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历程·成就·经验

2022-11-26 12:48
高校后勤研究 2022年9期
关键词:高校后勤后勤社会化

卢 玺 董 科

试述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历程·成就·经验

卢 玺 董 科

[沈阳工业大学]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已40余载。40多年来,高校后勤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瞩目的成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适时总结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历程、成就和经验,对未来继续深化改革,实现高校后勤高质量发展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高校后勤改革必须坚持为教学科研工作和广大师生服务的正确方向;必须结合地区、高校的实际情况,探索符合自身特点的改革道路;必须坚持系统改革观,要统筹布局、协调同步;必须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强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必须坚持公益性投入和市场化运作相结合,实现协调发展。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历程;成就;经验

一、前言

高校后勤改革同我国改革开放同步同频,同高校教育体制改革同向同行,始终把更好地服务于高校发展、服务于教学科研作为自己的改革目标,“改革的主要方向为社会化。”[1]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经历了探索期、高潮期、消化调整巩固期和高质量发展期四个阶段,为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的成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适时总结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经验是后勤工作者的职责,只有将实践经验进行系统的总结,才能更好地深化改革,促进高校后勤高质量发展,进而助力高校“双一流”建设。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2]目前,学界对于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改革的成绩、问题及对策等方面,对改革经验、启示等方面的系统性总结略显不足。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仅有张柳华《奋进四十载 改革再出发——改革开放40年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回顾与展望》(《高校后勤研究》2019年第1期。文章分四个阶段回顾了40年来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发展历程,并就社会化改革的历史成就、基本经验、发展趋势展望等进行了详细介绍,为我们研究此问题提供了开阔的思路和基础。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笔者的工作实践和思考,拟对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发展历程和成就进行再梳理,尝试总结和归纳数十年来改革的经验和启示,以助力“十四五”期间高校后勤高质量发展。

二、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历程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起步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历史背景下,“本质上是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在高教领域里的具体体现”。[3]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致力于改变过去“高校办社会”的“大锅饭”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高校后勤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进而让高校后勤融入到市场经济体制中,更好地服务于高校的发展。改革历经从单一领域的社会化到全方位综合改革的探索期、以解决高等教育发展“瓶颈”问题的改革高潮期、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旨在解决矛盾凸显的改革消化调整巩固期、以实现教育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为依归的改革转型升级期,是一个由局部到整体、由浅入深不断深化的探索过程。

(一)“破冰”:从单一领域社会化改革到全方位综合改革(1999年以前)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改革”成为时代的关键词。作为兼具市场性和公益性的食堂成为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突破口。“改革率先从膳食部门改革开始”,食堂开始采用承包责任制,充分调动后勤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走出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关键一步,为后勤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前期探索的基础上,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以官方文件的形式,确定了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方向,为各高校的改革探索提供了基本遵循。社会化改革从个别地区单一领域的改革,逐步转为全国性多领域全面展开。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进一步强调改革的社会化方向。“经济效益”观念开始不断深化,部分高校开始探索新的后勤管理体制。采取独立核算、自主经营等模式,进一步激发了后勤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加速推进社会化改革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二)“高潮”:社会化改革突飞猛进(1999-2002)

在全面总结前期改革的经验基础上,九十年代后期,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落后的高校后勤保障体系成为制约高校发展的“瓶颈”。在1999年一年内,国家连续出台三个指导性文件,将后勤社会化上升到教育发展战略层面。国务院在此期间连续召开四次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专门会议,李岚清副总理和教育部长陈至立亲自出席并发表讲话。文件内容的力度和会议的密集性是前所未有的,标志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进入高潮时期。由此,改革迅速成为一场中央政策指导、地方政府主导、高校主持承办、社会广泛参与的大变革,后勤体制改革进入了快车道。

此阶段改革的特征是以学生公寓建设为突破口,吸纳社会资源解决高校后勤服务设施建设的“瓶颈”问题。仅用3年左右的时间,大部分高校初步建立起市场化高校后勤服务保障体系,提升了后勤服务保障的质量和水平,增强了高校办学活力,满足了高校扩招及高等教育大众化对后勤保障的硬性要求。

(三)“消化”:调整、巩固、提高阶段(2003年2011年)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成绩斐然,解决了高等教育发展的“瓶颈”问题,但随着后勤社会化改革高速发展,改革进入了矛盾凸显期。2003年以后,在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理念指导下,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在继续深化的同时,逐渐在反思中前行,并朝着多元化主体倾向发展。

由于“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是一项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利益调整非常难的革命性工作”[4],改革的高速运行,简单化地将高校后勤推向社会和市场,必然带来一系列的矛盾和问题。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方向无疑是正确的,但是在具体落实和执行的过程中,出现了政策执行不充分、监管不到位等情况,给社会化改革带来了很多“后遗症”。纠纷时常见诸报端,困扰着高校后勤的发展。在这种背景下,社会化改革逐渐降温,进入了反思及探索新的后勤体制模式阶段。很多高校在此期间开始探索符合自己学校的后勤经营管理模式,而不是一味地照抄照搬固有模式,走出了不同的后勤改革之路,形成了多种模式并存、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对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

(四)“转型”:在新发展理念的指导下,更加重视后勤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2012-)

随着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也从解决“有没有”的问题,变为解决“好不好”的问题,更加追求高质量发展。把实现教育后勤现代化作为改革的奋斗目标,构建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使高校后勤能够更好地满足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在此阶段,各高校更加注重后勤服务要发挥以劳动教育为代表的育人功能和以“公益性”为特征的社会效益。社会化改革更加注重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发展。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即将迎来一个新的时代。

