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研究

2022-11-24 21:38高欣龙翔云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2年28期
关键词:铸就中华文化弘扬

高欣,龙翔云

(贵州大学人民武装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贵州贵阳 550025)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1]因此,在新时代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从历史的高度提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2]”“两个结合”理论的提出,既是我国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的重要文化支撑,也为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忘本来”、坚定文化自信指明了方向。实践证明,通过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坚定国人的文化自信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1.1 民族认同感会越来越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民族认同感表现在中华民族全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中华民族同属于一个大家庭,具有同源性,由于长期的生产、生活交往中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特点,形成了今天中华56个民族的大家庭。如果说一个民族传统文化是这个民族品格养成的根脉,那么作为其文化最高境界和精髓的价值观就是这个民族品格的灵魂。众所周知,一个民族品格的塑造,民族品格养成之“魂”价值观的培育要立足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所以是中华民族的共同价值信仰,是民族品格养成之“魂”,在于它在实践养成中不断引领国人的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

1.2 社会弘扬面会越来越大

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提升,中华文化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关注。尽管中国传统文化在不同历史时期经历了磨难,但它仍具有极强的生命力。这说明“中国传统文化不仅有深厚的文化积淀,而且有丰富而生动的哲学语言,充满着富有智慧的表达方式”[3]。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开始对精神生活有了更高的需求,对此就需要优秀的传统文化思想来丰富当代社会的价值。特别是传统文化中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文化在新时代越来越受人们关注和弘扬,儒者孟子说:“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儒家思想给予人以精神追求,让人获得有一种至高无上的价值感。现如今,我们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立和谐的社会关系,建设美丽中国,最终倡导的是人与社会和谐相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精髓对人们影响面越来越大,在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弘扬面会越来越大,得到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

1.3 全球影响力会越来越高

在世界多极化发展的趋势下,怎样坚持中国道路、构建和谐社会,在世界舞台上体现中华民族文化的软实力,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全球的影响力,是党必须考虑的长远战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人类贡献的增多,世界各国也把更多目光和需求投向中国,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汉语,学习中国技术,中国制造成为世界日益关注的焦点。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对世界的贡献,也让更多外国人愿意学习了解中华文化。

2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要性

在新的历史时期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繁荣昌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新时代提出的要求和目标[4]。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必须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不断推进中华文化前行。

2.1 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需要自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在人类文化发展史上,虽然中华文化在不同时期屡遭破坏,但中国传统文化没有断裂过,仍然砥砺前行。中国不仅有大量的经典文物,还有各类现存的古典文献书籍和资料,为人类留下了可供研究和探索的有形或无形资料文献财富。这些经典的传承、文献的研究对人类文化的源远流长及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都有着非凡的价值。

2.1.1 传承文化经典是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的有效途径

作为世界上自强不息、充满血性、百折不挠的中华民族,其先祖们留下的文化一直延续传承了几千年。这些祖辈们遗留下来的文化遗产,其中有许多是世界上少有的文化瑰宝。毛泽东同志曾指出:“在中华民族的开化史上有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有许多伟大的思想家、科学家、发明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和艺术家,有丰富的文化典籍。”[5]可以看出,中华民族历代传承文化经典与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实践是融为一体的。一个民族的文化结构是一个整体,但各个民族又有不同的特点。中华文化的经典中有各种不同的观点,例如,在中国早期的思想家中有老子、庄子、孔子、孟子等,思想观点各有其说。其中儒家思想在文化经典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滋养着中华文化的发展和中华文明的创造。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激发了后贤留下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等名言佳句。在不同的时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励着中华儿女不断奋发图强,无论是在救国图存的封建时期,还是在中国遭受外敌入侵的民国时期,中华儿女都能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而不同的包容精神、与时俱进的求实和变革精神为国为民而奉献。这种对文化经典的传承和践行是不断铸就中华文化的力量源泉,是对经典文化的最好诠释。在21世纪,党领导人民建设美丽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文化的繁荣和发展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不断注入新的元素和活力,汲取世界各民族一切优秀的文化养分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的新辉煌。

2.1.2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新思想的指导

新时代,党提出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的总体目标,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要立足本国实际、立足民族优秀的文化,同时要汲取一切外来优秀的文化,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弘扬发展好,走向世界让人类共享。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文化多元化的发展,外来腐朽文化在不断侵蚀着一些青少年思想,给一些正在成长的青少年带来一些负面影响。比如,近年来盲目崇拜洋文化,推崇狂欢夜、万圣节、情人节等西方节日。而我们传统的节日,如春节、中秋节、端午节等,逐渐在一些青年人思想中淡化。为此,党高度重视人们思想意识形态领域建设,“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提高人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识和理解,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

