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业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2022-11-27 05:52唐军荣张利分
物流工程与管理 2022年9期
关键词:师资队伍制造业物流

□ 唐军荣,张利分

(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国家发改委2020年9月发布的《推动物流业制造业深度融合创新发展实施方案》中指出,物流业是支撑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产业,而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全社会物流总需求的重要来源[1]。两业融合能更快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而要促进两业融合,人才的培养必不可少。而要培养适应两业融合的人才,首先必须有适应新形势的师资队伍。

1 智能制造与智慧物流的关系

1.1 智能制造对智慧物流的推动作用

智能制造是一种由智能机器和人类专家共同组成的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通过智能机器与人的合作共事,扩大和延伸人的脑力劳动,在某些条件下甚至能够取代部分脑力劳动。智能制造这一智能系统有利于更好地实施智慧物流,对于智慧物流起能动、积极的推动作用,延伸了人的能力,提高了认知水平,智能制造的不断发展使得智慧物流的直接现实性得以体现,将理论知识更好地变为真实存在的优点。智慧物流着重体现于供应链,而如今的供应链已进入与物联网深度融合的智能供应链新阶段,智能制造的发展将会从根本上改变制造企业的运作方式,推动整个制造业发生重构与迭代。通过供应链服务提供智能虚拟仓库和精准物流配送,生产企业可以投入更多的资金和技术用于制作产品,降低对实体仓库的需求,在节省仓储空间与成本的同时,提高生产和管理效率。

1.2 智慧物流对智能制造的支撑作用

智慧物流是一种以先进的信息技术为支撑、在物流的各个环节如仓储、包装、装卸搬运、运输、配送、信息服务等实现系统感知的物流服务。智慧物流在制造企业内部生产和外部供应链中均处于核心地位,对于制造企业加快库存周转水平、提高生产效率和订单交付能力等这些核心指标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有助于制造企业保证产品品质,进而提升企业竞争力。比如智慧单元化物流技术中的集装箱单元化器具等不仅仅是生产物流的载体,同时也是信息流的载体。而在制造业中,自动导引车、堆垛机、分拣机、穿梭车等智慧物流装备的应用提高了操作效率;智慧物流信息系统则为管理者执行计划、实施和控制等管理职能提供信息交互的平台。智慧物流的应用可以同步提升制造企业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同时还可以帮助企业转型升级。

2 两业融合中的人才需求

智慧物流业在和智能制造业融合的过程中,除了要解决建立标准智慧物流体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问题外,还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人才培养问题。中国物流行指委主任任豪祥在智慧物流与智能制造融合人才培养工作组成立大会上指出,探究如何培养既了解智慧物流运营模式又对智能制造有深刻认知的融合型创新型人才是当下行业发展的重中之重。“物流业与制造业正处于融合阶段,迫切需要培养出能够胜任智慧物流岗位,同时具备数字化能力以及熟悉物流操作管理和生产制造流程的复合型人才[2]”。先进技术层出不穷,我们所培养的人才不仅仅需要传统的专业知识,也需要不断创新,学习新技术,争做新青年,对数据要学会分析,对技术要学会应用,我们所培养的应是具有先进物流管理思想的现代化、专业化的物流人才,使物流教育与行业发展实现无缝对接,这是智能制造与智慧物流两业融合发展的关键因素。

伴随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现代制造业的生产内涵和管理模式正在发生转变。国家推动物流业制造业融合创新发展,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是深入推进物流行业降本增效的必然选择,是适应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发展趋势,加快物流业态模式创新的内在要求。现代智能制造业和智慧物流业的融合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和岗位职能的转变影响较为突出,正是由于现代制造业物流业新技术、新模式、新方式的出现,才使得物流业和制造业对专业技能人才的需求更为迫切。为适应智能制造业的发展需要,传统的物流行业也在进行数字化转型,开展物流智慧化改造,推广物流行业智慧化、自动化升级改造,物流机器人、智能仓储、自动分拣等新型物流技术装备的应用,生产物流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的转变迫切需要一支有扎实物流专业理论知识、会娴熟操作智慧物流设备、能维护智能设备并及时解决运行故障的专业技术技能人才队伍作支撑力量。

