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湖区梨产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及对策

2022-11-21 17:48
果树资源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酥梨间伐树势

邵 娜

(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果业发展中心,山西 运城 044000)

盐湖梨产业发展至今已有50余年历史,主产于运城市盐湖区峨嵋岭一带向阳坡地和稷王山前沿坡地,海拔较高、土壤肥沃、气候温和、光照充足、温差较大、环境无污染。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生态条件及梨农独特的科学管理,果实呈现个大、皮薄、色艳、质细、汁多、味甜、酥脆爽口等特色,产业规模逐渐扩大,生产中技术措施科学有效,梨产业才会持续、稳定、高质量发展。

1 发展现状

近年来,盐湖区重点推广“改良土壤、间伐改形、控水控产、适时采摘”4项关键技术,推进果园机械化、蜜蜂授粉、病虫害无害化防治和全域旅游发展,促进酥梨产业提质增效。日前无公害酥梨注册面积3 926 hm2,2013年‘王过酥梨’获地理标志认证1 333.3 hm2;2017年,盐湖酥梨获批使用“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标志,全区5 333 hm2酥梨生产基地被认定为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2020年盐湖酥梨入选山西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全区现有酥梨面积8 333 hm2,其中酥梨(又称‘王过酥梨’),面积5 333 hm2,红香酥梨3 000 hm2。年产优质酥梨31.25万t,产值13.2亿元。主要分布在泓芝驿、龙居等乡镇。 梨已成为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但生产中也存在不少问题亟待解决,分析其原因,也总结出了相应对策。

2 存在问题、造成原因及对策

2.1 干腐病严重

通过2019年、2020年和2021年连续3 a对10 a生以上的梨树进行调查。发现70%以上的梨树都带有干腐病,甚至个别地方出现了因干腐病死树的现象。

造成原因:负载量大;有机肥缺乏;生产中大量的使用化肥尤其是氮肥施入过多;防治方法不当或措施不力。

对策: 1)控制树体负载量。每亩(667 m2)产量控制在3 000~3 500 kg。2)增施有机肥。每年秋季果实采收前后每亩(667 m2)施优质农家肥2 500~4 000 kg。3)梨园生草。在春季3-4月或秋季8-9月播种白三叶草籽,每亩(667 m2)用种量0.5~0.75 kg。4)配方施肥。在生产中减少化肥的使用,尤其是氮肥的使用,增施微量元素。5)加强病虫害综合防治。早春和秋季做好清园、刮老皮、粗皮、翘皮和病斑防治工作,冬季修剪时剪除病枯枝,铲除菌源。防治时用刀将病斑纵横划条,杀菌剂要选择内吸性强和渗透性强,如40%福星300倍液和营养剂配合使用或者使用甲基硫菌灵油剂(甲托1份+植物油15~20份)。对于病斑比较大、树势严重衰弱的,可以在春季通过桥接恢复树势。

2.2 梨园密闭严重

通过对10 a生以上的梨园调查,大多数梨园栽植密度为2 m×4 m或2 m×3 m,果园已经密闭得无法进行正常操作,通风透光条件差,病虫害发生严重,树势衰弱,结果部位外移,产量和品质均出现下降趋势。

造成原因:为了追求早期产量,许多果农采取密植的方式进行栽培,但栽植的都是乔化树,相应的技术措施没赶上,仍延用传统稀植的管理方法,把树修剪成下部多主枝, 同层纵横枝交叉的上强、下强和外强的树形结构,通风透光不良。许多果农意识到这一点后,采取对结果主枝短截,从而使许多好的结果枝变成结果能力严重下降的短桩。而提起间伐,又担心影响产量而下不了手。

对策:果园密闭的主要矛盾是群体密闭。解决的办法只有先间伐,后改形。行间密闭,隔行间伐;株间密闭,隔株间伐;株间行间都密闭,就隔行、隔株都间伐。要做到行间、株间都见光,结果大枝,直射光照时间要达到每天4~6 h,亩(667 m2)枝量控制在6万~8万条。

