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文化演进曲线的高点向黄河一线北移

2022-11-22 06:47
视听界 2022年1期
关键词:唐宫小莉山海

战疫期间,中国电视的生态环境和发展格局悄然发生了重大变化——电视文化演进曲线的高点向黄河一线北移,套用一句股市的常用语叫“北向资金流入明显”。比如秦腔味的《装台》,比如土得掉渣的《山海情》,当然更别说以《唐宫夜宴》《洛神水赋》为代表引起巨大轰动的中原文化。临近岁末,冲上热搜的还有哭了个惊天动地的《小莉帮忙》。

这个现象级的现象,在北大电视研究中心的中国电视年度掌声嘘声评选中又一次得到了印证。由于我们坚持不下“双黄蛋”,电视剧的入围就讨论了好久,《觉醒年代》《山海情》《装台》作为备选,哪一个都难以割舍。讨论持续到晚上十点,人困马乏的我们最终选择了《觉醒年代》,因为,在建党百年的重大时间节点上,这部党史大剧无可替代。而我这里还是想说说《山海情》和《装台》,以此论证本文的主题:电视文化演进曲线的高点向黄河一线北移。

很少留意宁夏卫视,让我锁定这个台是电视剧《山海情》。当然,是方言版。这部剧的“土”和女主角“毁容”式的表演,让你联想到西北这片神奇土地上贡献的优秀现实主义影视作品:巩俐的《秋菊打官司》、倪萍的《美丽的大脚》、斯琴高娃的《党员二愣妈》,等等。这样一件事我还记忆犹新:去年的大年初二,卫视春晚收视大战的硝烟刚刚散去,这部土得掉渣的扶贫剧就占据了平日里溜光水滑的江苏卫视的黄金时间。请注意这样一个细节:已经约定俗成的为广告播出而删掉的片头片尾,在《山海情》的二轮播出得以完整呈现。由此可见播出平台对这部豆瓣评分达到罕见的9.4 高分的电视剧不仅喜爱,而且珍爱。

《装台》与“陕军东佂”史诗性的《白鹿原》和《平凡的世界》多有不同,讲述的是一群生活在都市里的村庄的卑微的打工者。像我这个年纪的人,总感觉自己在曾经的某个生活时空与他们在一起。这个剧有极强的代入感,你会明白什么叫文艺作品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忧患着人民的忧患;什么叫用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观照生活,让人们看到美好,看到希望,看到梦想就在前方。

就像多年前高亢苍凉的西北风横扫歌坛一样,《山海情》的西北方言加上“闽普”的语言冲击,总让人感觉这是一种文化奔涌而来。后来,在去年的中国广播电视大奖评选时,我又认真听完了宁夏台的《一首宁夏川,传唱几代人》,节目巧妙地串起一首歌和一个地方的文化密码,领略了黄土高坡的文化厚重。而《装台》里秦腔的闪现,那种“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三千万老陕齐吼秦腔”的生猛和血性立马扑面而来。

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特别节目是电视文化演进曲线高点向黄河一线北移的又一个年度记忆。记得去年大年初一,就受邀给央视的春晚写点儿什么。盛情难却但真不知道该写什么,声光电的眼花缭乱没啥意思,于是只好盛赞了春晚的厚重与轻柔——特别节目《向祖国报告》和《国宝回家》,舞蹈《茉莉》和《朱鹮》。没想到的是,河南台的《唐宫夜宴》已在网上疯传,小成本的河南春晚串联起了大唐盛世与当今中国,给人们上了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生动一课。

当然,这也挡了《小莉帮忙》进入电视年度掌声的路——我们的掌声就五个,一个地方台不可能拿走两个。况且,新闻类节目中还有《阿富汗塔利班夺取政权报道》这样更具国际传播力和影响力的候选。但无论如何,“狗咬人”事件被痛批后当地市委书记深刻反思:不思进取不想为、求稳怕乱不敢为、本领欠缺不会为、消极懈怠慢作为、装模作样假作为、以权谋私乱作为。能有这样认识显然让《小莉帮忙》产生了更大的社会影响。

我们力挺这个节目的初衷还在于:这些年苦苦挣扎的地面频道,辉煌不在的民生新闻,他们的存在感、成就感、幸福感在哪里?是“小莉”声泪俱下地告诉我们: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采编方向,我们不抛弃也不放弃,我们一直在努力。正像好多年前以笔为旗的“文学圣侠”张承志所言:“永远有对人心、人道和对于人的本身的尊重;永远有底层、穷人、正义的选择;永远有青春、反抗、自由的气质。”

猜你喜欢
唐宫小莉山海
丝路•山海
青春期里的“真相”
Tang Gong Ye Yan《唐宫夜宴》
邂逅 《唐宫夜宴》
《山海涧》
细数《唐宫夜宴》中的“国宝”
山海添色
有“很”不写“很”
星之葬
最不能撞的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