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歌曲《爱人送我向日葵》的演唱分析

2022-11-22 11:18赵梦帆
黄河之声 2022年6期
关键词:演唱者艺术歌曲钢琴伴奏

赵梦帆

一、歌曲《爱人送我向日葵》的概况

(一)作者简介

1、曲作者

曲作者丁善德先生,是我国当代非常著名的钢琴家、作曲家,而且还是著名的音乐教育家、理论家以及音乐活动家。籍贯是浙江绍兴,在江苏昆山出生,1928年被上海国立音乐学院录取,师从黄自、朱荇青等老师。他在作曲方面、钢琴演奏方面都有着极高的成就,还为我国的音乐教育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早年在法国留学归来以后,创作了许多的交响乐、钢琴、艺术歌曲等不同音乐形式的经典作品。1961年,丁善德先生回国以后就创作了这首著名的艺术歌曲《爱人送我向日葵》。

2、词作者

歌词源于诗人邹荻帆的诗作,是湖北天门人,是当代的诗人和翻译家,毕业于湖北省立师范学校。最早发表的长篇叙事诗是《没有翅膀的人们》和《做棺材的人》。后来又发表了与民族唱法有关的歌曲以他的诗词为词,其中的代表作品不仅有《爱人送我向日葵》,还有一首耳熟能详的《牧羊姑娘》。

(二)作品创作背景

艺术歌曲《爱人送我向日葵》是丁善德先生回到新中国后在1961年创作出来的作品,借用了诗人邹荻帆的诗词。这首作品也是中国艺术歌曲里极其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在艺术歌曲上,特别是民族音乐方面投入了大量的心血,这表明他对振兴民族音乐文化做出了极大努力,而且创作出来的歌曲也有着鲜明的个人风格,而且也很符合一定时期的时代性。这首歌曲抒情、细腻且婉转。本首作品通过歌词的描述反映出当时为了响应党的号召而下乡的新知识分子的精神面貌,还有姑娘的爱人劳动回来以向日葵借物传情,表达了那个时期男女之间最质朴真挚的爱情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真切向往。

二、歌曲《爱人送我向日葵》的创作特点

(一)曲式分析

在声乐中,每当我们要开始学习一首新的作品,首先要看的就是作品的调式调性、旋律、和声、拍子、速度、节奏等方面,这就是所谓的曲式分析。艺术歌曲《爱人送我向日葵》是A+B+A'的三段体曲式,是呈示段—展开段—再现段的结构形式,整体结构严谨,前后呼应,整首作品的转调次数较多,一共进行了四次转调,但是转调的频繁也保证了作品的稳定性,其中添加了恰到好处的钢琴间奏用来过渡,选择用大三度做准备,调性的转换也十分的巧妙与自然,而且也保证了演唱者的音准性,以防出现走音的情况。

第一次转调出现在第三句的前奏第11小节,由降G大调转为B大调,接着的第14小节出现了变化音降VI级,第16小节后两拍也采用了相似的手法,这样的变化音出现为的就是之后再次转为G大调做足了准备,让曲调更加稳定;第二次转调在第18小节从B大调转为G大调,在旋律的承接上算是很平稳的;第三次转调在第22由同主音G大调转为g小调,转调简短而明了;第四次转调在27再由g小调转为了降G大调。

在这首作品中,和声的色彩也十分丰富,体现出了行进中功能性和声的运用,主要的和声结构是I—VI—I。而且在艺术歌曲上加入了不同调性的和声色彩,丁善德先生做到了民族风格和西洋风格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是一种典范,这样也正是展现了丁善德先生作品的特别之处。

(二)钢琴伴奏织体分析

声乐作品极其重视钢琴伴奏的作用,特别是艺术歌曲,对于艺术歌曲来讲,钢琴伴奏是关键的组成部分,很多时候的情感表达都要通过钢琴伴奏来诠释,要想达到身临其境的感觉,伴奏起着极大地推动作用。优美的钢琴伴奏对作品刻画人物形象、烘托美妙气氛、深化主题意境等方面有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可以增强歌曲的渲染力,让歌曲与钢琴伴奏相互衬托,互相融为一体,能更好地展现出作品想要表达的情感和意境。钢琴伴奏者在弹奏这一首作品时,首先要做的就是对上文提到过的钢琴伴奏织体以及弹奏手法要熟练的掌握并且能够很好地运用。

二者之间的联系是相辅相成的,缺少了优秀的钢琴伴奏,就如同丢失了灵魂。从这首作品的钢琴伴奏中可以看出曲作者丁善德先生非常地注重伴奏和人声在旋律方面的配合性和稳定性。

