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的单元整体教学

2022-11-24 14:35廖卫成
江苏教育研究 2022年29期
关键词:评议排练课程标准

廖卫成

“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中设置的六个学习任务群之一。“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通过整体感知、联想想象,感受文学语言和形象的独特魅力,获得个性化的审美体验;了解文学作品的基本特点,欣赏和评价语言文字作品,提高审美品位;观察、感受自然与社会,表达自己独特的体验与思考,尝试创作文学作品”[1]26。

在课程标准的引领下,开展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已成为语文教学的必然趋势。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单位是“单元”,不再是“课”。在整体规划的基础上,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学情以及学习需求,对本单元学习任务进行整体规划和专业设计,指向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和审美创造。将静态、片面、碎片化的知识转化为鲜活的、整体的、结构化的知识,从而让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如何更好地从学习任务群入手设计单元整体教学,是广大一线教师比较迷茫的问题。本文试以部编版语文教材九年级下册“活动·探究”戏剧单元为例,浅探“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的单元整体教学策略。

一、提炼单元核心问题,确定教材教法

“文学阅读与创新表达”学习任务群在学习内容中有这样表述:“阅读表现人与社会、人与他人的古今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作品,学习欣赏、品味作品的语言、形象等,交流审美感受,体会作品的情感和思想内涵。”[1]27部编版语文教材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共有三篇课文,分别是郭沫若的《屈原(节选)》、何冀平的《天下第一楼(节选)》、孙鸿的《枣儿》,这三篇课文均为戏剧。就文体看,本单元与“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相适切。

在教学实际中,有教师在教授戏剧时往往采用小说鉴赏的教学方法,即从人物塑造、语言特色、剧本结构、主题思想等几个方面分析戏剧,这虽然对于戏剧剧本的解读有一定的帮助,但是忽略了戏剧是将文学、音乐、表演融为一体的独特文学形式,淡化了戏剧的“文学性”“舞台性”,这是没有抓住单元核心问题导致的。

第五单元同时也是“活动·探究”单元,在“活动任务单”中已明确任务:任务一,阅读与思考;任务二,准备与排练;任务三,演出与评议。单元导语中“舞台上的故事”“舞台上的人物”“合作排练”“尝试戏剧演出”等信息也都指向既要进行戏剧文本的阅读,也要开展排练、演出、评议等实践活动。《屈原(节选)》的“思考探究”题提示我们要关注人物对话、舞台说明、人物形象。《天下第一楼(节选)》的“思考探究”题侧重关注人物冲突、时代背景、人物台词、人物形象分析。《枣儿》的“思考探究”题主要关注人物思想感情、戏剧台词、舞台说明、首尾呼应的艺术特色。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把本单元的核心问题提炼为“把握剧本基本特点以及排演的相关知识”。根据核心问题,可以设定本单元的教学方法,在具体情境中,以任务驱动,让学生开展合作探究式学习。学生通过剧本解读、舞台排练、演出评议等环节了解剧本的基本特点,学会舞台语言的运用,塑造戏剧人物的独特形象,在阅读、排练、表演中获得审美体验。

二、制定单元教学目标,设计学习活动

单元教学目标设计的依据是课程标准,同时要基于单元教学的核心问题。“第三、第四学段,侧重考查学生对语言、形象、情感、主题的领悟程度和体验,评价学生文学作品的欣赏水平,关注研讨、交流以及创意表达能力。”[1]28

教学目标是学生在教师的教学引导中,通过学习实践所能达到的预期。它对学习活动的设计起指导作用。教学过程中要综合考虑教材内容和学生学情,制定相应的单元教学目标和不同类型的学习任务。围绕目标,将学习任务落实在具体、连贯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活动要注重语文性、综合性的结合,要注重听说读写的内在联系,同时也应该关注学情。学习活动的设计应该与单元教学目标一致,要能激活学生的知识储备,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帮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活动中完成学习,从而达成单元教学目标。

通过对课程标准中“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的理解,制定本单元教学目标:1.通过剧本解读,把握戏剧冲突,感知人物形象,学会品析经典台词。2.通过组织排练,了解剧本编改方法和戏剧排练流程,提升创新能力。3.通过演出评议,感受戏剧舞台艺术的魅力,提升戏剧鉴赏能力。

课程标准“教学建议”指出,教师要明确学习任务群的定位和功能,准确理解每个学习任务群的学习内容和教学提示。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教材内容和学生情况,设计不同类型的学习任务,依托学习任务整合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安排连贯的语文实践活动。

本单元教材已经拟定了三个学习任务。在此基础上,教师设置具体情境:学校开展“校园戏剧文化艺术周”活动,请学生参与并完成阅读与思考、准备与排练、演出与评议等任务。并将“校园戏剧文化艺术周”(以下简称“艺术周”)的三个任务再作具体细化:

