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女子以肝为先天”论治女童性早熟

2022-11-23 22:33闫文月吴正雪刘维张桂菊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22年3期
关键词:疏肝肝气女童

闫文月, 吴正雪, 刘维, 张桂菊

性早熟是儿童常见的内分泌疾病,表现为女童在8岁前、男童在9岁前出现性发育征象,可导致骨骺过早闭合,成年终身高受损,发育过早还会使患儿产生羞怯、自卑、社交退缩等心理行为问题。本病女童发病率较男童高,男女比例为1∶4~1。由于生活节奏、社会暴露、饮食结构以及环境污染等多因素的改变,近年来性早熟的发病率有增高趋势。现代医学将其分为中枢性性早熟及外周性性早熟。其中女童中枢性性早熟大部分无器质性病变,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称为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占中枢性性早熟的80%~90%[1]。中医学认为肝与女童性发育关系密切,叶天士先生首次提出“女子以肝为先天”,在治疗女子疾病时着重对肝脏的调护。综合当下儿童压力比较大的现状,从肝论治已成为临床治疗女童性早熟的辨证思路。

1 “女子以肝为先天”溯源与释析

“女子以肝为先天”始见于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淋带》篇,“女科病,多倍于男子,而胎产调经为主要……从左而起,女人以肝为先天也。”弟子秦天总结叶氏经验时指出“今观叶先生案,奇经八脉固属扼要,其次最重调肝,因女子以肝为先天[2]。”叶公在立足前人经验的基础上,以性别差异为前提,首次指出女子独具先天,强调肝脏对女子健康起的重要作用。后世医家据此阐发,治女子疾病注重肝脏的调护,常可一矢中的:一、血对于女性生理病理至关重要,正如《女科百问·第一问 精血以分男女之本源》云“男子以精为本,女子以血为源”,《扁鹊心书·妇人篇》云“妇人除妊娠外,有病多与男子相同,但男子以元阳为主,女子以阴血为主。”血的生成涉及多个脏腑,但以肝藏血最为重要。若肝藏血功能失职,可致经孕胎乳多方面疾病。二、肝主疏泄,喜调达,恶抑郁。肝气郁结,疏泄不及,可致诸多妇科疾病发生。三、在经络走行上,足厥阴肝经“循股阴,入毛中,环阴器,抵小腹,……,上贯膈,布胁肋”,女子经带胎产多种疾病发生于肝经循行部位,故肝脏及肝经对女子病机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四、“冲为血海,任主胞胎”,女子月经来潮、胎孕等与冲任充盛息息相关。而肝与冲任二脉关系密切。首先,肝主藏血,肝血充盈,下注血海,冲任二脉方可盈满。其次,肝主疏泄,疏泄功能正常,气机调畅,方能“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再次,冲任二脉与足厥阴经相通,而隶属于肝经,经脉上的联系进一步加强了生理上的联系[2-3]。综上,女性特殊的生理病理决定了肝脏之病以女子为多、以女子为甚。

万全《育婴家秘》曰:“盖肝之有余者,肝属木,旺于春。春乃少阳之气,万物之所资以发生者也。儿之初生曰芽儿者,谓如草木之芽,受气初生,其气方盛,亦少阳之气,方长而未已,故曰肝有余。”小儿时期,“肝常有余”,少阳之气虽不充盛,但处于蓬勃向上的态势,这一生理特点有助于儿童的生长发育[4]。在成长过程中,小儿容易受到自身或外界多种因素的刺激,加之现代儿童学业繁重,课外辅导、艺术拓展较多,升学就业压力大,容易肝郁不舒;同时大量的补习辅导严重限制了儿童自由的课外生活,运动量明显不足,束缚了儿童自由、活泼爱动的天性,所愿不遂,导致肝脏功能失常。若无妥当控制或得不到合适的治疗,肝失疏泄,藏血失职,气血失衡,促进或加剧性早熟的发生发展。