在第一次转调由降G大调转为B大调时的第11小节,运用了完整的三和弦结构做了钢伴织体,紧接着是模进织体,这样的伴奏织体贯穿了整首歌曲的钢琴伴奏,研究整首谱例就可以发现,即使是在四次转调后,伴奏织体几乎都是一致的。这样在不同的调性中,运用了同一种类型的伴奏织体的曲式结构,极大地增加了整首歌曲的丰富性。

歌唱者通过这细腻的诗词以及优美的旋律,将我们带入了姑娘与爱人的美好爱情当中,仿佛两人的故事就出现在我们的眼前。优美的钢琴曲一步一步地将此故事的情节发展推向高潮。让歌唱者能够通过歌声将整首作品的情感与意境更加丰富的展现给大家。

三、歌曲《爱人送我向日葵》的演唱处理

(一)演唱技巧分析

艺术歌曲非常讲究音色的变化与音量的大小控制,并不是说需要有多高深的炫技成分,但是要有很扎实的演唱技巧。中国的艺术歌曲是在西方的影响下产生的,所以在演唱的过程中既要运用到美声唱法,又要借鉴西方艺术歌曲的演唱技巧。如果要达到最佳的效果,还要对我国传统的戏曲、民歌等演唱形式的演唱技巧进行有机的吸收与融合。想要用很好的演唱技巧来演唱作品,气息的运用也有尤为重要的,所以演唱者必须要通过专业的训练才能够达到相应的艺术境界。

1、气息的把握

在声乐演唱中,气息的合理运用一直都是非常关键的一步,气息是歌唱中最基础的一部分,既是最基础的又是非常难掌握的。要想将一首作品比较完美的表达出来,演唱的时候就要做到字正腔圆,要做到字正腔圆就必须会灵巧且合理的调整自己的气息,气息过长或者过短都会影响歌唱的效果。“唐朝的《乐府杂录》里就有‘善歌者,必先调其气’,由此可见气息在声乐的学习和演唱中重要性”①。演唱时,要学会放松,挺拔身姿,要通过调整自己的呼吸来较好地运用气息。较为科学和较为常用的呼吸教学法应该是“胸腹式呼吸法”。举个最简单的且能够清楚胸腹式呼吸法的例子就是“打哈欠”。打哈欠的时候我们通常都是从牙关处张大嘴巴来呼吸,打到吸了足够的气息以至于不能够吸的时候就会开始慢慢向外呼气。寻找打哈欠的感觉就是我们声乐演唱中需要的一种呼吸方法。

通过《爱人送我向日葵》的前奏谱例我们可以看到速度标记是Andantino,在意大利语中是“小行板”的意思,节奏是每分钟为63拍的4/4拍,整首曲子的速度都是较为平缓抒情的。例如歌曲第一部分的力度是从mp开始,再过渡到p,最后再回到mp,也就是中弱—弱—中弱的力度。演唱这一部分的时候要表达的是爱人对姑娘含蓄的表达爱的甜蜜时刻,就需要演唱者注意气息的稳定与通畅,音量不要过高,不然会丢失歌曲的美感。

气息,是我们既看不到又摸不着的,需要演唱者用心的去感受和灵活运用的,演唱任何一首歌曲的时候,只有将情感和气息有机的融合,才能更好地表达出词作者和曲作者想要传达的美好意境。

2、音色的处理

《爱人送我向日葵》这首作品抒情、细腻,节奏相对来讲稍微缓慢。演唱者要始终注意保持音色的圆润,对气息进行严格的控制,要做到声音柔美,音量适中,能细腻入微地演绎情绪的变化。这首歌曲的声音的运用要以抒情性为主,与气息相互依附,保持与气息的连贯与通畅,这就要求演唱者必须对声音与情感的处理更加细腻、准确,能够更好地表达出整首作品的意境。

3、音量的控制

音量的控制需要气息的配合,把气息想象成一根绳子,将声音连起来,使得连贯通畅,演唱的同时要时时刻刻将声音依附在气息上,气息稳定了,就能够很好的控制音量的大小,合适的音量更能够细腻地表达出感情,表达出姑娘的纯真。在演唱这首歌曲以及任何一首艺术歌曲时,不能出现大幅度且比较强烈的音量,这样会破坏音乐的协调性,破坏歌曲中想要表达的情感,不能够保证作品的稳定性。

4、咬字吐字

在我们学习声乐上,当我们拿到一首歌曲的时候,不仅仅是先要进行曲式分析,对歌词的研究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步骤,拿到歌曲时要做到大声地富有情感的去朗诵歌词,我们要去了解歌词,了解歌词想要表达的是什么样的情感,是在刻画什么。对于中国作品来讲,比较难的就是对歌词的咬字与吐字,要想把每个字都“咬”清楚,就要做到字正腔圆,而且咬字方面与气息之间也有很大的关联。