3 两业融合背景下的师资队伍建设路径研究

3.1 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建设

3.1.1 要构建跨学科融合的师资队伍结构

目前智慧物流和智能制造的师资队伍结构是跨界的。智慧物流的师资队伍学科背景以物流为主,智能制造的师资队伍学科背景以制造为主,双方几乎没有交叉。两业融合背景下,学生所需要了解的知识不再仅仅是智能制造或者智慧物流的专业知识,对于二者之间某些共通的知识技能也要进行学习。通过对智能制造和智慧物流知识的学习,物流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制造业生产和业务流程,运用所学的物流知识改进智能制造的生产效率,倒逼产业升级,推动智能制造的发展。智能制造负责技术的研发、维护和升级,智慧物流要求学生们能够熟练地掌握和运用该项技术。对于现代物流管理这一学科,实践相较于理论更为重要,实践是理论的基础,由于技术在不断发展,我们需要去运用才能知道该技术是否真正有利于智慧物流的发展。而对于智能制造,智慧物流新技术的反馈能得出优缺点,数据只能告诉研发者客观上的优势和缺点,而新技术使用者的评论能够给予研发者主观上的优点和不足。这些新的变化要求我们的教师队伍必须是跨学科的,既要有懂物流的老师,也要有懂制造的老师,还要有懂计算机的老师。师资队伍的团队建设一定是跨学科融合的。

3.1.2 要从机制体制方面促进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的构建

①政府要从制度设计上让企业、学校积极参与培养师资队伍。

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专业教师的传授,拥有符合条件的师资队伍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支撑,单靠学校的专业教师是无法完成人才培养任务的。正所谓术业有专攻,面对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多方力量的参与。要让双方深度融合,让学校的老师能够有时间有能力有动力去参与企业的生产实践,与时俱进地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同时让企业的能工巧匠愿意参与学校人才的培养,这些需要政府、教育部门与企业的通力合作与支持。要引进企业技术骨干来充实师资队伍,也要让现有的教师队伍通过培训、到企业锻炼等方式进行自我提升,同时通过互带让企业技术骨干提高上课效率,让学校专业教师获得企业实践技能。“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需要具有包容性和专业性,对于兼职队伍的聘请,一是要扩大聘请的广度,让制造业、物流业、计算机研发等一线能工巧匠、技术能手参与到教学实践中;二是要加深聘请的深度,如技术骨干应能够对自己的亲身学习和工作经历进行总结,并言传身教地将自己的专业知识通过更加通俗易懂的方式教授给学生。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指出,要完善国家职业教育制度体系,必须形成政府统筹管理、社会多元办学的职业教育办学格局[3]。这就需要政府从制度层面,保证企业参与到职业教育的过程中,解决产教融合的“痛点”问题。政府部门可以通过召开智慧物流与智能制造行业会议、专家研讨等多种方式并举,通过新闻媒体、视频等方式加大对“两业融合”概念的宣传,让更多的企业、高职院校深入了解“制造+服务”的模式,对服务型制造人才的培养要求形成清晰的了解。同时,通过调研制定政府、企业、学校在培养教师及学生过程中的成本分担机制。

②企业要有切实措施参与师资队伍建设。

企业应制定切实有效的措施让学校教师能够像企业员工一样深入企业,承担一定的工作职责,完成相应的工作任务,参与企业的技术研发、技术服务等,从根本上让教师掌握行业企业最新动态及技术技能。企业还应将相应技术骨干参与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纳入管理体制,通过双向交流确保人才培养质量。

