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事业单位资金管理问题及解决方法探讨

2022-11-24 05:49李婷河南省医学会
品牌研究 2022年29期
关键词:财政资金专项资金资金

文/李婷(河南省医学会)

随着改革开放进程不断加快,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此同时,政府机构改革步伐逐渐加快,事业单位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其内部资金管理方式直接关系着整个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目前我国多数事业单位仍采用传统粗放的管理模式,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仍然无法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下现代企业的要求。而随着公共财政体制的建立和运行,事业单位的经费来源渠道更加多样化,资金来源更为多元化,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但是从实际运作来看,我国大部分事业单位资金管理体制依然不够健全,缺乏必要的约束机制和监督手段,致使一些资金管理混乱无序,资产闲置浪费现象时有发生。

一、事业单位资金管理的概念

(一)事业单位资金管理的含义

所谓事业单位是指具有特定目的和任务的组织,包括国家机关、人民团体、部队以及其他依照法律规定设立的依法行使职能的非营利性组织或民办非企业单位。它既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非营利组织,也与企业相比有自己独特之处。

(二)事业单位资金管理特点

事业单位资金管理的宗旨就是为了实现国家利益最大化和社会公众根本利益最大化。这一点与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经营理念非常类似,即追求利润最大化和经济效益最大化。同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公共物品供给由单一向多元转变,公益性质日益增强,而政府作为提供公共服务的唯一主体,其职能也从单纯的经济管理者转向了为公众服务的组织者。因此,事业单位必须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来保证自身的健康发展,以最小成本获取最大效益,从而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和效果。

二、事业单位资金管理的价值

(一)事业单位资金管理对财政的影响

事业单位资金管理不仅有利于节约财政资金支出,而且有助于优化财政支出结构,降低行政事业性开支;可以加强预算执行监管力度,防止预算外收入流失,确保国有资产安全完整,有效控制腐败行为发生;可以规范会计核算秩序,强化财务监督力度,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为单位领导决策提供参考依据;能够提升公共服务质量,改善公共服务供给状况,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有利于深化财税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完善公共财政体系建设。因此,通过建立健全我国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监督管理制度,对保证国家财政资金高效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另外还能推动政府职能转型,加快政府机构改革进程,推进事业单位内部管理制度创新[1]。

(二)事业单位资金管理的作用

对于专项活动和专项资金都需要进行有效的管理与控制。这些专项活动和专项资金不仅关系着整个社会经济发展,而且也直接决定着一个地区或者行业未来发展方向及前景。所以,做好这项工作十分有必要。一是要强化财务管理意识;二是要成立专门部门负责资金的筹集与分配使用;三是合理制定支出标准;四是提高财务人员素质。总之,只有不断增强资金管理水平才能实现预期目标,更好地为经济社会服务。例如:开展重大工程、重点项目等,可以运用专项计划来加强资金管理,确保各项工作有序的完成;举办各类培训,促进人才成长进步。另外,还需要进一步健全法律法规,加大对腐败行为的惩治力度。随着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建立和发展,我国的财政体制也发生了一系列变化。这些都为财政性资金投入提供了条件和可能。目前,财政部门正在积极推行预算绩效管理改革,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而资金管理工作作为财政支出过程的关键环节,直接关系到支出效果。因此,做好资金管理工作意义十分重要。但在实际中,有些单位由于受传统思想以及相关法律不完善等的影响,往往忽视了资金管理工作,使得许多资金无法发挥应有的效益,所以有必要对财政专项资金进行研究与探讨。

