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22-11-19 21:11
读与写 2022年34期
关键词:错题导图解题

杨 彪

(甘肃省张掖市民乐县南古学区 甘肃 民乐 734506)

思维导图这种学习工具出现的时间较早,但我们对其重要性的认识尚且不足。这篇文章对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中的学习应用进行了研究,希望教师能够充分认识到思维导图在数学学习当中所能够发挥的重要作用。小学生的思维水平较低,思维导图的简洁和条理性能够帮助小学生分类识别数学公式,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能够更加得心应手。

1.思维导图对小学数学的重要性

1.1 思维导图意义探究。思维导图的本质其实就是内容与图示的结合,思维导图能够在日常学习当中起到一种牵引作用,有效引领学生的学习思路。思维导图这种学习模式能够有效梳理知识层次,促使学生在亲手绘制的过程中对各种数学知识点了然于心。公式是数学学习的基础,如果能够通过思维导图更好的识别数学公式,小学生在思考数学问题时便能够与数学问题更好的结合起来。同时,思维导图能够带给学生的除清晰的计算公式,还能够帮助学生在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将知识本身梳理清楚,这能够帮助学生锻炼他们的发散思维,帮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锻炼他们的思维方式,对小学生的头脑发育大有裨益。而且,小学时所养成的良好思考和学习习惯会对学生们的终身有所助益。

1.2 思维导图的直观性。思维导图是非常直观的,这种直观的性质特别适合小学生较为稚嫩的思维,能够在浅显易懂的条件下帮助学生轻松接纳枯燥的数学知识,促使小学生更有兴趣去接纳数学学科。首先,思维导图能够帮助小学数学教师丰富数学课堂。经过调查发现,小学生的语文课堂往往比数学课堂更为活跃,原因是语文课堂充满了故事性,能够帮助学生在直观的故事中学习语文知识。数学知识就不能通过故事而轻易获得知识了,这也是之所以数学学习难于语文学习的原因。那么如果想学好抽象的数学,就应当善用思维导图的学习方式。思维导图能够帮助学生廓清复杂的数学知识,促使他们能够更为直观地去看待数学学习。如此能够帮助学生更为顺利且清晰地去梳理每天所学习到的数学知识,把每个数学知识以树状图的方式总结成一个数学体系。在亲手梳理数学知识点绘制树形图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在重新归纳反思的过程,这样的过程能够帮助学生锻炼“归纳、分析”的思维能力,促助学生能够更好地去理解和记忆大部分数学知识。其次,思维导图能够促助数学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极大地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教师在带领学生一起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可以激发小学生的积极性,带领小学生一步步地重新回顾各类数学知识点。绘制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全体问答或者提问的方式,这样的方式有助于师生之间的沟通,使师生及时交流一些较为复杂的知识。同时,这样的教学形式也能够最大程度上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小学生的个人素质,为小学生未来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再者,思维导图还能够帮助教师优化整体的数学教学,教师在带领小学生利用思维导图进行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其实在无形之中也在提高着学生本身的综合素质。众所周知,数学这个学科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逻辑性和抽象性,思维导图能够帮助学生学会探索数学知识,总结数学公式。

2.思维导图如何在教学中实施

2.1 思维导图应用。上文我们已经从不同角度论述了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学习中的巨大意义,那么如何使思维导图更好地为小学数学学习所用则是需要我们用心探究的重要问题。小学生因为年龄较小,注意力较难集中,因此对于小学数学教师来说,能够运用有效的方式牢笼学生的注意力是进行成功数学教学的关键一步。数学知识相比于其他学科更为抽象,要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参与进数学学习中来,教师就必须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模式,以求能够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对于参与数学学习的热情。小学生只有发自内心的希望参与进小学数学的知识学习,才能够真正的保证小学数学教学的教学质量。小学的数学教材无一例外经过了层层把关,对提升小学生的数学素养有很大的作用。但同时,小学数学中有很多的理论文化知识以及大部分的计算题,不免会使一些学生产生极大地畏难情绪。小学数学教师可以通过应用思维导图带领学生学习的过程,激发出小学生学习的兴趣。小学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数学知识以及问题,用文字、符号、树形图、甚至图像的方式将数学知识点形象直观地展现出来。如此能够使学生产生新奇感,让小学生更为积极地参与进小学数学的学习过程之中。同时,小学数学教师应该能够在数学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学习数学的意识,为小学生讲解一些著名数学家如华罗庚等任务的学习,思维导图所带来的直观性以及对于数学大师的仰慕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起浓厚的学习兴趣。

