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护一体化模式在全身麻醉胸科手术病人苏醒期躁动管理中的应用

2022-12-02 07:38王慧王学仁王海燕郝鹏倩杨文曲安源刘俊钗
护理研究 2022年22期
关键词:胸科躁动医护

王慧,王学仁,王海燕,郝鹏倩,杨文曲,安源,刘俊钗

·综合研究·

医护一体化模式在全身麻醉胸科手术病人苏醒期躁动管理中的应用

王慧,王学仁,王海燕,郝鹏倩,杨文曲*,安源,刘俊钗

山西白求恩医院(山西医学科学院 同济山西医院),山西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山西 030032

:探讨医护一体化模式在全身麻醉胸科手术病人苏醒期躁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选择2021年7月—2022年6月山西白求恩医院全身麻醉的胸科手术病人100 例作为研究对象,将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行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于病人带管入麻醉恢复室后记录其发生躁动的例数以及由于躁动引发的不良事件例数,同时记录气管插管拔除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麻醉恢复室停留时间。:观察组病人躁动发生率为12.0%,躁动引发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0%,均低于对照组(躁动发生率为32.0%,躁动引发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8.0%);观察组气管插管拔除时间为(17.6±3.6)min,定向力恢复时间为(19.9±3.2)min,麻醉恢复室停留时间为(44.4±4.2)min,均短于对照组[气管插管拔除时间为(22.4±3.5)min,定向力恢复时间为(24.9±2.9)min,麻醉恢复室停留时间为(56.4±3.3)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将医护一体化模式用于全身麻醉的胸科手术病人苏醒期躁动管理,可以降低躁动及躁动引起的不良事件发生率,缩短气管插管拔除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麻醉恢复室停留时间。

医护一体化;全身麻醉;胸科手术;苏醒期;躁动;护理

苏醒期躁动(emergence agitation,EA)是全身麻醉苏醒期较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在麻醉苏醒期出现的一种不恰当行为,表现为烦躁、易激惹以及意识和定向力障碍,严重时甚至出现反抗行动[1]。据报道,病人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为11%~51%[2⁃3]。发作时病人意识不清楚,出现不自主翻身、挣扎而易导致引流管脱落、手术切口裂开、手术部位出血,严重的躁动行为甚至可导致外伤、坠床、心脑血管等严重不良事件[4⁃5],影响病人预后[6⁃8]。胸科手术创伤大,应激强度高,双腔支气管插管、术中单肺通气、特殊体位、手术时间长、操作范围广泛、术后伤口疼痛明显等,使病人更易发生苏醒期躁动[9]。赵海琴[10]进行回顾性研究,对比不同手术类型术后躁动发生率,结果显示,胸科手术高达55.7%。可见,在胸科手术病人管理中加强苏醒期躁动预防与处理十分重要。在麻醉恢复室(post⁃anesthesia care unit,PACU)由麻醉医生及护士对病人生命体征进行监护,有利于保证病人苏醒过程中安全,最大限度提高手术室运转效率[11⁃12]。麻醉恢复室如得不到科学管理,将会对苏醒质量产生影响,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3]。医护一体化模式是指医生与护士形成相对固定的诊疗团队,并以医护小组的形式为病人提供以护理、康复、治疗为一体的整体医疗服务[14⁃15]。近年来,医护一体化工作模式已逐步应用于临床护理质量管理[16⁃17]、护理教育[18]、护理服务[19]等工作中,但将该模式应用于麻醉恢复室病人苏醒期躁动的研究较少。本研究以全身麻醉的胸科手术病人为研究对象,探讨医护一体化模式在全身麻醉的胸科手术病人苏醒期躁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选择2021年7月—2022年6月山西白求恩医院全身麻醉的胸科手术病人100 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拟行胸科手术治疗;②美国麻醉医师学会(ASA)分级为Ⅰ级或Ⅱ级;③年龄18~60岁;④手术前病人体温正常,且无感染、发热等症状;⑤手术采用全身麻醉,术前病人意识清楚,能与医生正常沟通。排除标准:①合并手术禁忌证;②合并严重心、肝、肾、肺功能异常;③合并认知功能异常或精神、神经类疾病;④合并麻醉禁忌证;⑤入院资料不全。剔除标准:①术中出现严重并发症或出血量>1 000 mL;②术中发生意外无法进行沟通。将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两组病人性别、年龄、体重、ASA分级构成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见表1。

