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中的景色描写

2022-11-30 09:09史晓婷
作文周刊·高一读写版 2022年44期
关键词:情语景语景色

史晓婷

话题亮相

优美的古诗文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蕴含着中华儿女代代相传的文化基因。古人荡气回肠的诗文是他们生命的吟唱,是中华民族薪火相传的信仰。

我们从小就接受古诗文的熏陶,从“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中感受草的坚忍;从“落英缤纷,芳草鲜美”中感受桃源理想的惬意;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中体会先贤的家国深情;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中品味滕王阁的美景……文人墨客将尘世的酸甜苦辣、生命的喜怒哀乐都寄予古诗文中,于字里行间,抒发着自己的情感。

有些同学感慨,自己会背很多古诗文,也深知古诗文的精妙,却无法在作文中娴熟而自然地运用,体现出优美的文采以及深刻的思想。下面,我们以这道作文题目及学生范文为例,请同学们展开讨论。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优秀的古诗文作品往往具有深刻的意蕴和独特的艺术匠心,是生活的升华,是古人智慧的精粹,更是令我们受益终生的文化瑰宝。

一轮明月,寄托着游子数不尽的情思;一曲羌笛,寄托着征人归家的念想;一座长亭、一条古道、一段折杨柳,寓意着友人临别时的不舍;一声蝉噪,蕴含着诗人高洁傲岸的情操;一缕梅香,潜藏着诗人坚忍不屈的品性;一杯浊酒,盛满了文人的悲愤、豪放、不舍与释然。

古诗文中的景色,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往往寄托着诗人当时的感情,有悲喜,有哀乐,而这些景色也因为被诗人赋予了不同的情感,而有了更多的韵味。

读了以上文字,你有怎样的感悟,请从你熟悉的古诗文中选取一篇描写景色的文章,表达你的感悟与理解,写一篇作文。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学生

范本

一切景语皆情语

◎程思媛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古老的土地孕育了辉煌的诗篇,璀璨的诗篇滋养了神圣的土地。当我们畅游于诗词之中,就如同去了许多地方,见了不同的人,看了四季的美景,也窥得了人生的重峦叠嶂、风雨莫测,让我们在心中绘出一幅幅动人的画卷。

春意盎然,乍暖还寒。春天是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的明净绚丽,有惜春之意,有感物之情;春天是苏轼“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的洒脱,在春景中显坦荡之怀,在雨声中感悟人生;春天也是李煜“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的惆怅,于愁则喻春水,于恨则喻春草。

夏日炎炎,浮瓜沉李。夏天是白居易“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的田月桑时,汗出如浆是劳动者对土地的敬畏,是对丰收的期盼;夏天是王籍“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心如止水,于燥热中觅一方清幽,心静则神清;夏天也是陆游“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的乡间小径,景幽情亦幽,放翁在其中有暗恨、有惋嘆,恨俗物喧闹,叹了无知音。

秋风送爽,草木凋零。秋天是刘挚笔下“农家之富秋始见,十色田利皆丰登”的丰收景象;秋天是范仲淹身居边关“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的莼鲈之思;秋天是杜甫漂泊异乡“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的流寓之悲;秋天亦是刘禹锡笔锋一转,“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的豪放和壮美,以及他乐观旷达、自信昂扬的人生态度。

冬日可爱,寒木春华。冬天是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遐景苍茫,迩景孤冷,他怀才不遇,于是寄情山水,咏叹渔翁,以托孤高;冬天是杨万里“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的冰落屋檐,童敲冰响,稚趣横生,别有乐趣;冬天亦是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的一缕梅香,不惧严冬,在凛冽寒风中毅然绽放,梅的坚忍品格亦是诗人孤傲性格的真实写照。

王国维曾言:“昔人论诗词,有景语、情语之分。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诗人把不同的情感寄予在寻常的景色之中,而寻常之景也因这特殊的情感有了不同的韵味。红豆寓相思,折柳意送别,无处不是景,到处皆是情。这一切的景语随四时流转、寒来暑往,融进了无边的情语之中。