(一)阅读与思考

一是戏剧人物海报展。要求紧贴本单元三篇剧本,撰写主要人物简介。目的是引导学生深入剧本,从人物的名字、背景、经历、关系、结局等角度,深层次、全方位、立体化地解读人物形象。

二是经典台词排行榜。基于对剧本的解读,摘录经典台词,并进行品析,制成卡片,贴在班级宣传栏中。其目的是让同学发现戏剧语言的特点,感受戏剧语言的魅力,领略旁白、对白、独白等不同台词形式的精妙,感悟潜台词的特殊表达效果,等等。

三是最佳“剧评人”评选。旨在引领学生对剧本进行评析,关注剧本的文学特征,认识戏剧的类型、风格等,注重从戏剧的尖锐矛盾冲突、人物台词的个性化和动作性,以及主题的社会意义等角度进行评价,目的是提高学生鉴赏、思辨与创意表达能力。

(二)准备与排练

一是依据学情,选定剧本。根据学校和同学的实际情况,选定适宜的剧本,进行创作改编,并观看、学习相关表演视频,为排练做准备。

二是成立剧组,明确分工。根据学生特长及剧情需要,选定导演、演员、剧务等,明确分工,明晰责任,明细计划。

三是排演磨合,改进提升。根据排练计划表认真排练,及时开展反思,总结经验,改进不足。要重视彩排过程中观众的意见,剧组适时讨论,不断提高排演质量。

(三)演出与评议

一是演前准备。在正式演出前要选好主持人,邀请评委、嘉宾、观众,制作节目单,撰写主持词,确定评议内容和标准,等等。

二是“弹幕点评”。在表演现场建微信群,让观众在现场就舞台表演进行讨论、评议。

三是评议颁奖。评委根据评议要点打分,并评出相关奖项,写明理由。观众也可以通过网络投票、现场点评等方式参与评议,最后综合决定获奖人员。现场举行颁奖仪式。

四是主创访谈。通过访谈的方式,邀请导演、演员等剧组成员,与评委、观众代表一起谈谈对作品的解读与评价。

三、优化单元作业设计,做好单元评价

单元作业指在单元学习过程中,教师对学生布置的非教学时间内完成的学习任务,这是学生巩固知识、掌握技能、形成方法、提高素养的重要保证。单元作业设计应该讲求科学性和过程性。作业类型主要有阅读类作业、写作类作业、口语交际类作业、综合活动类作业。第五单元为“活动·探究”戏剧单元,具有综合性、任务性特点,因而本单元适宜布置综合活动类作业,让学生在特定情境中完成语文学习任务。

单元作业的设计还应从“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的“学习内容”“教学提示”中寻找启示。课程标准“学习内容”第四学段(7~9年级)第(4)条这样表述:“领略数字时代精彩的文学世界,欣赏由经典文学作品改编的影视作品,感受不同媒介的艺术魅力。”[1]28“教学提示”第(3)条中有这样的表述:“第三、第四学段,侧重考查学生对语言、形象、情感、主题的领悟程度和体验,评价学生文学作品的欣赏水平,关注研讨、交流以及创意表达能力。”[1]28因此,可这样设计本单元作业:请学生欣赏与第五单元三篇剧本内容相对应的电影、电视剧、话剧等,感受不同呈现方式的艺术魅力,并给《影评》杂志“内行观众”栏目投稿。作业的设计是要学生带着现有的剧本去观看影视作品,比较影视作品与剧本文本之间的关联与差异,提升学生鉴赏、辨析的能力。

单元评价主要是依据单元教学目标,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综合评判。“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有这样的教学提示:“第三、第四学段,对语言、形象、情感、主题的感悟程度和体验侧重考察,评价学生文学作品的欣赏水平,关注研讨、交流以及创意表达能力。”[1]28根据第五单元的文本特点以及单元教学目标,和“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教学提示,可这样设计单元评价题目:

请将蒲松龄的《狼》(一屠晚归)改编为剧本。要求:1.设置尖锐而集中的戏剧冲突;2.根据剧本冲突,增删情节;3.设定屠夫的核心性格;4.设计必要的独白、旁白;5.有舞台说明。

以部编版语文教材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为例的单元教学设计,是对任务群引领下的语文教学实践的一次探索。在课程标准引领下,语文教学只有真正将知识融于情境,将学习基于任务,才能让语文学习更真实发生,才能更有效提升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评议排练课程标准
舞动未来
强化述职评议 落实主体责任
基于特征数据的开放式同行评议关键因素的实证分析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权威出版
高校课程标准编制质量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A quieter world during the lockdown
两个大忙人
人大“评议+询问”:助推漯河转轨发展“快车道”
关于开辟版块答疑解惑的通知
新课程标准下的计算教学怎样教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