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MC模式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及血糖水平的影响

2022-11-30 17:43刘剑峰
医药与保健 2022年12期
关键词:依从性血糖用药

刘剑峰

(江苏省泰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老年病科,江苏 泰州 225300)

2型糖尿病是一种以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为特征的慢性终身性疾病,可能引起高血糖、脂肪及蛋白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1]。国际上通常将糖尿病分为四种类型,其中2型糖尿病占糖尿病患病总人群的95%,严重影响患者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2]。临床目前主要通过健康教育、饮食干预、运动干预等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但多数患者由于不能长期坚持或依从性不高使得其血糖水平不能得到很好地控制[3-4]。国家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MMC)是2016年在中国工程院院士宁光教授的倡导下,由中国医师协会发起并委托国家代谢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上海内分泌代谢病研究所全权管理所建设并推广的项目,MMC可通过将诊疗技术与物联网管理相结合,为患者提供一站式的诊疗服务,从而实现慢性病的连续性管理[5]。本研究选取江苏省泰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近年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分析MMC方案对2型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及血糖水平的影响,试验结果阐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6年7月至2019年7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00例2型糖尿病病例纳入试验,通过抽签方式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其中观察组:性别:男32例,女18例;年龄:65~85岁,平均(71.23±4.12)岁;病程:2~10年,平均(6.45±2.14)年;合并疾病:高血脂26例,高尿酸24例。对照组:性别:男34例,女16例;年龄:65~85岁,平均(70.97±4.23)岁;病程:2~11年,平均(6.38±2.36)年;合并疾病:高血脂24例,高尿酸26例。对照两组病例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度较高。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后进行实验设计。

1.2 纳入标准

参照《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6]诊断依据,患者均被确诊;65~85岁;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

1型糖尿病患者;严重肝功能器质性疾病;既往有酗酒或滥用药物史;伴有恶性肿瘤患者;患者因精神疾病或其他原因无法参与本次研究。

1.4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干预模式,对患者进行糖尿病门诊教育、电话回访、健康讲座等,门诊教育于患者在院期间进行口头宣讲,教育内容包括指导饮食、运动锻炼及合理用药;电话回访于患者出院后开始实行,每周进行1次电话随访,并通过电话或短信方式通知患者参加相关健康讲座;健康讲座由医院在公共场所举办,每个月举行1次,为患者进行血压、血糖的测量,根据测量结果为患者调整药量。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MMC模式对患者进行干预,对患者在院相关情况进行了解并整合后,利用APP向管理平台进行上传,而研究人员则可通过该平台完成对患者状态的实时监测。首先组建MMC干预小队,小队由1名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3名责任护士和1名护士长构成。副主任医师为队长,控制质量并评价疗效,患者疾病相关各项指标监控和分析、治疗方案的制定由主治医生负责,责任护士负责为患者建立MMC档案;帮助和指导患者下载MMC管家APP,MMC平台可通过建立科学实用的诊疗流程及网络云端平台来促进患者信息的互联互通,给予医护工作站、MMC管家APP、MMC医家APP、远程会诊等选项;患者利用MMC管家APP实现对自身的干预,包括查看并发症监测结果、获取随访报告、了解病情趋势、监测方案提醒、个性化教育、门诊预约和亲情提醒;医院通过MMC医家APP查看患者完整的院内数据,定期进行科普推送,且可以通过已建立的患者病历信息为专家远程诊断提供数据支持。

1.5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1周后及干预1个月后用药依从性;用药依从性采取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7]评估,包括4个条目,每个条目采取0~1两级计分法,总分为4分表示用药依从性好,总分在4分以下表示用药依从性差;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评估由专业医师通过电话随访完成。(2)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6个月后自我管理行为;自我管理行为采用2型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问卷(2-DSCS)[7],含有饮食控制、血糖监测、规律锻炼、糖尿病知识、遵嘱用药、足部护理6个维度,26个条目,总分为130分,得分越高表示自我管理行为越好。(3)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6个月后体重及血糖水平,包括身体质量指数(BMI)、腰围(WC)、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分别抽取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空腹静脉血5 mL,采用亲和层析法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采取葡萄糖氧化酶偶联比色法检测空腹血糖(FBG),仪器为德国拜耳DCA2000型糖化血红蛋白测试仪,试剂盒为配套试剂盒;均在患者家中随访时抽取静脉血,并由医护人员带回医院检测。(4)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通过电话随访进行了解。

1.6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2.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进行x±s统计描述,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干预不同时间用药依从性比较

两组干预前及干预1周后用药依从性好的患者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个月后,两组依从性好的患者比例均高于干预前,其中观察组依从性好的患者比例高于本组干预1周后及同时段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不同时间用药依从性比较[n(%)]

2.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自我管理行为评分比较

两组干预前自我管理行为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自我管理行为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自我管理行为评分比较(±s)单位:分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自我管理行为评分比较(±s)单位:分

注:与本组干预前比较,①P<0.05。

组别 例数 饮食控制评分 血糖监测评分 规律锻炼评分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观察组 5010.74±1.5216.42±2.13① 10.35±1.4615.07±1.74① 10.94±1.4215.42±1.67①对照组 5010.68±1.3813.69±1.68① 10.41±1.3413.96±1.68① 10.76±1.3814.31±1.71①t 0.2077.1160.2143.2450.6433.284 P 0.837 <0.0010.8310.0020.5220.001组别 例数 糖尿病知识评分 遵嘱用药评分 足部护理评分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观察组 5011.64±1.3620.46±2.44① 10.86±1.5113.46±1.43① 12.87±1.4620.46±2.15①对照组 5011.42±1.4216.87±2.51① 10.67±1.6712.51±1.38① 12.79±1.5119.17±2.08①t 0.7917.2520.5973.3800.2693.049 P 0.431 <0.0010.5520.0010.7880.003

