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热敷联合饮食疗法对TACE术治疗肝癌患者术中恶心呕吐的预防作用研究

2022-11-30 17:43邢利娟
医药与保健 2022年12期
关键词:恶心腹部例数

邢利娟

(安阳市第五人民医院 内科,河南 安阳 455000)

肝癌是一种临床常见恶性肿瘤,具有较高的发病率、死亡率。目前,我国肝癌的死亡率高达20.37/10万,而且由于人口老龄化原因,未来25年我国每年发病率仍将超过10万人[1]。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是目前临床治疗肝癌的主要手段,指的是将栓塞剂及化疗药物通过经皮股动脉靶血管注入,直接作用于病灶,可有效缩小肿瘤病灶,延长患者生存期,降低死亡率[2]。该术式具有直接作用于病灶、疗效确切、操作简单等优点,然而需要进行重复多次治疗,故会增加患者术后胃肠道反应风险(呕吐、恶心),极易导致患者术后营养不足,免疫力下降,不利于术后康复[3]。传统干预要求术前禁食12 h,减少胃内容物,避免食物反流[4-5]。然而,实践中发现禁食并未降低胃肠道反应发生率,因此有必要进行饮食干预。腹部热敷通过温热效应,能够减少腹腔镜手术后胃肠道反应。通过饮食干预联合腹部热敷对患者进行干预,减少胃肠道反应发生率。为探究腹部热敷联合饮食疗法对TACE术治疗肝癌患者术中恶心呕吐的应用效果,本次研究选择2019年12月至2021年6月期间安阳市第五人民医院行TACE术治疗的98例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详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12月至2021年6月期间本院行TACE术治疗的98例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进行随机分组,用不透光的信封进行分配隐藏,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均为49例。对照组:28例男性,21例女性;年龄65~78岁,平均(72.32±6.34)岁;TNM分期:Ⅰ期25例,Ⅱ期24例;受教育时间7~16年,平均(11.52±3.64)年;Chind-Pugh分级:A级23例,B级26例。观察组:男性27例,女性22例;年龄67~74岁,平均(71.45±5.64)岁;TNM分期:Ⅰ期24例,Ⅱ期25例;受教育时间8~15年,平均(11.58±3.57)年;Chind-Pugh分级:A级24例,B级25例。两组一般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获得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批(审批号:SZY6452521-3)。

1.2 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均符合《原发性肝癌的分层筛查与监测指南》[6]中对“肝癌”诊断标准;年龄65周岁以上,不限性别;病历资料齐全、完整;TNM分期为Ⅰ~Ⅱ期;具备正常沟通、认知能力;预计生存期在3个月以上;家属均知情,已同意并自愿参与此研究。

排除标准:存在智力、肢体功能损伤者;合并贫血、营养不良者;合并脑梗死、心力衰竭者;合并其他恶性肿瘤者;合并艾滋病、肺结核、梅毒等疾病者;癌细胞转移、浸润者;干预过程中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或并发其他疾病;患者依从性较差,未按规定干预,或者不愿接受继续接受观察;出现热敷药物过敏反应。

1.3 方法

两组都进行常规干预,主要包括对患者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监测,告知患者TACE手术、肝癌相关知识,加强病房巡视,一旦发现任何异常,应及时配合主治医师予以对症处理。

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执行传统术前对患者进行禁食干预,术前禁食12 h,禁饮水6 h,术后6 h后可食用面条、稀饭等食物,术后24 h可逐渐过渡到普通饮食。

