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特超技练习曲《狩猎》音乐表现及演奏技巧

2022-11-22 11:18
黄河之声 2022年6期
关键词:练习曲乐句狩猎

龚 璇

李斯特作为浪漫主义时期杰出的作曲家、钢琴家,其创作不仅注重真挚情感的宣泄,浪漫抒情的表现,对钢琴演奏技巧也是里程碑式的突破,特别是他为钢琴创作的12首超技练习曲。这些练习曲运用的各种艰难技巧使演奏者面临极大的挑战,已完全超越传统意义上为训练手指技术而作的较为枯燥的练习,而是将艺术品位和高超的演奏技术完美结合的经典之作。本文将以李斯特超技练习曲No.8《狩猎》为例,分析其具体演奏要点、技术练习方法以及舞台准备等。这首作品常常出现在钢琴音乐会及比赛中,具有强烈的音乐戏剧性,富于张力的音乐性格,音乐中时而模仿狩猎时高亢明亮的小号声,表达振奋激昂的音乐情绪,时而描绘猎物匆忙逃跑的生动场景。

一、音乐表现力

音乐表达的终极目标是以最真挚的情感感知作曲家的创作意图,经过演奏者的理性思考后,将作品的音乐内涵尽可能准确的传递给听众。特别是浪漫主义时期的作曲家们,如肖邦、李斯特、拉赫玛尼诺夫所创作的练习曲,每一首在演奏上绝不只是把手指练的快、准、响如此单一,而是针对不同的演奏技巧,要求将作品中丰富的音乐情感、真挚的内心表达、震撼的艺术表现力鲜活的演绎出来。当然,这类高难度技巧的练习曲,从技术上确实总是给演奏者提出巨大的挑战,练习时往往因为技术完成上的一些障碍和困难,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都放在了手指技巧上,而忽视了技巧永远应该为音乐服务,将音乐的艺术表现力放在第一位。避免因为技术困难而演奏的缺乏情感,过于生硬和机械化。

(一)旋律乐句的表现

浪漫主义时期的钢琴作品,旋律乐句往往是音乐表达最为直接、最具表现力的重要因素,特别是极具抒情性的旋律乐句在艰难复杂的技巧性练习曲中出现,显得尤为珍贵,就像一股清泉沁人心扉。因此,演奏时应特别注意旋律的表现力,这些段落往往是表现作曲家的内心独白,或真挚温暖、或忧愁感伤。因此,在分清乐句的轮廓和走向,找到核心音后,应注意用歌唱性的手指触键奏出优美的旋律。

作品中85小节开始较长篇幅的抒情性段落,富于表情且浪漫随想的。它插入在首尾激昂活泼的段落中间,成为全曲音乐表现上能否感人至深的关键。演奏时应该清晰旋律的分句,找到乐句的呼吸。从横向乐句上看,四小节为一个气口,八小节是一大句,在101小节出现了调性上的转变,但仍然是前面乐段的模仿,经过四小节的连接乐句至fff的力度,旋律以八度形式再次奏出。我们应明确每一乐句行进的方向性,思考怎样通过强弱、节奏的伸缩处理等塑造乐句的轮廓,同时,在演奏抒情性乐句时,节奏上可以稍微自由一些,在气口处和高点音上略作呼吸停顿,避免弹得像“切豆腐”一样,节奏过于规整死板,乐句平淡缺乏张力、弹性和强弱变化。

(二)丰富音色的触键

音乐中丰富的音色表现是通过运用不同的手指触键而体现,钢琴的触键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即琴键通过琴槌击打琴弦发出声音后,声音便自然减弱不能再改变,因此要求演奏者手指在下键之前,在大脑中提前对声音的需求具备丰富的想象力和敏锐的听觉判断。《狩猎》中丰富多变的音乐形象,要求演奏者能够快速的转换触键方式从而制造更为丰富的音色变化。

1、强有力的断奏音型:作品开始出现的托卡塔式双手交替技巧,可用快速直接的手指击键方式弹奏,指尖需要非常稳固,并始终保持一定的紧张度,不要每个音弹完指尖就松懈掉。演奏时手臂体会从上而下的发力方式,将重量自然的放下去。这样可以保持短音音色的统一性,以便旋律能够清晰的连成乐句。

2、八度和弦:作品中大量的八度和弦,需要调动大臂及小臂的力量,指尖弹奏之前先找到和弦位置,贴键从下向上反弹发力,突出双手小指的根音和高音。手指和手掌体会抓握的感觉,弹出结实有力的音响效果。同时,因为篇幅较长容易引起手臂和手腕的紧张,应特别注意弹奏时通过动作的分组及时体会放松。

