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民营企业融资能力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2-11-21 10:40王东生苏州高博软件技术职业学院
环球市场 2022年29期
关键词:金融服务金融机构民营企业

王东生 苏州高博软件技术职业学院

在推动民营企业发展过程中,资金短缺是必须被重视的一个问题,如果民营企业缺少资金支持,其经营活动就无法顺利进行,进而无法获得应有的效益。造成民营企业资金短缺的重要原因就是融资难。与一些大型企业相比,民营企业规模较小,许多金融机构的服务目光根本不会放在民营企业身上,而是在一些大型企业、国有企业身上,使得民营企业很难从银行获得贷款,从而造成民营企业缺少资金支持,始终得不到合理发展。因此,要想推动民营企业的发展,就必须深入了解民营企业的融资能力,有针对性地拓宽其融资渠道,解决其融资难问题。

一、民营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分析

现阶段,虽然国家大力鼓励发展民营企业,但是摆在民营企业面前的一个重要难题就是融资难。民营企业的发展是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的,目前民营企业发展所需的资金大部分来自自身收益,收益好,企业就可以有充足的资金开展经营活动,收益不好就会面临资金短缺问题。解决民营企业资金短缺的重要途径就是融资,但是民营企业的融资难度较大。纵观我国当前经济发展形势,民营企业融资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具体原因如下。

(一)民营企业抗风险能力差

民营企业虽然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是民营企业规模较小,而且比较分散,经营组织形式多样化,自身抗风险能力较差。随着国门市场的打开,外国企业不断涌入,加剧了市场竞争,这种竞争带来的压力对于本身实力弱小的民营企业而言无疑是巨大的。由于民营企业自身实力不足,他们很难应对竞争激烈的市场带来的各种挑战,稍有不慎,就会面临破产、倒闭的风险。

(二)民营企业融资渠道单一

目前来看,民营企业在融资方面并不能享受与国有经济同等的待遇,民营企业的融资渠道相对单一。与一些大型企业、国有企业相比,民营企业大部分是中小企业,自身规模较小,很难通过股票上市的融资渠道获得资金,再加上民营企业自身信用不高,使得一些投资者不愿倾向于民营企业,这也造成民营企业除了消耗企业自身持有的资金外,就只有通过银行贷款,而一些地方金融机构规模小,自身实力有限,无法满足民营企业的贷款需求,从而造成民营企业资金短缺局面得不到有效解决。

(三)金融服务力度不足

与我国一些大型企业、国有企业相比,民营企业在资金、技术、经营管理方面都存在很大的不足,也正是因为民营企业的这些劣势,使得金融企业对民营企业的金融服务比较少。对于金融企业而言,他们需要考虑到贷款对象的偿还能力、信用情况、经营能力等诸多因素,而民营企业自身能力较弱,许多金融机构认为贷款给民营企业风险大,从而不愿意给民营企业提供金融服务,从而造成民营企业面临着严重的资金短缺难题。

(四)缺乏与民营企业融资需求相适应的管理体制

在民营企业融资过程中,一套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十分重要。但是就目前来看,许多金融机构面向民营企业的金融服务非常少。对于金融机构而言,其在提供贷款服务时,需要对审贷对象的资质、信誉等进行审查,如果审贷对象符合贷款要求,则予以贷款服务;反之,则会拒绝贷款服务。但是在实际贷款服务时,许多金融机构并没有建立起与民营企业金融服务相匹配的管理体制,在审贷服务中,习惯于看报表、听汇报、算数据,而这些机制并不适用于民营企业,无法对民营企业的真实经营状况及风险抵御能力进行准确把控,从而增加了金融服务风险。

(五)缺乏对民营中小企业的金融担保

金融担保是解决融资难的一个重要途径,但是就目前来看,我国金融担保行业并不规范,尤其是针对民营企业的金融担保非常少。对于民营企业而言,其要想从银行成功贷款,一定的抵押是必要的,但是企业提供的抵押品变现较难,许多银行都不愿意接受。还有就是担保机构而言,其在提供担保服务时会对民营企业的资质进行考核,如果民营企业自身存在较大风险,担保机构就会拒绝提供担保服务,从而造成民营企业无法通过抵押等方式来融资。

二、提高民营企业融资能力的对策

民营企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一部分,如何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已成为现阶段业界关注的焦点。现阶段来看,虽然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但是民营企业融资能力较弱,面临着融资难问题,严重阻碍了民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民营企业的融资能力,使其摆脱融资难的困境。

(一)加快民营企业自身建设

市场竞争的加剧,迫切需要企业搞好自身建设,提高自身实力。民营企业只有不断提高自身实力,才能更好地适应市场,提高自身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首先,民营企业需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健全治理机构,转变经营观念和方式,建立可以全面反映企业真实状况的营运模式,不断提高自身经营管理水平;其次,完善民营企业的信息披露制度,在不涉及企业自身商业机密的前提下,充分真实地公开企业经营状况,并主动配合相关金融管理部门工作,让银行全面了解企业经营实况,减少贷前调查成本;再者,民营企业要树立诚信形象,提高自身信用等级,民营企业不仅要提高产品质量,托大市场销路,更要提高自身服务水平,将自身优势宣扬出去,对外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从而为金融贷款创造有利条件。

