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黄秋葵栽培技术 助推休闲养生产业

2022-11-23 03:44许孔轩
智慧农业导刊 2022年8期
关键词:黄秋葵幼苗植株

许孔轩

(衡阳师范学院,湖南 衡阳 421001)

黄秋葵,属锦葵科秋葵属中能形成嫩英果的一年生草本植物。英文名:Okra,又名:羊角椒、羊角豆、补肾菜、黄葵、咖啡黄葵等,历史上的记载认为是原产于非洲,但是最早发现的栽培历史是从埃及开始的,印度也有发现关于黄秋葵野生品种的记载,在欧美及东南亚热带地区广泛栽培。近年来广泛在世界各个地方进行栽培,以亚热带和热带栽培最为普遍。黄秋葵全身都是宝,从叶片到芽、茎、花、果实、种子等均可食用,也有一定的药用价值。近年来,黄秋葵作为养生植物种植面积越来越大,很多区域的黄秋葵种植已成规模,不少政府组织当地农民多参加黄秋葵种植队伍。通过黄秋葵规模化种植,开发相关的黄秋葵产业,增设工作岗位,吸纳当地多余劳动力的同时,丰富了当地的经济结构,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了有效的经验。

1 繁殖方法

1.1 直播

黄秋葵繁殖方法一般是以直播为主,实行多行种植。黄秋葵种子繁殖环境为25℃以上,低温不低于15℃,地面不存在霜雪和其他特殊环境。黄秋葵的种子发芽温度、育苗生长温度和结荚温度相似。中国南北方温度差异较大,所以黄秋葵直播时间差异也较大,一般南方直播时间在2月份左右,北方直播时间在5月份左右。播种前要将种子浸泡12 h以上,将浸泡完成的种子放在25~30℃的环境下催芽,约24 h后才能发芽,待发芽率达到60%~70%左右进行穴播,每穴合理播种数量为3株,穴深在3 cm左右为宜。播种时要先浇水浸泡种植穴,待水分阴干后方能播种,覆土2 cm左右为宜。直播的播种量每公顷以10 kg种子为宜,不宜过多影响植株的发育状况,不宜过少影响种植户的产量。

1.2 育苗

黄秋葵育苗环境一般是在阳畦和有阳光照射的温室中进行,一般日期是在每年的3月份进行。苗床的土质要进行特殊调配。经过研究表明,床土的配置比例为园土∶腐烂的有机肥∶细沙为6∶3∶1。播种前的种子需要消毒后才能进行催芽,把催芽后的种子播种在整平的苗床上,按照10 cm的株间距播种,表面覆土2 cm左右。覆土完成后需要将苗床温度保持在25℃左右,这样才能保证种芽出土。当种子出土一个月左右,幼苗有3片真叶时才能定植。定植时要采用塑料钵和苗床土保护根部,才能提高定植成活率。育苗繁殖的密度在每公顷以3 kg种子为宜,不宜过多影响植株的发育状况,不宜过少影响种植户的产量。

2 栽培技术

2.1 栽培季节

黄秋葵种植环境要求比较严格,喜温暖阳光的地理位置,怕冰霜冷冻,黄秋葵的整个生育期要避免霜冻期,温度太冷黄秋葵会直接冻死。开花结果期的黄秋葵要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中,露地栽培的季节是不同的,北方地区多在4月中旬,南方在4月上旬,收获时间大多在7-10月间。北方寒冷地区需要采取保温措施进行育苗,等到早春霜雪过后,才能定植。

黄秋葵种植期间不能与果蔬类植物接茬种植,避免发生根部连接。最好选用根菜类植物和叶菜类植物作为黄秋葵的前茬植物种植。种植土壤以土质肥沃、土层厚重、土壤湿润最佳。露地栽培的方式有两种,其一是大小行分开种植,大行间距在70 cm左右,小行间距在45 cm左右,每行宽50 cm左右;其二是窄垄双行种植,垄宽在100 cm左右,每行50 cm宽度,行间距在70 cm左右,株间距至少保证40 cm。冬前深耕时要及时施肥,每公顷在75 000 kg的农家肥,外加300 kg复合肥。若在田边或者河边单道种植栽培,株间距要保证在60 cm以上,便于通风透光,利于植株生长发育。

