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龄前听障儿童家庭康复教育资源模式构建

2022-11-22 12:07张文华杨海莹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2022年2期
关键词:手册教育资源康复

张文华 杨海莹

1 前言

教育资源也称“教育条件”,指为保证教育活动正常进行而使用的人力、物力、财力总和[1]。此外还应包括教育信息和教育经验[2]。家庭康复教育资源是指为了保证家庭康复教育顺利、高效进行而提供的各种支持及资源的总和[3]。

近年来,随着听障儿童小龄化的发展,听障儿童家庭在康复教育过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何为家庭康复提供有效的专业支持成为学龄前听障儿童康复的重点。深圳市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对构建家庭康复教育资源模式做了一系列探索并积累了行之有效的经验方法。

2 家庭康复教育资源模式构建

立体化家庭康复教育资源模式的构建需要从内容、形式及实施3个方面考虑,机构、家庭、社区3者有效配合,以及采用适当的方式方法才能使该模式真正落地并发挥作用。

2.1 内容构建

专业内容是家庭康复教育资源模式构建的核心。家庭是儿童生活的主要场所,家人扮演着最为亲密的角色,能够在儿童成长中提供全方位支持,特别是对于特殊儿童来说,更是如此[4]。因此,家长须具备正确的康复教养理念及全面的听障儿童康复知识。

2.1.1 儿童早期教养相关知识 正确的教养观是家庭康复开启的重要基础和保障:①儿童早期教养相关知识及教养策略,能帮助家长全面了解并重视儿童在感知觉、运动、语言、认知等不同领域的发展,正确认识和解决儿童教养过程中面临的各种难题;②儿童心理发展规律,能帮助家长关注儿童心理的健全,为儿童良好个性品质的养成打下基础。

2.1.2 听力学基础知识及系统的康复知识 随着听觉口语法在听障儿童康复教育领域的推广,听能管理以及听能、语言、言语、认知、沟通5个领域内容的学习和发展已成为听障儿童个别化教学开展和实施的核心,也是家长家庭康复教学须掌握的内容。因此,听能管理以及个别化教学5大领域相关知识应成为家庭康复教育资源的核心内容。基于家庭康复教学实施的特点和现状,合理安排每个领域的内容构成,以真正帮助家长学习和理解,最终助力家庭康复的开展。

深圳市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推出的《学龄前听障儿童家庭康复指导手册》对听能管理及5个领域的相关内容进行了主题讲解,每个主题的内容包含核心理论知识点和方法技巧两方面,理论知识可以帮助家长建立正确的理念;方法技巧则可以指导家长进行家庭康复教学实操;理论加实操的家庭康复教育资源模式构建更加完善,家庭康复水平提升有了可靠保障。

2.1.3 多样化、生动有趣的教学素材 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游戏赋予了儿童学习语言的动力,塑造了语言学习的环境,是儿童发展语言和沟通技能的重要基础[5]。听障儿童康复机构作为家庭康复教育资源的主要提供者,在教会家长正确的康复教育理念理论、专业的方法技巧的同时,还需要为家长提供多样化、生动有趣的教学素材。①绘本。不仅可以让听障儿童康复过程变得生动有趣,还可以帮助孩子打开视野,获取知识,提升其在语言、健康、艺术、社会、科学等多个领域的认知水平,让孩子获得多元发展;②手指游戏。手指游戏需要手做动作、口念儿歌、眼做协调。不仅是简单的肢体运动,也可促进儿童各方面发展;③提供各种玩具素材、音乐律动等。

2.2 呈现形式

专业的家庭康复知识以适合并且便于家长接受的形式呈现时,才更容易被家长接受。因此,学龄前听障儿童康复机构在进行家庭康复教育资源模式创设时,要考虑不同内容的呈现形式、不同呈现形式的优缺点,充分发挥不同形式的优势,将专业内容借助最合适的形式,更高效准确地传达给家长,更好地用于家庭康复。

2.2.1 家长指导手册 家长的学习往往是碎片化的。为了方便家长随时随地、多次翻阅学习,将相关知识制作成家庭康复指导手册。手册内容按照适合家长学习的顺序安排,在介绍核心知识点及方法技巧时增加图画进行辅助解释,文字内容尽量做到通俗易懂、用词准确,便于家长阅读和理解。

2.2.2 家庭康复指导视频 远程视频课程已经是十分普遍的学习形式,逐渐成为家庭康复指导的重要方式。相较纸质版手册,视频讲解更直观生动。因此制作家长手册的同时可以增加配套视频课程。视频课程借助生动的语言和有趣的画面讲解理论知识,进行方法技巧的实操演示。同手册内容一样,视频讲解的语言也要做到通俗易懂、生动准确,符合家长的理解水平和接受程度。

2.3 实施

听障儿童康复机构应参考以下方式,努力做到教会家长科学的康复方法和技巧,使听障幼儿的早期干预不脱离生活,发挥家庭在小龄听障幼儿康复中的作用,充分调动家长的主观能动性,使家长成为康复训练的主要力量[6]。

2.3.1 完善家长培训流程 对于机构教师而言,定期家长培训是家长指导的重要形式。实施时,可通过家长培训机制及内容的完善,使培训效果最大化。如在相对成熟的家长指导项目中,教师将家长培训流程完善为:集中学习+重点研讨+作业布置/讨论。其中,集中学习有多种形式,如结合家长手册内容对家长进行专业知识讲解、组织家长观看指导视频、集中观摩教学实操活动等;重点研讨环节则针对集中学习过程中的难点、重点知识进行讨论讲解;作业布置/讨论环节,通过布置作业的形式,为家庭情境中的练习活动提供指导,调动家长的积极性、督促家长学习、根据作业完成情况对家长进行针对性指导。

2.3.2 机构教学与家庭康复结合 每次教学完成后,老师可将教学活动的重点、知识点分享给家长,对家长如何借助家庭环境巩固练习课堂内容提出建议和指导,使家庭康复教学内容更有针对性,也能与机构教学有效配合,帮助听障儿童加深对课堂内容的理解。

2.3.3 建立并完善康复档案 康复档案不仅包含听障儿童基本信息和家庭情况,也是听障儿童康复过程的重要记录,体现听障儿童各方面能力的发展过程,可以帮助老师准确把握孩子的康复进度,了解孩子在康复过程中出现的特殊发展需求,进而对家庭康复提出更针对性的指导。

3 结语

美国特殊教育委员会幼儿分会明确以家庭中心的实践作为早期干预服务的推荐模式,并将其作为一种哲学指导思想,承认和尊重家庭在早期干预和幼儿特殊教育中的核心地位,强调充分认识和强化特殊儿童家庭的优势与能力[7]。

随着新时代的到来,家庭康复教育资源模式的落地和实施不断面临新的挑战和难题。如何帮助家长真正做好家庭康复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听障儿童康复教育主导者,依然是听障儿童康复机构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面临的难题。已有的家庭康复教育资源模式还需要不断完善与优化,将调动家长积极性、发挥家长作用、帮助家长完成角色转换作为今后工作的重点。

猜你喜欢
手册教育资源康复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康复护理在脑外伤后遗症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体感交互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育见未来共创美好——2019未来学校行业年会暨教育资源交流会圆满落幕
吸收社会教育资源,创新法制教育方式
“多校划片”:治标还需治本
School Admission择校
兔兔自杀手册
School Admission择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