③学校要有具体举措进行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要有相应的机制让教师真正能够进入企业进行锻炼。目前的职业院校由于教师工作量较大,根本没有时间到企业锻炼,此外,由于大型物流企业、制造企业都离学校较远,教师到企业锻炼的成本也比较高。这些都是学校在机制体制改革中要考虑的问题。学校应制定具体可实施的方案让教师能够深入企业进行学习锻炼,在绩效考核、教师评价等方面都要能够具体可实施。

3.2 加强师资队伍的内涵建设

3.2.1 扎根当地产业,选取教学内容

高职院校应服务地区经济发展,为当地企业提供人才基础。教师应深入当地一线了解产业布局及产业要求,让每个学校每个专业具有本地特色,比如服务医药生产企业或服务汽车制造企业等。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相应增加一些相关内容,如服务汽车制造企业,我们可以增加一些汽车生产流程、汽车相关零部件保管、汽车包装等方面的内容;如服务农业,我们则要增加一些农产品的生产及保管养护方面的内容。同时,为适应数智化时代及创新和发展的要求,我们必须增加对学生数据分析、数据应用及数据处理等能力的培养。

3.2.2 协同当地企业,改革教学形式

现代职业教育最大的缺点就是师生教育学习和企业实践存在脱钩的现象。要促进两业融合,人才培养和师资建设都要进行改革。教师和学生都应有一半的时间在企业车间,这样才能保证教育和学习的内容都来源于生产实践,教育和学习的结果反作用于生产实践。

3.2.3 立足生产实践,建设教学资源

①校企共同开发教学资源,促使教师队伍知识始终能跟上企业的变化。

随着现代制造业、现代运输服务业的快速发展,物流信息技术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同时也呈现出新特点,对从事该行业的专业技术技能人才提出了新要求。新职业、新技能对复合型专业人才的需求正在扩大,培养能够适应未来智慧物流行业的专业人才任务正在倒逼职业教育教学的改革。按照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的要求,现代职业教育的专业建设和课程体系有待补充和完善。校企应深入合作、扎实推进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并共同开发和制定课程体系,共同研究确定核心课程,共同制定课程标准,共同开发工学结合的创新型教材,共同拟定评价与考核方式,共同建设实习实训基地等,让教学资源能够随时跟上时代的变化,让学生具备的技能能够和企业适时对接。

②拓展教育资源渠道,促进教师队伍知识技能不断更新和提升。

互联网的发展使得网上教学已然兴起,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时间上,学生们获取学习资源的途径更加多种多样,例如,哔哩哔哩网站拥有非常多的教学资源,许多名校教师在网上传播视频,学生们可以在课余时间进行学习。师资队伍不仅仅可以作为一线的教学资源,也能成为教学资源的搬运者,通过对网络学习资源的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师资队伍自身的水平,学习不同的教育方式,也能将自己认为优秀的教学视频推送给学生,让学生从不同教学方式中找到自己能够理解的方式,从而对教学内容进行学习和理解。在空间上,教师能够利用学生们的课余时间上网课,利用腾讯会议等平台进行网上授课,例如制定一个答疑会,让学生们在家中就可以向老师提出疑问,老师通过答疑会统一正式有准备地回答学生问题,有利于共性问题的解决。网上授课既缩短了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又能让学生随时随地向老师寻求帮助。此外,教师把自己的教学课件上传到网上,既能供大家学习,也能收到很多好的评价反馈来进行自我完善。

“智能制造+智慧物流”两业融合发展,既是制造业降本增效和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培育高品质物流服务需求、促进物流业提质发展的重要途径,国家已将其作为深化供给侧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两业的融合能为我国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并注入新的活力。行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撑。教师是人才培养的关键因素,是专业建设的生力军。职业院校需要首先建设一批适应新形势的师资队伍,为融合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师资队伍制造业物流
物流线上的毒品追踪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2022冬奥会背景下黑龙江省冰雪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韩国智慧物流,为了物流产业的革新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关于推进实战化教学的思考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新闻传播教育困境与革新路径
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发展制约因素的探讨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
2014上海制造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