三、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成就

在国家、高校和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下,通过后勤社会化改革,使高校后勤事业获得了长足发展,成果丰硕、成就颇多。

从国家层面看,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使高校基础设施大为改善,解决了高等教育发展的“瓶颈”问题。高校后勤基础设施落后无法适应高等教育规模扩张进程的矛盾是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高潮的直接动因。改革迅速解决了以食堂、学生宿舍为代表的制约高校规模发展的“瓶颈”问题,减轻了国家教育经费支出的压力,为高等教育的发展做出了基础性贡献。

从社会层面看,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引入社会资源和资金,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催生了大量以高校为目标客户的服务型企业,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有效带动了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

从高校层面看,高校是社会化改革的最大受益者。引入社会资源和资金,缓解了高校经费不足的压力;建立了现代化的后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后勤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大幅提高;后勤发展进入快车道,短时间内改变了落后的局面,提高了高校后勤服务的质量,并逐步迈向现代化;在解放思想的条件下,各高校开始盘活校内后勤资产,增加学校收入,有力促进了高校教学科研主业的开展。

从服务对象来看,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使师生获得了更为优质高效的服务,满足了师生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同时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勤工助学岗位,在解决学生经济压力的同时使其获得了更多的社会实践机会。

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经验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有很多不足,但无论是成功的经验还是失败的教训,正确地加以总结,都是我们未来继续深化高校后勤改革和实现后勤高质量发展的宝贵财富。

第一,必须坚持为教学科研工作和广大师生服务的正确方向。“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后勤保障和服务,促进高等教育事业加快发展。”[5]高校后勤改革为高校教学科研工作和广大师生服务的方向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容改变,变了就说明改革是失败的,这是衡量高校后勤改革成败的唯一标准。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不是目标,而是实现高校后勤高质量发展目标的手段,不能本末倒置,舍本逐末。

第二,必须结合本地区和高校的实际,探索符合自身特点的改革道路。“实事求是”是党的根本思想路线,也是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必须遵循的思想路线。社会化改革是高校后勤改革的方向,但具体落实中,要找到一条符合本地区和高校特点的路径,反对一刀切和脱离高校实际盲目跟进的做法。

第三,必须坚持系统改革观,要统筹布局、协调同步。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一项系统的工程,不是某一个部门或机构能够独立完成的。在国家层面,需要自上而下统筹布局,相关国家机构统筹协调,才能保证政策落地;在地方层面,需要建立统一的管理机构;在政府层面,打造有规模有实力的优质企业,能够给高校提供优质的服务;在学校层面,要将后勤事业作为整体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加大对后勤工作人力、物力的投入。

第四,必须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强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创新是发展的不竭动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之所以能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与各实践主体不断创新实践形式和内容息息相关。理论是行动的先导,要在实践创新的基础上,进行系统的总结并上升为理论去反哺实践。

第五,必须坚持公益性投入和市场化运作相结合,实现协调发展。“高校后勤的服务功能和责任决定其具有一定的公益属性,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目标又决定其开放性和市场化取向。”[6]高校后勤兼具经济属性和公益属性。如何处理好社会企业的逐利性和高校事业的公益性是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难题。“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不是不要高校后勤,也不是简单地把学校后勤推给社会,而是要动员社会的力量把高校后勤搞得更好,建立起一种新型的符合中国国情的高校后勤保障体系。”[7]既要适应市场经济规律、重视经济效益,更要符合教育规律、实现社会效益,将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相结合,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和高校实际的现代化后勤之路。

五、结语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已走过40余载,取得了巨大成就,积累了丰富经验,但同时也存在着诸多矛盾和问题。其中有一条经验是值得我们格外重视的,即“社会化”不是改革的目标,而是实现高校后勤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的手段,固守手段而放弃目标是舍本逐末,没有认清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本质。同时“社会化”改革的方向无疑是正确的,出现诸多问题的原因不是制度设置的问题,而是具体落实执行中是否符合自身发展需要的问题。总结好这些经验是实现教育现代化宏伟目标的重要依据。面向“十四五”,我们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在充分认识后勤社会化改革本质的前提下,不断深化理论研究,探寻改革出路,为实现高校后勤高质量发展和后勤现代化做出新的贡献。

[1]编写组. 中华教育改革编年史[M]. 北京:中国教育出版社.2009:1968.

[2]编写组.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学习辅导百问[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21:14.

[3]张忠元、向洪. 教育资本[M]. 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2:223.

[4]王 富.中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理论与实践(上)[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20.

[5]王立国.高等学校后勤改革理论与实务[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2008:36.

[6]张柳华.奋进四十载 改革再出发——改革开放 40 年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回顾与展望[J].高校后勤研究.2019(01):8.

[7]王立国.高等学校后勤改革理论与实务[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2008:24.

(责任编辑:卢彩晨)

猜你喜欢
高校后勤后勤社会化
企业退休人员移交社会化管理的探讨
煤炭企业后勤创一流对标管理研究
社会化服务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高校后勤基层党组织在疫情防控中的作用发挥
信息化视野下高职院校后勤管理优化路径分析
ViolationsoftheTraditionalBioethicsinNeverLetMeGo
高校后勤财会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会召开
On American Individualism
和谐校园下的高校后勤工会创新路径探索
后勤财务管理成本控制实施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