2.2 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需要努力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延绵不绝的中华传统文化是在数千年传承积淀中形成的,在中国社会历史发展中发挥着独特价值和人文精神。近代以来,中华传统文化进入了一段坎坷艰难曲折境地,其发展和影响力在以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面临着危机。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国在世界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中华文化的智慧和价值也越来越受到更多国家的关注。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要延续中华文化血脉并从中汲取精神养料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就需要努力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2.1 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和现实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鲜明特征的体现。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6]可知,世界上没有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任何一种文化的形成确立,都不能脱离自己民族的历史脉络和精神传统,中华传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是中华民族在这片广袤无垠的土地上长期生活和实践中积淀来的,具有无比深厚的根基和凝聚力。无论在两汉,还是在隋唐、两宋时期,中华文化发展都是世界文化的发展;民国时期,中华文化面临近代危机,其影响力日益衰微。在新时代,要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就不能盲目拿来一切外来文化,在这里可以汲取其他国家的优秀文化,但主要的是要立足中华立场和立足中华民族现实,应弘扬长征精神、改革精神、航天精神等异彩纷呈的精神。随时代不断变化,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必须结合现实需要,要坚守中华立场不断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价值理念和养分。

2.2.2 以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为目的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立身、立命之本,也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精神标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与担当在不同历史时期彰显着不同光彩,为国家社会治理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中的古老价值必须要结合时代,需要不断创新,如“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富强思想,“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的睦邻友好思想,“苟日新、日日新”的创新思想。这些中华传统文化精华,是中华民族宝贵的遗传基因,在不同历史时期更是维护中华民族精神纽带,在今天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华传统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如何结合时代发展需要让其发挥更大的价值,是一个重要时代课题。这也给广大的文化工作者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了新的和更高要求,在理论创新和社会践行中不断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以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为最终目的,从而不断提升文化软实力和国际文化竞争力。

2.3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党在新时代担负的文化使命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回顾自党成立以来中华文化发展的历程,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互鉴中,中国共产党在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同时,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不忘本心、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开启了中华文化发展的新篇章[7]。我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社会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历史时期,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党在新时代担负的文化使命。这就要求我们在研究、学习时结合时代发展的需要有继承性和批判性的取舍,不能全部照抄照搬,应努力实现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代社会相适应,共同服务于以文化人的任务。

在人类社会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接续奋斗的中华民族,用自己勤劳和智慧创造了辉煌厚重的中华文化。当代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继承历史光环的基础上,自觉地担当起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命,结合时代发展需要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谱写中华文化新篇章,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有力支撑。

任何一种文化都是在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成长起来的。只有不断汲取优秀的传统文化精髓,才能创新出优秀的民族文化。在人类社会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中华民族能够形成独特的文化标识,源于中华儿女对本民族文化的高度自信与自觉认同。而对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豪感要有所取舍:一要,避免盲目自大的民粹主义;二要,避免崇媚洋外的民族虚无主义。我们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科学态度对待民族的传统文化,深刻认识和把握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未来发展的前景,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在当下,优秀民族传统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基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提供丰厚的滋养,为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提供了动力源泉。因此,不断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心和自豪感就要立足现实,顺应时代发展要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内涵丰富,结合时代特征,坚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当代提升文化软实力,提高国际文化竞争力,建设文化强国的必然要求。

3 新时代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途径

3.1 不断完善优化其内容资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主要体现在优秀文化的遗产和成果上,这些成果层次多元,内涵丰富。为让成果更好地结合时代发展需要,应不断优化资源和新的表达方式,把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紧密结合,开辟新的思路和视角,结合民族特色、地域文化、传承方式等特点不断提升内涵价值,并对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和转化创新,以构建成具有中华文化特色、内容新颖、表达方式多元有趣的内容资源,不断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召力和吸引力。

3.2 搭建拓展互联网云端线上传播平台

在当前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时代的大背景下,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创新是大势所趋。因此,依托互联网和云技术实施拓展建立新的文化传播云平台,应通过多种云端应用,实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开发、共享互动,形成大众参与和网络传播的多渠道融合联动机制。尤其要借助海外主流短视频播放平台和各种社交网络媒体平台的传播力量,不断加大文化科技创新投入,提高科技创新转化能力,积极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表达方式,利用云端技术构建全方位的文化对外传播体系,向世界展现开放的中国文化新气象。

3.3 加强中外文化交流互鉴

找准中华文化对外交流互鉴传播的路径和策略,转换对外文化传播中的话语体系,在交流互鉴中多角度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并做好“请进来”,举办形式多样化的国际文化交流学术活动,邀请外国文化学者来中国开展学术沟通和交流活动。特别是在中国传统节日、民族特色节日等邀请国际友人来中国体验,使更多的国外人亲身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继而坚持让优秀文化“走出去”,不断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力度,加大与海外文化中心的联系,通过各种文化节的推介活动,把中国的医药、典籍、文物、民俗传统、艺术作品等宣传推介出去,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华文化。

4 结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和起点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的精神根基,建设文化强国,提升文化软实力,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担负的文化使命,这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文化支撑和精神动力。提升中国文化的软实力,提高中国文化在国际的影响力,必须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文化发展的指导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心,吸收外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经过实践证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指导。在中国5 000多年优秀传统文化的场域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与创新提供了滋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在新时代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新思想,还要做到两者的有效结合,不断丰富和完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这也符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引领的双重效应。

猜你喜欢
铸就中华文化弘扬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千锤百炼,铸就十佳
站在日本的讲台上传授中华文化
华侨图书馆将建海外漂流站 让中华文化传播海外
以中华文化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的路径思考
弘扬传统文化 “粽”下美好心愿
人大代表要学习、弘扬焦裕禄的“三股劲”
姜虎林:14年铸就“资讯梦”
竭诚铸就返乡创业路
弘扬《国风·秦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