观察组在常规干预基础上给予饮食干预联合腹部热敷。(1)饮食干预:术前1 d,指导患者正常饮食,术前6 h要求患者禁止食物固体食物,术前2 h,在医护人员指导下进食200~500 mL清流食物。术前饮食准备中,医护人员需做好解释工作,使患者清楚严格按照医务人员指示进食的重要性,同时,需纠正部分患者的不良饮食习惯。术后2 h进行清流饮食,术后6 h要求患者恢复正常饮食,但禁止食用辛辣刺激、冰冷、硬的食物,以清淡饮食为主。同时,向患者家属做好讲解工作,使患者家属积极配合,发挥监督患者日常饮食作用。(2)腹部热敷:为患者讲解腹部热敷的方法、原理、作用和注意事项,使患者清楚腹部热敷的必要性。术后2 h,待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稳定时,清洁患者腹部皮肤,并保持干燥。随后将热水袋加温至50~60℃,并直接敷于患者上腹部,每4 h更换一次热水袋,以确保热水袋温度。在腹部热敷期间,护理人员需密切观察患者的面部表情,通过询问了解患者的耐受情况,若患者对温度不耐受,可适当调整温度进行热敷,最低不能低于50℃。同时,加强患者热敷部位皮肤观察,以预防皮肤水疱、烫伤等情况发生。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恶心、呕吐发生率及严重程度。严重程度采用0~10分评估,0分表示无呕吐恶心,10分表示剧烈呕吐恶心[7]。如果评分超过5分,则认为出现呕吐恶心。

比较两组患者TACE术当天、术后第1 d的呕吐次数、呕吐量[8-9]。

统计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本次研究采用癌症治疗功能评价系统之肝胆量表(FACT-HEP)评分[10]:包括功能状况(0~28分)、情感状况(0~24分)、社会/家庭状况(0~28分)、生理状况(0~28分)四部分,量表在0~108分,生活质量越高,分值越高。量表Cronbach's α系数是0.886,信效度良好。

追加用药的例数和用药量记录:使用补救性止吐药物甲氧氯普胺及昂司丹琼的例数及每例患者的用量。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0.0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表示,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恶心呕吐发生率及严重程度比较

观察组呕吐发生、恶心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恶心严重程度、术后呕吐严重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恶心呕吐发生率及严重程度比较[n(%),±s]

表1 两组恶心呕吐发生率及严重程度比较[n(%),±s]

组别 例数 呕吐恶心发生情况 术后恶心严重程度/分术后呕吐严重程度/分恶心 呕吐对照组 4916(32.65) 17(34.69) 5.02±1.525.63±1.64观察组 494(8.16) 6(12.24) 3.98±1.424.73±1.34 t/χ29.0466.8743.5002.975 P 0.0030.0090.0010.004

2.2 两组的呕吐情况比较

观察组的TACE术当天、术后第1 d的呕吐次数、呕吐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的呕吐情况比较(±s

表2 两组的呕吐情况比较(±s

组别 例数 呕吐次数/次 呕吐量/mL TACE术当天术后第1 d TACE术当天 术后第1 d对照组 495.34±1.632.43±0.85222.37±73.38163.42±47.64观察组 492.94±1.211.35±0.96182.38±52.42144.32±39.53 t 4.828 5.896 3.104 2.160 P<0.001 <0.001 0.003 0.033

2.3 两组患者FACT-HEP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FACT-HEP的各维度评分及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FACTHEP的各维度评分及总评分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 预 后,观 察 组FACT-HEP的 各 维度评分及总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FACT-HEP评分比较(±s)单位:分

表3 两组患者FACT-HEP评分比较(±s)单位:分

组别 例数 功能状况评分 情感状况评分 社会/家庭状况评分 生理状况评分 FACT-HEP总分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对照组 4915.26±1.5418.62±3.8512.62±2.3616.26±2.1813.62±1.0118.54±3.8511.62±1.0515.62±2.4652.62±3.6667.92±9.66观察组 4915.33±1.4921.62±4.6412.75±2.8422.92±3.8413.59±1.0222.62±2.5411.59±1.0920.26±1.5753.16±3.5985.82±8.14 t 0.229 3.483 0.246 8.213 0.08335.0070.39716.5150.06212.291 P 0.820 0.001 0.806 <0.0010.934 <0.0010.692 <0.0010.9510.027

2.4 两组追加用药的例数和用药量记录比较

观察组使用补救性止吐药物甲氧氯普胺及昂丹司琼的例数少于对照组,补救性止吐药物用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追加用药的例数和用药量记录比较[n(%),±s]

表4 两组追加用药的例数和用药量记录比较[n(%),±s]

组别 例数 甲氧氯普胺 昂丹司琼例数 用量/mg 例数 用量/mg对照组 499(18.37)23.76±5.6511(22.45)10.64±3.86观察组 492(4.08) 20.55±4.853(6.12) 8.98±1.31 t/χ2 5.018 3.018 5.333 2.851 P 0.025 0.003 0.021 0.005