表1 两组病人一般资料比较

1.2干预方法

1.2.1麻醉方案病人术前30 min常规肌内注射咪达唑仑0.04 mg/kg,进入手术室后连接心电图、无创血压及血氧监测,超声引导下桡动脉穿刺置管,行有创动脉压监测。麻醉诱导为丙泊酚1.5~2.5 mg/kg、舒芬太尼0.3 μg/kg、顺式苯磺酸阿曲库铵0.15 mg/kg。气管插管后连接麻醉机进行机械通气,监测病人脑电双频指数(BIS)、肌松(TOF)、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所有病人麻醉诱导后导尿。麻醉维持采用丙泊酚4~10 mg/(kg·h)、瑞芬太尼0.004~0.020 mg/(kg·h)、七氟烷0.5%~3.0%复合麻醉,术中间断追加舒芬太尼和肌松药,根据病人情况使用血管活性药物,使病人血压及心率维持在正常范围。两组病人术后即刻带气管插管送入麻醉恢复室。

1.2.2护理干预

1.2.2.1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医生术前访视病人,向病人及家属讲解手术、麻醉知识以及苏醒期注意事项等。手术结束病人带气管插管入麻醉恢复室后,苏醒护士根据胸科手术病人苏醒期护理常规和并发症预防措施进行常规护理。

1.2.2.2观察组实行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①建立医护一体化胸科手术苏醒期躁动管理小组:小组成员由麻醉医师、恢复室护士、护士长共同组成,其中,副高级以上麻醉医师3人,主管护师2人,护师2人。护士长任组长,负责协同组员调研躁动现状,分析引起躁动的原因,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制定医护一体化下的麻醉恢复室躁动预防护理管理方案,组织实施、记录及评价工作,同时对护士进行脑电双频指数监测、肌松监测等相关培训。②麻醉前访视病人进行认知干预、心理辅导:通过与病人术前充分沟通,告知苏醒期间可能出现因气管插管造成的咽喉部刺激及疼痛等不适感,并告知病人术后苏醒但未拔除气管插管时配合进行指令性动作的方法,解除病人苏醒期的恐惧与顾虑,减轻病人心理压力;建立苏醒期躁动防治策略知情同意书、胸科手术病人术前访视记录单、胸科手术病人术后访视记录单,对病人进行精准干预,并记录术后访视情况。③实施医护一体化模式苏醒期管理:医生、护士共同进行恢复室标准化医护沟通模式(SBAR)床旁交接,在对照组基础上继续为病人进行脑电双频指数、肌松监测,随时评估病人是否发生意识⁃肌松分离情况,及时向医生反馈,共同对恢复期病人进行管理。④疼痛管理:术前给予非甾体药物进行超前镇痛;术中及术后根据疼痛程度,遵照麻醉医生医嘱给予镇痛药物,使疼痛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控制在3分以下。⑤围术期健康宣教:医护一体化胸科手术苏醒期躁动管理小组在病人入院后进行术前麻醉手术健康宣教,通过发放科普资料、讲解、示范、辅导等方法,向病人传递麻醉手术配合方法,给予病人安慰,对于因过度紧张无法配合的病人术前应酌情使用镇静剂,以减轻其不良心理和生理刺激。⑥保温护理:调节麻醉恢复室监控系统温度及湿度,使其在适宜范围,必要时使用保暖措施,如保温毯、暖风机等将病人体温维持在正常范围。⑦其他措施:必要时使用安全防护约束带;使用利多卡因凝胶代替液状石蜡润滑气管插管、导尿管等;严格把握气管插管拔除指征,即病人自主呼吸恢复、潮气量、分钟通气量在正常范围、脑电双频指数>75、病人脱机吸气5 min后经皮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95%,条件允许时吸痰并拔除气管插管,更换吸氧面罩辅助吸氧(氧流量2 L/min);充分评估药物代谢残余;血容量不足时给予补液,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待病人定向力恢复,达麻醉恢复室出室标准时送返病房。