2.2 生育周期

黄秋葵生长发育过程中的第一个周期便是发芽期,是播种后要2-3片叶生展平阶段,大约需要10-15 d。在温度25℃以上的环境中,种子发芽只需4-5 d即可出土,露出地面到直播成的幼苗需要7 d左右,若地面覆膜可以将出苗时间提前2-4 d。从2片叶生展平到第1朵花开阶段为幼苗期,其间约需40-45 d。一般情况下叶子全部展平需要至少半个月以上。以后每3天发生1次真叶,其中前两片真叶为圆形,幼苗期植株生长过慢,若地面温度过低,生长速度还会放慢。从开花到结果采收的阶段,是植株的开花结果期,这段时间需要历经2-3个月。出苗后的植株到第1朵花开放需要50 d以上。随着温度升高,收获时间也会相应减少,白天温度在30℃左右,晚上温度在20℃左右,开花4 d后可以进行第1次采收。黄秋葵开花后生长速度会有明显的加快,尤其在高温环境下生长速度更快。

2.3 田间管理

黄秋葵的种植过程中需要进行田间管理,其中幼苗第1次破心即可采取第1次间苗,此次间苗主要是去掉弱小的幼苗。待出现2-3片真叶时可以第2次间苗只留壮苗,3-4片真叶展平时定苗,每个定植穴只留1株植株。幼苗定植后,若气温较低,应该采取连续中耕的方法,提高定植环境温度,提高幼苗生长的速度。第1朵花开前的过程中,要加强中耕措施,便于蹲苗后根系发育。开花结果后的植株生长速度会明显提高,每次浇水施肥后都要有中耕,防止植株根部发育不良出现倒伏的情况。夏季暴雨多发,可以使用1 m高的竹竿绑缚,防止倒伏。

2.4 浇水施肥

黄秋葵在生育期间对生长的环境要求较高,播种后20 d内需要早晚2次人工喷灌。幼苗经过一段时间的生长,可以采用机械喷灌和沟灌进行补水。夏季黄秋葵正逢收获期,这段时间的需水量会增大,地表面温度升高的情况下,需要调整每天的灌溉时间,每天早上9点前或者日落后浇水,避免在高温环境中伤害到根部。雨季时降雨量较多,需要注意种植地排水情况,防止根部呼吸不畅死苗。

田间管理过程中,每个阶段要施足基肥还要适当的追肥,不能为了追求产量过度偏施氮肥。第1次为齐苗肥,出苗后每公顷施肥量在100-120 kg左右;第2次为提苗肥,施肥时间在定植时,施肥量为每公顷250-300 kg左右。最后一次施肥为开花结果期,施肥量为每公顷30 000 kg农家肥或者是300-450 kg复合肥。每逢生长中后期需要多次追肥,避免植株出现早衰情况。

2.5 植株调整

黄秋葵在正常情况下生长会比较旺盛,主侧枝发育较大,会导致开花结果延迟,可以采用扭转法进行植株调整,将叶柄的长势扭转成弯曲下垂,控制植株的营养长势。植株发育的中后期,需要将采收的枝接及时摘除老叶,既能改善植株的通风条件,减少不必要的养分消耗,还可以避免病虫害的感染。这时,还可以将采收后的嫩枝进行摘心,促进侧枝结果,可以明显提高植株的早期产量。

3 黄秋葵种植助推休闲养生产业

观光业不仅可以缓解城市居民的生活压力,还给生活增添了不少乐趣。黄秋葵种植区发展休闲旅游业不仅可以促进黄秋葵的销量,为农民增加更多的收益,还可以解决部分当地的剩余劳动力,为政府减轻压力。当地政府可以组织专业人员开发黄秋葵的养生作用,制作相关的养生衍生品,将黄秋葵种植业和旅游养生产业相结合,为当地种植户增加收益,丰富农民收入结构。