2 从肝论治女童性早熟的理论探析

2.1 乳房发育:气机需调畅,治应顺肝性 肝木旺于春,喜舒展畅达,不喜郁遏。《血证论·脏腑病机论》曰:“肝属木,木气冲和条达,不致遏郁,则血脉得畅。”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学业繁重,造成心理压力大,或平素性格内向,遇事不喜外诉,以致肝气郁结,疏泄失常。如《女科百问·妇人百病多因气生》云:“气以形载,形以气充……,气和则生,气戾则病,结为积聚,气不舒也。”《临证指南医案·调经》曰:“肤腠刺痛无定所,……,由情怀少欢悦。多愁闷。郁则周行之气血不通。而脉络间亦致间断蒙痹。”肝经“布胁肋”,气机不畅,疏泄失职,气血失和,乳房经络不利,不通则痛,致乳房胀痛。性早熟首发症状以乳房隆起,胀痛不舒者居多,多伴见乳房胀痛、急躁易怒、目赤、口苦的症状,不难判断肝阴虚证的存在,故在治疗时注意运用疏理肝气、滋养肝阴、清泻肝热、柔肝止痛等法[5]。对于压力大的患儿,治疗时注意“气机通则一通百通”,侧重选用疏肝理气类药物,如醋柴胡、川芎、白芍、郁金等[6]。根据其“气结血滞”的病机,董幼祺在治疗性早熟女童乳核增大或伴见疼痛时,常选用行气破血止痛之三棱,但在运用此类药物时应注意中病即止[9]。《丹溪治法心要·小儿科》中提到“小儿易怒,肝病最多,肝只是有余,肾只是不足。”肝肾关系密切,有“乙癸同源”之说。小儿肝常有余,肾常虚,“实则泻其子”,但泻肾恐影响患儿生长发育,应治以疏肝、柔肝、平肝、泻肝,如此考虑到“肾无实证”,可不攻伐肾气[10]。

2.2 阴毛发育与白带:木旺乘脾土,调肝兼顾脾 性早熟女童首诊原因除乳房发育外,阴道分泌物的增加及阴毛发育亦占重要部分。从经脉走行来看,足厥阴肝经“循股阴,入毛中,过阴器”,阴部为肝经所络,故阴毛发育、分泌物的增加与肝相关。《秘传证治要诀及类方·妇人门》曰:“赤白带下,皆因七情内伤,或下元虚冷,感非一端。”《妇科玉尺·带下》云:“盖肝气郁则脾受伤,脾伤则湿胜,皆由风木郁于地中使然耳”,七情之中,怒伤肝,木旺乘土,脾土受累,生湿注于下而成白带,据此提出“开提肝气,助补脾元”的治法。此外,小儿脾土本不足,土虚木乘,脾运化失调则生湿化痰,注于带脉亦致分泌物增多。《傅青主女科·带下》篇指出“尼僧,寡妇,出嫁之女”多有带下病,而“室女”患此病者较少,但若“加以脾气之虚,肝气之郁,湿气之侵,热气之逼”,则易得带下病,治宜“补脾胃之气,佐以舒肝之品,使风木不闭塞于地中,地气自升腾于天上。”徐蔚霖认为带下与肝经绕阴器有关,故用药以入肝经药为先,且注意对药使用[11-12]。例如柴胡、黄芩疏肝泄热,郁金、八月札疏肝理气,潼蒺藜、白蒺藜既入肝平肝,又入肾补虚,肝肾双补。此外,徐蔚霖认为天花粉疗效显著,开郁结,降痰火,和牡蛎配伍,相辅相成[11]。但是治疗时应注意顾护脾胃,可采取间歇服药的方法,或者对于服药不便的患儿,加入芳香类药物起调和作用。钟涛等[13]自拟性平汤加减疏肝理气、清热散结,方中主要以银柴胡清虚热,白芍、石决明、菊花平肝,且后两者兼清肝之效,路路通疏肝通络,荔枝核行气散结,红土瓜、兰花参、荠菜花健脾养肝,可使女童阴道分泌物减少或消失。

2.3 月经来潮:调肝理气血,阴阳共平衡 《胎产指南·调经章》曰:“肝为血海,冲任之系,冲任失守,血气妄行也”,《景岳全书·经脉诸脏病因》云:“肾为阴中之阴,肾主闭藏,肝为阴中之阳,肝主疏泄,……,再如气道逆而不行者有之,由肝之滞也。”肝气郁结,疏泄失职,郁而化火,血络被灼,可见月经来潮过早。《妇科玉尺·月经》认为“或嫉怒褊急,以伤肝气,致冲任失守,血气妄行”,肝气疏泄太过,亦可导致月经问题。董幼祺教授认为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肾精日渐丰盈,若肝气疏泄过度,使肾精过早外泄,青春发育提前启动,导致月经早至[14]。并指出本病治疗应平衡阴阳,调和气血,正如《医贯·血证论》提出的“血随乎气,治血必先理气。”肝气郁结证患者要注意疏泄气机时兼顾养肝血,取“补肝体而助肝用、血和则肝和、血充则肝柔”之意。女童学习压力过大、情绪紧张导致情志不畅,肝气郁滞,升降疏泄失司,可致各种月经问题。张婷婷据《傅青主女科》“治法宜以开郁为主”的治则,治疗时常选用合欢皮、白芍等疏肝解郁药[15]。

