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草鱼养殖技术及病害防治技术

2022-11-19 06:15彭健森
农业灾害研究 2022年9期
关键词:鱼苗草鱼水体

赵 越,张 平,彭健森,谢 军

睢宁县水产技术指导站,江苏睢宁 221200

草鱼主要是以藻类、水草、幼鱼等为食物的淡水鱼种,其具有优良的品质,养殖成本低廉,不但可充分满足市场需求,而且可增强市场价格平稳性,可当作经济实惠与鲜美优质的美食,具有良好的养殖前景。一般情况下,草鱼具有较大的养殖规模,若是出现病虫害,将造成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不仅会影响养殖户养殖的积极性和信心,还会严重影响养殖行业的未来发展。尽管养殖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但养殖户需重视操作养殖技术的优化创新,应积极学习更多的病害防治技术,规避病虫害,减少经济损失,充分保障草鱼的养殖质量。

1 草鱼常见病的特点和诱因

1.1 出血病

在草鱼的养殖过程中,作为草鱼的常见病之一,因出血病而死的草鱼高达80%。此病通常出现于草鱼2龄以下,一些超过2足龄的大草鱼也很可能会受到感染。出血病病程短暂,通常为1~2周,此病流行在6—9月份。若是草鱼得此病,就会体色发黑,食欲减退甚至不进食,通常会离群独自遨游,之后病鱼就会发生充血与出血的症状。此病通常包含红肌肉型、红鳍红鳃盖型和肠炎型,病原就是草鱼呼肠孤病毒,因此病毒寄生在细胞之内,一般的药物无法治愈。而增强免疫力并及早预防是草鱼病毒性出血病治疗的重要方法[1]。一般采取注射疫苗、增强水质管理、定期内服药物实施防治。草鱼的出血病如图1所示。

图1 草鱼的出血病

1.2 赤皮病

在草鱼养殖过程中,赤皮病作为草鱼的常见病之一,通常发生在2~3龄的草鱼身上,当年鱼也可能会出现,赤皮病在一年四季都有流行,而水温为25℃~30℃时属于高发期,此病通常和肠炎病、烂鳃病同时出现,成为并发症。病鱼行动较缓,反应呆板、微弱、离群独游鱼水面;头部颜色明显变深、体侧、腹部出血发炎、鳍基部发红、鳍条末端发生腐烂,发病以后几天之内就会死亡[2]。此疾病属于荧光假单胞菌,若鱼受捕捞、运输、放养而导致鱼体遭受机械损伤、冻伤、体表受到寄生虫寄生而遭受损坏,病原菌就会有机可乘,进而诱发此病。一般采取全池泼洒消毒处理,增强捕捞、运输、放养管理,定期内服或者注射药物实现防治,草鱼的赤皮病见图2所示。

图2 草鱼的赤皮病

1.3 细菌性肠炎病

在草鱼的养殖过程中,作为草鱼常见病之一,细菌性肠炎病病程持续时间长,累计具有很高的死亡率,此病在4—10月为高发期。发病初期,病鱼食欲不振、鱼体发黑、脱离群鱼而独自遨游,之后病鱼会腹部增大、肛门红肿,拎起病鱼头部会有黄色的黏液从肛门流出,如果治疗不及时,病鱼就会全肠发生充血发红,进而出现败血而死亡。细菌性肠炎病原为肠型点状气单胞菌,若是鱼池条件恶化、水体中含有的有机质含量太高、投喂变质饲料或者投饲时不合理就会引发此病。一般通过改善水善、对池塘消毒、增强饲养管理、内服药物等方式进行防治。草鱼的细菌性肠炎病见图3。

图3 草鱼的细菌性肠炎病

2 广东省的草鱼养殖现状分析

广东省水草丰美,具有足够的雨量和丰富的水资源,比较适合开展鱼类的水产养殖经营。与此同时,不论是省内消费市场,还是全国交通网络运输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性,这种基础性环境均为广东省草鱼养殖和其相关的市场化运营奠定了基础[3]。

2.1 广东省水产养殖总量和草鱼占比分析

以2017—2021年广东省农业农村厅相关的统计数据信息作为基础数据来源,针对水产养殖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和草鱼养殖业在其中占据的比例,进行详细分析(表1)。