三、事业单位资金管理中的问题

(一)资金预算迁就决算

(1)由于长期以来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和计划经济思维模式的影响,在实际工作中,许多事业单位存在着严重的重支出轻收入、重钱轻物现象;有些事业单位没有建立起严格规范的预算编制制度,不能按照国家政策规定,科学有效地组织和分配各项事业费用。一些单位往往只注重预算收支结余指标的实现,忽视了其他方面的需要,导致部分项目预算与决算脱节,盲目进行项目上马或增加投入,致使投资方向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造成固定资产闲置、资产损失和经济效益下降。(2)资金配置不合理,资源配置失衡。目前大多数事业单位都实行“全额预算制度”,对事业经费实行统一拨付、统一调配、统一结算。这种管理体制下,各部门之间缺乏必要的横向协调,使得各部门之间的利益难以平衡。此外,有些单位虽然设置专门账户用于核算本系统内支出业务,但是由于各部门之间信息传递渠道不畅等原因,无法及时掌握各项资金的动态运行,不利于及时发现并制止腐败行为的发生。(3)资金运用不当,利用效率不高。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多数单位没有将财务管理放在重要位置上,而是作为行政管理工作的附属机构来对待。财务人员只是简单地提供会计核算数据和报表资料,很少主动参与经营决策,更谈不上有效地控制财务风险[2]。

(二)资金使用存在浪费

(1)项目立项阶段。不少单位对可行性研究报告缺乏足够重视,盲目上马新的工程项目。即使是已经确定了建设规模,也未能合理利用现有资源,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更大作用。(2)施工组织设计环节。有些单位忽视工程项目管理,随意扩大投资规模,增加成本支出,甚至出现严重亏损。(3)竣工验收环节。很多单位在办理竣工决算之前就已进行财务审计。但由于种种原因,竣工结算工作并未得到应有重视。有的单位虽然完成了全部工程量,但是竣工后却没有编制完整的竣工结算文件。(4)财务监督和检查环节。有些部门没有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执行财务审批手续,擅自改变预算管理办法,擅自调整固定资产折旧方法,降低产品成本等问题。

(三)财务不参与项目流程

部分事业单位在投资决策过程中,往往只注重项目的经济合理性,而忽略项目实施可能带来的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从而导致许多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如一些单位在开展某项活动时,仅仅考虑到该活动是否可以盈利,而未充分考虑其产生的环境影响以及能否达到预期效益[3];有的项目虽然投资巨大,但由于缺少相应配套设施或配套措施,致使项目不能正常运营,造成很大损失;有的项目虽取得良好收益,但由于项目建设周期长,资金回收周期长,一旦建成投入生产就很难收回全部成本等原因,使企业面临亏损风险。

(四)专项资金无细化标准

目前我国尚未形成一套完整统一的专项拨款制度,对各类财政专项资金均采取分散管理模式,缺乏必要的监督管理手段和方法,使得专项资金管理随意性加强,监督检查难度加大。同时,各地各部门都不同程度地制定并出台了相关政策和办法,以加强对各项专项资金的监管力度。这些做法虽然一定程度上规范了财政资金拨付行为,但是却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专项资金使用效率低下的现状。因此,必须建立一个完善的专项资金管理制度,从源头抓起,严格按照《预算法》和有关规定办事,切实保障资金安全高效运行。

(五)一般资金往来挂账坏账多

长期以来,财政部门一直将一般资金作为预算外收入进行会计核算,没有纳入预算管理,且存在大量的应收未收款项和坏账损失。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事业单位的经营自主权逐步扩大,事业单位内部财务管理体制也需要不断完善,这必然会增加一些不符合现行会计制度要求的应收款项和坏账损失。此外,有些单位还片面夸大创收,轻视社会效益;单纯追求利润最大化,漠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导致大量财政资金被侵占,国有资产流失严重等现象时有发生。为了提高资金利用率,避免因资金占用不合理而出现浪费现象,我们应该把这部分资金列入预算,加强对资金的日常监管。

(六)人员管理能力相对较差

当前,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在机构设置、人员编制及人员配备方面普遍存在着问题,影响到事业发展规划目标的实现。人员管理能力相对较差,特别是基层事业单位,受客观条件限制,人才匮乏、专业结构单一、素质较低等原因,造成了单位资金管理效率低下等诸多问题。管理人员能力差不仅使财政资金利用效率低,也不利于促进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同时,还制约着社会各项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因此,如何优化配置现有资源,建立科学高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就成为摆在各级政府面前亟待解决的现实课题[4]。