2.4 情绪异常:身心宜兼顾,肝舒体自健 《外经微言·肝木篇》指出“木喜疏泄,遇风寒之邪,拂抑之事,肝辄气郁不舒。”《万氏妇人科·调经章》认为“女子之性,执拗偏急,忿怒妒忌,以伤肝气。”前面提及不良情绪可以影响肝功能的发挥,造成或推动性早熟的发生发展[16]。患儿又可因发育过早,自身形态与同龄人不同而加深自卑、抑郁等心理,从而加重病情,产生恶性循环,造成疾病缠绵难愈。刘海莲[17]分析性早熟女童家庭社会行为,发现家庭关系不和睦是该病发生的危险因素。乔晓红等[18]指出中枢性性早熟女童在抑郁、社交退缩、体诉、攻击性、内向因子、外向因子、多动、残忍性等方面得分均高出正常女童。《张氏医通·郁》认为:“郁证多源于志虑不伸,而气先受病。”性早熟属于身心类疾病,综合患儿的身心状况,治疗应注重身心同治,疏肝理气,调畅情绪,恢复肝正常的生理功能显得尤为重要。正如陈士铎所说,“木不郁则不损,肝木之郁即逆之之谓也。人能解郁,则木得其平矣。”

2.5 肥胖:痰湿阻于络,肝木宜疏泄 肝属木,喜条达,主疏泄,儿童生长发育迅速,肝木偏旺,加之儿童对情绪控制较差,易受外界影响,肝郁乘脾,则致脾失健运,水谷精微代谢失常,痰湿内蕴,脂肪堆积发为肥胖,故《血证论·脏腑病机论》云“木之性主于疏泄,食气入胃,全赖肝木以疏泄之,而水谷乃化,设肝之清阳不升,则不能疏泄水谷,渗泄中满之症,在所不免。”脾胃者,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胃经循行于乳房,《灵枢·经脉》云“足阳明之脉……从缺盆下乳内廉。”脾胃失于运化,痰湿阻滞,故乳房内生结节。梁佳等[19]研究发现儿童肥胖和性早熟存在相关性,肥胖女童中性早熟检出率(80%)明显高于正常体质量儿童(6.76%),多项研究发现治疗肥胖型性早熟儿童多以祛湿化痰、疏肝泻火为原则组方,如自拟化痰泻火方[20]、抗早2号方[21]等,且可有效降低性早熟儿童性激素水平,缓解乳房硬结和胀痛,抑制骨龄增长。

3 临床验案

一诊(2020年6月7日):患儿女,6岁6月龄,因情绪激动后出现右侧乳房略肿大,无触痛,无明显阴道分泌物,无阴道流血,无其他不适。患儿身高123.3 cm,体质量21.3 kg,乳腺彩超:右侧乳腺局限性增厚,给予“龙胆合剂、知柏地黄丸”口服1周,患儿右侧乳房肿大消退,无其他不适。

二诊(2020年7月5日):1个月后(6岁7月龄)患儿复诊于我院门诊,查激素六项:促卵泡素2.59 IU/L,泌乳素329.0 mIU/L,促黄体素<0.100 IU/L,雌二醇421 ng/L,睾酮<0.025 μg/L,孕酮0.56 μg/L;妇科B超:子宫大小4.0 cm×1.8 cm×1.0 cm,右侧卵巢大小1.6 cm×0.7 cm,>4 mm卵泡数目约2个,较大者0.54 cm×0.46 cm,左侧卵巢大小2.1 cm×0.8 cm,>4 mm卵泡数目约1个,较大者0.40 cm×0.32 cm;骨龄:CHN骨龄8.2岁,与年龄差1.5岁。骨发育评价:极早。嘱家长密切关注患儿生长发育状况,并向患儿及家长进行详细的饮食、运动、睡眠等方面的宣教,缓解患儿及家长的焦虑情绪,随诊。

三诊(2021年2月7日):7岁2月龄,患儿无明显诱因再次出现乳房增大,左侧乳房触痛,阴道可见少许分泌物,无阴道流血,无其他不适。患儿身高126.3 cm,体质量23.4 kg。复查乳腺彩超:双乳晕区探及腺体样组织,范围:右侧6.7 mm×22.7 mm,左侧8.3 mm×25.3 mm,结构较紊乱,内回声不均匀,提示双侧乳腺轻度发育;妇科B超:子宫大小4.1 cm×2.0 cm×1.1 cm,右侧卵巢大小2.1 cm×1.1 cm,其内探及约4枚卵泡回声,较大者大小约0.34 cm×0.57 cm,左侧卵巢大小1.9 cm×1.0 cm,其内探及约3枚卵泡回声,较大者大小约0.41 cm×0.41 cm;性激发试验示阴性。诊为假性性早熟,予中药口服。患儿平素任性,性急易怒,纳谷不香,挑食,易腹胀,面色不华,舌边尖红,苔黄厚,脉略弦。治以疏肝清热,佐以健脾消导,中药剂型选取膏方,组成为柴胡90 g,白芍、醋香附、陈皮、麸炒白术、生地黄、知母各150 g,盐荔枝核、盐橘核、麦芽、茯苓、薏苡仁各240 g,饴糖200 g。早晚饭前服用,连服1个月。