表1 广东省2017—2021年水产养殖总量统计表

表1相关数据显示,广东省水产品养殖总量呈现出递增的趋势,尤其是2018—2019年,提高比例达21.58%。而从草鱼养殖总量可明确掌握其年度的平均占比为20%左右,其总量尽管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却展现出增量幅度的互相消减状况。除此之外,除了2017年占比超出20%外,近年来,草鱼养殖占比都低于点位运行,代表草鱼在养殖经营和相关市场表现方面展现出疲软态势。若是无法合理、有效地进行规划和引导,则较易出现整体行业消减的情况,将会严重影响广东省第一产业的经济发展[4]。

2.2 广东省草鱼的养殖分布情况

除不同年份的有变化以外,广东省各个地级市之间的草鱼养殖总量还存有很大的差异。因为草鱼具有很低的附加价值,因此,其销售和市场分布以养殖企业为主,并向周围大量辐射。跨市尤其是跨省运输销售总量受到限制,因此,基于城市产量的分布分析通常包含了城市总体的消费水平和能力,广东省草鱼养殖总量分布统计表详情见表2。

从表2可知,广东省城市之间的草鱼养殖总量总体展现出不均衡分布的态势。从绝对值的角度而言,广州市养殖总量最大,总体占比为34.12%,需要充分考虑人口和城市消费力水平因素,江门市的草鱼养殖行业更加发达,对外销售和辐射具有广阔面积。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除了城市之间消费水平存在的差异外,渔业规划和相关水文、气象条件等都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表2 广东省草鱼养殖总量分布统计表

3 草鱼的养殖技术

3.1 鱼苗的选择

在开展水产养殖之前,应科学选择适宜的养殖鱼苗,在具体的选择过程中,应着重选择大小均匀、体质健硕、没有显著伤病的鱼苗;如果养殖条件较好,还能够自行孵化出培育需要的鱼苗,为养殖鱼苗的优良品质提供保障。为了提高草鱼的养殖效率,而且丰富池塘中的物种,鲢鱼、鲫鱼等应实现混合放养[5]。食用饲料碎屑的鲫鱼在具体的进食中可对池塘底部淤泥实现翻动作用,实现有机物矿化的转变,改善水质。除此之外,为了确保鱼苗养殖过程中鱼体的健康,在投放之前需进行有效处理。

例如,广州市某地在水产的养殖过程中,积极响应我国政府的号召,在投放鱼苗前选用高锰酸钾与盐水溶液针对鱼苗开展浸洗处理,有助于灭杀鱼体中的病菌源和寄生虫残留的虫卵等。在用药结束2 d之后,结合池塘规格针对其深施适量的生物有机肥,提高水体中的肥力,确保鱼苗健康生长[6]。

3.2 养殖区的规划

在草鱼养殖过程中,应科学规划水产养殖区域,为水体环境质量提供保障,有助于提高草鱼的养殖质量和产量。在养殖草鱼的过程中,应确保有足够的水资源,而且要保障完善的草鱼养殖设备,为草鱼的健康生长营造良好的环境。在科学规划草鱼养殖区域时,应充分结合我国有关标准开展规划作业,避免养殖区域和周边水体环境受到污染与破坏。

3.3 饵料的投放管理

将鱼苗投入池塘养殖后,应及时实施管理和训化,可在投放饵料时在其中添加标志性信号,有助于让草鱼建立进食的条件反射,有助于草鱼养殖管理工作的开展[7]。与此同时,应严格管控饵料的投放,确保其可以定时、定量,规避因一次投料太多而危害草鱼的健康生长。

例如:广东省某地的草鱼养殖户在养殖初期,通常以水草、情操等作为投放的饵料,为草鱼的健康生长提供足够的营养供给。此外,为了提高饲养饲料的安全性,在投放以前还需要开展杀菌消毒工作,采用漂白粉溶液针对投放的青饲料进行消毒处理[8]。同时,定期对投食区域喷洒消毒液,确保草鱼的健康生长。除此之外,为了确保草鱼和水体环境的健康生长,需对饵料的投放量进行严格控制,尤其是高温天气时,采用挂袋、挂篓的方式严格控制草鱼的进食量,并及时捞出残余的饵料残渣,进而保障草鱼的健康生长。

3.4 水质的管理

在草鱼的养殖过程中,池塘的水质会直接影响草鱼的产量和品质。若池塘水体的含氧量很低,会使草鱼大量死亡;若水体发生营养氧化,将使水体中滋生有害病菌,为草鱼群的顺利生长造成危害。为了确保草鱼拥有健康生长的环境,应加强对水质管理的重视。可以在池塘中增加增氧设备,为鱼群提供足够的氧气。与此同时,还应及时捕捞池塘中的食物残渣,并防止将生活废水排放在池塘内,确保池塘内水质各种元素均处于稳定范围之内,有助于为草鱼的健康生长营造较好的环境。此外,还要定期更换池塘水体,为池塘中水体的各类物质处在均衡发展状态提供保障,有助于充分提高池塘的氧气含量,进而确保草鱼的产量与品质。