四、提升事业单位资金管理的策略

(一)创新资金管理认识分析

我国目前财政支出规模巨大,但由于缺乏相应的资金管理体制,导致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资金浪费问题,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针对这种情况,应从以下几个角度出发:一是树立正确的观念。首先要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到财政对事业发展的支持作用,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其次要坚持以人为本,建立健全绩效管理机制,使有限的财政资金发挥最大效益,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同时也要注重培养财会人员的责任意识,不断增强其综合素质,为事业单位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提供坚实保障。另外,还要从预算编制入手,确保经费投入的科学性。再次,强化预算管理和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提高管理水平。最后要加强财政监督力度,促进资金使用规范合理。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解决当前财政资金流失现象严重这一突出问题。

(二)健全单位资金管理制度

一是建立科学高效的财务管理体制。要根据实际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财务规章制度,包括预算编制办法、经费标准以及相关配套文件;二是建立全面系统的内控体系。财务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做好事前计划与事中控制、事后核算及总结评估工作。此外还要建立专门的审计监督机构,定期开展专项检查和抽查活动,提高资金管理水平。三是建立预算约束机制。对于一些长期没有解决好的难题,要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加以解决。例如,项目评审过程中要注重专家意见和公众参与,在项目决策阶段就要充分考虑社会各方利益关系,确保各项投资方案能够得到有效执行。通过政府采购来规范项目招投标行为,同时也是对财政资金进行合理监管的重要手段之一;另外还应该从源头上杜绝腐败。在实施过程中还应加强对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评价,使有限资金发挥最大效用。资金管理制度改革方面:(1)加大对财政支出管理监督力度;(2)进一步细化支出标准,建立科学、严格、透明的预算制度。(3)积极推进国库集中收付制度。

(三)加快信息化平台的构建

完善财政管理信息系统。目前我国大多数县一级都已完成了县乡两级的财政状况分析,建设平台的内容主要分为三个部分:一是数据采集系统;二是信息共享系统;三是综合信息管理系统。数据采集系统就是对所有财政拨款单位的各种业务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存储并提供给各财政部门作为决策依据;而信息共享系统则是将这些数据经过加工处理后形成一个可供各级财政部门利用的数据库,从而为政府部门提供更多有用的经济信息,以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最后,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实现财政资金的集中管理、科学运作、高效运行和科学管理,它不仅能满足当前的需求而且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四)制定专项资金使用标准

为了保证财政资金安全完整运行,确保基金保值增值,防止挤占挪用现象的出现,对专项资金实施严格的监督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要明确各单位使用的项目范围,然后再根据具体用途制定合理的使用标准,其次要加强对专项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管,再次要建立科学高效的监督评价体系,最后要健全各项监督机制。

(五)规划一般资金使用制度

在编制预算时,必须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及政策规定,并结合本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和社会事业需要确定。同时,应按照相关要求编制年度财务决算报告或年度预算方案。在执行过程中,还要严格按照有关法律和规章制度办事。另外,还应对专项计划进行有效控制,防止盲目投资、重复建设等浪费现象的发生。此外,还应注重发挥财政部门职能作用。要建立起与财政体制相适应的管理组织机构。加强对预算外资金收支情况的监督检查。强化财政拨款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切实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规范各项财务行为。

(六)多种方式进行人员培训

一是利用互联网技术,通过网络培训系统向全体从业人员免费开放在线学习内容,以达到更好地接受新知识新技能的目的。二是开展远程面授培训,将在职学员集中起来进行面对面的培训,让其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从而增强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是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如:举办讲座、现场教学等,充分发挥基层专业技术人员的作用。

五、结语

事业单位资金管理问题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如何提高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和效率也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难题。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以及公共财政体制的逐步完善,财政投入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国家对卫生事业的资金投入逐年增长。但是,目前仍有许多事业单位没有真正落实好“政事分开”,仍然处于行政管理状态。这些单位的经费主要来源于上级拨款,缺乏自我积累,自我造血功能较弱,难以适应经济建设需要。另外,由于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管理模式和传统观念影响,使很多单位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一些薄弱环节。

相关链接

事业单位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事业单位接受政府领导,表现形式为组织或机构的法人实体。

猜你喜欢
财政资金专项资金资金
内部控制在基层财政资金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事业单位财政专项资金预算的监督及管理
地方财政资金管理现状分析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探索财政专项资金绩效监督新路子
浅议财政资金绩效管理的完善措施
涉农专项资金领域职务犯罪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