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设备维修中预防性维修措施浅谈

2022-11-26 11:43雷秋明雷伟斌
科学与信息化 2022年18期
关键词:预防性电路医疗

雷秋明 雷伟斌

清远市清新区人民医院 广东 清远 511800

引言

医院是具有多元化功能的社会机构,负责为患者进行医学检查,并提供治疗、护理、接诊、康复、救治、运输等支持,在医院的运转中,医疗设备的应用是必备的,这在诊断患者的病情和展开治疗活动中,决定了最终的诊疗效果、服务效率。医疗设备的维修工作在医院的管理和运行中,成为关键性的环节,要站在预防性的维修视角,加强对医疗设备的有效维修保养,提高医疗设备的维修水平、运行效率。

1 医疗设备维修中预防性维修的意义

医疗设备的预防性维修是指在日常使用医疗设备的过程中,提前进行检查和维修,因为医疗设备在使用时,不可避免地会形成一定程度的磨损,每隔一段时间就有可能出现故障问题,增加了医疗设备的使用风险。通过预防性的维修,是以医疗设备为主体,在其未出现故障之前就进行合理的检查、维修工作,制定系统、规范的检查检修方案,及时将存在磨损或故障风险的零部件更换掉,保证医疗设备处于正常安全的状态下运行,投入到患者的诊疗活动中。避免发生患者在接受检查时出现的医疗设备故障或突发状况等问题,因为突发的医疗设备故障不仅会伤害到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还有可能给患者的心理造成难以弥补的伤害。因此医疗设备的预防性维修,要求相关的人员结合医疗设备的使用频率、使用时间、设备性能情况,制定维修计划,站在预防性维修的视角,分析医疗设备的缺陷和使用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增进与医疗设备仪器厂家技术人员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了解医疗设备的性能缺陷,提高预防性维修的水平[1]。

通过落实对医疗设备的预防性维修措施,能够有效地延长医疗设备的使用寿命,构建起相互衔接的管理控制体系,针对医疗设备进行协调、有效的管理,使医疗设备保持安全运行的能力,在可控的时间内使用,防范医疗设备操作不当、寿命缩短等问题,增强了医疗设备的运行安全、使用性能。预防性的医疗设备维修过程中,维修人员将医疗设备维修中产生的数据信息集中在一起,储存数据资源,以此作为依据,对医疗设备后续的检查工作提供支持。医疗设备的维修和零部件的更换有了数据上的支持,可以对医疗设备的采购计划、维修计划进行调整,降低医疗设备可能对医院的运行带来的负面影响,有利于促进医院运营效率的提高[2]。

2 医疗设备维修中常见的故障类型分析

在医疗设备的使用中,常见的故障类型包括操作性故障、损耗性故障、电路故障、机械故障、软件故障等,以操作性故障为例,这是由于医护人员在使用医疗设备过程中存在错误操作导致的,医护人员操作医疗设备的动作不规范,使用方法错误,增加了医疗设备的故障风险,也正说明了在医疗设备的人机交互功能设计方面存在着一定的不完善之处有待改进。损耗性故障是指医疗设备经过长时间的使用之后出现的磨损问题,或是零件老化问题,引起了一定程度的故障,在检修和维护医疗设备的过程中,老化的零件或已经磨损的部位没有被发现并进行相应的维修,增加了设备发生故障的风险。特别是有些较为昂贵的零件,由于没有及时进行定期的检查更换,一味地节约成本,导致了损耗性故障问题加重,可引起更严重的后果[3]。

电路故障是在医院的医疗设备使用中自动化设备设施常见的故障问题,因为自动化医疗设备利用了电子技术应用,形成了设备的功能,有着复杂的内部电路原理,电路电流一旦发生被切断的情况,将会导致医疗设备发生断路故障问题,还有可能在电源和接地连线的作用下形成短路故障。机械类故障是指医疗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的零件故障,包括零件受阻、零件停止等,可能是在外力的撞击作用下形成的内部零件断裂、弯曲,也可能是由于零部件发生脱落导致的,螺母和螺帽之间松动,以及设备零部件氧化等,形成了机械故障。先进的信息技术应用下,医疗设备的软件故障问题,针对的是数据库信息系统中数据丢失等故障,医院的办公系统和其他系统之间相互连接,实现信息共享,出现医疗设备的软件故障问题,将会导致相关的设备设施中数据安全被破坏,增加了故障风险。