3.1 推进农业转型,发展休闲项目

多数秋葵种植区都是农业收入为主的家庭,可以鼓励种植户以家庭为单位,开设农家乐等休闲旅游项目,因为临近种植区,蔬菜采摘新鲜,顾客不用担心菜品质量问题。这种经营模式主要是吸引周边城市的人群前往郊区体验农业种植休闲项目。为了提高顾客吸引率,可以把秋葵种植区靠近交通方便的位置,这样来往顾客可以随时体验,无需周末专程来回体验农家乐。当地政府可以组织种植户形成规模化种植,发展景观农业型项目,把农业第一产业转型成服务第三产业。在规模化种植的基础上可以发展黄秋葵采摘园、观光园项目。这些项目可以提高农民收入项目,改善农村现有的经济面貌,缩短农村和城市间的差距,促进城乡经济和谐发展。在黄秋葵种植区附近开发旅游度假区,发展生态农业,与当地其他资源协调发展,政府组织协调资源,可以提高客流量,为体验休闲农业提高关注度。政府也可以单独划区域发展生态农业,减少城市污染,可以让城市旅游人员体验生态农业,养生农业。

3.2 开发养生保健功效,促进养生项目发展

黄秋葵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其中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各类维生素含量较多,还包括对人体免疫能力有作用的锌元素及硒元素。黄秋葵对人体有利咽消肿、调经通乳等作用,不少患者还用来治疗小便淋涩、咽喉痛、预防糖尿病及提高血糖代谢。黄秋葵对人体养生有诸多益处,其本身有多种黏性物质,可以提高肠胃蠕动能力,对人体肠胃功能有保健作用。黄秋葵中的果胶和乳糖等,可以保护胃部黏膜正常分泌黏液蛋白的能力,也可以保护胃壁不受伤害,促进胃部分泌胃液,从而起到预防胃炎和胃溃疡等疾病的作用。另外,黄秋葵的黏液中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可以加强胰岛素分泌,降低血液中的血糖值。相关专家证明黄秋葵中的特殊药效成分有强肾补精的作用,可以提高精子质量。人们只有拥有了健康的身体才能摆脱疾病的困扰。

3.3 吸收剩余劳动力,改善农民生活质量

规模化种植黄秋葵,可以发展观光旅游业。种植黄秋葵需要大量的种植人员,观光旅游项目也需要相关的服务人员参与,养生项目开发的衍生加工业需要不少拥有专业知识的人员开发。这些项目的相关岗位可以优先解决当地剩余劳动力,政府相关组织人员根据劳动力的技能条件、学历等级、家庭条件等各种条件,综合分析设置合适的岗位,为稳定发展相关项目提供基础。政府也需要采取扶持手段,扩大黄秋葵种植基地,吸纳当地剩余劳动力,为当地的种植户提高收入,改善生活质量。

4 结束语

黄秋葵是近年来新兴的经济作物,也是当地人们主推的种植作物类型。当地政府可以将黄秋葵作为特色产业发展,通过规模化种植发展黄秋葵观光园、采摘园等休闲项目,开发黄秋葵的养生保健功能,为黄秋葵产业链发展提供经济条件。黄秋葵旅游养生项目可以吸纳不少当地剩余劳动力,为当地种植户提高收入,助力当地农业发展。

猜你喜欢
黄秋葵幼苗植株
假日与婆母村郊栽苗
黄秋葵对肉兔屠宰性能、免疫性能和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希望
绿色无公害特色蔬菜黄秋葵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玉米倒伏的原因及防控措施研究
长匐茎与块茎
防治长茄弯果有窍门
黄秋葵补肾不是传说
海南儋州黄秋葵畅销京粤沪
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知识归纳及试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