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宝市地区妊娠糖代谢异常发病率、危险因素及产后转归情况调查研究

2022-11-30 17:43张丽娜
医药与保健 2022年12期
关键词:异常者糖耐量产后

张丽娜

(河南灵宝市妇幼保健院 产科,河南 三门峡 472500)

在目前的临床治疗中,妊娠期糖代谢异常主要包含妊娠期糖尿病(GDM)与妊娠期糖耐量受损(GIGT)两种情况,且上述情况是妊娠期女性较为常见的并发症类型[1]。其中的GDM则是指在孕妇妊娠期发生或者在妊娠期首次发现的糖尿病情况,该疾病能够促使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后糖尿病及剖宫产发生率显著提升,并极易导致巨大胎儿及胎儿宫内窘迫情况出现,对孕妇及胎儿身体健康产生严重影响[2-3]。妊娠期糖代谢异常会对产妇及新生儿的健康状况均产生不利影响,其主要表现在能够引发产妇各种并发症情况出现,如肾功能损伤及难产等,对于新生儿而言则会导致巨大儿以及新生儿肺部发育不成熟等情况出现,甚至会对第二代、第三代的健康状况产生不利影响。此外,随着孕妇孕周增加与糖代谢影响极易导致GIGT向GDM发展,甚至转变为妊娠期糖尿病。既往研究表明[4]: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危害性较大,持续的血糖异常,将会影响妊娠结局,加强其发病及危险因素分析,能为临床制定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通过对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孕妇的发病率及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从而为妊娠期糖尿病的有效预防提供参考依据。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 顾 性 选 取2019年1月 至2019年12月 在 河南灵宝市妇幼保健院进行产检并接受糖耐量检查的1410名孕妇为研究对象,所有孕妇年龄22~45岁,平 均(28.30±6.12)岁;孕 周28~40周,平均(32.11±2.13)周。在1410名孕妇中,糖代谢异常者94例,占6.7%,其中GDM者28例,GIGT者66例,同时由1316名健康孕妇中选取11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94例糖代谢异常者为研究组。该研究获得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纳入标准:(1)研究组孕妇均符合糖代谢异常的诊断标准[5],具体为:妊娠期两次及以上空腹血糖≥5.8 mmol/L;50 g葡萄糖负荷试验1 h血糖≥11.1 mmol/L,以及空腹血糖≥5.8 mmol/L;依照有关标准,OGTT试验,空腹≥5.3 mmol/L,1 h≥10.0 mmol/L,2 h≥8.6 mmol/L,3 h≥7.8 mmol/L ;(2)入选人员均具备完整的临床资料,且对本研究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的血液性及肝肾疾病者;(2)存在原发性高血压及免疫系统疾病者;(3)孕前已确诊为糖尿病者、子宫肌瘤、严重肝肾功能异常者;(4)中途退出者或中转其他医院者。

1.2 方法

1.2.1 一般资料调查

均对入选产妇进行一般资料调查,主要包含年龄、是否存在糖尿病及高血压家族疾病史、孕前BMI指数、孕次及产次等。

1.2.2 糖耐量试验

入选孕妇均在妊娠24~28周接受50 g葡萄糖负荷试验,在其负荷试验1 h若其血糖值≥7.8 mmol/L则为阳性,对于检测结果为阳性者在1周后再进行75 g糖耐量试验,并在孕妇服糖前、服糖后1 h、服糖后2 h、服糖后3 h分别抽取其2 mL的静脉血测定其血糖指标。

判定标准:(1)在孕妇妊娠期内若其空腹血糖指标在检测两次及以上均≥5.8 mmol/L;(2)空腹血糖指标≥5.8 mmol/L或者葡萄糖负荷试验1 h其血糖指标≥11.1 mmol/L;(3)经糖耐量试验若空腹血 糖≥5.3 mmol/L,1 h血 糖≥10.0 mmol/L,2 h血糖≥8.6 mmol/L,3 h血糖≥7.8 mmol/L,若孕妇符合上述任一项诊断则为糖耐量受损,符合上述两项或者以上诊断则为糖尿病。