3 医疗设备维修中预防性维修措施

3.1 制定专项维修计划

针对医疗设备维修工作中常见的医疗设备故障类型,要建立起专项维修计划,有针对性的展开维修医疗设备的相关工作,在医疗设备的维修中,要结合常见的操作性故障问题,制定专项维修计划。

3.1.1 操作不当故障。例如由于人为操作不当导致的医疗设备故障问题,在预防性的专项维修计划制定中,需要纠正操作人员的错误操作,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培训和教育,使其明确地认识到错误的操作、不当的操作给医疗设备造成的伤害和严重的后果,改变错误的操作行为,了解医疗设备的原理、正确的操作方法。结合医疗设备的结构、性能等,保证在操作医疗设备的过程中方式方法正确,根据相关的流程要求、规程要求,保证在医疗设备操作的各个环节操作规范、合理。

3.1.2 损耗性故障。在制定专项维修计划时,根据医院内经常出现的损耗性故障问题,要落实有针对性的专项维修措施,站在预防性的维修视角,降低损耗信故障的发生和发展风险。因为损耗性故障是医疗设备在长时间运行下形成的,因此在预防性的维修中,针对损耗性的故障,建立起医疗设备的管理制度,定期检查和维护医疗设备的关键零部件。对于零部件中已经出现了磨损问题或老化问题的部分,要进行及时的处理,例如零部件的变形严重程度和磨损情况各有不同,根据具体的医疗设备零部件使用情况,要分析变形和磨损的严重程度可能带来的后果。若是十分严重,此时需要及时更换或提前修复相关的零部件,若是零部件的磨损或老化并不十分严重,则只需要密切观察、增加检查频率即可,保证医疗设备的零部件性能可靠,使医疗设备处于安全、平稳的运行状态下,投入到诊疗活动的使用中。

3.1.3 电路故障。电路故障问题的发生和发展,会对医疗设备的运行安全、使用安全产生严重的影响,站在预防性维修的角度,对医疗设备电路故障问题进行专项维修,要采取预防性的维修措施,了解电路故障的类型。电路故障主要可以分为短路故障和断路故障两种,对医疗设备进行维修时,要定期检查医疗设备的各元器件中的线路情况,查看线路的连接是否正常,是否存在线路损坏等问题,保证线路连接处于正确的状态下使用。观察绝缘层是否完整,防范电路故障问题的发生,若是在预防性的检查和维修中发现了电路故障的隐患,需要及时进行元器件更换,排查出具体的故障原因、故障部位,进行有针对性的专项维修。在判断断路故障时,要检查线路和医疗设备的接点位置、焊点位置,查看是否存在松动问题,及时进行紧固处理,在预防性的维修中,防范电路故障的事故问题,降低电路故障风险。

3.1.4 机械故障。机械故障的预防性维修措施在日常的医疗设备维护中展开,应建立起专项的维修方案,定期对松动位置进行紧固处理,并且要清理医疗设备内部存在的杂质,包括灰尘、杂物,防止部件生锈,若是已经出现了零部件生锈,则需要及时进行除锈处理使用润滑油,保证医疗设备在使用中维持正常性能,防范机械故障的发生。

3.1.5 软件故障。建立起软件故障的维修专项方案,防范软件故障,使用防火墙、安全软件等,对系统数据加强保护,保证系统数据的安全性、全面性、准确性,在医疗设备日常的预防性维修中要备份好相关的数据信息,发生软件故障后,要将数据备份完善后,再进行设备的维修。通过改进和优化操作系统,防范软件故障可能带来的不良后果,在预防性的数据备份检修中,提高医疗设备的性能系数和安全运行水平。