4 草鱼的病害防治技术

4.1 病害预防技术

俗语有云:“治疗不如预防”。在养殖草鱼的过程中,针对草鱼开展高效的病害防治方式,有助于降低草鱼的患病概率,有效提高草鱼的成活率与养殖质量。

第一,针对池塘定期消毒,为了防止草鱼患病,需充分结合患病成因,为草鱼的健康生长营造较好的生存环境。例如:广东省某地的养殖户为了预防草鱼发生病害,定期跟更换池塘水体,这有助于提高水体中的氧气含量,又能提高鱼群食欲和自身的代谢能力,有效增强草鱼对于病菌的抵抗能力,进而充分满足草鱼的健康生长需求。除此之外,为了优化池塘养殖环境的,还利用优异的光合菌针对池塘进行消毒处理,防止池塘中因为鱼类的正常代谢而出现的有毒有害物质直接影响水体,因为劣质水体的影响而导致鱼群出现大量的鱼类传染病,为养殖户的经济效益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9]。

在鱼苗的培育过程中,应对种鱼注射疫苗,避免病菌进入鱼苗体内,应尽可能从可靠的鱼苗培育基地积极引入鱼苗。放养的鱼苗需确保无病害,防止发生病变感染。养殖中后期也是消毒的重要时期,池塘中的有毒气体与有害物质会通过鱼类大量排泄粪便而快速增多,因此,需采用光合细菌对池塘进行有效消毒,防止发生鱼病。在鱼苗的养殖过程中,应针对鱼塘开展消毒处理,在鱼塘内投放安全的消毒药剂,及时清理鱼塘中产生的腐败物,避免因为污染而发生严重的鱼病。

在为鱼苗接种疫苗的过程中,在投放鱼苗前,需采用盐水或高锰酸钾溶液对鱼苗进行消毒处理,有效消灭其体表的病菌。之后,为了增强鱼苗对病害的抵抗力,要为鱼苗接种相关病害疫苗。对杀菌消毒以后的鱼苗注射鱼类三联疫苗,并将其置于养殖箱中仔细观察,确保接种的疫苗被更好地吸收以后,再将鱼苗投放至池塘中放养,确保鱼苗的顺利生长。

4.2 病害治疗技术

在草鱼的养殖过程中,赤皮病、肠炎等是其较常见的疾病,不但会导致患病鱼苗严重死亡,而且会为水质带来严重污染,致使疾病发生蔓延。因此,养殖者在具体的养殖中需详细观察鱼病,若是患病严重,应及时采用有效措施进行处理,避免病源,严格控制疾病的蔓延。若是鱼塘中发生死亡现象,应及时减少饲料的投喂量,或不进行喂养。在暂停饲料3~5 d以后,需要向池塘投放少量的治疗消炎的青饲料,如芜萍,然后再添加青饲料的喂养量,还可向池塘中泼洒中药大黄用以治疗鱼苗疾病。此外,应尤为注意,如果草鱼患有严重疾病,应避免选用二氧化氯和漂白粉等含有氯元素的药物泼洒至池塘进行消毒处理,否则会使鱼苗大量死亡。除此之外,养殖场需重视草鱼寄生虫的预防与治疗。在放养草鱼前,养殖场需在鱼池中投放适量的杀虫剂,每日投放1次[10]。养殖人员需充分了解药物的投放剂量,若药物剂量太大,则会给草鱼的健康生长造成危害,若是投入的药物剂量太小,将无法有效发挥药物的作用。

5 结束语

草鱼养殖具有较强的技术性,对养殖户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养殖户的草鱼养殖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均会对草鱼的生长情况、产量、品质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养殖户既要充分了解草鱼的常见病特点,又要重视提高自身的养殖技术,并积极做好防治工作,在预防病害的基础上,有效提高草鱼产量,有助于推动草鱼养殖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猜你喜欢
鱼苗草鱼水体
见证!草鱼再次崛起
拼品质!拼服务!150万吨草鱼料的湖北,谁能笑到最后?
草鱼出血病的研究进展及免疫防治
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和污水处理浅探
农村黑臭水体治理与农村污水处理程度探讨
控流优选鱼苗检疫器
本市达到黑臭水体治理目标
屋檐下的小草鱼
高原地区青海湖裸鲤鱼苗运输注意事项
黑鱼苗价格将继续高位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