乏力王老师认为尿道综合征根本原因为肾精气亏虚,固脬缩泉乏力。《素问·逆调论》中云:“肾者水藏,主津液”。示肾脏是主司人体全身脏腑津液新陈代谢之脏。尿液亦为津液,故由肾所主。而气具有推动与调控的作用,能控制人体津血精液的产生与输布,同时具有固摄作用,能控制尿液排泄量,使其排泄有度。故肾气通过升降出入的运动模式推动调控尿液的生成与排泄。膀胱又名“脬”。《素问·灵兰秘典论》中云:“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说明膀胱具有汇聚水液的作用,也有贮藏及排泄尿液的作用。此外,膀胱经与肾经互为表里之经,通过经脉相互属络联系,膀胱与肾脏密不可分,尿液形成有赖肾与膀胱之气共同蒸发,贮藏与排泄亦赖其共同固摄与激发。又因肾气为脏腑之气的根本,且肾气又由肾精所化[5],故肾精亏虚,则气化无能,固脬缩泉乏力,同时脬亦失其所主,开合失司,则有小便不利,尿频,尿急等表现。

2.2 肝木失疏 畅调气机无能王老师素有“杂病治肝”的学术观念[6]。针对尿道综合征的发作,王老师认为肝木失疏亦为主要病机。王老师主张以肝论治尿道综合征的原因:①肝主疏泄。肝气具有调畅全身气机的作用,进而推动津液输布。而“肝为刚脏”,肝气本易亢易逆,则肝易失疏,气机不畅,输布津液失司。②肝肾同源。肝藏血,肾藏精,精血皆来源于水谷精微,故精与血可相互转化。同时肝肾两脏一泄一藏,互为作用,既使肾气开合有度,又防肝气疏泄太过。若肝失其所主,必影响肾之所司,反之亦然。③足厥阴肝经“绕阴器,至小腹”,且小腹之内,脬所在也。“经脉所过,主治所及”,故小便不利,尿频尿急,尿道不适,亦可考虑从肝论治。④根据当今社会所倡导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7],综合地评判健康,患者身体长期受疾病折磨,势必造成心理负担,久而肝郁气滞,则出现情志抑郁、闷闷不乐、烦躁不安等。故病机亦不能离肝。

3 治法方药

3.1 补肾益精 兼固脬缩泉《丹溪治法心要》中谓:“又有肾虚极而淋者,当补肾精及利小便”。阐述补肾治淋的方法。王老师认为治疗此类劳淋(尿道综合征)时,亦应以补肾益精气入手,用药兼以固脬缩泉。王老师选方主张用参芪地黄汤+缩泉丸+五子衍宗丸加减。《沈氏尊生书·杂病源流犀烛》首先提及参芪地黄汤,其中参芪地黄汤是泽泻六味地黄汤去,防止其利水伤阴,加人参、黄芪以增益气之功;缩泉丸见于《校注妇人良方》,由山药、乌药、益智仁组成,共起温肾散寒,缩尿止遗之效;五子衍宗丸在《摄生众妙方》《医学入门》中均有记载,主要用于滋补肝肾、填精益髓、种嗣衍宗。老师善承先人之法,又不拘泥于原方,合理变通,自成一派,且老师主张用平和之药,剂量合乎药典,以防重剂峻烈伤正,又慎药轻不达病所。常用药物有:白参、黄芪、熟地黄、山药、山萸肉、乌药、益智仁、覆盆子、女贞子、枸杞子、菟丝子、沙苑子、桑螵蛸等。参芪地黄汤之三补熟地黄、山萸肉、山药,使肾精得补、精气得充、后天得养;白参、黄芪乃补气之名药;缩泉丸之乌药、益智仁以温下元,缩尿止遗;五子衍宗丸之覆盆子、枸杞子、菟丝子,加女贞子、沙苑子、桑螵蛸共增补肾益精之功,同时覆盆子、菟丝子、沙苑子、桑螵蛸亦可增加缩尿之功。老师三方合用,适宜加减,取其补肾益精、固脬缩泉之功。