3.2 建立起预防性维修制度体系

制度的支持和保障作用对于医院的医疗设备维修来说,是必要的内容,站在预防性维修的视角,医院要建立起医疗设备的预防性维修制度体系,对于现阶段医院医疗设备的使用情况、配置情况、常见的故障类型进行总结,分析故障发生的原因和应采取的预防性维修方法。从前期的人才选拔环节着手,做好医疗设备维修管理人员的前期培训、岗前培训,对于使用医疗设备的医护工作人员,同样要进行岗前的培训和再教育,建立起完善的人才培训制度。要求相关人员了解医疗设备的操作规范、正确的操作方法,掌握医疗设备的维修要点和预防性维修的有效措施,加快培训和考核制度的建设脚步,根据医院医疗设备的使用情况、具体的使用规范要求、医疗设备的工作原理、工作流程、管理要点。针对医疗设备的维修技术人员、医疗设备的操作者、使用者,进行培训考核活动,要求其完成了考核结果合格之后,才能够上岗进行医疗设备的使用、维修和管理。加强对各类故障问题的有效预防,结合医疗设备使用中存在的风险,在系统化的培训机制作用下,使相关的人员了解医疗设备的故障风险,规范自身操作,提高医疗设备的性能安全,延长使用寿命。

通过对医疗设备类型的划分,要落实有针对性的检修措施,分为日常检修、一般检修、重点检修等多个类型,定期实施有关的检修工作,例如测试电气安全,包括性能测试、性能调整,检测设备、操作系统的运行和性能情况,根据医疗设备的功能和类型的不同,划分医疗设备的等级,分为非重点设备、准重点设备和重点设备。例如非重点设备中,针对加湿器的预防性维修和管理,要结合加湿器的分布情况、使用情况,落实责任制,日常的进行非重点设备的维护检查工作。准重点设备中,包括心电监护仪、血球计数仪,对于此类准重点设备的预防性维修,要建立起设备的档案,定期的进行检查维修,将检查情况、维修结果记录在案。重点设备包括MRI、CT等设备设施,需要在定期检查、维护中记录档案信息的基础之上,建立起技术档案和设备的履历记录档案,将重点设备发生的故障以及目前的运行情况记录下来,制定更完善的维护计划。

实施岗位责任制,使医疗设备的管理人员、操作人员的日常行为均能够得到约束、监管,强化人员的责任心,纠正其错误的观念和不负责任的行为,逐渐构建起医疗设备的管理制度体系,并将制度的要求践行到实际的工作实践中。不同岗位人员之间要在信息的沟通共享制度下,及时反映医疗设备设施的使用情况,近期表现异常问题、记录检修情况、医疗设备的运行情况、发生故障的时间等,使医疗设备的预防性维修计划更进一步完善。真正强调责任落实到人,根据目前医院医疗设备的配置情况、使用情况,要保证每台设备都有专职人员负责,强调医疗设备预防性维修制度可溯源性,使每一名工作人员树立起责任意识,强化责任感、职能观念,主动的对所负责的医疗设备进行预防性的维修、定期的检查。增进其他岗位人员和医疗设备使用者之间的沟通交流、信息共享,结合医疗设备的检修记录情况、设备管理现状,对即将发生的医疗设备故障问题进行防范,制定预防性的专项维修计划,落实维修措施,降低设备故障的发生概率。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预防性维修在医疗设备的维修和管理中,具有积极的作用,站在预防性维修的视角,医院的医疗设备维修管理者要明确职责,认识到预防修维修的重要性,促使医疗设备的维修向着规范化、科学化、提前化的轨道进行探索,提高医疗设备的维修效率。在预防性的维修措施支持下,维护医疗设备的稳定运转,保证医院各项诊疗活动的顺利实施,满足民众的医疗服务需要。

猜你喜欢
预防性电路医疗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新生儿黄疸治疗箱常见故障处置及预防性维护实践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电路的保护
预防性公路养护技术在现代高速公路养护中的应用
新型医疗废弃物焚化舱
解读电路
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方法研究
巧用立创EDA软件和Altium Designer软件设计电路
基于MATLAB模拟混沌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