1.3 观察指标

调查分析两组基本资料:(1)其内容主要包含年龄、是否存在糖尿病、高血压等家族疾病史、孕前体质量指数(BMI)、孕次及产次等;(2)检测对比两组的血脂水平,分别抽取两组空腹静脉血,借助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并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其三酰甘油、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与低密度脂蛋白水平;(3)对产妇妊娠期糖代谢异常的情况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记录比较两组产妇产后转归情况,包含正常、糖耐量受损及2型糖尿病的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9.0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进行t检测,同时对导致糖耐量异常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P<0.05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入选人员一般情况比较

研究组年龄高于对照组,且存在糖尿病、高血压家族史、孕前BMI≥25 kg/m2及产次在两次以上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入选人员一般情况比较[n(%)]

2.2 两组血脂水平比较

研究组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研究组三酰甘油、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血脂水平比较(±s)单位:mmol·L-1

表2 两组血脂水平比较(±s)单位:mmol·L-1

组别 例数 三酰甘油 总胆固醇 高密度脂蛋白 低密度脂蛋白研究组 943.40±0.636.70±0.911.10±0.224.93±0.51对照组 1101.71±0.524.92±1.011.01±0.322.64±0.42 t 10.38510.5791.63211.511 P<0.05 <0.05 >0.05 <0.05

2.3 妊娠期糖代谢异常的多因素分析

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孕妇年龄>35岁、孕前BMI≥25 kg/m2、糖尿病家族史及伴有高脂血症均是妊娠期糖代谢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妊娠期糖代谢异常的多因素分析[n(%)]

2.3 两组产妇产后转归情况比较

GDM组产妇产后糖调节受损及2型糖尿病发生率均高于GIG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产妇产后转归情况比较[n(%)]

3 讨 论

近年来,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逐渐呈现递增趋势,据相关报道[4]显示,我国妊娠期糖代谢异常的发病率在7.0%左右,且呈现逐年递增趋势。本研究中显示:在1410名孕妇中,糖代谢异常者94例,占6.7%。与上述研究相符。妊娠期糖代谢异常会对产妇及新生儿的健康状况均产生不利影响,其主要表现在能够引发产妇各种并发症情况出现,如肾功能损伤及难产等,但对于新生儿而言则会导致巨大儿以及新生儿肺部发育不成熟等情况出现,甚至会对第二代、第三代的健康状况产生不利影响。因此,临床中应通过积极探究妊娠期糖代谢异常情况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探究,从而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在保证母婴安全的同时减少甚至避免新生儿不良情况出现,改善母婴结局。

本研究结果显示:孕妇年龄、孕前BMI、糖尿病家族史及高脂血症均是妊娠期糖代谢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本研究结果,孕妇年龄、孕前BMI、糖尿病家族史及高脂血症均是导致其妊娠期糖代谢异常的危险因素,不同因素之间能相互作用及影响,且会对产妇产后转归产生严重影响。GDM发病率会伴随着孕妇年龄增加而增加,文献研究[5]表明年龄是GDM发生的高危因素。本研究显示,年龄与孕妇妊娠期糖代谢异常情况密切相关。分析其原因为:伴随孕妇年龄的不断增长,胰岛B细胞凋亡情况略强于增生,与此同时,骨骼肌和肝脏对葡萄糖摄取及利用情况均降低,上述情况的发生均会导致妊娠期糖代谢异常情况出现。因此,在制定GDM预防策略时,需充分考虑孕妇年龄对其病情本身所造成的影响。近年来孕妇保健品摄入过度的情况也较为普遍,进而使得孕妇肥胖的发生率相对较高。根据相关调查结果[6]显示,肥胖是导致GDM发病率递增的重要危险因素。而本研究也证实了该观点。脂肪组织不单纯是机体能量的储备器官,同时也是重要的内分泌器官。脂肪细胞能够分泌抵抗素、瘦素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等一系列的生物蛋白因子,上述因子经旁分泌、内分泌及血液循环等对远处的靶器官进行有效作用,并参与到机体的能量代谢与平衡当中。若脂肪细胞异常升高,则会导致肥胖情况出现,对于孕妇而言,则会引发妊娠糖代谢异常。因此,针对妊娠期BMI异常者应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并叮嘱孕妇定期到医院检查,另外,针对该类孕妇还需进一步加强相应的监护措施,做到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从而使其母婴并发症发生率降低。