2.3 人工授粉不佳

通过多年调查,人工授粉虽然坐果率高,但用工多,时间集中,成本高、平均亩(667 m2)投资在150元以上,且难以掌握最佳授粉时间。

造成原因:梨园授粉树配置不合理或偏少;自然界授粉昆虫减少,造成梨坐果率偏低。

对策:1)在梨园合理配备授粉树或在梨树上高接授粉枝。2)按梨园面积的大小合理放置授粉蜜蜂。采用蜜蜂授粉可以对梨花进行多次重复授粉,且及时、周到、成本低、节省人力,同时也解决了天然虫媒不足的问题。按照0.67 hm2(10亩)梨园放置1箱蜂 (约2万只)的比例,投放于梨园中间。为了提高蜜蜂有效传粉受精率,还可人工采集授粉树花粉,放于蜜蜂出入的箱门前面,供蜜蜂黏附携带。也可选用角额壁蜂授粉,每亩(667 m2)梨园放壁蜂100只左右即可完成传粉受精任务。

2.4 施肥不科学

大多梨农施肥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大,施肥不科学,结构不合理,不重视有机肥的施用或有机肥施入过晚,滥用化肥尤其是生产中大量使用氮肥,很少施用微量元素。

造成原因:1)梨农对自己的梨园每年中所需施肥的种类和总量心中没数,不是根据梨园产量、树势以及土壤养分的状况进行施肥,而是听卖肥料的人说什么肥好就施什么肥。2)9-10月是梨树施基肥的黄金时期,但也是果实采收梨农最忙的季节,多数梨农习惯把有机肥拖到落叶后封冻前施入。3)为追求产量过度依赖化肥尤其是氮肥。4)施肥部位不合理,施肥方法不当。(近年来梨园用工越来越多,工钱也水涨船高,同时由于梨园密闭造成操作不便,许多梨农在灌水时采用地面撒施尿素或碳铵或随水冲施复合肥的方式进行追肥。

对策: 1)指导梨农根据梨园的树龄、树势、产量高低和肥料的种类进行施肥,生产中逐步减少化肥的使用量,尤其是氮肥的使用量。2)进行配方施肥,按照每生产100 kg果实需0.4~0.6 kg氮素,需0.1~0.25 kg五氧化二磷,需0.4~0.6 kg氧化钾施入化肥,并施入适量的微量元素。3)早施基肥。在每年果实采收前后的9-10月份做好施基肥工作,亩(667 m2)施入优质农家肥2 500~4 000 kg,并配施适量的氮磷钾复合肥和微量元素。4)掌握好施肥时间和施肥种类。在萌芽期前10 d和花后10 d追肥要以氮肥为主,在花芽分化期5月下旬至6月初追肥要以磷肥为主,在果实膨大期7月下旬至8月上旬追肥要以钾肥为主。采用穴施(多点施肥)或条沟施入,施肥时要施在根系集中分布层,施于树冠投影的外缘和稍远处,化肥一般施入深度为10~20 cm,有机肥施入深度为40~60 cm。并均匀的撒开和土搅拌,以免局部肥料浓度过高出现烧根现象。

2.5 盲目用药

果农生产中盲目用药现象比较突出,不见病虫害不用药,见了病虫害乱用药,不管有无病虫隔一段时间用一次药。随意加大浓度,近距离喷药,机动喷雾器喷孔过大,雾化效果差,喷洒农药像洗树。忽视采后病虫害防治,只重视果实及叶面喷药而忽视树干喷药。

造成原因:大多梨农不了解病虫害发生的规律。认为药液浓度大点防治效果就好。认为喷药过后树像被洗过一样,往下滴水,防治效果就好。觉得果实采收后,只剩下叶片就不需要防治。

对策:1)加大病虫害发生情况的预测预报,指导梨农做好病虫害发生前期预防和保护工作。按照病虫发生规律,抓住病虫害发生关键时期防治工作,帮助果农做好萌芽前清园、花后至套袋前、套袋后和果实采摘前后病虫害防治工作。2)生产中认清病虫害,做到对症用药,针对有效部位用药。喷药方式合理,喷药要均匀周到,从上到下,由内到外,叶片正背面都要喷到药液,不能漏喷,也不能重喷,以叶片充分湿润,又不会形成流动水滴为好,做到枝干不漏、叶叶着药。生产中使用的喷枪换成有2个或3个喷孔的喷头,这样雾化效果好,喷药均匀,对果面没有伤害。喷药时喷头与作物的距离保持在50 cm左右。指导梨农做好果实采收后病虫害防控。