2.2 利用思维导图活跃课堂氛围。小学生好胜心较强,经过教师的些许鼓励便能够产生积极的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应当善于利用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应当善于营造一种积极解决数学问题的学习氛围,促使学生能够在积极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真正地理解并热爱数学。例如,教师在教授小学生学习钟表的知识时,由于初次接收钟表的知识,小学生可能一时间很难把握时钟的认知方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首先利用教学模型帮助班级上的学生识记钟表认知方式,同时,在讲解钟表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思维导图细化这一知识点。紧接着,教师可以将黑板上的思维导图擦去,并鼓励各个学生能够以一种不同的思维导图再现钟表识认的过程。同时教师可以设置一些小奖品,如此能够充分调动小学生思维,激发起小学生绘制新型思维导图的好胜心。小学生具有非常丰富的想象力,运用这一方式的时候,教师应当保证能够在正确的前提下接纳每一种思维导图,如此方可真正的达到教育效果,同时也不会泯灭小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在利用思维导图尽心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采用小组比赛的方式,小组比赛的方式能够帮助小学生集思广益,促使他们能够在小组交流和小组争论之中更为清晰的认知钟表知识点,同时还能够促使接收知识点较慢的同学在讨论中细化对知识点本身的认识。教师在学习的末尾,还可以鼓励每位学生利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将自己每天的学习过程罗列出来,如此能够帮助学生总结每天的知识,而且还能够使学生在生活之中变得更为严谨。

3.利用思维导图提高学生解题能力

3.1 思维导图助力学习方式探索。小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始终扮演一种“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角色,教师绝对不应该止于只传授给学生知识点,而且还应该做到在传授给学生知识点之后使学生学会学习的方式,如此学生才能够增长自身的学习优势,能够在面对无数个数学难题的时候仍然保持冷静淡然的学习姿态,在思维的碰撞中寻找到最为精彩的解题方式。对于小学数学中的难题,教师应当借用思维导图的直观性和总结性帮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学习是一个将思考外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作为学生的助手出现,在学生没有学习头绪的时候给予一定的提点,从而使学生能够更为熟练的面对其他接踵而来的难题。对于小学数学而言,每种数学题的解题方式并非只有一种,因此,教师可以通过思维导图将每种典型问题的不同解题思路都展示出来,让学生通过比较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解题方式。在解题初期,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在面对每一道题目的时候都能够做到举一反三,同时,在教师帮助学生梳理解题步骤之后,教师也应该鼓励学生对于数学题目有自己不同的看法,鼓励学生寻找更为简单的解题方式,并激励学生能够利用思维导图将每种解题方式呈现出来,如此,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一定会得到肉眼可见提高。学科之间有非常大的互通性,数学学习习惯的养成很大程度上也影响着其他学科的学习。

3.2 利用思维导图提高思维能力。数学难题层出不穷,但是学生自身很难做到能够完满地将每道数学难题都轻松解出。在这个层次上,教师应当能够给予学生足够的空间,让学生真正的投入到数学题目的思考过程中。思维导图能够作为小学生思考的重要助力。每一种题目其实都是由与其相似的题目典型演化而来的,在激励学生解题之前,教师应当保证学生能够对典型题目了然于心。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运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去解决各种难题,在此基础上,学生能够运用思维导图从不同的方向出发去尝试解题。思维导图由于非常具有条理性和层次性,因此,学生在利用思维导图解题的过程中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出发不断试错,在不断试错的过程中可以做到对题目拥有更为深入地认识。试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是只有这样才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自身的发散思维。通过这样的方式进行解题,学生能够在解题的过程中真正的认知其所解题目的类型,从此之后面对相同类型的题目时,便能够更加熟练和轻松。在这样的解题过程中,学生本身的发散思维会慢慢得到提高,更有助益的是,学生对数学题目的畏难情绪也会越来越少。经过不断地联系,学生会掌握愈加深厚的数学知识,使学生在后期的数学学习中可以更为得心应手。