另外,高血压、糖代谢异常均为代谢异常综合征的主要组成部分,经大量的临床与基础研究显示,高血压与糖代谢异常间存在相似的发病基础,据调查显示,在糖尿病患者中有60%~70%左右的人群均伴有不同程度的高血压[7]。此外,有研究[8]表明,糖代谢异常者的收缩压与舒张压与糖耐量正常者相比均较高,且以糖尿病前期的糖调节受损者最高,分析该情况可能与人们对相关疾病缺乏准确认识有关,在糖尿病前期的糖调节受损患者中,大多会因无任何病发症状而被忽略,单纯是血压升高,致使大部分人并未对其引起高度重视,最终导致出现血糖与血压共同升高的情况。而在一旦被确诊为糖尿病后,患者则会对自身的健康状况引起高度关注,并进行血压、血糖等的合理控制,从而使得确诊后的患者的血压水平相对较低。本研究结果显示,高脂血症也与孕妇妊娠糖代谢异常情况存在密切关系,其中三酰甘油、胆固醇均为糖代谢紊乱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总胆固醇与三酰甘油每增加1 mmol/L,则糖代谢紊乱的发生危险则会分别增加19.6%与9.5%。而高密度脂蛋白则属于保护因素,若该指标每增加1 mmol/L,则糖代谢紊乱的发生危险则会相应降低55.4%左右。上述情况的原因主要为,因脂质代谢紊乱导致胰岛B细胞功能出现紊乱,从而引发胰岛素抵抗有关。游离脂肪酸可借助氧化亚氮的影响导致正常的胰岛B细胞出现凋亡。与此同时,脂代谢紊乱还能够使得胰岛素穿越内皮细胞的功能降低,胰岛素和葡萄糖输送到靶细胞的情况遭受抑制,细胞膜上的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增加,进而对胰岛素受体磷酸激酶活性产生不利影响,导致胰岛素抵抗的情况进一步加重。因此,孕妇若伴有高脂血症则其妊娠期糖代谢异常的发生率也会相应升高,需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9]。

通过对孕妇预后状况分析显示:GDM组产妇产后糖调节受损及2型糖尿病发生率均高于GIG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结果显示,妊娠糖代谢异常者其预后状况也相对较差。对于GDM患者而言,其伴有的微血管病变会导致其妊高征的发生率明显增加,在孕妇妊娠期间,若有糖尿病引起较为严重的并发症情况,则需提前终止妊娠进而导致出现早产。母体的血糖较高会经胎盘导致胎儿出现高血糖,一方面使得胎儿渗透性利尿增加而导致羊水较多,另外,也会因刺激胰腺增生而导致胎儿出现高胰岛素血症,使其蛋白质合成情况加快,脂质降解情况明显减低,最终引发巨大儿,以致需剖宫产。而产后新生儿在其脱离母体的高血糖环境后,若不能够及时进行糖量补充,则会导致低血糖情况出现,不利于胎儿健康。

综上所述,灵宝市地区妊娠糖代谢异常发生率相对较高,孕妇年龄、孕前BMI指数与糖尿病家族史均为其发病危险因素,且极易导致产后糖尿病情况的发生。因此,应注重对妊娠期糖代谢异常者的在妊娠期的规范化管理,并做好产后随访。

猜你喜欢
异常者糖耐量产后
对妊娠期糖耐量异常孕妇实施产科门诊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价
CT冠状动脉造影在不同糖耐量冠心病病人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糖代谢异常者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病率及其相关因素
女性产后便秘怎么办
探讨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作用
产后出血并发症的输血治疗及预后
社区老年体检人群炎性指标检测及临床价值研究
太原旅游职业学院体检中血压异常的分析
针灸治疗对多发性神经炎患者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研究
辛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在合并糖耐量减低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中应用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