2.6 铁头梨发生严重

通过调查2014-2017年是铁头病发生最严重的时期,个别梨园铁头梨比例占到65%。2018年后铁头梨有减少的趋势,但个别梨园还是发生很重。

造成原因:有机肥缺乏,土壤板结,为追求产量,大量的施入氮肥,微量元素缺乏,尤其是缺少硼和钙;不合理的修剪,树势衰弱或树势过旺;树体负载量过大;叶片过早的脱落等。

对策:1)增施有机肥,果园生草,进行配方施肥,在初花期和盛花期喷1 500倍的速利硼。在花后喷1 200倍硼钙宝2~3次。2)合理修剪,平衡树势,加强肥水管理,提高树体抗逆能力。3)控制树体负载量,亩(667 m2)产量控制在3 000~3 500 kg。4)保护好叶片,加强对梨木虱、蚜虫、红蜘蛛、黑星病、黄叶病等叶部病虫害的防治力度。

2.7 采收过早

采收过早果实尚未充分成熟就过早采收,使得含糖量低、味淡、色泽差、品质劣、贮藏期变短,贮藏过程中易发生失水皱皮、果心褐变及虎皮病等生理病害。

造成原因:为抢占市场,提前采收;客商相互抢购,导致果农过早的采收。

对策: 1)用于远途运输应在绿熟期采收,此时果实完成了生长和各种物质积累,大小已定型,绿色减退,开始呈现本品种近于成熟的色泽,糖分增加、酸度逐渐降低。2)用于就地销售、短距离运输、冷库贮藏、窑洞贮藏的应在完熟期采收,此时种子变褐,果梗易和果台脱离,果实表现出该品种固有的色、香、味和外形,果实的化学成分和营养价值达到最佳食用阶段。3)采果时应按先外后内,先下后上的顺序进行。采收过程要做到“四轻”即轻摘、轻放、轻装、轻卸,避免造成“四伤”即指甲伤、碰压伤、刺伤和摩擦伤。

2.8 晚霜危害

近年来极端天气频发,2018、2019、2020、2021年都有冻害发生,损失严重,部分绝收。

造成原因:不良的气候条件。

对策: 1)延迟开花。延迟开花是避免花期冻害的最有效措施,开花越晚,遭受花期冻害的概率和程度就越低。可采取树干涂白、浇水、树盘覆盖、萌芽前全树250~500 mg /kg萘乙酸钾盐,可延迟萌芽;萌芽初期喷150~400 mg / kg的脱落酸溶液或0.5%氯化钙等措施。2)喷防冻剂。密切关注气温变化,在霜冻来临前2~3 d,对树体喷施防冻液,如0.3%的磷酸二氢钾+0.3%尿素,或使用芸苔素内酯及氨基酸溶液等可降低冰点增强抗性。3)果园熏烟。利用锯末、麦糠、碎秸秆或果园杂草落叶等交互堆积作燃料,置于果园上风处,一般每亩(667 m2)果园4~6堆当气温低于-1 ℃开始,以暗火浓烟为宜,使烟雾弥漫整个梨园。有条件的梨园也可利用防霜冻烟雾发生器熏烟。

猜你喜欢
酥梨间伐树势
林木速生丰产抚育性间伐技术的作用及应用要点探讨
间伐对杉木人工林林下植物多样性及其水源涵养能力研究
大量元素水溶肥料在石榴上的应用效果
砀山选“酥梨王”
谈抚育间伐间隔期内林分的动态分析
浮梁县不同地形杨梅园树势与产量情况研究
久负盛名宁陵梨
林分的抚育间伐间隔期分析
新酥梨优良品种及其丰产栽培技术
砀山酥梨搭上电商快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