3、轻巧快速的跑动音型:第7小节,八度和弦与快速跑动交替演奏,其中三十二分音符手指快速跑动需演奏的非常灵巧,用尽量小的指尖触键面,积极主动的弹出极其清晰而颗粒性的声音。注意每一个短句是走向小连线末尾标注顿音的八分音符。

4、歌唱性断奏音型:59小节虽然谱面标注是断奏,但它需要将高音歌唱性的旋律线条清晰的勾勒出来,在声音的气息上保持连贯,也就是“音断气不断”,因此不能弹得太短和过于生硬,可以在第1拍和第4拍的拍点音上,体会用指尖柔和的往琴键里面“进入”的感觉,在2、3和5、6拍上手指从琴键“出来”,乐句演奏的应富于方向性,同时手腕放松轻柔的带动手指,用抚摸琴键般的触键方式来演奏。

5、抒情性长乐句音型:在85小节上文提到的抒情性段落,右手无论是单音还是八度构成的旋律线条,如果旋律音的弹奏仅仅用指尖去敲击琴键,无法弹得连贯且声部层次清晰。应将小臂带动手腕画圈式的转动,用指腹缓慢的下键,像慢慢“踩”下去一样,把力量连贯的传送到下一个音去,体会指尖力量的转移,同时内心应想象声乐歌唱的感觉,手腕向上转动起来时顺势带出后面两个略轻的十六分音符,以帮助更好的控制声部的层次。

(三)节奏韵律的表现

1、休止符的准确性:《狩猎》中节奏是其表现音乐形象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作品使用狩猎主题常用的富于律动性的6/8拍子,形象的表现了猎人们狩猎时不断追赶猎物时无比兴奋的心情以及猎物们到处逃窜的生动形象的画面,这里特别要注意其中大量的休止符,作曲家偶尔错开强拍或次强拍的节奏,使音乐的韵律在正拍与空拍中转换,表现出激动不安的心情。练习时应以每小节6小拍准确的数拍子,避免因快速演奏而导致“抢拍”,特别是其中的附点节奏贯穿全曲,应始终保持附点节奏的弹性,十六分音符可“抖动”手腕弹得更短促轻巧些,使重心音放到其后同音的八分音符上,节奏的棱角更加清晰分明。

2、以“大拍”保持韵律:在练习时应先严格将节奏数准确,避免漏拍、错拍,同时以“大拍”来感受节奏的韵律,能更好的保持乐句的方向性和音乐的整体流动性,内心以第1拍和第4拍为两大拍来感受,这样可以使整体的速度保持统一,更加紧凑,避免因为过分关注小拍而放慢速度,同时以此思考乐句的发展方向和强弱起伏,使乐句前后的逻辑性和关联性更加紧密。

(四)力度层次及戏剧性表现

李斯特的钢琴作品充满了强烈的戏剧性和交响性,而超技练习曲更是体现出令人瞠目的演奏技巧,时而气势磅礴、辉煌震撼,时而深情吟唱,直击人心。虽然李斯特在作品中注明了非常细致的力度标记,演奏者除了准确的按照谱面演奏,应更深层的理解其背后的情感涵义,充分表现出音乐内在张力和强烈的戏剧性对比。特别是在较长篇幅里持续标记fff或pp时,也应在力度上根据纵向的不同声部、横向的乐句走向以及和声的进行、音符的时值等做出更为细致的力度区分,使力度层次上更加丰富多变。如164小节虽然标记持续fff四个小节,但实际可分为两个乐句,末尾的四分音符才是乐句的重心。紧接着ff,四小节为一句,句首是乐句的最高点,因此要表现出辉煌的气势。178小节每小节最重要的是第一拍确立和声关系的柱式和弦,其后面的八度可弹得略微轻巧些,以此在力度上进行更加丰富的设计。同时,借助右踏板的运用也可以帮助达到乐队般宏伟震撼的音响效果,增加声音的共鸣及戏剧性对比。

二、技术难点及练习方法

1、和弦的快速大跳:《狩猎》中使用了很多和弦大跳以及与跑动、八度间的快速技术转换。如何既准确又高质量的完成远距离大跳,笔者认为根据音符在键盘上的位置,手臂的运动方向是极其重要的,如81小节手臂可以逆时针方向运动去找即将大跳的和弦,像在空中画一个逆时针的圆圈一样,双手向两边贴键平移到钢琴的两端,然后双手抬起手臂向中间弹跳弹后面的和弦。注意应尽可能减少多余的动作,这样可以近距离贴键去完成大跳。反之,如果手臂是顺时针方向去找大跳和弦,手指与琴键的距离过高,就容易缺乏准确性。