(二)拓展民营企业融资渠道

针对民营企业融资渠道单一的问题,有关部门应当完善民营企业金融服务,拓宽民营企业融资渠道。首先,结合民营企业发展需求,大力发展专门为民营企业服务的中小银行,设立民营企业政策性银行和商业性银行,为民营企业募集资金提供支持;其次,鼓励并支持国有商业银行适当放宽贷款条件,面向民营企业,开展针对性的金融服务,为民营企业融资提供便利;再者,发展风险投资,如针对创业初期的民营企业,可以发展天使投资、创业投资,以此解决这些民营企业的融资难问题[1-2]。另外,发展融资租赁业,通过融资租赁,避免流动资金的一次性过多占用,增强民营企业资金的流动性,保持民营企业财务的合理性与安全性。

(三)完善金融服务体系

民营企业筹集资金的主要途径就是银行贷款,鉴于这一点,金融机构应当完善金融服务体系,拓宽民营企业的金融服务范畴。首先,金融机构应当转变观念,给民营企业以国有待遇,适当放宽民营企业的贷款门槛,减少民营企业的贷款手续,完善民营企业金融服务流程;其次,立足民营企业发展需要,金融机构应当拓宽金融服务范畴,开发符合民营企业发展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再者,加强金融风险管理,在面向民营企业提供金融服务时,需要切实做好风险管理,全面把控风险,确保民营企业融资安全。

(四)加强信用评级体系建设

现行社会形势下,信用是一个企业立足市场的根本,增强企业信用,可以树立良好企业形象,提高企业市场影响力和占有率,缓解企业融资难局面。因此,加快民营企业信用评级体系建设至关重要。首先,有关部门需要完善信用法规,以健全的法律法规来约束和规范民营企业经营行为;其次,民营企业需要树立信用意识,本着诚信负责的理念,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开展生产经营,提高自身诚信水平;再者,加快信用信息的共享,将民营企业的信用等级和信息全部纳入中央征信系统中去,方便金融机构更好地了解民营企业的信用情况,然后根据民营企业的信用来开展金融服务[3-4]。另外,金融机构应当建立属于自身的信用体系,详细记录民营企业的还贷情况,针对信用好的企业,可以适当增加其贷款金融;对信用不好的企业,可以采取限制措施。

(五)完善金融管理机制

金融监管是完善金融市场的重要途径,也是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重要手段。面对民营企业的崛起之势,要想很好地解决民营企业的融资难问题,有关部门应当加强金融监管,营造良好的金融环境。首先,金融机构要完善信贷条例,针对民营企业的贷款服务,需要明确贷款要求,严格执行贷款要求,防止不合理的放贷行为发生;其次,加强金融管理,针对民营企业的贷款业务,金融机构需要全面做好风险评估,在了解民营企业财务状况、经营能力、抗风险能力、信誉状况等指标的前提下,合理开展金融服务,为民营企业提供针对性的金融服务,同时,金融机构要密切关注民营企业的经营状况,发现问题,及时止损,防止更大金融风险的发生[5-6]。

(六)完善担保行业

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完善我国担保行业。针对民营企业,他们自身实力相对弱小,许多金融机构并没有将民营企业纳入贷款服务范畴,而通过担保,则可以很好地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首先,有关部门需要对现有的担保市场进行整顿,适当地提高担保行业的门槛,取缔那些不合规、不合法的担保企业,从而规范担保行业,为民营企业提供权威的担保服务;其次,注重担保市场的监管,有关部门要建立集合债券融资担保业务监管体系,对担保行业进行有效监管,同时,要明确担保机构的职责,以责任约束担保机构,从而不断完善担保行业,更好地服务民营企业融资需求[7-8]。再者,有关部门应当鼓励发展企业互保,如,民营企业可以与产业内的优秀企业合作,尤其是一些龙头企业,构建互保制度,成立民营企业联合协会,通过互帮互助、互惠互利的方式实现共赢。

(七)加大政策扶植

市场经济体制下,民营企业的金融支持还需要政府的调节和支持,只有加大政府的支持力度,才能更好地支持民营企业发展。首先,打破所有制上的歧视,给予民营企业以国有待遇,提高民营企业的市场影响力,同时,政府在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为民营企业的稳定发展提供支持;其次,在财政预算中建立民营企业贷款风险准备金,完善民营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包括信用担保、技术支持、管理咨询、投资服务等;再者,建立民营企业产业投资基金、高新技术风险投资创业基金,以此降低民营企业投资人投资风险,为民营企业融资提供保证[9-10]。

三、结语

综上,在民营企业发展过程中,融资难是一个十分普遍的问题,而造成民营企业融资难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既有民营企业自身的原因,也有外部原因。民营企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我国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要想推动民营企业发展,就必须提高其融资能力,解决其融资难问题。鉴于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民营企业不仅要提高自身经营管理水平,增强自身信用,有关部门也需要提高金融服务水平,积极拓展民营企业融资渠道,为民营企业提供优质、便捷的金融服务,从而为民营企业提供资金支持,推动民营企业更好发展。

猜你喜欢
金融服务金融机构民营企业
“三农”和普惠金融服务再上新台阶
让金融服务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H银行“非金融服务”平台运营策略
构建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的法治保障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青海省设立4957个惠农金融服务点
2016上海民营企业100强排行榜
一季度境内金融机构对外直接投资17.79亿美元
2014上海民营企业10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