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技术的高中美术核心素养培育

2022-11-27 02:37王丽丽
中学生学习报·教研周报 2022年8期
关键词:高中教学核心素养信息技术

王丽丽

摘要:在时代发展的影响下,课程改革不断深入,无论是小学教学还是中学教学都做出了切实有效的改变,深入贯彻新课程改革的政策,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对于高中美术教学而言,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如今美术课程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在核心素养培养的基础上实现教学整体的优化,并运用信息技术更新教学方式,给予学生不同的课堂体验,满足当前学生对课堂变化的期待,同时也可实现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推动学生的整体发展。本篇文章,主要以基于信息技术的高中美术核心素养培育为中心,展开相关的分析与探讨,首先对高中美术核心素养的概念进行了描述,同时分析了现如今美术课堂教学现状及核心素养培育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切实有效的教学策略,以此实现整体教学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中教学;美术学科;核心素养

引言

分析传统的中学美术课程了解到,过于重视课堂教学忽视了学生的感受,新课程要求老师围绕学生终身发展完成教学设计,实现美育素质的提升,无论是审美识图还是人文等角度都要与教学实际相融合,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教育做出了一定的改变,结合信息技术实现课堂优化,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展现了别样的教学资源价值,同时也明确了教学方向,提升了教学效率。信息技术与高中美术教育的融合,更好地完成美术教学中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加强了整体教学质量,推动了学生个人的发展。

1 高中美术核心素养概念

站在客观的角度分析,专业素质指的是在发展自我的同时适应社会变化,实现个人才能及品质的提升,落实到具体教学中来,每一个学科的教学重点有着与之对应的内容,高中美术体现着一定的综合性,包括了提高学生图形认识、创作实践、审美判断、人文认知、艺术表达等能力,这五方面属于基础的素养培养目标,与学校美术教学水平的提高息息相关,同时对高中美术教师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尊重学生在艺术学习上的主体地位,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产生自主学习的兴趣,这样才能够真正的做到核心素养的培养。

2 高中美术课堂教学现状及核心素养培育问题分析

2.1 教学现状分析

现如今一些教师在进行美术教学时,仍然选择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以灌输的形式向学生们讲解知识,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有限,导致课堂氛围过于沉闷,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这种情况反映了高中美术教育的问题,必须要做出切实的改变,丰富课堂形式,做好学生美术核心素养的培养。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教育部门越来越重视素质教育,加强对美术教学的关注,创新美术课堂,以此实现学生的整体发展,为核心素养培养与美术课堂的融合奠定了基础。

2.2 核心素养培育的问题

首先,虽然教育部门已经认识到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但某些地区在实践时仍然无法贯彻新的教育理念,教师缺少对核心素养的了解,在实践上取得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其次不同学校的条件不同,软硬件环境存在差异,一些学校并不具备进行美术教学优化的条件,更别提信息技术在课堂上的辅助了,一些教师并不认为核心素养教育对于学生成长是有积极性的,自身观念出现了问题。最后在升学压力的影响下,美术课总是被那些参与高考的科目取代课时,家长们也不支持学生在美术学习方面浪费过多的精力,导致学生无法真正的感受美术的魅力,影响了期学习积极性。

3 基于信息技术的高中美术核心素养培育策略

3.1 实现教学内容丰富化

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美术教材也与时俱进做出了有效的调整,以单元主题的形式进行教学,实现学生区块性能力的加强,例如再进行《象外之境——中国传统山水画》这一主题的教学时,从中国传统艺术的角度出发,在这一大主题的条件下进行细化,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做到了知识的迁移,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核心素养,分析教材的主要内容,大主题下涉及到了众多的小主题,其内容较为丰富,包括了诗歌、哲理、绘画、地理等多项内容,但由于教材篇幅有限,教师的讲解只停留在表面,要想细化的分析,需要挖掘更多的资料丰富课堂。有了信息化技术的参予,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难题,利用互联网平台收集相关主题的教育资源,保证学生能够在课堂上更加深入的了解每一个小主题的重点内容,实现自身知识的拓展。

3.2 实现教学内容情景化

对于美术教学而言,做到教学内容的情境化,使得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相关知识,保证其学习效率,提高学习积极性,教师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营造一個可以融入其中的学习氛围。在这一过程中,按照教学计划的安排,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不仅可以实现学生体验感的加强,还能够与生活联系在一起,真正的做到理论与实践结合。例如在学习《中国传统建筑与园林艺术》这一内容时,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有着十分关键的教学意义。这一课程以全景图和结构图的形式对中国传统建筑与园林进行了概括,这种表达站在静态的角度分析,已经是整体加细节的展示了,但这种形式过于固定,学生很难在其中感受动态的全方位的整体面貌,无法深入了解一座建筑或园林的细节之处。基于此,教师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除了带领学生实地考察以外,还可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的作用,向学生们展示建筑和园林的整体面貌,以视频的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加强他们的情感体验。例如在进行江南园林的描写时,应用了大量的笔墨对私家园林进行了讲解,涉及到了厅堂、楼阁、亭榭、墙体、门窗等内容,对于其所展示出来的特点以及结构布局进行了细化分析,如果仅仅依靠文字进行描述,学生们无法感受江南园林的精致,就算是有所体会,其感官体验并不彻底。为了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更加深入的展开学习,可以通过动态化的视频展示,让学生全方位的了解园林的布局特点。

结束语

对于高中美术教学而言,其教学目标在课程改革的引领下发生了改变,不再只是单纯的理论知识教学了,更要侧重对学生美术综合能力的发展,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真正的实现了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掌握相应的技能,进而应用到实践当中。在美术教学环节中应用信息技术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展开深度美术学习时提升教学效果,帮助学生感受美术艺术的魅力。

参考文献:

[1]尹斌业. 浅议高中美术欣赏课教学艺术[J]. 美术教育研究,2020,(18):171-172.

周欣怡. “图像识读”素养下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研究[J]. 大众文艺,2020,(18):152-153.

猜你喜欢
高中教学核心素养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非指导性教学理论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运用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