2、八度、和弦手臂力量的运用:《狩猎》中出现较长篇幅的强音和弦、八度等,在演奏这类技巧时,除了应在力度的分配上做一些设计安排,避免“使蛮劲”,应该“巧用力”,把力量巧妙地用在能制造戏剧性效果的关键点上。另外,应注意弹奏时指尖和掌关节需非常稳固的站立支撑,让力量从身体的后背到大臂、小臂传到指尖,保持手臂的弹性和放松,切忌僵硬、紧张。练习时多体会手臂从空中自然下垂的力量,将和弦分开一个个感受重量,然后根据乐句、音型、音区的划分等合理的分组练习,同时带着音乐表现的要求练习演奏技巧,才能事半功倍。

3、多声部的平衡:85小节—133小节,这里的多声部线条,除了右手两个声部的声音平衡之外,左手大指声部和右手高音旋律线条以错位节奏相呼应,同时左手还需远距离弹奏低声部的分解和弦,如何练习这样的多声部复调技术,首先可以先以双手只练习旋律线条,保持“双线”的连贯和歌唱,并找到其错位节奏的韵律。然后分手练习突出旋律线条并保持另一声部的流动性和力度关系,手腕放松轻微带动“画圈”来弹奏,最后,双手演奏时仔细聆听各声部横向与纵向的声部关系,这样才能使音乐既富有层次感、又保持旋律乐句的自然连贯。

三、舞台演奏要点

(一)心理素质

成熟的舞台演奏固然需要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这不仅与丰富的舞台锻炼分不开,更与日常练习方法以及自我心理调整能力紧密联系。在练习高难度技巧性作品时,应注意从宏观上分析其整体结构,各段落的发展脉络和表现特点,而不能一味的只顾练习手指技巧而忽视情感的表达和音乐的表现力,因为只有将演奏技术与音乐表达相结合全面的思考,根据音乐的需要进行科学的练习,才能为自己舞台上的演奏从心理和技巧上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上台前应放下技术难题的心理包袱,正面积极的自我心理调整,以真挚的情感和音乐的表达为目标全身心的去演奏。

(二)建立稳定的速度感和自然的呼吸

在舞台上演奏这类快速而技巧性的作品时,应特别注意速度稳定性的把握,在平时的练习中不仅需使用节拍器,也要在心中建立固定的速度和节奏感,因为在舞台上演奏者常常因为紧张而“赶速度”,以自己难以驾驭的速度演奏而影响整体音乐的表达,极其重要的是应先在演奏前内心确定一个稳定适当的速度,并始终保持每个乐句自然的呼吸,从容不迫的演奏才能把技巧性练习曲动人的音乐表达和炫丽的演奏技巧尽可能完美融合的表现出来。

(三)始终聆听音乐

音乐的聆听至关重要,耳朵就是演奏者自己的“老师”,因为良好的听觉可以随时指引自己寻找内心追求的音色,在教学中,笔者发现舞台上学生常出现不能敏锐的发现自己在演奏时乐句的处理、节奏的准确性、踏板的干净度等等,因此,良好的听觉训练需要在平时的练习中不断加强意识并养成始终聆听的好习惯,这样在舞台上才能敏锐的对现场音响效果做出及时的调整。

(四)做好充分的背谱准备

在演奏快速技巧性作品时,除了要求演奏技术的准确度和完整性,也常常会担心忘谱。如何能尽量避免发生忘谱,笔者认为在练习中应以更加全面的记谱方式去加强记忆,使记忆更加的理性和牢固,具体训练方法可以用整体结构记忆、视觉记忆、听觉记忆、肌肉记忆、分声部记忆等。将多种记忆方法综合起来练习,才能做到胸有成竹,在舞台上放下心中的顾虑尽情的表达音乐的情感和内涵。

因此,在演奏高难度技巧性练习曲时除了需要运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去练习,更应注重作品的音乐表现力和情感的表达,才能使我们在舞台上充分展现辉煌技巧的同时,以最为真诚的音乐情感深入人心。■

猜你喜欢
练习曲乐句狩猎
《舒伯特小提琴奏鸣曲D.574》钢琴伴奏演绎分析
该丘斯曲式学之乐句式研究
简析莫什科夫斯基15首钢琴技巧练习曲部分作品
狩猎还是偷猎
恐龙是怎么狩猎的?
秀逗原始人④狩猎惊魂
肖邦练习曲的音乐特征
板式变奏原型结构解析
浅探肖邦练习曲的技巧特征
狩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