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课的初中音乐教学实施路径

2022-11-27 11:19郝菁
中学生学习报·教研周报 2022年8期
关键词:初中音乐微课策略

郝菁

摘要:微课具有简短精悍的特点,让音乐课堂摆脱了空间与时间的束缚,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水平的有效辅助工具,备受师生们的欢迎和喜爱。微课通过音像结合的表现形式,将抽象的文字内容形象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感受音乐的魅力,给学生带来丰富的音乐学习体验,从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知识的热情和兴趣,提高音乐教学的质量水平。

关键词:初中音乐;微课;策略

引言

素质教育落实强调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而音乐是落实美育的重要环节,对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和乐感有着积极作用。但当前的教育形式中,音乐课并不被重视,如何让音乐课被正规看待,变成学生喜欢的科目,并提高教学效率,是当前教师迫切需要讨论的问题。而微课的合理运用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推动音乐教学现代化发展。因此,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运用微课展开教学。

一、当前微课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过多追求时尚效果,导致教学质量较差

教學是师生互动交流的过程,微课只是起到信息延伸辅助传递的作用,真正的主体还是教师和学生。教师要在用好教材的基础上,发挥微课的优势,活跃课堂氛围,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给学生带来丰富的学习体验,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动力。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为了追求时尚效果而滥用微课,否定传统教学方法的价值,将微课运用到教学各个环节中,即使是简单的问题,也要借助微课来展现,这样一来,课堂教学结构就遭到了破坏,教学质量也会出现严重的问题,导致微课的使用,出现适得其反的效果,阻碍正常教学活动的开展。

(二)师生缺乏交流沟通,影响学生思维发展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师生互动交流才是高效课堂教学的保障。但随着微课在教学中的大量应用,越来越多的教师喜欢用微课代替传统教学方式,知识内容的呈现方式更加形象直观,课堂氛围愈加活跃,但伴随着的是师生之间交流互动的减少,学生主体优势得不到发挥,虽然学生获得了快乐的学习体验,但分析问题的能力却得不到锻炼和提升。

二、初中音乐微课教学策略

(一)利用微课进行乐理教学

初中阶段乐理知识的学习对学生成长十分重要,但由于乐理知识较为分散,学生很难对乐理知识产生系统化的认知。另外,学生要想高效率地掌握乐理知识,不仅要理解和记忆知识点,还要将其应用于实践中,这是音乐教学中的一大难点。而微课具有形象生动、时长较短的特点,教师在课堂中合理运用微课讲解乐理知识,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和听觉,让其对乐理知识产生更直观的认识。这样一来,课堂教学变得更有针对性,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容易被调动,课堂氛围也会更加活跃。举例来说,在学习《同一首歌》一课时,为了让学生能用柔美、有控制力的声音演唱这首歌,并初步了解什么是合唱,教师应重视乐理知识的传授。首先,在课堂导入环节中,教师应先向学生介绍《同一首歌》的创作背景,并引出教学主题。比如,教师说:“同学们,《同一首歌》是“同一首歌”栏目的主题曲,在座的学生应该都熟悉这首歌,但是否理解过歌曲中真正的内涵呢?能否用歌声真切地表达歌曲中的思想情感呢?”同时展示微课页面,详细介绍歌曲的创作者和演唱者。学生的学习兴趣会被教师的语言充分激发,并在后续教学中集中注意力,为乐理学习做好铺垫。其次,教师要从学习歌词入手,引导学生领会其中的词义,用多媒体播放歌曲伴奏,教师有表情地朗诵歌词,并提问学生:你对“大地知道你心中的每一个角落”“同样的感受给了我们同样的渴望”中的“角落”“渴望”是如何理解的?歌词的主题是什么?学生通过知识迁移,将歌词作为阅读文本展开分析,意识到“角落”其实是失意、孤独、无助的意思,而“渴望”的则是友谊、友情、真情。最后,当学生掌握歌曲的创作背景和思想情感后,教师可以讲授乐理知识,先打开计算机设备上的音乐播放器,然后利用微课展示歌曲中的每句歌词和简谱,并注意每一句中的音准,再进行结构分析。为了锻炼学生的乐感,教师可以借助提问的形式,先让学生发表见解,讨论后教师再进行归纳。如歌曲分为前后两段,微课展示两段的简谱,教师对两段进行范唱,学生则需要思考:前后两段有什么不同?通过聆听和乐理知识分析发现,前段节奏舒缓,使用叙述的口吻演唱的,而后段节奏较为紧凑,有几处是八度、九度的大跳,是用呼唤的口吻演唱的。由此,学生通过对乐理知识的分析,在教师的逐步引导下,对歌曲节奏和旋律有更深入的认识,进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二)利用微课培养鉴赏能力

忽视鉴赏能力培养是传统音乐教学中的一大缺陷,学生难以在学习中深入感知音乐内涵,无法真正体会到音乐的魅力,同时,鉴赏能力与审美能力息息相关,能直接影响核心素养的培养。因此,在当前音乐教学中,教师应及时创新教学观念,认识到鉴赏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并利用微课组织学生开展深层次的鉴赏,从而促进学生鉴赏能力的提高。举例来说,在演唱《我和你》一课时,这是一首关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歌曲,如果在课堂中仅仅要求学生关注音乐本身,则很难保证学生注意力长时间集中。为了保证学生深入了解和感受该音乐,教师应充分发挥微课视频的价值,结合歌词大意制作微课视频,并配上该首歌曲作为伴奏,以此组织学生对音乐进行欣赏学习,进而提高音乐欣赏学习效果。在制作微课视频时,教师应从音乐的旋律和意境两个方面着手,保证微课视频的质量。在欣赏教学开始前,教师要先播放微课视频,让学生在脑海中留有初步的印象。

结束语

总的来说,微课是一种较为高效的教学手段,合理运用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同时,微课的运用能丰富教学内容,构建更具有魅力的音乐课堂。在教学中,教师应围绕知识点结合信息化手段制作微课课件,并选择合适的时间展示给学生观看,从而为音乐课堂带来更多的教学形式,以摆脱传统教学形式中的不足,使教学效率和质量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何亚真.微课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当代教研论丛,2020(5):126-127.

[2]杨菱.微课在初中音乐课堂中有效运用的研究[J].戏剧之家,2019(27):125-126.

[3]吉娜.浅谈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微课的应用[J].北方音乐,2019(12):56-57.

猜你喜欢
初中音乐微课策略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试论师生互动教学在初中音乐课堂的应用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