3 讨 论

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等)是TACE术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原因是药物对患者消化道黏膜造成不同程度损害,进而引起消化道反应。另外,药物可能影响胃肠菌群,降低消化能力[11]。据报道[12],TACE术过程中的栓塞剂、化疗药物等发生返流,导致迷走神经兴奋。在长时间禁食状态下,因为药物作用及胃排空双重作用,导致其胃部不适感加剧,增加呕吐量及呕吐次数,甚至可能还发生消化道溃疡。传统干预中TACE术患者一般需要禁食12 h,术前禁饮6 h,目的在于减少胃内容物,进而避免返流呕吐[13]。尽管有一定的效果,但是也可能导致患者长时间处于饥饿状态,增加呕吐恶心风险。另外,长时间禁食禁食,降低机体免疫功能,会对其术后康复造成一定影响,导致患者生活质量降低[14]。

有效的饮食干预能够减少呕吐、恶心发生率。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呕吐发生、恶心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结果提示饮食干预联合腹部热敷对TACE术治疗肝癌患者术中恶心呕吐,能够减少及缓解恶心呕吐,与既往研究[15]一致。原因在于,在TACE治疗肝癌患者中采用饮食干预联合腹部热敷,能有效减轻患者的恶心呕吐症状。究其原因,在本次研究的饮食干预中,改变了传统禁食方式,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患者的能量摄取,使胃黏膜处于正常分泌状态,这对药物刺激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16]。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术后恶心严重程度、术后呕吐严重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TACE术当天、术后第1 d的呕吐次数、呕吐量均少于对照组,观察组使用补救性止吐药物甲氧氯普胺及昂丹司琼的例数少于对照组,补救性止吐药物用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结果提示饮食干预联合腹部热敷对TACE术治疗肝癌患者术中恶心呕吐,能够减少呕吐次数及呕吐量,减少补救药物,这与既往研究[17]一致。原因在于术前避免患者处于饥饿状态,有利于减轻其因饥饿而出现焦虑、烦躁等负性情绪,使其交感神经兴奋性降低,利于缓解患者的恶心呕吐症状。术后2 h患者进行清流饮食,能快速为患者补充能量,并增强患者免疫力,提高其对恶心、呕吐的耐受力[18-19]。腹部热敷主要是采用温度适宜的热水袋对患者上腹部进行热敷,通过热敷的温热效应,不仅能提高患者的舒适感,还能降低其中枢神经系统信号对恶心呕吐中枢刺激,利于减轻患者的相应症状[20-21]。同时,腹部热敷能有效扩张患者胃肠血管,既能改善局部血流动力学,又能解除胃肠平滑肌痉挛,使患者的胃肠道反应减轻[22-23]。将饮食干预和腹部热敷联合应用,则能在二者的协同作用下减轻患者的胃肠道反应,使其恶心呕吐症状减轻。韩晓研究[24]表明,热敷能够有效缓解术后胃肠功能恢复,降低胃肠道反应发生率。本次研究中,干预后,观察组FACT-HEP的各维度评分及总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提示,饮食干预联合腹部热敷能够提高生活质量,罗云的研究[25]与本次研究相似。原因在于,本研究存在一定不足,例如样本容量较小、地域分布局限、研究时限较短,对结果的普遍性、有效性、一般性有所影响,故仍旧需临床扩大样本容量、增加不同地域老年肝癌病例、延长研究时限,为评估干预效果提供更多参考依据。

综上所述,饮食干预联合腹部热敷对TACE术治疗肝癌患者术中恶心呕吐,能够减少及缓解恶心呕吐,减少呕吐次数及呕吐量,提高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恶心腹部例数
腹部胀气的饮食因素
腹部创伤的CT诊断及其临床意义分析
二维超声与四维超声联合诊断产前胎儿畸形的临床价值
1168 例女性泌尿生殖道感染支原体培养及药敏结果探讨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The selection rules of acupoints and meridians of traditional acupuncture for 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 a data mining-based literature study
题出的太恶心
帕金森病睡眠障碍与非运动症状的相关性分析
Gardner综合征的腹部CT表现
女子腹部健美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