四诊(2021年3月7日):服用上述药物无明显不适,乳房肿大消失,乳房略有触痛,苔略黄。在上述膏方基础上加龙胆草60 g,继服1个月。

五诊(2021年4月4日):患儿性情急躁症状较前缓解,未见乳房肿大,无乳房触痛,继予上述膏方1剂。

随访6个月,患儿生长速度可,再次行骨龄测定,与年龄差1.1岁,暂未见乳房肿大及其他发育征象,随诊。

按语:本例病案中患儿平素性急易怒,发病有情绪不畅的诱因,疏泄失职,气血失和,乳房胀痛,予“龙胆合剂、知柏地黄丸”口服,乳房肿大症状消退。二诊时骨龄示提前1.5岁,此时身高123.3 cm(50~75百分位),体质量21.3 kg(50百分位),身高、体质量尚处于正常范围,未予特殊处理,嘱密切观察。三诊时乳房发育症状复现,激发试验示中枢轴未启动,予中药治疗。仔细问诊,除性急易怒、舌边尖红、苔黄厚、脉弦等肝气郁兼化火症状外,患儿纳一般、腹胀、阴道可见少量分泌物,肝郁累及脾胃,故在疏肝清热、调畅气机的同时,兼顾健脾消导,基本方选柴胡疏肝散加味。柴胡疏肝散出自《景岳全书》,为治疗肝气郁结的经典名方。方中柴胡疏肝解郁为君;臣以醋香附疏肝理气,以助柴胡解肝郁,白芍养血柔肝,补肝体助肝用;佐以盐荔枝核、盐橘核行气散结,陈皮、茯苓、麸炒白术健脾的同时不离渗湿,麦芽、薏苡仁为药食同源之品,合用增强健脾之效;饴糖调和药性,改善药物口感,为使药。考虑患儿服药疗程较长,故剂型选取膏方,便于服用。1个月后复诊,效可,乳房仍略有触痛,舌苔略黄,故在上方基础上加龙胆草以泻肝胆湿热。治疗共3个月,患儿及家长配合度高,服药时间规律,并在长期的生活指导下养成了合理的生活作息,效可。

4 小结

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社会压力的增大以及家长对孩子生长发育认识的提高,性早熟发病率升高的同时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现代医家从肝论治性早熟,基本方选龙胆泻肝汤、逍遥散(或丹栀逍遥散)、柴胡疏肝散等,多为调肝类经典方剂,或医家根据临床经验,自拟方剂以疏肝气、清肝火、养肝血[22-25],滋肾疏肝,肝肾同治[26-28],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张静等[29]对广州3 000余例中枢性性早熟患儿出生日期的五运六气规律进行探究,出生年分岁运为木运,尤其是木运不及患该病最多。木之生气不足,肝胆为五脏六腑中最弱,土不畏木,木不生火,促进或加剧性早熟的发生。患儿在体质上多有为损阴、阴液不足等象,这也提示临床需切中病机,治疗兼顾“燥”与“热”。值得注意的是肝主疏泄,对全身气机运行起着重要的作用,性早熟儿童多伴见情绪问题。此外,乳房胀痛、月经过多、痛经等带来的不适感可激发女童的负面情绪,使其更易陷入身心互相影响的恶性循环中,出现身体与心理症状并存的情况。故在治疗上运用中药干预疏肝解郁,调畅情志,结合心理干预缓解应激状态,正确认识性早熟的发生、发展与预后,提高心理承受阈值尤为重要。目前报道从肝论治有助于改善性早熟女童的临床症状,仍缺乏调肝类药物对性早熟儿童不良情绪及心理改善的前瞻性研究,这应成为后期研究的一个方向。

猜你喜欢
疏肝肝气女童
自拟疏肝和胃汤加味治疗肝气犯胃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观察
春季养肝食何“味”
肝气郁结是肝病吗?
用爱守护,宝山二中心开发女童保护课程
我家秘方
柴胡疏肝散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型腹痛35例
疏肝健脾活血法治疗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2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