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运用信息技术优化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2022-11-27 11:19贾云志孟良
中学生学习报·教研周报 2022年8期
关键词:有效探究高效课堂初中数学

贾云志 孟良

摘要: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的应用推动着初中数学的改革、创新。在数学教学中,多媒体的使用使初中数学更具视觉和视觉效果,科学的运用多媒体技術不仅使学生更容易理解知识,而且还使老师更容易进行教学。基于此,文章结合自身的工作实践,通过实际案例对信息化下的高效互动数学教学展开了深入的研究,期望在有效策略下实现初中数学高效互动课堂模式的构建,助力学生的数学学习。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数学;有效探究;高效课堂

《新课程标准》指出:“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目的、方针、内容以及学与教的方式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重要工具,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投入更多的兴趣和时间到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目前多媒体拓宽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和范围,丰富了信息资源,为实现个性化,自主化,互动式学习提供了舞台,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活泼,多媒体教育与数学课程整合可以深化数学教学,这是提高数学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

一、运用信息技术灵活互动,激发课堂兴趣。

初中数学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的科学运用实现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优化。传统方式,教师经常使用点名学生的方法让学生在黑板上展示,老师再次评论。这一环节,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技术实现人机交互。例,教师利用互动程序优化课件,要求学生进行计算并选择正确的答案。如果学生回答正确,窗口将有一个激励文本来表扬学生;如果学生回答错误,窗口会显示“您没有正确回答,请再试一次”,直到学生回答正确;如果学生连接多次出错,则会显示解决问题的步骤。通过这种形式,激发了学生对初中数学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学习效率。这种互动形式,也可运用在考试环节或练习环节。教师可灵活设计教学课件,整堂课从对先前知识的系统评价,到仔细选择实例加以解释,一直到最后为了实现巩固作业的培训,数学教学的每个环节都可以设计成不同层次的教学,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有选择地进入相关学习层面,这样教师就可以更好的引导学生进入更高层次的学习。这种学习互动为学生提供了参与教学过程的积极热情,也为学生主动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真正实现了学生学习为主体的作用。

二、运用信息技术强化数形结合,加深知识理解

初中数学作为小学数学和高中数学的过渡阶段,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鼓励学生养成自主探究的良好习惯.尤其是知识点形成的过程,学生只有主动探究知识点的形成过程,才能形成深刻的记忆,掌握知识的应用。例如:教《正方体的截面》时,先用几何画板任意画一个正方体,让学生猜想用一个面去截正方体,截面可能是什么图形?本节内容具有较强的空间想象力,很多孩子能想到截面是三角形、四边形等,但是不够全面,通过让学生在几何画板上来演示,归纳总结正方体的截面可能是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不等边三角形),也可能是四边形(这个四边形至少有一组对边平行)、五边形、六边形。这个操作更直观、形象地表示出来,学生更易接受,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新课程标准提出“数学要贴进生活”、“数学问题生活化”。初中数学教师要着力建设生活化课堂,将数学知识和学生的生活进行联系,便于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中,解决生活中发现的问题,达到举一反三,达到灵活应用的目的。例如:在教学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和垂直平分线的作图来解决实际问题,电信部门需修建一座信号发射塔,要求发射塔到在两个城镇A、B的距离相等,到两条公路a、b两条公路的距离也相等,那么发射塔应建在何处?这样的题型,运用信息技术通过三维动画设计功能可以很好的解决,发射塔应建在角平分线和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处。如此动画功能,便于学生理解,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由观察-猜想-操作-验证-实践的过程是认识事物的基本过程,数学也不例外。教师要灵活的运用信息技术帮助学生探究形成知识的过程,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总结得到知识点的结论,从而消化知识点,将其转化为数学能力。

三、运用信息技术加强课前、课后环节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容主要体现在课前预习、课后复习两个环节中,这就要求数学老师需要合理安排课前预习内容,并制定有效的课后复习习题,以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在课堂中学到的知识点。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布置一些适当的问题穿插到学生课前预习中,使学生能够带着问题去预习,并在预习的过程中重点记录难以理解的知识点和重点,方便在下次课堂中学习;另外数学教师要通过设置课后复习习题起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并留给学生自主探讨的时间,帮助初中学生深化对相关章节知识的认识。

这两个环节,教师可利用信息技术根据所布置的作业范围、学生学情大数据,自动从教师布置的作业范围中挑选适合各层次学生能力的作业题目,及时推送给家长移动端进行确认,不同层次的学生不需要做所有题目,只需要根据系统挑选做适合自己的题目。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会自动生成错题数据,形成学情报告,帮助学生了解自身的知识盲区,及时解决难题。教师可监测全班数字化档案,从而在之后的教学中调整课堂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因材施教。还可运用信息技术告之家长通过智慧作业手机端了解学生每日学习情况,及时监督到位,便于家校联系。教师可通过信息技术对所布置的题型提供微课视频讲解,从而也可破解了家长作业辅导无力的问题。这样,通过构建学习数字化档案,能够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学习能力提供数据基础,并帮助老师及时掌握学生学习状况。

综上所述,有效的运用信息技术对数学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有着深远的意义。在互动课堂模式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尊重,让他们在平等、自由的交流氛围中尽情的学习。教师能高效的把握学生的学习特点,能够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开展针对性教学,以让学生更好的把握数学知识,进而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为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刘顺清.利用多媒体优化初中数学教学[J].实验教学与仪器, 2017,34(4):44-45.

[2]王锋基.初中数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方法与技巧研究[J].数字通信世界,2021(8):253-54.

[3]黄治平.浅析信息化高效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J].学生.家长.社会:学校教育,2020(1):0204-0204.

猜你喜欢
有效探究高效课堂初中数学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
小学数学作业针对性批改的有效性的研究
向“美丽课堂”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