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葱姜蒜,你不知道的那些事儿

2022-11-27 04:49编译刘希
大自然探索 2022年10期
关键词:辛味姜辣素姜蒜

编译 刘希

葱为什么又被称为“和事草”?哪些人应少吃葱姜蒜?

炒菜之前用葱姜蒜炝锅,这道看似寻常的工序其实是鲁菜独创的技法,只不过随着鲁菜在全国的传播,各地厨师都学会了这招。葱姜蒜被热油一激,顿时散发出异香,因此它们被形象地称为中国厨房的“三宝”。

中餐烹饪离不开葱姜蒜,但你可知道这些香料植物背后的秘密?

和事草——葱

在山东,不够一人高的葱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大葱。2020 年,山东章丘种植的一根大葱就以2.532 米的高度创造了吉尼斯世界纪录。

我国种葱的历史久远,在汉代的《尹都尉书》中就有《种葱篇》。至于吃葱,《清异录》中写道:“葱和羹众味,若药剂必用甘草也,所以文言曰和事草。”把葱称作“和事草”,足以表明葱在厨房里的地位,无论是炒爆熘炖,还是焖扒拌炝,都离不开葱来佐味。

可为什么我们不掰开或切开葱,就感受不到葱味呢?这是因为,葱含有无色无味的蒜氨酸类物质,当葱的组织受损之后,蒜氨酸类物质就会在蒜氨酸酶的作用下分解成气味浓烈的化合物,葱的辛味由此显现。不过,这些辛味物质怕热,它们会在加热时大量分解。葱叶的蒜氨酸类物质含量通常低于葱白,因此凉拌菜多用葱叶,而煎炒炖炸常用葱白。

我国南方市场上的葱大多是一丛一丛的小葱,它们叫作分葱,其辛味比大葱淡多了;北方市场上多是大葱,也会有与分葱相貌类似的小葱,只是它们被叫作香葱(学名细香葱),其特点在于香。相比于分葱,细香葱的葱白更短,葱叶更细,辛味也更淡。有趣的是,细香葱还会被作为园林植物来种植,这是因为其花球呈漂亮的紫色(大葱和分葱的花球为白色)。不论南北,人们都爱用葱白炝锅,但记得炝锅的时间要尽可能短,否则会破坏葱白中的营养物质;相比而言,在菜起锅之前撒上一点葱花,则可以营养、美味两不误。

除了我们常见的这些葱,还有楼葱(倒栽葱)、胡葱等多种葱属植物。不论哪种葱、不论怎么吃,其生吃时的刺激、焖炖后的软糯、油煎后的焦香,都让人食欲倍增。何况,常吃葱还可以起到降低血脂、调节血糖等作用。

葱白特有的辛味能压制住烤鸭的骚味

细香葱有着漂亮的紫色花球,因此是极具观赏性的园林植物

菜中之祖——姜

炖肉时必不可少的老姜,川渝料理中增香添味的子姜,少量可平衡肉类的腥膻,多则可散发独特辛香。从古至今,姜一直是中国菜肴的核心调料,享有“菜中之祖”的美誉。在西方,姜融入甜品,成为姜饼、姜糖、姜汁啤酒的重要组成部分。

姜,别名地辛,我们食用的是其根茎(即生姜)。生姜的“姜”在古代写作“薑”,形似其在土壤中茁壮成长的样子。早在商周时期,我国就有了使用姜的记载。孔子说“不撤姜食”,即每顿饭都要有姜相伴。姜发芽后仍可以吃,但如果姜体有腐烂发霉还是需要扔掉,因为生姜腐烂后会产生黄樟素,摄入过多对肝脏有毒害作用。

姜辣素是姜酚、姜酮、姜烯酚等物质的统称,姜的辣味和独特风味就是这些物质产生的。有趣的是,某些姜辣素的沸点高于炒菜时锅内的温度,因此爆炒时的高温并不会让生姜损失全部姜辣素。由此可见,生姜是非常适合炝锅的调料。

不过,姜的辣味很温和,即使不吃辣椒的人,对些许的姜丝姜末也不会反感。而且,姜辣素可加强心肌收缩,促进血液循环,寒冷天喝下一碗热姜汤,顿时感觉全身暖暖的。如今,姜可制成姜酒、姜油、姜片等多种饮食。此外,人们已从姜中分离、提炼出姜精油,它具有健胃止吐、消炎、抗菌等功能,是药品、食品和化妆品的重要原料。虽然很多研究声称生姜可以抗氧化、降低胆固醇含量,但这些结果都是用纯化的物质在动物身上实验取得的,至于饮食中的生姜能为人类的健康带来多少好处,尚不明了。