1.3观察指标病人带管入麻醉恢复室后记录其发生躁动的例数以及由于躁动引发的坠床、拔管、出血等不良事件例数,同时记录气管插管拔除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麻醉恢复室停留时间。苏醒期躁动评分标准:采用Riker镇静躁动评分(SAS)标准进行评分,采用1~7分计分,1~3分为镇静状态,4分表示病人苏醒较为满意,5分及以上为躁动状态。

2 结果

2.1两组病人苏醒期躁动情况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病人苏醒期躁动情况比较 单位:例(%)

2.2两组病人气管插管拔除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麻醉恢复室停留时间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病人气管插管拔除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麻醉恢复室停留时间比较(x±s) 单位:min

3 讨论

外科手术是胸科疾病中最常用的救治方法,能快速改善病人症状,降低临床死亡率,提高病人生存质量,但胸科手术往往刺激性较强,对病人损伤较大。术后躁动及躁动引起的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同时,胸科麻醉的特殊性使病人对医护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护理模式存在资源配置不足,医护合作欠佳等问题,极易导致诊疗活动效率低下、医患矛盾加重。近年来,医护一体化模式逐渐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得到应用,且效果较好。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躁动引发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气管插管拔除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麻醉恢复室停留时间短于对照组(均<0.05)。说明将医护一体化模式应用于全身麻醉胸科手术病人的苏醒期躁动管理,可提高管理质量,有利于病人恢复。医护一体化作为一种新的工作模式,是促进麻醉苏醒期胸科手术病人躁动管理各项措施实施的重要方式和途径[20⁃21]。该模式以病人为中心,通过增加护理权重,加强医护沟通,达到增加病人获益、提高医护工作效率、节约医疗成本的目标[22⁃23]。医生和护士组成相对固定的医护合作诊疗小组,向病人提供全程、连续、优质的医疗护理服务,有利于拉近医患距离,实现医护与病人及其家属的有效沟通。本研究通过建立医护一体化胸科手术苏醒期躁动管理小组,实施医护一体化胸科手术苏醒期躁动防治措施,小组成员在术前共同访视病人,开展有效的健康宣教,针对病人苏醒期出现的躁动及并发症进行有效沟通,术后病人带管入麻醉恢复室后,继续采用一体化模式管理病人,同时继续脑电双频指数、肌松监测指导苏醒期躁动管理工作。护士将病情观察的一手资料及时反馈给医生,既能使病人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与护理,也能协同提高工作效率,确保医疗护理安全,让病人享受更好的医疗护理服务[24⁃25],最终提升医疗护理质量。

总之,医护一体化工作模式用于全身麻醉的胸科手术病人苏醒期躁动管理可以提升苏醒期管理质量,降低躁动及躁动引起的不良事件发生率,缩短气管插管拔除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麻醉恢复室停留时间,提升麻醉恢复室运转效率。

[1] DEMIR C Y,YUZKAT N.Prevention of emergence agitation with ketamine in rhinoplasty[J].Aesthetic Plastic Surgery,2018,42(3):847-853.

[2] INOUYE S K,WESTENDORP R G,SACZYNSKI J S.Delirium in elderly people[J].The Lancet,2014,383(9920):911-922.

[3] MCDANIEL M,BRUDNEY C.Postoperative delirium:etiology and management[J].Curr Opin Crit Care,2012,18(4):372-376.

[4] HUDEK K.Emergence delirium:a nursing perspective[J].AORN J,2009,89(3):509-516.

[5] LEE S J,SUNG T Y.Emergence agitation:current knowledge and unresolved questions[J].Korean Journal of Anesthesiology,2020,73(6):471-485.

[6] FIELDS A,HUANG J,SCHROEDER D,.Agitation in adults in the post-anaesthesia care unit after general anaesthesia[J].British Journal of Anaesthesia,2018,121(5):1052-1058.

[7] MCDONAGH D L,MATHEW J P,WHITE W D,.Cognitive function after major noncardiac surgery,apolipoprotein E4 genotype,and biomarkers of brain injury[J].Anesthesiology,2010,112(4):852-859.

[8] MAHANNA-GABRIELLI E,SCHENNING K J,ERIKSSON L I,.State of the clinical science of perioperative brain health:report from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 brain health initiative summit 2018[J].British Journal of Anaesthesia,2019,123(4):464-478.