【陕西西安市西港花园高级中学】

众说纷纭

张顺:这篇作文的标题化用了王国维的“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而且作者引用了大量的诗词,展现出他深厚的文学积累和较强的语言驾驭能力。

许若晗:读完全文,我最直观的感受就是美。作者的语言优美,引用的古诗文大多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即使是没有学过的诗文,联系语境理解,也没有太大的阅读障碍。作者把这些诗句以及自己的感悟用四季串起来,使得作文在结构上有种整饬美。

郭志琴:全文语言细腻,流畅自然。作者以春、夏、秋、冬的变化为感悟,书写人生情怀。春意盎然,夏日炎炎,秋日清爽,冬日可爱,句式整齐对仗,文字朴实无华,展示了作者强大的语言功底。“无处不是景,到处皆是情”的赞叹使本文得到升华,“一切景语皆情语”在作者的笔下体现得淋漓尽致。

周雅欣:全文围绕景物展开,以景语为题突出中心内容,以四季为线索展开描述,春风花草、穿林打叶写出了春天的生机勃勃;足蒸背灼、蝉噪蛙鸣凸显夏天的骄阳似火;田利丰登、猿啸雁去表现出秋天的天朗气清;万径人踪、寒梅独开展现了冬天的冰雪严寒。以景抒情,将情融于景色中,寒来暑往,春秋更迭,而情不变。

许熙皙:我最喜欢最后一段,先引用了王国维的话语,和本文的标题相呼应;然后用辩证的手法写了景色和诗人的情感之间的关系,选取了“红豆”和“折柳”两种典型意象,引出“无处不是景,到处皆是情”;最后一句“景语随四时流转、寒来暑往,融进了无边的情语之中”,将景和情的关系推向高潮,韵味深刻,让人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

程思媛:我在写这篇作文时,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开篇写古诗词中的景色与诗人情感的关系,主体部分依次写春景的明丽、夏景的清幽、秋景的豪放、冬景的冷清,四季景色分明,众多意象很容易区分。诗人们留下了太多的诗篇,我在写每一个季节时,都选取了十到二十句的诗文备用,一方面避免都是课内的诗文,缺乏新意;另一方面还要注意引用的诗文不可太生僻,要让读者产生共鸣。此外,我筛去了表达相似情感的诗文,这样能使内容更加丰富。比较遗憾的是,我没有尝试去写同一位诗人在同样的季节,面对同样的景色,在不同的心境下有何不同的体验。

老师:这篇作文很美,同学们的点评也极具诗意,富有美感。如同学们所说,本文最大的特点是“美”。语言美,整句的使用较多,使人读来朗朗上口;结构美,布局整齐,春夏秋冬四季之景依次展现,且内容紧扣主题;意境美,作者借助古诗文的美,为我们营造了一种意境,我们也跟随作者的笔触经冬夏历春秋,在诗词的美景中畅游了一番。所以,同学们在阅读中要尝试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以及鉴赏美景和美文的能力。

技法点睛

本篇作文以诗句为题,有古典的诗意美。在诗词中欣赏四季美景,在诗词中窥得人生真谛。每个部分采用四字骈文,对仗工整,语句和谐。正文引用诗句分别从不同的季节切入,表达了诗人在景中蕴含的情感,均能恰如其分地体现情与景的结合,紧扣文章主旨。结尾引用标题的诗句升华主题,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使读者掩卷深思,回味无穷。

猜你喜欢
情语景语景色
《海那边的景色》
咦,春天!
一切景语皆情语
对比中悟情感情动中练表达
对比中悟情感 情动中练表达
——《一切景语皆情语》整合教学磨课记
游花灯的诗性体验
一切景语皆情语
一切景语皆情语
甜甜的龙眼,美美的景色
秋天de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