2.3 两组干预前后身体质量指数、腰围及血糖水平比较

两组干预前身体质量指数、腰围及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身体质量指数、腰围及血糖水平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干预前后身体质量指数、腰围及血糖水平比较(±s)

表3 两组干预前后身体质量指数、腰围及血糖水平比较(±s)

注:与本组干预前比较,①P<0.05。

组别 例数 BMI/(kg/m2) WC/cm FBG/(mmol·L-1) HbA1c/%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观察组 5025.14±2.0122.64±1.36① 98.13±7.6489.14±7.14① 11.86±2.026.67±0.81① 10.36±1.896.71±0.75①对照组 5025.12±2.1423.34±1.47① 99.62±8.9492.41±6.45① 12.12±1.977.12±0.85① 10.41±1.797.14±0.74①t 0.0482.4720.8962.4100.6522.7100.1362.886 P 0.9620.0150.3730.0180.5160.0080.8920.005

2.4 两组干预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00%),与对照组(22.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干预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 论

在我国2型糖尿患者群井喷式增多的时代背景下,我国的临床防治存在明显不足,医疗资源匮乏、医疗水平地域性差异、医患之间的信息孤岛都使得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不能得到很好的控制[8-9]。MMC作为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院内外数据互联,拥有一套自主研发的标准化、结构化的数据管理系统,使得2型糖尿病的精确诊疗和连续性管理成为可能。但由于该模式近年来才出现于临床,因而还需要大量研究对其临床价值进行探讨,为MMC模式在2型糖尿病患者的诊疗中提供更多参考[10]。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干预前及干预1周后用药依从性好的患者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个月后,两组依从性好的患者比例均高于干预前,其中观察组依从性好的患者比例高于本组干预1周后及同时段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张艳[11]的研究表明,个案管理模式能有效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MMC模式通过单独为患者建立治疗档案,并根据患者症状及病情发展为患者制定个性化治疗及用药方案。患者通过MMC管家APP查看并发症监测结果、了解病情趋势,患者在更加了解自己病情的基础上,会缓解对疾病的恐惧,从而增强对治疗的信心,更加愿意配合治疗[12]。而医院通过MMC医家APP对患者病情发展的了解更为充分,给患者配制的药物会更为温和适用,从而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使得患者用药依从性更高。

两组干预前自我管理行为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自我管理行为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MMC模式干预可有效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MMC平台会于每周定时推送糖尿病相关知识,这使得患者可随时随地通过MMC管家APP进行学习,不仅在潜移默化中强化患者自我管理意识,更是提高了患者学习糖尿病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明确检测血糖的重要性,于是能坚持将检测的血糖值通过MMC管家APP进行上传,医生和护士又可以通过患者血糖值的变化进行饮食、锻炼、用药及足部护理的调整[13]。患者通过APP及时了解自身病情的好转,治疗依从性增高,从而更好的遵嘱用药,以此形成良性循环,提升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同时,MMC管家APP包含亲情提醒功能,减少患者对锻炼、用药及血糖检测的遗忘,加强自我约束。这与林嘉敏[14]等关于MMC模式对2型糖尿患者自我管理效果的描述相一致。

两组干预前身体质量指数、腰围及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身体质量指数、腰围及血糖水平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MMC模式可明显降低患者体质量,使血糖保持稳定。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血糖一般呈现较高状态,HbA1c能反映患者2~3月内平均血糖水平变化,血糖的升高会引起血脂堆积,进而增加其WC及BMI。而MMC管家APP可提醒患者进行规律锻炼、控制饮食,从而增加体内骨骼肌对游离脂肪酸的摄取,从而影响血脂的合成,使得患者体重减轻更为明显,而良好的膳食会减少纤溶酶原活化抑制因子,使其纤溶功能得到改善。另外合理的膳食管理能使得患者对食物总能量和血糖产生应答效应从而进行定量控制,外周组织对葡萄糖摄取增加,胰岛素水平下降,血液循环中葡萄糖的清除变得更加快速,从而使得FBG、HbA1c水平得到明显控制。患者利用本平台可得到个性化糖尿病宣教及咨询,同时采取“快速预约”功能和主治医师进行专项询问。而主治医师则会获取患者上传的自身体重、血糖值等相关指标及时了解病情发展,分析原因并调整治疗方案,使血糖及体重得到有效控制[15]。这与孙晓敏[16]关于个性化方案调整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影响的描述相符。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00%,与对照组22.00%比较,提示MMC干预模式不增加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MMC模式通过建立移动互联平台,检测数据多中心共享,实现线上线下、院内院外多重获益的诊疗模式,不会增加患者不良反应[17]。

综上所述,MMC模式能有效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增强患者用药依从性,减轻患者血糖水平,且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应用。

猜你喜欢
依从性血糖用药
精准用药——打造您自己的用药“身份证”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居家监测血糖需要“4注意”
联合用药与单一用药在高血压治疗中的有效性对比
高血压用药小知识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健康教育对改善癫痫患儿治疗依从性的效果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