3.2 疏泄肝木 佐脾病先防王老师认为疏泄肝木为治疗尿道综合征又一关键之法。肝藏血,有“血海”之称。《临证指南医案·肝风》中谓:“故肝为风木之脏。因有相火内寄。体阴用阳。其性刚。主动主升。全赖肾水以涵之。血液以濡之”。指出了肝受阴血濡养而表现为“体阴”,而肝本喜条达,具有阳性特征。故王老师指出在治肝时,养其阴血为常用之法。《素问·脏气法时云》中曰:“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说明肝有欲舒散的性质,而辛味药亦有舒散之功,又有“从其性曰补”,故用辛味药寓有疏肝、补肝之意。另“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王老师亦主张治疗肝病时甘缓之品必不可少[8]。此外,《难经》及《伤寒杂病论》中均有“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之说,因此王老师主张治肝时必须兼顾实脾、健脾之品,因脾病易生湿,故在众多实脾、健脾之药中,最好选择兼有燥湿或渗湿双重功效之类。临证治疗尿道综合征患者时,老师常在补肾固脬缩泉基础上合用逍遥散或四逆散化裁以疏泄肝木。常用药物有:柴胡、当归、白芍、白术、甘草等。柴胡性辛、苦、微温,能疏肝理气,以条达肝气,消散郁结;当归补血活血,白芍养血敛阴以柔肝,二者共为养肝体以助肝用,同时补血滋阴亦能防柴胡疏泄太过;白术健脾燥湿;甘草调和诸药,同时更有缓解肝急之意。诸药合用,使得肝气得疏,肝血得养,肝急得缓,脾气得健。

4 医案举隅

刘某,女,44岁。2020年9月11日初诊。间歇尿频,尿急,余沥不尽,常伴尿失禁8个月余。经期尤著,伴见腰痛,神疲乏力,夜寐谧,纳食馨,口不渴,大便软,日解1~2次。舌淡红,苔薄黄,脉细弦。辅助检查:今日尿常规(-)。中医诊断:虚证,劳淋。西医诊断:尿道综合征。病机:肾精气亏虚,固脬缩泉无力,肝木失疏。拟肝肾并治,补疏结合,固脬缩泉。方药组成:白参10 g,黄芪30 g,山萸肉10 g,山药20 g,覆盆子15 g,女贞子10 g,枸杞子10 g,菟丝子15 g,益智仁15 g,柴胡10 g,当归10 g,白术10 g,白芍10 g,炙甘草5 g。7剂,水煎服,日1剂,早晚分服。

2020年11月6日二诊:上方连服14剂后,经期尿频、尿不尽甚至失禁现象已改善十之八成。舌淡红,苔薄黄,脉细弦。示肾精气渐复,固脬缩泉复司,肝木亦渐获疏泄。续拟肾肝并治,补疏兼施。前方加乌药5 g,沙苑子15 g。14剂,水煎服,日1剂,早晚分服。原尿频、尿急、余沥不尽诸症均已不著。

按语:本医案为中年女性患者,以尿频、尿不尽、时有尿失禁为主症,辨证为肾精气亏虚、肝木失疏证。患者介于六七与七七之间,天癸渐竭。天癸物质基础为肾精,结合患者主要症状,示肾精气已虚。又有“精血同源”,经期阴血外泄,故上述之症经期尤著。腰为肾之府,肾精亏虚,肾府失养,故为腰痛。同时,肾为肝之子,“子病及母”,且“肝肾同源”,故肾病亦可损及肝;病后患者多生忧虑,情志不遂;脉弦,亦主肝之疾,均示肝有失疏泄之象。此外,神疲乏力,大便稀软均显示肝病传脾,先天损及后天之脾虚之征。方中白参、黄芪大补元气;山药、山萸肉、覆盆子、女贞子、枸杞子、菟丝子以补肾益精,而覆盆子、山萸肉味酸,故尤善固精缩尿;益智仁暖肾固精缩尿;柴胡条达肝气;当归补血;白芍敛阴;白术、炙甘草健脾以助后天生化有源;同时炙甘草亦可调和诸药。全方补肾益精,疏泄肝木,固脬缩泉。二诊尿频、尿不尽甚至失禁改善过半,示原法有效,故乘胜追击,在原方基础上加乌药以加强暖肾固精缩尿之功,加沙苑子以增强补益肝肾之效。故二诊过后尿频失控更获缓解。

5 结语

王老师治疗尿道综合征,虽显以“病”施治,实则承先人益肾固脬法,又另辟蹊径辅以肝论治,在治疗上兼顾多脏、主次分明、轻重有度,多层次、多角度予以综合有效治疗。亦符合老师平素倡导整体观念,脏腑相生相克,互为关联,脏腑有病,绝不可仅仅囿于一脏一腑,而应突出主脏,兼顾相关脏腑,统筹论治,方能获得佳效。

猜你喜欢
覆盆子尿频尿道
百草园里的药食佳品覆盆子
老了就应该尿频吗
浅析针对性手术治疗措施在外伤性尿道狭窄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在尿道下裂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探讨及有效性分析
覆盆子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尿频都是前列腺炎引起的吗
“超级果实”覆盆子
童年的覆盆子
尿道损伤诊治及合并症防治
孕晚期尿频正常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