歌词的第一句“我和爱人来相会,盼他送我一只红玫瑰”的第一个字“我”就要重视起来,有时候歌曲的第一个字没咬好,就会影响之后每句的发挥。这个“wo”,由声母“w”和韵母“o”构成,演唱过程中就要避免咬字时在声母上停留时间过长,如果时间过长,就会显得邋遢,而且过于僵硬,没有回归到韵母“o”上,听起来会不像是“wo”,会给聆听者咬字不清晰的感觉。所以在唱“wo”的时候要保持好口型,韵母不变,要把“我”字的收音落在韵母上,这样歌词的咬字方面就会给人很清晰的感觉。所以我们在演唱这首艺术歌曲的时候,要先做到咬字吐字清晰,结合情感与伴奏,将歌曲所想要呈献给大家的意境完美的展现出来。

(二)细腻的情感体现

我国的艺术歌曲多以著名的古代诗词或者是现代诗人的诗作进行创作,大多表达的是人物内心深处的情感所在,所以要用及其细腻入微的情感来演绎歌曲的境界。《爱人送我向日葵》这首艺术歌曲寓意深刻,包含了细腻准确的情感所在,从题目可以看出这是一首描写爱情的作品,一般爱人之间都是用玫瑰来表达各自的情感,而这首作品用的是向日葵,而且全曲是她对他的诉说。在演唱这首作品的时候,情感的表达要随着歌词的变化而变化,要做到能够把每一个字都唱在统一的共鸣腔体内,要保持这首作品的节奏平缓、速度缓慢的特点,要能够精准、严谨、浪漫的表达出姑娘与爱人之间深厚的爱恋。

(三)舞台的肢体表现

演唱声乐作品时,不仅仅要重视声音,肢体语言的表现也是极为重要的。肢体语言也能够很好地表达歌曲的情绪、人物的内心情感等方面。演唱过程中,合适且恰当的肢体动作能够帮助演唱者更好的投入作品当中,深入其中体会歌曲中人物的内心情感,而且对于演唱者的形象也是起着极大地作用。

歌曲《爱人送我向日葵》,在了解之后我们就会知道这首作品是通过向日葵来传达爱意的,借物抒情,所以此刻的舞台有一束向日葵拿在演唱者的手中是再合适不过了,还能够丰富舞台的表现力,让演唱者与聆听者更加深入其中去体会姑娘与爱人之间的美好爱情。

当唱到这首歌“没有玫瑰,没有玫瑰,一团圆圆的向日葵”这句的时候,甜蜜幸福的脸上就可以稍微露出一丝失落之感,即有一点失落,但提起爱人心中还是无限的幸福之感。与此同时左手可以做出没有玫瑰的动作,接着右手就把拿着的向日葵展现出来,而且眼神也要做到与观众们互动,将心中的情感传达给观众,让观众们也深陷其中。手势的合理运用也会显得演唱者不是很呆板、僵硬,与观众的互动也更加自然。

结 语

艺术歌曲这一声乐体裁在二十世纪传入我国以后,与我国的语言以及优秀的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了独具风格特色的中国艺术歌曲。通过对丁善德先生的深入了解,知道了他的一生中还创作了诸多的音乐作品,优秀的艺术歌曲代表还有《丰收山歌》《歌颂毛主席》《延安岁月》等,都是在特定的年代中创作出来的拥有浓厚气息作品。通过对这首作品的分析,希望能够对丁善德先生的具有民族风格的作品有进一步的认识与了解,对艺术歌曲的演唱技巧有更深层次的理解,明白了优美的钢琴伴奏、丰富细腻的情感表达以及舞台的肢体表现对于学习艺术歌曲的重要性。还能够让自己的艺术修养有所提升,也希望在今后学习艺术歌曲的道路上,能够给自己以及阅读这篇文章的读者们一些启示。■

注释:

① 常虹.轮声乐演唱中气息运用和艺术表现的关系[J].艺术教育,2010,(01):73-73.

猜你喜欢
演唱者艺术歌曲钢琴伴奏
声乐表演中音乐素养对美声唱法的重要性
合唱艺术中钢琴伴奏的运用
如何调整声乐演唱中的心理状态
钢琴伴奏的多元化思维和综合素养*
艺术歌曲演唱的技巧探究
合格钢琴伴奏者基本素养的养成与提升
对我国艺术歌曲演唱技巧的研究
中国艺术歌曲的近代发展及其风格特色探索
强化服务学校音乐教育意识 加大钢琴伴奏能力培养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