[9] HIGHT D F,SLEIGH J,WINDERS J D,.Inattentive delirium vs.disorganized thinking:a new axis to subcategorize PACU delirium[J].Frontiers in Systems Neuroscience,2018,12:22.

[10] 赵海琴.全麻手术患者麻醉复苏期的躁动因素分析与护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18):88-90.

[11] 郭瑞娟,陈志惠,刘洁,等.手术室麻醉苏醒期护理对腹部手术患者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及血压心率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8,15(3):398-400.

[12] 孙琳,朱丕雷,王珊珊,等.全麻苏醒期保温护理对患者麻醉及应激状况的影响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18):84-87.

[13] MU L,GENG L C,XU H,.Lidocaine-prilocaine cream reduces catheter-related bladder discomfort in male patients during the general anesthesia recovery period:a prospective,randomized,case-control STROBE study[J].Medicine,2017,96(14):e6494.

[14] 王树欣,张丽君,韩文军,等.麻醉后监测治疗室内全身麻醉苏醒期患者呼吸系统并发症的风险评估与防范护理[J].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2018,39(2):148-152.

[15] 郭绍宁,王鹏举,孙广霆,等.乳腺肿瘤患者疾病不确定感水平与术后麻醉复苏质量关系探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7,33(9):686-688.

[16] 南岩东,姜华,何娟,等.医护一体化感控管理模式对RICU医院感染干预效果的评价[J].护理学杂志,2014,29(13):41-43.

[17] 叶磊,李红,刘司寰.应用“医护一体化模式”改进现代急诊入院流程管理的研究[J].护理研究,2013,27(11A):3552-3553.

[18] 甘如秀.医护一体化教学法在讲授中应用[J].护理学杂志,1992,7(5):232-233.

[19] 常宗霞,袁玮,刘云,等.医护一体化培训模式对提高护理人员核心能力的效果研究[J].中华护理教育,2014,11(11):855-857.

[20] 刘新.539例全麻手术患者苏醒期躁动原因分析及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10):886-888.

[21] 朱海娟,王金保.建立规范麻醉恢复室管理流程对降低苏醒期并发症的效果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16,16(1):69-71.

[22] 党炳文,霍建臻,惠勇,等.多措施改善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的临床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9,4(35):105-106;111.

[23] 李铭皓.胸科手术全身麻醉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影响因素及针对性护理对策[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9(10):120-121.

[24] 支慧,桑田,李浩,等.护理干预联合右美托咪定对小儿气管内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4(24):113-114.

[25] 郑青玉,方亮,程鹃,等,麻醉深度监测结合手术室优质护理对全麻胸科手术患者术中知晓及术后躁动程度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7,17(30):109-120.

Application of integrated medical care mode in emergence agitation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general anesthesia undergoing thoracic operation

WANGHui,WANGXueren,WANGHaiyan,HAOPengqian,YANGWenqu,ANYuan,LIUJunchai

Shanxi Bethune Hospital,Shanxi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Tongji Shanxi Hospital,Third Hospital of Shanxi Medical University,Shanxi 030032 China

integrated medical care;general anesthesia;thoracic operation;awakening period;restlessness;nursing

YANG Wenqu,E⁃mail:wenqu908@163.com

10.12102/j.issn.1009-6493.2022.22.033

王慧,副主任护师,硕士

杨文曲,E⁃mail:wenqu908@163.com

王慧,王学仁,王海燕,等.医护一体化模式在全身麻醉胸科手术病人苏醒期躁动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22,36(22):4116⁃4119.

(收稿日期:2022-09-30;修回日期:2022-10-29)

(本文编辑 陈琼)

猜你喜欢
胸科躁动医护
预防胸科手术围手术期神经认知障碍的麻醉相关措施研究进展
工银医护无界卡一份对医护者的关怀
许巍 从躁动中沉潜
盐酸纳布啡联合舒芬太尼用于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术后镇痛的效果观察
道路躁动
주간지 편람
“医护到家”真能“到家”?
老年习惯性便秘的蒙医护理
中老年高血压病的预防及蒙医护理
胸科手术中脑血氧含量下降与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分析