姜片和姜糖

姜罐

清代康熙到乾隆时期流行一种罐子,平盖圆腹,人头大小,俗名人头罐,常用来存储一些小物件,顺便放在客厅作摆设。17~18 世纪,人头罐被大量运往欧洲,正好那个时期欧洲贵族以吃生姜为荣,因此他们便用这种名贵瓷器来装生姜,并称其为“姜罐”。

蔬中良药——蒜

大蒜可谓是蔬中良药——在古希腊,大蒜被用作运动员的“兴奋剂”;“一战”和“二战”时期,士兵用大蒜汁临时替代消毒水;在古代中国,大蒜除入药之外,还被用作食品防腐剂。俗话说“吃肉不吃蒜,香味减一半”,这句民谚的背后是有科学依据的。科学家发现,大蒜具有强烈的诱食作用。所谓诱食作用,是指大蒜释放的香味能大大提高动物的食欲,让闻到香味的动物进食速度大大增加。与此同时,大蒜还能促进动物的胃液分泌和胃肠蠕动。许多饲养企业会在饲料中拌入大蒜或大蒜叶,这种饲料深受牲畜的喜爱。人类也是动物,自然也难逃大蒜的这种“魔法”。

国人能吃上大蒜,还要归功于张骞。张骞出使西域,带回了几头大蒜。这种最初名叫“胡蒜”的植物,迅速征服了国人的味蕾,几乎所有绿叶蔬菜如若清炒,都逃不了大蒜的“侵袭”。既然有大蒜,那有没有小蒜呢?还真有,中国传统五菜“葵韭藿薤(xiè)葱”中的薤就是小蒜,也作藠(jiào)头。

如今,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蒜种植和出口国,2020 年我国大蒜产量约为2400 万吨,其中约10%用于出口,剩下的蒜头绝大部分都出现在了我们的餐桌上。大蒜平常不会释放出丝毫的辛辣味道,一旦剥去它的“外套”,放在嘴里一嚼,大蒜细胞遭到破坏,就会产生大蒜素,让人火辣难耐。

腊八蒜

大蒜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发酵,就会变成口感颇佳的黑蒜

正是凭借其独特的刺激味道,大蒜赢得了各国人民的青睐,比如德国有大蒜蜂蜜、大蒜泡酒;日本有蒜味薯片、蒜味冰淇淋等;在中国,大蒜还会作为“主角”登场,比如绿如翡翠的腊八蒜、脆生爽冽的糖蒜等。

大蒜的世界还有蒜苗和蒜薹,其食用价值也很重要,尤其在我国南方地区,蒜苗在炒菜中的使用频率甚至高过了葱。

除了满足味蕾,大蒜还是抗菌能手。这是因为,大蒜素能够潜入细菌细胞,控制细菌对甘氨酸和谷氨酸的摄入量,最终“饿死”细菌。众所周知,吃完大蒜口里会有难闻的气味,但最新的研究表明,人吃了大蒜可以增加自身“体香”。这是因为,人体腋下汗液的臭味拜细菌、病毒等微生物所赐,而随汗液排出的大蒜素的杀菌消毒作用会使汗液变得好闻。不过,汗液好闻,口气不好闻也不行,所以吃完大蒜还得及时刷牙哦。

组织软化,变成半透明、似蜡的大蒜

自古以来,各种香辛调味料以自己独特的味道让人欲罢不能,比如花椒的麻、辣椒的辣,葱姜蒜也以各自独特的香辛刺激征服了人们的味蕾。不过,有肠胃疾病的人应避免一次性摄入过多的葱姜蒜,而且最好加热、熟透后再吃。

猜你喜欢
辛味姜辣素姜蒜
基于正交试验和响应面法优化生姜中姜辣素提取技术工艺
生姜姜辣素的分离及对HepG2细胞胰岛素抵抗的预防作用
秋分
——以“收”为主 多酸少辛
姜辣素的酶法提取及其对亚硝酸盐清除的研究
姜辣素的超声波法提取及其抑菌活性研究
烧菜放葱姜蒜可保护维生素C
莫跟风
我的葱姜蒜“进化史”
浅谈辛味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