4.利用思维导图进行系统学习

4.1 利用思维导图建构知识系统。数学学习从来都不是一个孤岛。有同学反应,语文知识偶尔走神后仍然能够接着听懂,但数学课一旦走神便很难能够接续上数学老师的思路,我想,这一点,很多学生都深有体会。原因是数学知识点具有非常强的连续性,每一道题目可能都会需要多个知识点的叠加才能够解出来。虽然数学知识点分布在每一本教材的不同单元,但考试时候的题目往往会需要各种知识点的附加才能够解出来,这也是数学学习其独特存在的特点之一。面对数学学习的复杂性,数学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去除畏难情绪,以更为饱满的热情对待数学学习。思维导图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们解决这个难题,利用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符合自己学习习惯的数学学习知识点系统库。在绘制知识点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有意识地去思考不同是知识点的位置和解题思路。运用这样的方式,学生可以在记忆中不断优化自身的解题意识,将不同的数学知识点优化成为一个总的知识点系统。在经过不断地实践之后,知识点的系统的思维导图就能够内化成学生自己的东西,帮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更为得心应手的应用。教师在学生亲自绘制数学学习知识点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应该提示学生思维导图本身的绘制方式,避免学生制作出来的思维导图过于冗杂而丧失了思维导图本身的优越性。

4.2 利用思维导图加强错题整理。错题本是数学学习过程中一直被提到的东西,无论是小学还是高中。不断地被提到足够证明错题本的重要性,因为有效反思能够帮助学生查漏补缺自己的知识系统,同时能够深化错题在学生内心的印象,让学生能够清楚地明白题目的解题方式。经过教师的讲解之后,学生们大多会明白题目的正确解答方式,但是这种“明白”尚且属于一种极为肤浅的层次,而当学生将错题整理到错题本上的时候,学生会从自我角度出发重解这道题目,帮助学生能够真正地学会题目的解答。但是,错题本的制作也同样是有技巧可言的。经过调查可以发现,很多学生都会制作错题本,但是错题本对于每个同学的影响却是不同的。有的同学的错题写的非常精美,不同的解题方式也都赫然在目,但是在解题过程中还是一直畏难。而另一部分同学的错题本写得非常简单,甚至除自己外其他的同学都不能看懂,但是这类同学对于相同类型的错题解答起来却非常得心应手,显然,错题本带来的效率是不同的。这个例子告诉我们,错题本对于美观和精美并不作要求,它需要的是能够精准记录下来每次出错的关键之处并进行反思,如此,才能够真正发挥出错题本本身的作用。因此,思维导图可以被运用在错题重现之中。一方面,思维导图可以将学生对于错题的解题错误思路进行重现,然后学生在出错的拐角之处进行重点标注,并将正确的解题思路同样用思维导图进行简单呈现,在这个过程中,解题思路不但在学生的心目之中得到了更为清晰的强化,而且,当学生在回顾错题的时候,也能够更为一目了然地回顾自己曾经犯过的错误,同时将正确的解题思路在内心不断强化。同样,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学会更为轻松地将思维导图的解题方式应用于解题过程之中,可以定期举行一些思维导图错题整理的评比,这样可以加强学生对于错题本身的重视程度。同时,学生们也可以对于优秀的错题整理方式进行学习,让思维导图最大程度地发挥自身的作用。

结束语

思维导图对于小学数学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每位教师都应当从内心深处真正认识到它的重要性。作为一名合格的数学教师,应当通过不断地学习掌握好思维导图的应用方式,能够利用思维导图为学生营造一份积极的数学学习氛围,为学生未来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师应当为学生的数学学习保驾护航,在利用思维导图进行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应该重点关注学生本身的思维能力,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

猜你喜欢
错题导图解题
借助思维导图,助力学生“逆行”
“二元一次方程组”易错题练
应用思维导图 提升学生化学学习力
高中数学解题教学中逻辑思维的培养——以数列解题为例
“化二为一”法在初中解题中的应用
第6章 一次函数
“一次函数”易错题
化学反应热计算易错题点击
巧用比妙解题
“机械运动”易错题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