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化建设引领中小学管理模式变革的几点思考

2022-11-21 05:06于天晖
基础教育论坛 2022年26期
关键词:管理者办学理念

于天晖

任何组织和机构都需要通过管理来运行,而管理的实现通常需要借助某种模式来进行,作为实施义务教育主阵地的中小学,探索科学、高效、合理的管理模式是每一所学校管理者的实践追求。当前中小学校在教育管理方面普遍存在诸多问题或不足,一些涉及教育管理的概念亟待厘清,日常管理中一些做法有待革新。

一、当前中小学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学校管理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根据孙永正在2007年版《管理学》中对管理所下的定义,管理就是在特定时空环境下,管理者对组织的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以有效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因此笔者认为学校管理是在学校范围内,在一定的管理理念指导下,通过一系列规章制度和程序来实现学校事务运作的行为体系。

这里有三个要素值得注意:首先,学校管理模式是在学校内部生态环境中运作的机制,适应学校自身场域环境,因此与其他的管理模式相比具有鲜明的独特性,学校很难简单地移植和应用一些企业、公司组织的成熟的管理经验。其次,管理模式脱胎于管理理念,没有系统的、先进的管理理念作为指导,就不可能产生有效的管理。再次,管理必须依靠良好的规章制度、控制流程作为保障,无规则,不管理,科学的管理制度也是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核心。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中小学日常管理任务十分繁重,涉及学生管理、教师管理、行政管理、财务管理、校园安全管理甚至家校社协同育人管理等诸多管理内容,在分类上多有不同,但总而言之,都涵盖了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并在一定程度上延伸到社会和家庭领域。鉴于学校育人职能的特殊性,学校管理责任重大,也具有较低的容错率和较短的适应期。

(二)学校管理存在的常见问题

首先,不少基础教育学校缺乏管理理念。基础教育作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基础,承担着培养人、发展人的重要使命,因而得到了全社会的高度重视。然而由于现代学校制度建设起步较晚,管理作为现代学校制度的核心更是近年来才逐渐成为共识,相较于教育现代化的要求,教育治理能力普遍有待提高,教育系统管理者尤其是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者缺乏先进的管理理念,并对此缺乏深刻理解。

其次,重视教学、忽视管理现象普遍存在。中小学校在师资力量不足的情况下往往重教学、轻管理,或者只重视与提高学生学业成绩、考试成绩相关的狭隘的教学管理,教育行政管理、科研管理、校园日常安全管理等易被忽略。很多学校行政管理人员编制严重不足,一名教师往往身兼多职,并且学校缺乏管理人才培养的规划与体制、机制。

再次,管理模式与教学改革不匹配。相对于如火如荼的教学改革探索来说,基础教育学校的管理模式变革往往较为保守甚至于严重落后。教学改革在广度、深度、推进速度方面远非教育管理改革所能比拟,学校各项管理工作容易陷于简单粗放、因循守旧,成为制约学校发展的瓶颈所在,二者的适切性不高。

二、文化建设对学校管理的推动作用

(一)学校文化滋养管理理念,二者不可分割

学校文化建设通常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一般被认为是一所学校长期以来体现共识的价值体系,也是一种集体人格。管理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构成要素,管理理念体现着学校文化。实践证明,一所学校没有属于自己特色的文化,其管理也必然缺乏特色,缺乏根柢和变革动力,学校也就难以取得突出的办学成绩。学校文化制约并影响着教育教学管理理念的构建、发展,管理理念又往往根植于学校文化,二者在很大程度上密不可分,因此以学校文化建设引领教育教学管理改革具有天然的可操作性。

(二)优秀文化理念为基础的管理制度更具人文性

近年来,由于现代化办学、开放办学和教育服务于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学校管理者会主动或不自觉地借鉴许多成熟的企业管理经验与模式。然而学校是呵护学生心灵成长的特殊场地,管理者在向制度和规程谋取管理效益的同时,必须充分观照“以人为本”“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目的”的价值观文化,如此才能使学校管理更加富有人性化的特征与内蕴。一味地照抄照搬企业组织的管理经验,在学校管理中容易侵蚀学校文化张力,缺乏人文关怀,最终也会让管理体系失去文化理念的滋润,走向僵化、缺乏与时俱进的与组织变革相适应的弹性,管理效能也无法持久地发挥。

(三)文化理念指导下的管理方式更具服务性

基础教育领域各学校都基本具备制度规范,但长期以来管理者的“行政化”思维,导致学校内部的管理也呈现出权力集中、服务意识不强、偶有官僚主义的现象。在学校文化理念指导下完善学校管理,一方面可以使制度、规章更具有可行性,易于执行和监督,让管理模式更符合学校实际情况,具有可操作性;另一方面可以增强文化理念对制度、规章以及执行过程中的偏差行为形成纠错机制的软实力,使教育管理走向治理、教学管理走向服务,更好地为师生家长服务、为学校事业发展服务。

三、以文化建设引领管理模式变革的主要路径

(一)做好顶层设计,强调以人为本

首先在学校文化理念体系的构建上高屋建瓴,在顶层设计上注重可持续发展。当今学校更注重以人为本,注重从学生终身发展的角度构建学校文化,在此基础上,制定合理的考核、监督和反馈等管理机制,可以较好地促进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彰显人文情怀。

(二)开放民主办学,制度建设融合集体智慧

一人计短,二人计长。近年来现代学校制度的推进,使得开放民主办学的思潮蔚然成风,尤其是在制度建设方面,民主开放办学成为现代学校管理的表征。一方面,学校内部需要民主办学,让教师和学生都充分参与到办学过程中,在民主决策等方面发挥更多的作用。另一方面,集体智慧、社会资源都可以作为管理力量的补充,可以用来突破管理困境。例如,成立家长委员会、学校议事会等机构,扩大管理监督的力量,将权力充分下放,促使学校师生逐渐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成长。

(三)深化思想引领,全方位提升管理效能和服务意识

“行动之要,思想先行”,学校应在各项管理工作中不断深化思想引领,在实现文化浸润的同时,达到提升管理的效率和服务意识的目的。例如,在校园文化环境建设中将各种管理规章、细则进行公开公示,让师生在日常生活中随时反省自身行为,树立规则意识;促进管理者将精神内化于心,理念外显于行,对管理效能的提高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从根本上形成服务师生的管理意识。

因此,从文化建设入手,是破解中小学管理难题的一个有效途径和有力抓手。以文化引领学校制度建设,以文化指导管理模式变革,最终形成的文化与管理合力有助于学校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猜你喜欢
管理者办学理念
请别拿管理者的标准要求员工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方传芸舞蹈创新理念拾微
环保节能理念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窗口和镜子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